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母教育方式、社会支持对盲童孤独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娟  张丽芳  李永在 《心理科学》2002,25(4):493-494,505
盲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逐渐引起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盲童是视力残疾最为严重者。根据我国视力残疾的标准,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两大类,但由于习惯上称视力残疾教育为盲教育,其教育对象也就统称为盲童。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现有视力残疾者755万,其中0—14岁的有18.1万人,其中有49.2%为盲童,6—14岁学龄阶段的盲童有7.81万人。在容易产生的心理缺陷中,孤独感是盲童非常典型的心理特点。由于与外界交往较少,容易形成内向性格、自卑心理及消极生活态度,但是国内盲童研究却较少注意盲童的情绪、情感问题,对盲童的孤独感缺乏深入的探索。因此,盲童孤独感应该作为心理学界的重要课题加以探讨,这对我国的盲童教育工作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全盲儿童的人格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耘 《心理科学》1999,(6):557-558
1前言在全社会的关注下,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已迅速发展起来。特殊教育的发展,为心理学提供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探讨残疾人在特殊环境下的心理发展规律,对于特殊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前人在盲童的感知觉方面做过不少研究,而对于盲童的人格特征则较少涉足。为此,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调查表试图对盲童人格特征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并比较他们与正常儿童人格方面的异同,以便更好地了解盲童,帮助、教育盲童。2研究方法2.1被试盲童组:广州市盲校11—16岁的全盲儿童52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2人。对照组:52…  相似文献   

3.
以63名盲童为被试, 对17对空间词作相似性的分类。结果表明:⑴盲童的空间词概念结构有两个维度:①状态/方位;②自身参照/他物参照。⑵盲童的空间认知围绕着4个主题:①身体周围的三维方位;②空间距离;③三维边界;④空间状态。⑶视觉的缺失决定着盲童的空间词组织的特点, 语言、文化和教育对盲童的空间概念及其组织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亦明 《中国宗教》2012,(8):78-80,86,87
2012年6月1日下午,一小队从上海出发的慈善爱心人士到达美丽的拉萨,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拉萨盲童学校的师生义诊。在随后的短短两天时间里,他们先后为57位师生进行多方面的眼科检查,确定了其中有些孩子可以通过手术或者康复训练,恢复光明或者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5.
问题提出盲人由于视觉被剥夺,触觉就成为其非常重要的补偿手段。研究盲人的触感知觉,对其行走、定向和接受训练都有重要的意义。早在本世纪50年代前后,苏联心理学家就对盲童与正常儿童的触觉阈限作了比较。结果是盲童的优势手指指尖的触觉绝对阈限值低于正常儿童。7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戈特斯曼对盲童的触感知应  相似文献   

6.
余冰  张卫 《心理科学》1992,(4):24-27
本研究通过动作模拟、动觉定位、触觉一动觉定位四项实验,探讨了盲及运动定位童动觉特点及其与明视儿童的异同。得出结论认为,学龄期盲童与同龄明眼儿童在动觉能力上无显著差异,性别和年龄并非主要影响因素,而家庭指导训练对盲童动觉能力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盲童心中的颜色概念及其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白、红、橙、黄、绿、蓝、紫、棕、灰、粉红11种基本颜色词为材料,运用颜色概念测试和颜色词分类的方法,研究了盲童的颜色概念及其组织。被试是85名盲校学生。结果表明:(1)盲童的颜色概念测试通过的顺序和明眼儿童的颜色命名的顺序既相似,又存在着差异;(2)盲童的基本颜色词的语义空间中有两个维度:①“彩色/非彩色”;②“实物色/背景色”。(3)盲童的颜色概念组织具有主题关联和slot-filler联系的性质,即根据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强调事物的功能、语境以及事件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张增修  佘凌 《心理科学》1997,20(4):369-370
1前言当人们试图在短时间内按照给定的顺序回忆某些语言材料时,不管这些材料是用视觉方式还是用听党方式呈现的,一般认为.它们主要是以语音编码的形式存贮在短时记忆系统中,主要证据是语音相似的字容易使被试产生更多的干扰,而字形和字义则没有这种相似性的混淆作用。Yik(1978)证明,虽然语音相似性对汉字短时记忆的作用比视觉的作用大,但视觉相似性的作用也是明显的。对于盲童尤其是兼有智力残疾的盲童而言,短时记忆的广度将是怎样的呢?因此,我们对上海市盲校的这两类盲童与正常儿童的记忆广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希望本研究能为…  相似文献   

9.
智力落后学生句子判断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38名智力落后学生为被试,探讨了8-18岁学生的句子判断能力.结果显示:1)智力落后学生的句子判断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在8-10岁到11-14岁之间增长显著,发展迅速;2)11-14岁组智力落后学生对于语法及语义错误的判断存在显著差异;3)句子判断能力相对较好的智力落后学生,因果关系复句与条件关系复句的判断成绩显著优于转折关系复句的判断成绩.  相似文献   

