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伦理学以生态道德为其研究对象。生态道德就是人们在同自然的交往过程中规范和评价自身行为的准则体系。从生态道德的构成要素来看,可以将它分解为人和自然的关系和人类规范评价自身行为的准则体系。这两个系列。因而生态伦理学的研究方法便具有系列性。一是生态学系列的研究方法,一是伦理学系列的研究方法。两个系列又各有层次性。 生态学系列的第一个层次,是生态学方法。所谓生态学方法,是指生命现象领域的科学认识的生态学途径,或科学的生态学思维。例如如何认识生态学出现的必然性这个问题,就必须借助生态学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说,生态伦理学正是生态学方法向伦理学渗透的结果。 生态学系列的第二层次是系统方法。生态道德之所以可能主要在于人和自然之间具有系统性。科学的生态伦理学既不以人为中心而排斥自然,也不以自然为中心而排斥人,而是在人和自然的系统性中来把握的。 生态学系列的第三层次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无论从生态伦理出现的必然性或可能性来说,都必须深入研究人类劳动的内在要  相似文献   

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形态何以可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什么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①?这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提性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国学术界通常从内容上进行定义,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思考和解决当代的生态问题。我们认为,这个定义只触及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表层,并未切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因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思考和解决当代生态问题时,首先必须建立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才能把生态问题纳入其研究视野。因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止是内容,同时还是形式。事实也是如此。20世纪90年代,北美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在着手创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时…  相似文献   

3.
正王雨辰教授《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后发国家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7年)一书,在系统论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生态维度的阐发、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的基础上,研究后发国家生态文明理论。该著是作者在之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系统研究基础上,结合后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实际的成熟之作,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进一步升华。该著首先论述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生态视角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修正。如奥康纳在历史唯物主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道德的构成要素来看,可以将它分解为人和自然的关系与人类规范和评价自身行为准则这两个系列,因而,生态伦理学的研究方法便是具有系列性:一是生态学系列的研究方法;另一是伦理学系列的研究方法。人和自然的最基本联系就是物质变换,所以生态学方法就构成了生态伦理学研究方法中生态学系列的第一个层次。例如,如何认识生态道德出现的必然性,这是生态伦理  相似文献   

5.
行政生态学与生态行政学:内涵比较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黄爱宝 《学海》2005,(3):37-40
“行政生态学”与“生态行政学”概念的内涵及其学科性质主要取决于对“生态学”一词的界定和理解。行政生态学将“生态学”定位为一种哲学方法论与和谐价值观,其实质是一种生态主义的行政社会学理论。而生态行政学将“生态学”定位为原本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其价值观又表现为追求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促进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其实质是一种环境保护主义的行政科学。两者既有明显的差异,又有一定的关联,但不可相互取代。  相似文献   

6.
《学海》2021,(3)
保罗·伯克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生态价值形式理论。资本主义社会的两类环境危机、对自然资本的批判、马克思的热力学思想和社会再生产的生态辩护,构成了这种生态学的基本内容。伯克特重新考察阐释了马克思的自然观,为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进行辩护,强调从马克思主义内部来挖掘其生态基础。他的生态学思想对第二、第三代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受多重原因的影响,马克思思想中的生态学底蕴一直处于被遮蔽状态。在生态虚无主义不断蔓延并对马克思生态思想进行颠倒的语境下,重新阐发马克思思想中的生态学维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马克思从本体论、西方文明机理、资本机制等维度展开了自己的生态致思。马克思的生态致思具有原则高度,表明马克思思想始终关注人的存在意义问题。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启蒙意义,它有助于我们认清新自由主义的非正义性和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并启发我们反思中国文明方案在生态治理上的昭示性效应。  相似文献   

8.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哲学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是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当代西方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制度根源,力图整合西方其它绿色政治思潮的理论主张,提出了以社会结构变革和环境道德价值观建构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政治战略,形成了以实现社会正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生态社会主义理想。分析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生态政治哲学上的理论运思过程,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深入地了解当代西方的生态政治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和传统西方政治哲学“主要关心政治价值,为社会…  相似文献   

