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美学五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现代英国生活中许多别的东西一样,英国现代美学的形成期也在19世纪。无论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实践及其力量给英国思想的其它方面带来什么影响,在美学领域它的直接影响就是打断了标志着18世纪结束的哲学对艺术及美的本质的思考,这种思考的余波19世纪头几年还有。美学中那一发展的思维传统就此打住了,被维多利亚时代崇尚宗教教旨而鄙视哲学所取代。在18世纪的伯克(Burke)、休谟及沙夫茨伯里伯爵之后,美学变成了一个看来与当时极待解决的问题毫不相干的和学术兴味很淡的论题。更为消极的看法是,有人认为它是异国欧洲大陆学者的趣味所在,对哲学家及整  相似文献   

2.
曲世宇 《法音》2003,(7):42-45
一、什么是业业果思想是佛教整个因果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俱舍论》中说,世界的种种差别都是由于业的作用而产生的。佛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特殊的原因和必然的结果,所谓有果必有因。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是因果的存在,客观事物如此,主体生命也不例外,这就是现在人最不能理解的业果轮回。为什么有人聪明绝顶?而有人却愚笨有加?为什么有人大富大贵?而有人却贫困交迫?为什么有人在孩提时代就表现出艺术家的天赋?而有人却先天残疾?所有这一切的不平等难道是偶然的吗?佛法认为绝非偶然,这些差异都是由于“业”的不同而产生。既然业的力量如…  相似文献   

3.
爱国在先     
兴文 《天风》2000,(11)
也许有人会说,爱国还有什么问题?我们广大的基督教信徒五十年来在三自爱国运动的教育下,在爱国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信徒为国家作出了许多贡献,不少信徒被评上先进、模范。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并不是每一个信徒都对爱国不存在问题了。譬如有的弟兄姐妹对“爱国爱教”的提法不以为然,认为我们信教的人应该说“爱教爱国”。如果这仅仅是一个次序的问题,倒也不必多加议论,因为当我们说“父母”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正林郑月娥于7月1日正式宣誓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有人说她的"铁娘子"作风成就了她,我却认为是她的"妇仁之心"成就了她。1957年林郑月娥出生于英属香港湾仔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由上海而来的移民,林郑一家当时的经济状况十分窘迫,要和其他六户一共二十多人一起租住在一套破旧的公寓里。小时候林郑没有自己的书桌,只能把双层床的上铺用作书桌,站着写完功课。生活不  相似文献   

5.
李兰成 《天风》2008,(8):34-36
有人对受洗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比如有人说受洗后可保证进天国;有人不受洗,认为受洗后就不自由,也不能犯罪了.难道不受洗就可以任意妄为、犯罪吗?不可以!有人认为受洗只是外表的仪式,不必受洗,只要心里受洗就行了.  相似文献   

6.
香港有这样一个地方,它既是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堂,又是佛教的寺庙,还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这样的地方您恐怕闻所未闻吧?这个地方我确实亲眼所见,它就在香港新机场,即香港国际机场。  提起香港新机场,大家可能不很陌生,它在97年香港回归以前就开始筹建,是当时中英双方谈判的焦点,从而也受到了全国上下的关注。现在,这座机场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机场规模之宏大、设施之先进和服务之周到当数世界一流,然而这里最吸引我们注意力的却是一间很不起眼的小厅。机场大楼第七层右臂的最前端有一间约为二十二…  相似文献   

7.
《法音》1992,(1)
佛教在香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杯渡禅师到屯门地区建立了杯渡庵,香港便有佛教开始流传。近二、三十年来,随着香港经济的蓬勃发展,香港佛教由寺院佛教向都市佛教发展,佛敬界的弘法工作也因采用一些先进的科技手段而有所改进,规模也有所扩大。如今,香港地区最大型的弘法活动便是“此岸——彼岸”弘法活动。“此岸——彼岸”弘法活动的最早提出是在1982年初,当时,由佛教青年会、普明佛学会、菩提学会、中文大学佛学会、香港  相似文献   

8.
叩问人生     
以前读爱因斯坦的传记,看到有人问他,人为什么而活?爱因斯坦回答:"追问人生的意义是毫无意义的。"当时对此深感疑惑,不知道这位大科学家为啥这么说。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稀里糊涂地来,稀里糊涂地去,那  相似文献   