10.
美感是人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是一种高级情感活动.美感的培养和发展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认识儿童美感的发展规律是美育的基础,其中对特殊儿童美感发展的研究不可缺少.本实验试图通过对先天性盲童对声音、形态美感发展规律的研究,并与全国正常儿童美感发展的测查结果进行比较,寻求盲童美感发展的特殊规律.为特殊教育中的美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人类感知外界事物时,视觉及触觉都起着重要作用。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人们仅仅凭着触觉也能对物体形状及大小进行知觉,但精确度要较之视觉的为低。在实际生活中,失去视觉的人,凭着听觉也能对物体的质地和大小及远近距离进行辨别和判断。在本实验中,比较了正常儿童和盲童的听觉、触觉对物体大小的辨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盲童通过触觉辨别物体的大小的能力是相当高的,正确率达82.6%;通过听觉(声音)辩别同质地物体的大小的正确率也达61.1%。这两者均明显优于正常儿童(视觉正常儿童)的结果。作者认为,盲童由于失去视觉,而加强触觉和听觉能力的发展,是感官补偿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影响全面二孩政策新增出生人口规模的几个关键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海》2016,(1):82-89
本文以1990、2000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后,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新增育龄妇女目标人群,生育意愿与生育计划进行分析,对2000年以来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和出生漏报进行估计,2015年全国15-49岁全面二孩政策新增目标人群在9000万以内,其中25-39岁育龄妇女新增二孩政策目标人群在5000万以内,40岁及以上二孩政策育龄妇女在4000万左右,占目标人群的比例在40%以上。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2020年每年比较有可能的新增出生人口在230万-430万左右,出生堆积期间每年出生人口规模在1900万以内,5年累计全面二孩政策新增出生人口在1800万以内。出生人口堆积期间出生人口总量达到或超过2300万的可能性不大,即与现行生育政策不变相比,全面二孩每年新增出生人口不太可能达到或超过800万。  相似文献   

13.
一般来说,女孩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在12岁左右,但因遗传、环境、营养、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每位女孩步入青春期的年龄又有较大的差异。有的迟至14-16岁才出现第二性征。有的8-9岁即步入青春期发育阶段,这种情况即属于早熟。 早熟的女孩年纪尚小,身心是幼稚的,在特定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下,她们的心灵深处容易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并可能产生以下一些负性心理: 1.尴尬心理:早熟的女孩多  相似文献   

14.
全球因白内障致失明者大约2000万人,导致低视力者3倍于此数字,即6000万。手术可使白内障失明者视力恢复正常或有用视力。每年每百万人口接受白内障手术的人数(白内障手术率)是在不同环境中衡量眼保健工作的有用尺度。白内障手术率在各国之间以及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都存在极大差异,最高者比利时16000例/百万,2004年统计我...  相似文献   

15.
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每到夏季,就有大批鲱鱼游到荷兰北部的沿海区域。14世纪时,荷兰人口不到100万,却有近20万人从事捕鱼  相似文献   

16.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是一种致残率高、病程长和临床反复发作为特点,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的疾病。国外不同地区发病率约24~114/10万/年,患病率为4‰~8‰.左启华等对全国六省二市85170名0岁~14岁儿童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癫痫(不含热性惊厥)的发病率为151/10万/年,患病率为3.45‰。我国2000年人群调查显示癫痫患病率7‰。癫痫的起病与年龄有密切关系,临床上许多癫痫综合征呈年龄依赖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国人腰骶椎隐裂发生率特点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腰骶椎隐裂发生率特点及相关因素,回顾分析了1082例螺旋CT检查信息,以12个月为间隔将18岁以下508例共分18小组,比较腰骶椎隐裂发生率有无统计学差异,找出差异的年龄段规律。并统计574例18岁以上隐裂发生率,结果显示0岁~8岁、8岁~14岁、14岁~18岁小组发生率分别为94.0%~97.2%、46.9%~52.4%、19.1%~20.8%,各年龄段内小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三大组总体发生率递减,有统计学差异,18岁以上为16.0%,由此我们可以把骨性椎弓发育分为三期:0岁~8岁为生理性未闭合期,8岁~14岁为闭合过渡期,14岁以上为闭合稳定期。  相似文献   

18.
工作记忆与认知能力、智力和学习能力有密切的联系.本研究采用横断研究的方法,测量了213名8岁到成年期被试的数字、词语和视空间工作记忆广度,探查了工作记忆广度的发展情况.结果发现,数字工作记忆广度在此期间持续增长,词语广度在18岁达到最高,视空间工作记忆广度在14-16岁达到高峰.不同任务的工作记忆广度具有相似的发展趋势,但工作记忆的平均广度分数与Pascual-Leone模型的预测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一种新方法,在连加条件下测量了11-14岁学生的数字短时记忆容量,发现数字短时记忆容量不仅随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而不断增加,而且与数字推理、数学成绩有很显著的相关,说明该方法是测量数字短时记忆容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杨东云 《大众心理学》2020,(2):31-31,33
夜深人静的时刻,再次打开《苏菲的世界》,沉浸在苏菲的青春世界里……《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写给14、15岁青春期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书中的主人公14、15岁,最合适的读者是14、15岁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与老师。这本书其实是一部哲学+侦探的小说,有两条主要线索相互交叉:一条是马上就15岁的少女苏菲与神秘的哲学家艾伯特之间的通信和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