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专程从中国来到东京,与日本朋友一起共同隆重纪念“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成立四十周年”,回顾“日宗恳”为增进中日两国佛教界乃至两国人民友谊作出的贡献,纪念那些作出过卓越贡献、已别我们而去的日本佛教界的大德先贤,同时展望中日两国佛教界友好交流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2.
张琪 《法音》2006,(7):37-40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两国佛教关系更是源远流长。但在一千几百年的交往过程中,中日之间也出现了许多不幸。尤其是上个世纪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给两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两国佛教界一度断绝了往来。战后,中国和日本两国佛教界从五十年代初开始恢复友好交往,为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做了大量工作,起了重要作用。当前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中日两国关系面临重要关头,两国佛教界的交往也处在刚刚完成新老交替、有待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关键时刻。实现中日和平共处、世代友好的目标,既是两国人民和佛教徒的根本利益所…  相似文献   

3.
智渊 《法音》2001,(10):35-35
本刊讯10月4日下午,中国佛教协会在广济寺举行纪念日本佛教界著名人士、中国佛教界的老朋友庭野日敬先生逝世二周年追思法会。由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广济寺监院演觉法师主法,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拈香,中国佛教协会部分工作人员及广济寺四众弟子参加了追思法会。法会开始前,刀述仁居士致词说:庭野日敬先生是日本佛教界著名人士,中国佛教界和赵朴初会长的老朋友。庭野日敬先生生前长期致力于中日友好与世界和平事业,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两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以及中国宗教界加入“世宗和”及“亚宗和”等国际组织…  相似文献   

4.
李贺敏 《法音》2000,(7):36-38
2000年5月21日,赵朴老逝世的消息传 到东瀛,日本国家电视台和各大新闻媒体立 即作了报道,在日本佛教界和社会各界引起极大震动,日本佛教各大宗派和友好组织纷纷以各种方式深切悼念赵朴老。 半个世纪以来,赵朴老一直积极致力于 中日两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早在 1952年, 他即委托来北京出席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 会议的日本代表向日本佛教界赠送一尊药师 佛像,从而打开了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两国佛 教界友好交流的大门。1955年赵朴初会长出 席第一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而首次访 问日本,此后从 1957年至 1993…  相似文献   

5.
译者按今年适逢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日本友人额贺章友先生特地撰写《中日佛教交流战后五十年史》一书,在日本《中外日报》上连载,深情回顾了两国佛教界高僧大德冲破重重阻力,推进中日友好事业的感人事迹。今年5月又值赵朴初会长逝世两周年,为了纪念先德、不忘历史,缅怀两国佛教界先贤筚路蓝缕、开创和平友好事业的殊胜因缘,现将该书的“前言”和第一部分“佛像渡日”译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两国佛教交流已整整三十年了。回顾这三十年走过的路,怀念为中日友好事业作过贡献的日本佛教界朋友,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我去年写的一首汉文俳句多少表达了这种心情:“入梦海潮音,卅年踪迹念前人,检点往来心”。记得一九五二年十月,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我代表中国佛教界托出席会议的日本代表带回一尊观音像赠送给日本佛教界。次年,中国佛教协会就接到日本佛教  相似文献   

7.
中日佛教友好交流在两国民间友好交流中占有异乎寻常的地位和份量,特别是在近半个世纪里,赵朴初先生作为中国佛教界领导人为开拓和推动战后中日民间友好交往做出了杰出贡献,赢得中日两国人民和佛教界的共同尊崇。近二十年来,日本佛教界各宗派前来朝拜祖庭的团队更络绎不绝,我国佛教界东渡访问也日益增多。因此,放眼看去,中日佛教交流这条大道往来如织,今胜于昔,热闹非凡。但是,我们──与佛教有关的中青年一代中国人,就真的因此而了解“日本佛教”,可以坐享前辈开辟之功了吗?最初使我注意到这个问题的,是这些年来在佛教界屡屡…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应日本净土宗佛教大学的邀请,中国佛学院教师传印法师、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馆员姚长寿居士于2月17日到达日本,他们将在京都佛教大学进修,并考察日本佛教教育情况。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佛教界第一次派员出国进修考察。2月11日,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乔连升副局长接见了传印和姚长寿,勉励他们要虚心学习日本佛教界的好经验,为发展中日两国佛教徒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法音》1992,(10)
今年5月19日,赵朴初会长在日本京都日中友好佛教协会举行的盛大欢迎宴会上,向在座的日本佛教界朋友宣布了一件令人震奋的喜讯:“日本佛教界,特别是日本临济宗相国寺派瞩目已久的河南开封相国寺已于五月中旬正式移交中国佛教协会管理。”与会的日本佛教界朋友无不欢欣鼓舞。本期《中日相国寺的殊胜因缘》一文中,介绍了河南开封相国寺和京都相国寺的殊胜因缘,阐述了河南开封相国寺的移交是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新的良好契机,对两国佛教界将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95,(6)
关于设置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联络委员会的协议(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三日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通过)中国、韩国、日本佛教界代表在首届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以下简称"三国佛教会议")上就设置"三国佛教会议"联络委员会问题进行了协商,达...  相似文献   

