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素有“千岛之国”的美称。荷兰著名作家穆尔达杜里曾将它们比喻为“镶嵌在赤道线上的一串翡翠”。 在距首都雅加达1小时飞机路程的中爪哇省坐落着一座古老的城市,即日惹,它是印尼的古都。在日惹市北边的克杜山谷里,静静地耸立着一座人类文化的精品——婆罗浮屠佛塔。这座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宏伟佛教建筑,是世界最大的佛教遗址,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一起,被誉为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迹,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每年5月月圆之夜,均举行盛大的祭典,届时,世界各地佛教徒会来此朝…  相似文献   

2.
塔起源于印度,是伴随佛敬传入我国的。如同印度佛教传入我国后,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中国佛教一样,印度佛塔传入后,与我国传统建筑形式和民族风格相结合而创新,建造了造型不同、形式多样的中国佛塔。亭、台、楼、阁为我国建筑的传统形式;寺院、佛塔、石窟是佛教建筑的特殊象征。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汉代以前塔是不见记载的。中国大地上出现塔的建筑是在印度佛教传入之后。今天人们看到的佛塔已不是印度佛塔的原型,而是我国自东汉以来历代建筑家们经过精心设计、艰苦劳动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华民族建筑传统和风格的中国佛塔。在  相似文献   

3.
部派佛教     
佛教创立初期,以及在佛陀逝世后的近一百年内,佛教弟子们严格奉行佛陀的教法,教团内部比较统一,还没有出现意见分歧,这在佛教史上被称为“原始佛教”时期。 但在此后,佛教教团内部因对教义和戒律的不同理解而产生了分裂现象。先是分裂为“上座部”(以资深的长老为主,比较保守)和“大众部”(以年轻的僧侣为主,比较激进)两大部派,可称为“根本分裂”。这两大部派后来继续分化,形成更多的部派(据北传佛教所说,总数为20部;据南传佛教所说,总数为18  相似文献   

4.
妙航 《法音》2005,(12):46-46
11月16日至12月6日,为纪念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交55周年,促进两国佛教界友好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发扬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应印度尼西亚大乘僧伽会的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前往印尼茂物市普门寺参加传授三坛大戒法会。这是印尼五百年来大乘佛教首次举行的传戒法会。  相似文献   

5.
见闻 《法音》1994,(12)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福建莆田广化寺住持学诚法师,应印度尼西亚大乘佛教僧伽会、占碑市甘露寺邀请,于10月12日至19日前往印尼作为期一周的弘法活动。13日:雅加达广化寺诵经回向、礼谒师友被誉为“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人口一亿七千多万,国家规定凡公民必须要信仰某种宗教,其中伊斯兰教徒居多。由于历史原因,本世纪前的几百年时间里,印尼的佛教已被消灭。1901年,福建莆田广化寺本清法师(1878~1962)随闽地商人飘洋过海,移居印尼,成为第一位到印尼复兴佛教的出家比丘,先后创建万隆协天宫(今灵山寺)、雅加达广化寺,其后…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佛教建筑,以其保存的情况和各自的特点可分为佛寺、佛塔和石窟寺三大类型。佛塔从佛教意义上说是最早最为神圣的建筑,大约公元一世纪随佛教传人我国,并与我国传统建筑相结合,成为中华古建筑中一束绚丽的奇葩,也是中华大地上一道独特的景观。  相似文献   

7.
佛教新闻     
《法音》2005,(12)
中国佛教代表团赴印尼参加传授三坛大戒法会本刊讯11月16日至12月6日,为纪念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交55周年,促进两国佛教界友好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发扬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应印度尼西亚大乘僧伽会的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前往印尼茂物市普门寺参加传授三坛大戒法会。这是印尼五百年来大乘佛教首次举行的传戒法会。此次传戒礼请本会一诚会长为名誉戒和尚,圣辉副会长为说戒和尚,学诚副会长兼秘书长为得戒和尚,福建太姥山平兴寺界诠法师为羯磨师,印尼大丛山西禅寺慧雄法师为教授师,开堂为空…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7,(8)
<正>佛塔起源于古代印度,中文译为"堵坡"。黑格尔认为最早的塔与崇拜生殖力观念相关,是由古印度的生殖器形石坊发展而来。古印度佛教中也有塔,当初是为了保存佛的舍利而建,后来演变为佛教的象征性标志。"堵坡"传入我国后,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纪念性建筑。佛塔随着佛教传入汉地,就浸染上了大汉风。两汉时期,印度佛塔就嫁接在中国的楼阁上,而成楼阁式塔。到南北朝时,从建筑形式到象征意义都  相似文献   

9.
在傣族村寨,佛塔奘寺比较普遍,它作为傣族信仰佛教的一种文化象征,与傣族村落和亚热带的大自然景色构成和谐统一的优美风光,传奇而迷离。  云南省德宏州和西双版纳州傣族居众,这两个地区不时见到佛教持征建筑,有的村寨建佛塔,有的建奘寺,如芝市的风平大佛塔,瑞丽的喊沙奘房等。傣族地区建造佛塔始于小乘佛教传入时期。据《西南夷风情记》载:十五世纪西南边疆已是“寺塔遍村落”。佛塔是由塔墓、塔身、塔刹三个部分组成的实心塔,非常稳定。塔基为正方形,大小按塔的规模而定,多在一二百平方米左右,东面塑一佛龛,往内是平台,…  相似文献   

