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自我效能、自我概念与数学成绩的关系,考察数学成绩优秀学生与数学成绩不良学生数学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的差异.结果表明:(1)数学自我效能与自我概念对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显着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2)数学成绩优秀生和不良生在数学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上有着显着的差异,优秀生均高于不良生,进而可以推断两者的水平差异是导致小学生数学成绩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运用课堂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法,以184名初-初三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不同性别初中生自我概念尤其是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1.总的说来,初中生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概念有显的相关,学业成绩与非学业自我概念之间相关不显。其中,语自我概念与语成绩之间、数学自我概念与数学成绩之间为显的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语自我概念对语成绩的影响、数学自我概念对数学成绩的影响均达到显性水平;2.初中女生的数学成绩和语成绩均优于或相当于男生,但其数学自我概念却显低于男生,并随着年级增高出现快于男生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五十年代以来西方教育心理学界对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自我概念和动机定向之间关系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生学业成绩、自我概念和动机定向之间的因果关系模型,并通过路径分析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自我概念和动机定向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国外的研究部分一致,同时也有差异之处,并发现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对学生的成就状况有不同的影响.最后,对中小学生成就状况的跨文化差异以及本研究对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成就状况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刘志华  郭占基 《心理科学》1993,16(4):198-204
本文初次将成就动机与学习策略联系起来研究,考察出了目前初中生使用的九种主要学习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成就动机、学习策略在同等程度上影响学业成绩,两者间无显著交互作用;(2)不同成绩学生(优、差生)在成就动机和学习策略上有显著差异,这是导致成绩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教师期望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教师期望评定量表、中学生学业成就动机量表,就教师期望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数量分析。结果表明:教师期望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感和学业成就动机,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学业成绩的变化,对教师期望水平及其自身的学习能力感和学业成就动机也有影响;学生学习能力感和学业成就动机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郭成  何晓燕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06,29(1):133-136
自1976年Shavelson将自我概念区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以来,教育心理学家对学业自我概念的结构及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在阐述学业自我概念的多侧面结构和等级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并对学业自我概念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针对随机取样的428名中学生,考察了自我概念的年级与性别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自我概念总量表和分量表上,中学生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2)在自我概念子量表上,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3)在言语自我、数学自我、一般学校、体能自我、父母关系、诚实可信、一般自我等子量表,以及学业、非学业分量表和总量表上,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有显著差异;(4)除体能自我、与异性关系和与同性关系子量表外,学业成绩与自我概念有显著正相关,而且学业成绩对自我概念有显著预测性,一般学校自我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成就目标定向在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采用语文学业自我概念量表、数学学业自我概念量表和成就目标定向量表对1515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初中生语文-数学学业自我概念建构过程符合内/外参照模型(Internal/External Frame of Reference Model, I/EM);(2)掌握回避对I/EM的维度比较路径存在调节作用,掌握回避得分越高越易受维度比较效应的影响,该现象对于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相对差的学生更明显;(3)成绩回避对I/EM的社会比较路径存在调节作用,成绩回避得分越高越不易受社会比较效应的影响,该现象对于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相对好的学生更明显。本研究揭示了持有不同成就目标定向的初中生在学业自我概念建构过程中的差异,对引导初中生建构积极学业自我概念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职中和高中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内外参照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自我概念量表,对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多因素多元方差分析比较了这两类学生自我概念的差异;对学科成绩与学科自我概念做了分组相关分析,并做了,比较。结果表明:(1)职中生的自我概念显著低于高中生。(2)职中生与高中生的学科自我概念与学科成绩之间的关系有同有异,但都符合内外参照模型。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自信与成就动机、综合测评成绩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车丽萍 《心理科学》2004,27(1):51-54
