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青翰作品     
正作品简介:两幅作品均为阿道夫·门采尔的素描临摹。阿道夫·凡·门采尔(Adolfvon MenzeI,1815-1905)是德国伟大的油画家、版画家和水彩画大师,也是世界级的素描巨匠。门采尔一生为世界留下约7000余幅素描作品和80余本素描、速写集,广泛而深刻地表现了德国的社会生活风俗。  相似文献   

2.
蔡倩 《美与时代》2005,(11):68-70
素描是随着人类艺术的发展,从人类整体的造型活动中确立出来而成为具有特定含义和功能的一个范畴.它最初是指绘画素材和草图,具有"预演"性质的那部分艺术.当代艺术创造活动的迅疾拓展和演变,使得素描的材料和形式益趋丰富,人们对素描的认识益趋深化.  相似文献   

3.
“画马要以真马为师”是画马艺术中千古不移的法则.然而,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物,对这一法则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唐宋以来的画马大家对真马更多地以目视心记、心摹手追为主.徐悲鸿主张中国马画的发展在坚持优良传统以外还要饱含着新的内容,如解剖、速写、素描、焦点透视、变形等.韦江凡强调解剖研究和速写功能,弱化了素描关系和焦点透视,同时将传统的书法艺术融入了马画之中.事实上,只有将人的情感世界,与骏马的动态、形态、神态以及外部景物等主客观元素反复交织融合后付诸笔端,才能将其有机、和谐地展现出来;这种饱含感情的全息描绘才是“画马要以真马为师”理论之精髓.  相似文献   

4.
素描写生是高等院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艺术设计以及美术学学科的基础课程。其本质是以简单的材料进行朴素的描绘,准确而快速,生动而深刻地表现对象,为后来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造型基础。素描写生的三个核心课题是素描静物、素描石膏像、人物速写。对素描写生课教学进行梳理和探讨,能够帮助教师达到教学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相似文献   

5.
素描、速写是诸多绘画艺术门类解决造型问题的基础,它在造型训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素描、速写教学的中心任务是解决学生的造型基础能力问题。中国画专业造型训练也是通过素描、速写、线描的手段来培养学生基础造型能力,发展学生正确的艺术思维、正确的艺术观察力及判断能力和感受表达能力。在专业教学中加强学生对画面结构、人物结构、肌理结构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人物结构的分析能力。最终使学习者懂得形体表现能力所具有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从而达到灵活、生动地表现自己所见到的和所想到的任何内容,达到艺术表现的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6.
素描、速写、色彩是美术、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教授学生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来观察、认识事物最直接和最根本的训练方法。素描训练通过对事物形体结构、比例、位置、方向、线条、明暗调子等造型因素的捕捉及运用来表现对象;而速写是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和捕捉万物生动形象的必要手段,使其在掌握比例结构及构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神态和画面的生动效果;色彩的研究重点则是色彩的对比规律,因为色彩效果是靠对比来增加或减弱的。造型基础训练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对构成事物以及构成画面形态因素、形态的组织与构造的认识、观察、感知来提高审美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美术基础教育包括素描、色彩、速写等基础科目,随着美术教育的普及,小到学前大到大学,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受众群体在美术基础教育环节都面临如何有效地开展美术基础教育的问题。而多数情况下美术基础教育中往往会忽视或者不够重视透视关系这一个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非艺术类专业的美术基础教育中的入门阶段,很多教师在素描等基础教学环节简化或者弱化教学任务中的透视关系的讲解和练习。文章以素描课程的教学案例探讨美术基础教育与透视教学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速写小议     
速写在美术的学科中是一种快速的写生技法。速写一般是指一种短时间内,用简单的线条、明暗扼要地画出对象的形体、动作、神态等的绘画训练方法。速写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洞察力,也能培养我们的综合造型能力,并且通过速写可以收集大量的素材,不断积累绘画经验,提高我们的形象记忆力和默写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培养我们的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风景速写能力和学习兴趣,已成为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探索一套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风景速写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稳步快速的掌握风景速写的技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考素描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格尔认为,除了色彩,素描就是一切。素描是绘画中最本质的东西,艺术家可以借助较单纯的工具材料进行单色的描绘,这起源于西方对造型能力的培养。素描作为西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进中国后对中国的艺术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薛小令 《美与时代》2013,(6):125-126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教学应当更有针对性,更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对于刚刚进入社会的毕业生而言,拥有较强的手绘表现能力有助于他们在行业中站稳脚跟。那么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的手绘表现能力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其进行速写训练。因为首先强调的是"看",应让学生多去接触,欣赏各种风格的、优秀的速写作品。其次是"练",应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深对速写的了解,将作品中优秀的元素变成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第三步是"稳",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讲解和点评,帮助学生在认知自己作品的过程中,逐渐发现速写创作的规律与诀窍,从而慢慢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并将这种风格稳定下来,使之成为学生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而为其走出一条独特的艺术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论述了作者的基础性绘画观念,从素描说起,谈到黑白灰、构图、主次关系、形体和画面整体,一一举例说明,谈到素描和速写的重要性以及相似性。其次谈到创作的想法与源头,所受其他画家的影响。这里着重描写了对作者影响很深的两位画家,分析倪瓒的精神气质到画面上独有笔墨、语言、氛围以及他作品中所表达的时间停滞,分析临摹莫兰迪作品所受到的构图、形体、颜色方面的感悟以及在创作上的运用。最后总结自我的感受和绘画观念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细胞构成了人体的全部,那么,图式就是绘画中的细胞,它几乎构成了绘画的全部。苏派素描构图严谨,点、线、面、黑、白、灰、受光面、背光面、明暗交界线、轮廓线、投影边缘线等等都是苏派素描所要遵循的严谨之处。相比之下西方传统素描对形式和材料就没有那么多严格的约束性要求,一般是用生动的线条和软材料皴擦出来的颜色来进行造型,西方传统素描随意性较强。而美式素描由于它根源于古典素描,相对于苏派素描更显浪漫,对轮廓、背景的处理更加自由。无论是苏派素描、西方传统素描还是美式素描,都有对线的不同方式的运用。文章以安德斯·佐恩素描中的线为例,探索线作为图式语言在素描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张咏速写     
速写作为绘画艺术的一种形式,它不仅仅是提高造型能力和积累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记录生活的传达情感的有效途径。 速写一般以线条为主,通过线条的粗细、虚实、疏密等反映各种变化。以下就是几幅用美  相似文献   