9.
大卫·雷·格里芬是西方较早持续关注生态问题的学者之一;生态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启发了他的生态思想的形成。以怀特海有机哲学为基础,格里芬在一定意义上提出了一种有别于以奈斯为代表的深层生态学——后现代深层生态学:它一方面主张激进的自然价值论,认为非人类世界也具有内在价值,并且物种的固有价值是大致平等的,为尊重和爱护非人类世界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它坚持个体内在价值分级论,以克服传统生物平等主义缺乏可操作性的缺陷,为我们处理现实的价值冲突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指引。作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领军人物,格里芬的后现代深层生态学对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管子·地员》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丰富的植物生态学著作之一,它对植物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和植物群落特征的描述,同近代植物生态学发展初期的水平相比也毫无逊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劳动实践的结晶。本文就该篇中有关植物生态的内容,谈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诸位学者。一、植物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深层生态学内部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路向,一种路向以奈斯为代表,另一种路向以澳大利亚的福克斯和美国的塞欣斯及德韦尔为代表。作者认为,奈斯的深层生态学立场是能够与生态女性主义相容的,而福克斯、塞欣斯和德韦尔的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则是与生态女性主义不相容的。  相似文献   

12.
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必须构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基点和平台。实现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的结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点之一。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的关联,揭示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质和社会主义与生态发展的兼容性,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试图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尝试。  相似文献   

13.
布克金从环境危机的根源、解决手段及生态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等方面对深层生态学环境伦理及将其付诸实践的"地球优先!"运动进行了批判。针对布克金的指责,深层生态学也做出了相应的反驳和批判。这场生态运动内部"绿色反对绿色"的"大论争",推动了上个世纪环境伦理研究的深入和生态运动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生态学(ecology),最早是由德国动物学家赫克尔(Ernst Haeckel)在1866年提出的,当时主要为了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生存的无机物环境之间的关系。一百年后,由于西方工业文明引发的生态危机不断加深,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生态学"开始走出学术界的象牙塔,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作为一整套观念意识体系从西方社会向世界各地传播。西方生态学的一些目的和方法,会给我们有益的借鉴和启发;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古老东方文明中的生态观念和成功实践也同样值得我们珍视。在中国宗教中,就有大量的生态智慧有待于我们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5.
略论利奥波德及其生态学的道德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繁红 《世界哲学》2006,27(6):65-70
本文通过分析现代生态学对自然界状态和食物链的概念,以及利奥波德从生态哲学角度对土地金字塔所做的阐释,梳理了利奥波德对生态学的道德心这一理念的具体内容,说明了生态学道德心和休闲活动在保护环境和形成环保意识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建立或培养生态学的道德心,限制膨胀的私欲;2.开展休闲活动:加强生态学的意识,培养理性美德和荒野审美感。  相似文献   

16.
陈霞 《宗教学研究》2005,37(2):44-48
在宗教与生态问题的讨论中,道教相对来说是一位晚到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道教与生态学的关系一直吸引着西方生态学界、宗教学界、哲学界的关注.国外的道教与生态讨论主要在生态哲学家、科学家、基督教神学家和道教学者之间进行.有的学者认为道教能为深生态学提供观念性资源,能修正、调整和丰富深生态学理论;也有学者提醒深生态学在借鉴道教时,应把它与整体的中国文化结合,并应从对道家思想的吸收深入到对道教思想的挖掘;也有学者出于对文化移植作用的思考、对东方文化影响的担忧、对中国环境现状的不乐观等因素而对道教的可能贡献持谨慎态度.本文试图从后殖民主义语境中,对上述西方学者对道教生态思想的观点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7.
作为当代生态危机意识的一部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其对现代性生产-消费体系的批判性观点,在当代生态理论和社会思潮中占据重要地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较为深刻的地方在于,将当代生态危机的本质引导到特定的生产方式中,因而其主要的理论成绩是:通过异化劳动概念对当代生产-消费的总体结构进行多重的批判性分析,并通过这种分析提出相应的变革性方案。由于缺少社会现实的基础定向,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缺陷表现为其批判性观点的主观主义和浪漫主义倾向,致使其变革方案往往局限于主观构造中。探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消费观并把握其基本得失,对于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道德文化学”是一门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研究道德文化现象的科学,它被定义为对一切道德行为的文化学基础的系统研究。而文化学是研究文化的发明机制、传播机制和文化适应机制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托斯·哈定等著:《文化与进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乡村景观生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方面乡村景观改善了乡村居住环境,与此同时,乡村景观生态资源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冲击。文章从分析乡村景观生态特征和现存问题入手,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和探讨了以保护生态资源为前提的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0.
●社会生态学是系统地探讨社会生态论的哲学,其提出是对社会本质深层次思考的要求,是生态学发展的要求,是对人有目的的活动与世界的自然发展关系的哲学观的反思。 ●社会生态学的范畴体系是以“社会生态”范畴为核心的一系列范畴,其研究方法是耗散结构论的自组织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