10.
印度尼西亚的手工蜡染在历史上被称为巴迪克,其在印尼很大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印尼的手工蜡染,历史悠久、工艺复杂,在图案造型、色彩布局方面呈现出质朴丰富的特征。受地域、气候等因素影响下的印度尼西亚蜡染是印尼社会生活和民族情怀的缩影。印度尼西亚的蜡染色彩丰富艳丽:明亮的黄色、浓艳的红色、深沉的蓝色等色彩都是印尼蜡染中的常用色彩,对比强烈的色调和高饱和的色彩纯度成为其典型的色彩特征。  相似文献   

11.
泰国素称“黄袍佛国”,相传早在2200年前便从印度传入了佛教。位于首都曼谷西面50多公里的佛统塔,是当年的佛教中心。佛统塔全高120米,是泰国最古老最高大的佛塔,而供奉在塔中心的黄铜盆色立佛是泰国首屈一指的大佛。  相似文献   

12.
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印尼目前人口一亿七千五百多万,其中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据1980年全国人口普查(不包括大伊里安和东帝汉),在当时一亿四千七百多万人口中,仰信伊斯兰教的占88.1%,信基督教(新教)的占5.3%,信天主教的占2.51%。  相似文献   

13.
##正##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以下简称印尼),为东南亚国家之一,由上万个岛屿组成,被称为"千岛之国"。印尼是一个多宗教信仰的国家,官方承认的宗教有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和印度教。印尼90%的居民信仰伊  相似文献   

14.
李小艳 《法音》2023,(6):43-51
<正>佛寺是佛教徒供奉舍利、佛像、佛经,举行法事活动和生活修行的场所。佛陀传法初期并没有佛寺,佛寺随着佛教僧团的壮大而产生,精舍就是最初的佛寺。精舍与现在的佛寺大不同,无殿堂无佛像无经卷,只有集体说法堂和僧舍等建筑。塔是一种纪念性建筑,起源于古印度,佛教创立后,这种建筑形式被移植到佛教中来,并成为佛教的象征和佛陀的化身,礼塔成了佛教最重要的宗教仪式,遂产生了以佛塔为中心的塔庙。随着礼佛方式的变化,礼塔之外还增加了礼佛像和供养佛经等,  相似文献   

15.
海外信息     
印尼:日惹教区父母为司铎和修道圣召祈祷 【天亚社·印尼日惹讯】印尼一些司铎、修生、修士、修女的父母鉴于国内圣召逐渐减少,决定举行每月聚集,为司铎和修道圣召祈祷。 儿子是耶稣圣心会士的伯多禄·加拉米姆·普巴(Petrus Garamim Purba)表示:“我们知悉司铎和教友的比例少,培育司铎的过程艰辛,又有些司铎还俗。” 为此,他一家和另外17个同属圣莫尼加祈祷小组的家庭每月聚会一次,为司铎和修道圣召祈祷。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91,(10)
西藏,唐代称为吐番,明代称为乌斯藏,意译是“清净中心”,清代才称西藏。西藏居亚洲屋脊,是世界第一高原,高度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气候寒冷。藏族人口约370多万,分布在西藏、青海、西康一带。佛教从内地传入藏族地区,始于唐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下嫁带去了佛像和经典,松赞干布造惹摩伽寺(小昭寺)以安奉释迦等身太子像,又建迦刹等十二寺于拉萨四周各要地和许多修定道场从事礼拜,使内地佛教深入藏族地区;松赞干布娶尼泊尔  相似文献   

17.
《佛教文化》2013,(4):3-3
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市区两部的一座小山上,坐落着一座醒目的金色佛塔,这便是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苏瓦扬布纳特(Swambhu)佛塔。所在寺庙因猴子众多,又被称为“猴庙”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8.
罗喻臻 《法音》2002,(7):14-14
本刊讯6月24日至28日,“亚宗和”第六次大会在印度尼西亚美丽古城日惹召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中国佛协副秘书长兼福建省佛协会长学诚法师、四川省佛协多吉扎西活佛等随“中宗和”代表团参加了此次大会。在“亚宗和”第六次大会上,中国佛教界代表广泛参加了大会组织的各项多边宗教交流活动,并与亚洲各国佛教界开展了友好交流,展示了中国佛教的风貌。在大会选举中,刀述仁副会长、学诚法师当选为“亚宗和”第六届理事会成员,刀述仁副会长还当选为“亚宗和”第六届执行委员会执委。“亚宗和”全称为“亚洲宗教…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85,(3)
缅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国。佛教徒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缅族地区占百分之九十五。全国城乡寺庙林立,佛教融汇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每逢佛教节日,寺庙就成为群众的活动中心。平时,寺庙又是学校,僧侣为教师,佛经作课本。寺庙是缅甸文化的摇篮,很多著名作家和政界要人,均从佛门教育脱颖而出。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建庙必建塔。因此,在缅甸城乡,到处可见千姿百态、金碧辉煌的佛塔,有的城市被称为“千塔之城”、  相似文献   

20.
【天亚社&#183;印尼日惹讯】印尼一些司铎、修生、修士、修女的父母鉴于国内圣召逐渐减少,决定举行每月聚集,为司铎和修道圣召祈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