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当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唐末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列为第九福地。道经说真武大帝曾在武当山修道四十二年,在山中留下了众多圣迹。历代皆有高道大德栖隐此山,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五代宋初的陈抟真人和元末明初的张三丰真人。明代曾数次大修武当山宫观,留下了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今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武当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武当道教历史、道教人物、道教音乐、道教武术、道教医药等各个方面。贯穿于其中的则是道教的精神。武当道教文化就是道教精神的具体体现。道教精神是以尊道贵德为核心的道教优良传统的凝结。…  相似文献   

2.
湖北中武当道观以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 ,努力探索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大胆引进先进的管理办法 ,实行全员岗位责任制。经省道协副会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道协会长、中武当道观管理委员会主任鄢金华道长提议 ,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的帮助下 ,制定了《长阳中武当道观全员岗位责任制》 ,从主持道长到一般道人 ,都有明确的岗位和责任。责任制对自我修行、服务旅游和学习道教知识、文化知识、法律法规做了明确的规定 ,从而增强了全体道人的工作责任心。中武当道观岗位责任制实施以来 ,道人的工作积极性和…  相似文献   

3.
徐本善是民国时期武当山最杰出的全山道总。在他就任武当山全山道总时,正值清末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兵灾匪患横行,武当道教宫观朝不保夕,道业衰败,幸赖徐本善不懈努力,武当道教的教团组织才没有解散,并曾显现复兴之势。此外,在中国革命事业遭受挫折的时候,徐本善还不畏艰险,亲率道众援助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后来还因之献出了生命。但长期以来由于资料缺乏,对这一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罕见专文论述。今据现有文献、金石碑铭及有关口碑材料,对武当道总徐本善的事迹略作考述。  相似文献   

4.
武当山道教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有着深厚的道教汉调,又有秦腔豫剧。武当音乐受此影响,从而形成似南似北,南北无间的混融色彩。三是清幽典雅的古乐风韵。明代钦选道官乐舞生张道贤任武当山玄天玉虚宫提点后,武当音乐无疑会增加宫廷古典雅乐的风韵。人们发现“武当韵”中保存了唐代大曲和宋明古琴曲的某些旋律形态和曲体风格。另外,自南北朝至清代,武当道乐还吸收了相当数量的佛教文化因素,因而武当道乐又有佛道融合的宗教音乐风采。武当道教区别于其他道教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它有自己特定的信仰,即信仰“玄武”或“真武”。玄武信仰渊源于早期的…  相似文献   

5.
武当道教在明代走向鼎盛,武当道观成为"朝廷家庙"。与此同时,庆赏剧这一独特的戏曲样式悄然形成,并在深宫内院的戏曲舞台上大放异彩。明代庆赏剧摄取武当道教文化营养,一方面丰富了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迎合了明代皇室崇信真武、希求长生的心理。本文以杂剧《宝光殿天真祝万寿》为例,从艺术表现和思想内涵两个角度分析明代庆赏剧与武当道教文化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武当文化以其宏伟的古建筑群、玄妙的太极武术、神奇的道医道药、独特的道教音乐、传统的道教法事、深奥的道教哲理,成为世人心中的圣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1.道教医药泽被众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当山素有"十道九医"之说,历代道士在草木丹药、内丹术、疾病防治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八宝紫金锭"等药品,"万银锭"、"黄龙洞眼药"等武当道  相似文献   

7.
王斌 《中国道教》2002,(4):51-52
在湖北省西部有一座世界瞩目、令人神思遐想的巍峨的道教圣地———武当山。这里优美迷人 ,层峦叠嶂。自古就有“三里庵、五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名山、名教、名建筑之称。同时孕育了武当一代又一代高道。王光德道长便出生在这样一座人杰地灵的大山之中 ,也许他认为自己是大山的儿子 ,有着对灵山的眷念 ,因此他又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道号———山愚子。王光德 (道名王通圣 )道长 ,出生于 194 7年 12月 2 7日 ,湖北省丹江口市人。年幼时 ,跟随李诚玉、赵元量等道长参道 ,后又师从萧耀宛道长习武当功夫。故从小受到道教文化的熏陶 ,在他稚幼…  相似文献   