15.
素描人物写生是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人物写生教学,历来都是教师们共同认定的重点和难点。要让学生全面掌握人物写生要领,教师只有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普遍提高学生的素描水平。因此,在素描人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提倡素描语言表达的多样化,注重形的表现力,多角度寻求视觉兴奋点,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社会飞速发展,科技蒸蒸日上,需要培养大批艺术设计人才,而在其培养过程中造型基础课必须夯实。素描教学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是针对初入学者,应用明暗调子素描。当学生学习到一定程度后,应该让他们进一步学习结构素描的形式。只有强化其造型意识的基本训练,才是夯实素描造型基础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一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又是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素描是形象地认知和反映世界的主要手法之一.我们现在进行的素描训练是以基本功训练为主体的基础训练,通过基础素描的训练,培养学生对形体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因此,熟练掌握素描技法是创造思路的翅膀,是发展创作设计个性的必要条件和手法,能在现代及规律性的创作艺术中反映出艺术思路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正>高考素描是一个需要基本功的课程,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水平,拿到高分。因此我们可以先从素描的基本概念包括形、体积、比例、线条、明暗、空间、调子、构图等一些理论去理解,然后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完美的表现去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素描水平,目的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路程上,不会走错路走弯路,用正确的有规律的方法去学习素描。  相似文献   

19.
素描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在造型艺术中主要起到基础和骨架的作用。随着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素描的创作空间也逐渐扩大,素描作品不仅可以作为独立的绘画艺术进行欣赏,还可以融合到其他绘画创作形式中,而写实油画就是融合素描创作的一个典型例子,基于此,从素描的起源,以及写实油画中的素描流派出发,结合相关的艺术作品分析素描在写实油画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并阐述其对写实油画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志强 《美与时代》2008,(5):140-141
素描写生是造型艺术重要的基础训练手段.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学中要围绕学生在素描写生训练中通常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错误进行剖析和讨论,对一些关于素描写生的认识、观察和表现上的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避免素描学习者在素描学习中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