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挖掘潜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4年,港澳武术界的两大流派白鹤派和太极派,在澳门新花园摆下擂台,一决高下。此事惊动社会,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当时《新晚报》的总编辑看到这是争取读者的大好契机,一改大报不登武侠小说的规矩,决定连载武侠小说。让谁写呢?他想到了梁羽生。梁羽生志不在此,从未写过武侠小说,谢绝了邀请。总编无奈,便想出了一个先斩后奏的绝招,在报纸上打出了一条广告,说是将有梁氏的武侠小说出笼。这么一来,梁羽生只好连夜赶写,边写边登,完成了一部《龙虎斗京华》。  相似文献   

2.
金庸先生曾说:武侠小说就是成人世界里的童话。可是武侠、江湖毕竟是小说中的虚拟世界,现实生活中难描难画。有一位西北姑娘,却开了一家"金庸侠客岛"酒吧,以金庸小说中的江湖和大侠作为酒吧的主题,让正在做着童话梦的成年人圆了梦想!开酒吧,主题不明前途惨淡  相似文献   

3.
金庸道歉     
正2004年9月的一天,80岁的金庸来到了四川灌县青城山,这次他是专门来了却一场多年的"江湖恩怨"。熟悉金庸的读者都知道,在他的武侠小说中,有一个在江湖上鼎鼎大名的"青城派",但小说中青城派的人大多贪婪、自私、歹毒,这样就无意中伤到现实中的青城派。一些青城派的弟子心里非常不舒服,他们说:"金庸这是有意丑化青城派,不然那些坏人为什么都是青城派的?"然而面对大家的抱怨和气恼,青城派的掌门  相似文献   

4.
谦虚和饶恕     
梁林天慧 《天风》2010,(11):45-46
<正>很多人心里都有积怨和心存恶毒,中国人有两句谚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和"有仇不报非君子"。兄弟姐妹、夫妇和父母子女之间,甚至国与国、种族之间都会常常因为仇恨互相报复。近数十年来,武侠小说、武打片盛行,书中和戏中的主角常以报仇为一生的大业,这似乎告诉我们,耗一生精力报仇是完全正确和可以理解的事,这才是"争气"的表现。但事实果真如此  相似文献   

5.
新派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在青年读者中影响甚大,书中描述的魔教即是宋元时代的“明教”,更早在唐代则是摩尼教。小说作者金庸先生不仅是武侠小说名家,而且对宗教史也有研究。他说,摩尼教的本山是在西域大漠之中,昆仑山光明顶上,离东土十万八千里,当年只有唐僧西天取经才去过。  相似文献   

6.
金庸的武侠小说可以视为一部对人性审视的范本,其中的故事情节蕴含了中华民族某些良好品质。这些小说,若用审美的眼光来看,不仅仅是作者对人生的体悟,同时也是作者对传统文化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想象,极富教育的意义。自古我们讲究忠、孝的行为与精神模式,特别是在草莽社会——江湖,有一套与之相应的行为与精神模式,这就是"侠、情"。金庸小说中的"侠、情"实际上是"忠、孝"在社会生活的扩大化,同时在这两个范畴之中达到了自身的辩证与统一,以期人们无论在任何时代,都能发扬中华民族特有的任侠果敢、至情至性的精神。金庸所说的侠士境界,包含"儒侠"、"道侠"、"佛侠"和"丑侠",强调了人性对于真诚与自由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龙门心法>,这本书名有点像武侠小说中的武功秘笈的书,其实是王常月祖师于清康熙二年十月在金陵碧苑传戒时给戒子讲经说法的开示,由其弟子邵守善、詹守椿记录下来,共有21个专题,又名<碧苑坛经>.  相似文献   

8.
一炮走红     
1953年,香港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向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挑战,打擂比武。消息传出,市民个个翘首以盼,十分关注,热闹了很长一段时间。 香港《新晚报》总编罗孚,一动灵机,何不趁热在报上搞个“武侠小说连载”呢?于是他先后找到梁羽生、金庸,从而开辟了武侠小说的新纪元,也使得该报发行量巨增,财源滚滚而来。  相似文献   

9.
自1958年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白发魔女传》问世以来,同名电影历经了十余次翻拍。1993年张国荣、林青霞主演的同名电影《白发魔女传》堪称电影史上的佳作;2014年,范冰冰、黄晓明主演的《白发魔女之明月天国》又再塑了"白发传奇",并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在这两部影片中,女主角练霓裳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以及人物命运方面都存在异同点。分析比较二者异同,有助于我们思考面对当今电影行业的"怀旧情怀"我们所应该持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金庸武侠小说不同于其他武侠小说之处,在于它一般都有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能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各家精髓不露痕迹地融入到人物情节当中。从宗教文化视野看,金庸小说涉及的宗教内容相当丰富,有的涉及宗教人物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