9.
<正>什么是神学教育?神学教育的功能是什么?有人将神学教育定义为训练神学生去认识上帝及服侍上帝。也有人将神学教育理解为"一个心性、灵魂、理智和力量的旅程",一个进入上帝生命的旅程,一个给世界带来医治的旅程。无论哪种理解都认为神学教育对教会领袖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神学教育的功能主要是培养教会领袖,它是一种特殊教育,也是一种全人教育,而不仅仅是一种特殊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10.
一、香港同胞盼望“97”的心馨19世纪中叶,当时的中国清政府为严禁英国在粤倾销其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和抗拒其对中国的侵略阴谋,中英间发生了1839年一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因战争失利,被逼于1842年8月29日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并割让香港与英国殖民者。从此使香  相似文献   

11.
1840年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古老腐朽的中国封建社会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侵略而逐渐解体,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结束了闭关自守的局面,而作为一个不平等的成员被迫参与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交往。中国向何处去?应该怎样认识中国面临的危机,找出挽救的良方?历史所提出的这个严峻的课题是当时一切先进的中国人思考的中心,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也许有人认为是勤奋,有人认为是机遇。的确,成功需要勤奋,也需要机遇。但是,若没健康的心态,即使付出勤奋,即使有很好的机遇,成功也只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可见而不可得。一位哲人曾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驾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20年代,以广州为发源地的国内大革命高潮波及到香港,不仅给港岛带来了强烈的政治动荡,也带来了强烈的文化动荡.加上香港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决定了其既是岭南文化的一个分支,也受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港派文学的独立风格.  相似文献   

14.
常有人写文章叹息自己生不逢时,说“余生也晚”。我1930年生于一个基督徒家庭,假使我早生100年,我才真惨哩。 当时第一个把基督福音传来中国的牧师马礼逊是英国人,他实际是搞棉花茶叶和鸦片垄  相似文献   

15.
回避盲区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曾提出一个著名的集合论悖论,即"理发师悖论"。说在英国的萨尔维村一家新开的理发店挂出一块招牌:只给村里所有不能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有人将了理发师一军:"那你给不给自己理发?"这一问题让理发师无言以对。如果他不给自己理发,那他就属于招牌上所限定的那类人,所以,他就应给自己理发;反之,如果他  相似文献   

16.
李晶 《美与时代》2003,(9):11-12
审美活动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审美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有趣的现象。例如:在对同一对象进行审美观照时,为什么有人认为美,而有人认为不美呢?美感与快感可以等同理解吗?“距离产生美”有道理吗?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区别美与审美;美感产生的心理过程;审美的心理主导作用。一、 美与审美同是一幕晚霞,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年青人看到的是辉煌,是气势磅礴的灿烂,是火样的情怀,是跳动的希望。而一位衰萎的暮年老人眼中,那就是生命最后的挽歌,凄美而苍凉。甚至同人同景,当我们心情好时看晚霞,觉得它是梦中的景,令人向往;而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说清孙中山伦敦蒙难的事实,并寓评说于叙述之中,以显现历史的本来面目。一孙中山两闯清政府驻英国公使馆,暴露身份而被捕。1895年10月,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起义流产,逃至香港。接着,经日本、檀香山、美国,于1896年9月30日抵达英国。第二天到...  相似文献   

18.
所谓成功     
所谓成功就是,当你不需要名的时候,名却铺天盖地而来。伙前你想认识而又不认识你的人已经认识你了,现在你不认识也不想认识的人也认识你了.你在台上讲话的时候有人鼓掌了,你说一些连你自己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的时候也有人喝彩了。以至于你必须乔装打扮一番才能出行.要不,别人会找你签名,直至你签名签得手疼,为此可能还会影响交通。你想找昔日老友话旧,可等待你的却是摄像机、闪光灯。最终你会认为这名给你带来的仅仅是行动不便,自由缺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试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发生的同步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思维和语言是怎样发生的?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有人认为,思维和语言是先后发生的,即先有思想、后有语言,思维不一定同语言相联系。也有人认为是先有语言、后有思想,思想是一种第二性的产物,它是通过语言的习惯缓慢的获得的。我认为,人  相似文献   

20.
1987年9月,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等单位联合召井了“广州更新观念理论研讨会”。与会者认为,广东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改革、开放较早,在物质文明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在同步发展。从而,广州人的观念更新较之内地为先,并且初步形成如下特点: 一、积极进取、高素质的人生价值观念。包括追求个人对社会贡献、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利益、价值与社会的命运、利益、价值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