11.
释常藏 《法音》2022,(12):10-11
<正>非常荣幸能够出席中日佛教友好线上交流会议,与日本净土宗的旧友新朋相聚云端,回顾传统法谊,总结交流经验,擘画未来蓝图。本次相聚意义重大。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导致中日两国佛教界传统交流方式难以开展,人员互访被迫按下“暂停键”。本次是2018年第204次日中友好净土宗访华团来访后,时隔四年的一次“云相聚”。这次相聚不仅打破了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两国佛教交流空白,还将为两国佛教界的交流积累经验、给予启迪。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7,(11)
<正>本刊讯10月30日至11月3日,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觉醒法师、湛如法师为名誉团长,副会长纯一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9人赴日本东京参加"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纪念,并在日中友好会馆举办"纯一法师禅海游逸艺术展"等活动。10月31日上午,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在大使官邸亲切会见了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程大使与纯一副会长共同回顾了中日两国佛教交流史,对鉴真大师、空海大师、大谷莹润长老、菅原钧长老、赵朴初先生等中日两国佛教界的历代高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04,(11):12-13
(2004年10月23日于北京)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佛教界代表于2004年10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七次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三国佛教界代表在北京西山灵光寺佛牙舍利塔举行了祈祷世界和平法会,举行了以“‘黄金纽带’的新构想”为主题的基调演讲与补充发言,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了各国代表的发言。根据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生前提议和中韩日三国佛教界的共同心愿,三国佛教徒于1995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确立了历史形成并延续至今的“黄金纽带”关系。十年来,三国佛教界分别在北京、汉城、京都·奈良召开了六次会议,发…  相似文献   

14.
任永生 《法音》2001,(12):38-38
本刊讯10月11日,“赵朴初居士之碑”揭幕仪式在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隆重举行。纪念碑由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发起建立,以缅怀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遗德,表彰他为中日两国佛教交流做出的卓越贡献。揭幕仪式后,举行了隆重的赵朴初居士追悼法会。日本佛教界各宗派代表50余人参加了纪念活动,以赵朴初居士夫人陈邦织女士为首的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应邀出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专程赶来参加揭幕仪式。赵朴初居士一生致力于中日友好交流事业。1951年,他代表中国佛教界将一尊佛像赠送给日本佛教界,打…  相似文献   

15.
记者:大谷武先生,请问,您对中日佛教交流现状有什么基本看法? 大谷武:回顾近5年来中日佛教交流的历史,我相信,现在我们正在迎来一个全新的美好的时代,两国佛教界乃至两国各方面的友好关系都会取得进一步发展。但这是就整体的发展前景而言,事实上,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日本战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对于历史很缺乏了解,对中日两国关系的历史不了解,不清楚日本侵略中国这个史实,更不知道对中国人民所蒙受的那场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05,(8):3-7
一、中日两国具有悠久的睦邻邦交关系史,如何评价两国在历史上的关系,特别是历史上的中日佛教关系?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历史经验和宝贵启示?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从西汉开始就有了友好往来的记录。公元前一世纪,北九州一带的日本民众就通过朝鲜半岛与西汉朝廷有了交往,东汉初年光武帝授予遣使朝贡的倭奴国国王以印绶。南朝宋、齐时代,日本朝廷遣使通好往来就有8次之多。六世纪中国佛教传入日本后,两国人民的交往更为频繁,以佛教为核心的文化交流日益深入。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佛教对日本的历史文化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入隋…  相似文献   

17.
徐文臻 《中国宗教》2018,(11):64-65
在历史上,中越两国佛教界友好交流,为增进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多元宗教融合共生的宗教生态及相近似的宗教事务管理模式,都是两国宗教领域交流的有利因素,继续推动两国佛教界在内的备宗教的交流合作,可以增进两国民众友好感情,巩固双边关系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日本的佛教界学者十余人在2004年10月17-18日聚会古都西安,下榻于曲江惠宾苑宾馆并在此成功地举行了第十届中日学术交流会议。本届大会的主题是"鸠摩罗什译经与中日两国佛教文化--纪念鸠摩罗什诞辰1660周年"。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参加了会议开幕式并作重  相似文献   

19.
1.中日两国具有悠久的睦邻邦交关系史, 如何评价两国在历史上的关系,特别是历史上的中日佛教关系,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历史经验和宝贵启示?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从西汉开始就有了友好往来的记录。公元前一世纪,北九州一带的日本民众就通过朝鲜半岛与西汉朝廷有了交往,东汉初年光武帝授予遣使朝贡的倭奴国国王以印绶。南朝宋齐时代,日本朝廷遣史通好往来就有8次之多。6世纪中国佛教传入日本后,两国人民的交往更为频繁,以佛教为核心的文化交流日益深入。中国  相似文献   

20.
现代佛教史上光辉的一页———1978年中国佛教代表团访日纪实张琳1978年4月10日至28日,应日本国“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日中友好佛教协会”的邀请,以赵朴初为团长的中国佛教协会友好访问团一行对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日本佛教界对这次访问做了充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