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创造力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罗晓路 《心理科学》2006,29(1):168-172
运用问卷法对我国八大行政区10所不同类型学校的10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多侧面认识大学生创造力的特点,研究发现:大学生有较强的创造潜能,突出表现为创造性人格富有挑战性;创造性思维核心品质的新颖性表现突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典型表现中投射未来、评估力和通感特点较为明显;专业类别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有显著影响,艺术类大学生的创造力较为突出,社科类大学生的创造力较差;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的年级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
试论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是重要的。这一点,国内外的创造心理学家和创造学家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重要到什么程度?意见就很不一致了。有的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有的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有的说发散思维实质上是创造性思维,有的干脆说发散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众说纷纭,弄得实际工作者无所适从。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不能不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我们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造性人才是我们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许多研究者认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可见,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创造性思维问题的复杂性和已有研究的多角度性,尽管以往研究已积累了大量资料,取得一定成果,但实际上离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和规律距离尚远。诸如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结构、年龄特点等,尤其是在实践中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越过障碍     
创造性思维是十分诱人的字眼,谁不想拥有.但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常常遇到一些障碍,如果不越过去,创造性思维活动就不可能顺利进行。一、贫乏的知识.缺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缺乏关于某个问题的却识有关.没有创造性思维的原材料,何求生产出新产品?孤陋寡闻,怎能奢求爆发出智慧的火花呢?知识贫乏,创意的能力就低,产生新设想的可能性就小。史载,宋高宗时,鞑靼国向期廷进贡一根木头,声言中原著有人识得此本何处是顶,何处是根,便岁岁进贡,年年来朝,若无人识得,便将兴兵犯境。满朝文武竟然计无所出。状元王十用向皇上奏道…  相似文献   

5.
创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发明的动力。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它是一种主动地独创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新知识的思维,体现出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6.
对315名初中生施测Kirton适应–创新认知风格问卷、Williams创造性倾向量表和Torrance创造性思维测验任务,以考察创造性认知风格、创造性人格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在创造性认知风格中,效率性、规则性均与创造性思维呈显著负相关;在创造性人格中,冒险性、好奇心及挑战性均与创造性思维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在创造性认知风格中,创新性、效率性分别正向、负向预测创造性思维,在创造性人格中,好奇心正向预测创造性思维;对回归系数的逐步检验发现,创新性维度通过创造性人格而对创造性思维具有间接的积极影响。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则显示,创新性维度、规则性维度以创造性人格为中介分别对创造性思维发生间接的积极、消极影响。可见,创新认知风格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而适应认知风格不利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在创造性认知风格与创造性思维之间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创新性认知风格通过创造性人格而促进创造性思维,规则性认知风格通过创造性人格而抑制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以471名小学生为被试,采用儿童报告法考察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与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系,同时探析小学生创意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开放性人格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在控制儿童性别、年龄和父母受教育程度后,感知到的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显著正向预测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2)感知到的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可以通过创意自我效能感影响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3)开放性人格能够调节感知到的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对小学生创意自我效能感的作用,个体开放性人格水平越高,小学生感知到的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对创意自我效能感的预测作用越强。研究表明,创意自我效能感和人格开放性可能是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与学生创造性思维关联的重要机制,改善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提高创意自我效能感和人格开放性水平,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今心理学所说的人格一语,源出拉丁文persona,大略指由具有相当统合性与持久性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个人特质,亦即个人较为持久地表现出来的“社会自我”。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此“人心”应作人格解)。出生不久的婴儿,尚无所谓人格,个个天真颟顸,活泼可爱,长大后却千差万别,有的成为伟人英雄,有的沦为恶棍罪犯。人格如何形成?何以有种种不同?什么是合理的人格?人格是否可以自由塑造?这些是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问题,佛学对这些问题也有自家独特的解答。 关于人格何以形成、何以有种种差别,西方心理学家有…  相似文献   