8.
面临即将失传的武当山道教音乐,经过有关部门的收集、整理,取得丰硕成果。九月七日,参加全国第一次宗教音乐编辑工作会议的七十多位专家、学者,专程赴武当山对道教音乐进行考察,记者同与会者现场观看了武当道人们演奏的早、晚坛仪式音乐和其它曲调,并采访了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总编辑部副主任王民基,了解到武当山道教音乐的收集整理工作在全国宗教音乐收编工作中成效最高,为宗教音乐研究工作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音乐家吕骥欣然题词:“武当音乐美、清亮复悠扬。”  相似文献   

9.
明初武当山全真道士丘玄清的生平极富传奇色彩,他不仅是明初复兴武当道教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也是明代武当山由道入仕的第一人,深得明太祖朱元璋以及张宇初、刘三吾等时贤名流的赏识和推重。围绕着丘玄清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好事者当然也包括利益相关者或附会其师承武当道士张三丰,或杜撰其力辞宫媛而自宫,既层累地完成了丘玄清形象的文化建构,又为其生平道履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这些广为流布的丘玄清传说,不仅提振了道教全真派的政治声誉,也扩大了武当教团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
梁巧英 《宗教学研究》2007,3(1):170-174
张三丰是明清时期道教养生史上影响甚大的人物。他的丹道思想在道教内丹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张三丰还被尊为武当内家拳创始人,其通过内炼养生的健身思想极受后世推崇、关注和效仿。“道”与“身”的思想是张三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其修道理论与实践着手,认为他的道与身的思想有以下几点:一、身生于道而归于道;二、道显于身;三、修道以修身为大。  相似文献   

11.
陈官道长,道名觉帅,福州城区人,1920年出生于贫农家庭,从小跟随父母信仰裴仙爷,是一个虔诚的道教信徒。1980年工作退休后,参访全国各地道教的名山胜地,访师求道,于1994年深蒙江西龙虎山天师府授箓,成为福州地区道教历史上唯一到龙虎山授箓的道教徒。他重视道教养生之道,故平日均在宫观内坚持修炼,努力阅读有关书刊、报纸,并练习书法,注重身心修养。陈官道长今年已八十一岁高龄,神彩奕奕,眼不花、耳不聋、步履轻快、心怀宽阔、乐道逍遥,是一个乐观主义者。由于他弘扬道教,奉献社会,被选为福建省道协副会长兼秘…  相似文献   

12.
正应俄罗斯道教协会的邀请,7月17-25日,我到莫斯科做短期访问讲学。俄国道教协会已经成立2年了,因为语言的原因,平日所知甚少,借此将所了解到的情况作一点简单介绍。俄罗斯道协的创办者是阿列克谢(Alexey),他在大学还没毕业时曾到中国道教学院参加过短期的针对外国学生的道教知识培训班,现在为一家网站做程序编写工作,此外,还为俄罗斯道协工作。俄罗斯道协在莫斯科有一间办公室或者叫练功场地,租用了一栋居民楼的  相似文献   

13.
明代武当山志既是研究武当道教渊源流变的基本文献,也是研究明史和中国道教史的重要参考文献。根据明代武当山志的记载,明世宗朱厚熄不仅虔诚奉祀玄天上帝,尊封武当山为"治世玄岳",还大规模重修武当宫观,巩固并充实了明皇室对武当山的一系列制度化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了武当道教在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影响。解析明世宗崇奉武当山玄天上帝的内在原因及其外在表现,探讨明世宗对武当道教的扶持政策和管理措施,为明世宗崇道问题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和一个新案例。  相似文献   