通过对289名大学生成就动机、自信的测试,探讨大学生自信与成就动机、综合测评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成就动机与自信相关显著。其中,追求成功的动机与自信诸维度呈显著正相关,而避免失败的动机与自信诸维度之间则呈显著负相关;(2)综合测评成绩与自信的少数维度有显著相关,与学生成就动机之间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小学五年级、初二年级和高二年级共35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10个月的追踪设计,运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旨在揭示中小学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相互影响,检验交互影响模型和发展观。结果发现,在前、后测中,小五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得分呈现发展性差异,且均显著高于初二和高二学生;中小学生样本总体T1时间学业自我概念能显著正向预测T2时间学业成绩,T1时间学业成绩能显著正向预测T2时间学业自我概念,符合交互影响模型;小学五年级T1时间学业自我概念能显著正向预测T2时间学业成绩,符合自我增强模型;初二和高二学生T1时间学业成绩能显著正向预测T2时间学业自我概念,符合技能发展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变化,中小学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因果关系顺序也在发生变化,支持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学业自我概念是自我概念研究的重点之一。国内对学业自我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验证国外学业自我概念的理论、探讨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等,本文概括了国内关于学业自我概念研究的现状,总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其学校适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志军 《心理科学》2004,27(1):217-219
本研究对258名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其自我概念和学校中的社会行为、同伴关系、学业成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高中生的自我概念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其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也没达到显著水平;自我概念与敏感退缩行为没有密切关系;身体自我概念与社会喜好、学业成绩有显著负相关,并且对两者有显著预测效果;自我概念部分因子与社会影响、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有显著正相关,且也对它们具有显著预测力。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旨在探讨学业自我概念对竞争合作与学业成就关系的影响。研究采用合作竞争态度量表、学业自我描述问卷对397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竞争与学业成就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竞争意识强者学业成绩越好;2)合作与学业成绩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3)学业自我概念在竞争与学业成绩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自我概念、学业归因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研究采用问卷法探讨中学生自我概念、学业归因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并分别对初中生和高中生建立了因果关系模型。两模型区别在于:(1)学业成绩对初中生自我概念的影响大于对高中生的;(2)高中生学业自我概念受内部控制、非学业自我概念受未知方控制直接影响。研究还表明:(1)初中生的学业自我概念显著高于高中生的;(2)学业自我概念、一般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高低一致;(3)内部控制源与有势力的他人控制源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2(实验班、对照班)×2(班级辅导+教师与家长辅导、注意即心理安慰剂)×3(学业情绪、自我概念、学业成绩)的实验设计,对65名初中二年级学生进行系统心理干预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班级辅导+教师与家长辅导的系统心理干预方法可以增加初二学生的正向学业情绪,减少负向学业情绪,并且干预后间隔一个月有延续效应;经过系统心理干预,学生的自我概念也有相应的提升,同时也明湿地提高了学业成绩.说明系统心理干预对增进初二学生良好学业情绪足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高峰强  王鹏  刘玉  李世海 《心理科学》2006,29(5):1132-1136
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学生班级集体效能、考试焦虑和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1.重点学校学生班级考试焦虑极其显著低于一般学校。2.数学成绩和三科总分,高效能组均极其显著高于低效能组。3.在班级水平上,考试焦虑和集体效能、学业成绩均有负向关系,集体效能与学业成绩有正向关系,同时集体效能能够调节考试焦虑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呈现方式、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对FOK判断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萌  张积家  张全信 《心理学报》2000,32(4):387-392
以英汉配对词为实验材料探讨了呈现方式、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对FOK判断(Feeling of Knowing)的影响,被试是144名大学生。实验结果表明:(1)呈现方式、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均显著影响FOK判断等级的高低和判断的准确性;(2)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在影响FDK判断方面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成就动机对FDK判断的作用受自我效能感影响;(3)被试的回忆成绩、再认成绩和FDK判断准确性之间均有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客体记忆与无记忆之间有较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论影响儿童能力认识的内外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凯  桑标 《心理科学》2008,31(2):463-466
儿童能力认识发展是元认知发展的重要方面,儿童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与评价对于其成就动机、自我概念和人格特征等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儿童的能力认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使得儿童能力认识呈现出复杂化特点.本文简要分析了影响儿童能力认识的内外部因素及其关系,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学业成绩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力求为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采用王极盛教授编制的《初中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重庆市三所中学400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结果①不同学业成绩初中生之间测试分值在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但在学习压力、心理不平衡和情绪不平衡3个因子上差异显著;②不同学业成绩初中生之间测试分值的性别差异显著,另外,在男生之间总体差异不显著,女生之间总体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情绪不平衡3个因子上,学习优秀生测试分值低于学习中等生和学习后进生,而中等生与后进生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不同学业成绩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虽在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但在某些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业成绩初中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在性别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