9.
青海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军 《心理科学》2005,28(2):461-463,457
本文采用创造性思维问卷、推理能力测验问卷和Y—G量表对青海省四所高校的548名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青海省大学生发散性思维三个特征的发展水平与青海省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条件与水平密切关联。(2)创造性思维是逻辑和非逻辑思维有机结合。(3)学科性质不同、上大学起点不同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4)推理能力与语词创造性的发展密切联系,但与图形创造性无显著性相关。(5)性格特征通过认知方式对创造性思维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时期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阶段,探明青少年创造性发展规律及其神经机制对于培养和激发个体的创新潜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青少年创造性发展及其脑机制的研究进展,分别对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及其相应的脑机制展开综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展望。总体而言,青少年时期创造性思维发展呈现出两个波峰(11~13岁,15~16岁)的发展趋势;青少年创造性发展受外部原生家庭教养方式和学校教师激励以及内部情绪动机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较大;前额叶对青少年创造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可能与该脑区涉及执行控制功能有关。针对青少年创造性发展的教育干预以及大脑可塑性可能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大样本纵向跟踪多模态脑影像数据库的建立可为相关研究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11.
音乐与智力     
儿童时期的智能发展是一个人智能发展的关键阶段,它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研究表明,在儿童早期发展中,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儿童智力开发具有特殊的作用。早期的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的开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着特殊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若以十七岁的人的智力发展为一百,则儿童四岁时已具备50%,八岁时达到80%,剩下的20%的从八岁到十七岁的九年中获得的。可见,儿童时期是人生智力发育是迅速、最旺盛的时期,是智能发展的最好时期,也是接受教育最有效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具有易冲动、…  相似文献   

12.
溶创造教学于音乐教学之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社会主义建设人材,离不开教育。而音乐是一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学科。在音乐教学中用创造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发挥学生想象力、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促使他们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从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两方面探讨酸味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1探讨味觉偏好标签对创造性人格判断的影响。研究2和研究3探讨个体自身的酸味偏好程度及饮用酸味饮品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结果发现:(1)被贴上酸味偏好标签的人被认为冒险特质和创造性人格特质更高;(2)酸味偏好程度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冒险倾向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3)饮用酸味饮品可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结果表明酸味与创造力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思维是人才智力结构核心是现代人才的本质特征。从微观上讲,创造性是衡量一个人才华高低、能力大小的尺度;从宏观上讲.创造性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文化日新月异,主要源自于新技术革命的进步.源自干事生大力的创造性。那么,创造性思维有哪些特性呢?1.思维的多向性。包括思维领域的多向性和思维方法的多向性。(1)思维领域的多向性.要求人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在不同的知识或实践领域进行探索与创造。有的水路不通而旱路却可行。许多人在本专业领域无所成就,…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社会由于社会、科学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激起了对各领域有创造性的人格特征的研究.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揭示出创造性的科学家在人格上有些与众不同的特征。理工科研究生人格特征如何,这一研究国内外均未有人做过。本研究的目的即在于探索创造倾向较强的理工科研究生与创造倾向一般的理工科研究生在人格特征上的差异,并探讨有关智力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美术教育在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的美术教育,不单单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更是作为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手段。儿童时期是发展思维的关键期。美术教育则是发掘创造潜能、发展创造思维的重要训练手段之一。通过学习美术、完善孩子的品格,引导她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同样是半瓶水,不同的人可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它,因而也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乐观者看到的是瓶子已经满了一半,而悲观者则看到还有半个瓶子空着。这是什么原因呢?多次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乐观可使人快乐、健康、成功,而悲观则可导致绝望、疾病和失败,同时也会造成孤独、压抑和自卑。怎样才能够从这些不健康心理的纠缠中解脱出来呢?哈斯顿拉斯大学的心理学家克莱格·A·安德森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教会人们培养积极向上的思维方法。“一个人的能力对于他的成功至关重要”,匹兹堡大学的心理学家米切尔·斯盖尔解释说,“但他最终的成…  相似文献   

18.
肖安平 《天风》2012,(10):36-38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勤奋的动力,它会产生无限热情,使人兴致勃勃,深入地学习,有利于培养特长和开发智力潜能。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那么,在特长上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呢?有不少信徒询问这样的问题,下面就对此作些探讨和求解。  相似文献   

19.
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近展-自我决定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海燕  闫荣双  郭德俊 《心理科学》2003,26(6):1115-1116
自我决定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EdwardL .和RyanRichardM .等人在 2 0世纪 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 ,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就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 ,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 ,个体对行动所做出自由的选择。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 ,这种对自我决定的追求就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经过几十年的研究 ,自我决定论已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关于人类动机和人格的理论体系 ,并广泛应用于管理、…  相似文献   

20.
以幼儿创造性人格倾向教师评定问卷、儿童气质教师评定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对287名3岁和4岁组幼儿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考察幼儿气质与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幼儿气质与其创造性人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发展,幼儿气质对其创造性人格有显著影响。幼儿的情绪性、活动性、反应性及专注性均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其创造性人格,而幼儿的社会抑制性则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其创造性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