14.
斗转星移,时光流逝,中国道教协会自1957年4月成立,到1997年4月,不觉已经过去叙年了。在1956年秋,我应聘到宗教机构工作。1957年4月,被借用到中国道教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秘书处作秘书组长,有幸参与了中国道教协会的成立工作;同时也是我与道教最早的接触。1958年夏,正式转到中国道协工作,先在办公室作秘书,ed年代初改到研究室作道教学方面的学术研究工作,这就成了我大半生的专业(今年我已72岁)。屈指我为“道教工作”和“道教文教文化研究”事业服务,也已有础年了。可以说,服务与学习交织成了我这40年生活的画面。在中国道协…  相似文献   

15.
武当山博物馆位于武当山脚下,是一座以展示、收藏、研究道教文物见长的专业博物馆,于2008年4月23日正式开馆,总建筑面积5820平方米,分设建筑艺术、道教造像、武当武术、宫观道乐、仙山名人、武当民俗文化等8个展厅,现有馆藏文物2000余件,陈展珍品420多件. 走进武当山博物馆,浓郁的道教文化气息便扑面而来,拙朴的背景,悠扬的道乐,异彩纷呈的珍品文物,让人目不暇接.但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些质地不同、造型各异的神仙造像.武当山神仙造像以玄天上帝神系为主,涵盖其他道教神仙和历代武当高道,品类丰富,特色鲜明.这些造像的铸造时代从唐、宋、元时期一直延续到明、清和民国年间,质地既有金、银、铜、铁,也有玉、石、砖、木、泥、纸等,其数量之多、种类之全、等级之高、体量之大、工艺水平之精,时间跨度之长、文化内涵之丰富,皆为他处所罕见,堪称中国古代造像艺术的宝库,具有独特的宗教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胡军 《中国道教》2014,(2):34-35
正武当山喇万慧、吴理瀛方继权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艺传授给年轻道众,对武当乐的承何本灼等道长所传韵曲典雅清新、独具风韵,他们毫无保留地将道教经曲、乐武当道乐古老悠久、博大深邃,不仅具有中国道教音乐的共性特征,同时还独具"武当韵"的个性色彩,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20世纪80年代,《中国民族民间器乐  相似文献   

17.
记得在十多年前,香港道教联合会组团到北京访问,曾惠赠中国道教协会一枚纪念牌,上面“道一风同”四个大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近来我再读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在明初为道教订立的《道门十规》,对“道一风同”这四个字有了更深一层的感受。我认为,“道一风同”这样一个重要理念,不仅反映了港、澳、台、内地及海外道教界对道教一脉相承,共出一源的共同认识,而且在现代道教的发展中也应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在此,我想结合《道门十规》来谈谈对“道一风同”的一些感想。我们知道,道教以“道”名教,“道”自然是道教信仰的核心,更是道教修行和…  相似文献   

18.
武当山道教文化杨立志武当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位居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首。据文献记载,汉魏六朝时,修仙学道之士荟萃是山,唐末,道教称之为第九福地;宋代道经尊此山为真武修炼之地,武当道正式形成;元代武当宫观教团日益发展;明成祖大建武当山宫观祠庙,明皇室长期...  相似文献   

19.
1998年 4月 2 2日 ,《本溪日报》登载了《以武当魂魄 ,扬铁刹雄风》一文。文中写到 ,铁刹山来了新道长———曾任武当山执僚、吉林省辽源市道协秘书长、辽宁省道协秘书的祝真玄道长。昔日铁刹山地远山高 ,管理混乱 ,社会反映不好 ,辽宁省道协王全林会长委派高徒祝真玄道长为铁刹山住持 ,祝道长自己投资 3万多元 ,铺路修山道 ,整修云光洞 ,以武当精神扬铁刹雄风 ,要把铁刹山建成像武当山那样举世闻名的道教名山。东北道教发祥地———九鼎铁刹山 ,在辽宁省本溪县境内 ,延袤数十里 ,太子河环流其北 ,八盘岭拱卫其南。有原始顶、真武顶、灵宝顶…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最近又挖掘出一副珍宝——《武当山炼性修真玄机寿宇图》。经初步鉴定,这是一幅在全国首次发现的武当道人养生功功理图。从而为道藏文库增添了新的宝贵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