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贵州民族宗教》2009,(2):I0002-I0003
2008年2月15日,贵阳市花溪区燕楼乡苗族同胞,身着浓艳的民族节日盛装,汇集到村边附近的小山坡上,自发参加本民族一年一度的特色节日——跳花场。尤其是妇女们的服装,与难得一见的明媚阳光,形成了特别喜庆的民俗活动场面,服装多姿多彩,风格各异,  相似文献   

2.
儒风 《贵州民族宗教》2009,(1):F0003-F0003
虽然是抗凝冻的日子,但按照当地民谣:“苗胞不跳花,谷子不扬花”。2月12日,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甲定村的苗族同胞,以自己的民族特色节日,身着浓艳的民节日盛装。汇集到村边附近的田野里举行一年一度的跳花场。尤其是妇女们的服装,与难得一见的明媚阳光,形成了特别喜庆的民俗活动场面。高坡苗胞祈祝丰年,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3.
虽然是抗凝冻的日子,但按照当地民谣:“苗胞不跳花,谷子不扬花”。2月12日,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甲定村的苗族同胞,以自己的民族特色节日,身着浓艳的民节日盛装,汇集到村边附近的田野里举行一年一度的跳花场。尤其是妇女们的服装,与难得一见的明媚阳光,形成了特别喜庆的民俗活动场面。高坡苗胞祈祝丰年,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广州教区石室圣心堂复堂以来的第三个圣诞节,从十二月廿三日起,广州四乡教友和从港澳和海外回来欢度圣诞的教友,陆续来到广州,住在广州市的外国教友纷纷来电话询问节日弥撒的时间,准备参与。圣堂内外披上了节日盛装,堂内布置了一个山洞,圣婴卧在马槽里,供教友们朝拜。廿四日晚九时许,中外教友们怀着喜悦、虔敬的心情纷纷进堂,十一时三十分,由叶主教主礼的五、六品大礼弥撒开始了。堂内灯光辉煌,鲜花飘香,教友  相似文献   

5.
尽管雨不停地下着,道路泥泞,但四乡的教友还是穿着节日的盛装,喜气洋洋,络绎不绝地从城区、郊区和外县涌向市内赶望弥撒,领受圣事,以满四规。耶稣复活节是圣教会最大的节日之一。耶稣的复活是我们信仰的基础。圣保禄宗徒讲的很明确:“假如基督没有复活,那么我们的宣讲便是假的,你们的信仰也就成了空的”(格前十五、14)。  相似文献   

6.
新疆穆斯林民族的节日及其节庆饮食单生魁新疆境内的各穆斯林民族由于族源、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不同,除有着共同的伊斯兰教节日外,各民族又有各自不同的节日及节庆方式。下面分别简要介绍几个民族的节日及其节庆饮食。诺劳孜节诺劳孜节是新疆柯尔克孜民族的新年。在柯尔...  相似文献   

7.
1918年的耶稣圣诞节来临了。教友们怀着热爱天主的心,穿着节日的盛装,络绎不绝地从郊区和外地涌向陕埧临时圣堂,赶望弥撒,领受圣事,钦崇天主。瞻礼前神长教友布置祭台,张灯结彩,祭台上彩花鲜艳,灯光夺目,山洞马槽,有牧童和群羊形象逼真。教友们各个准备了一颗洁净的心,双手捧献给耶稣圣婴。12月25日早4点半开始弥撒圣祭,望弥撒的教友达二千多人。教友心情喜悦,节日气氛空前,神长教友兴奋地说,我们能这样愉快地过瞻礼,应感谢天主的洪恩,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我们要祈求吾主耶稣,把天上的平安赐给我们可爱的祖国,赐给全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8.
何建国 《天风》2005,(11):23-23
八月是桂花飘香的季节,金黄和碧绿布满了大地,一切的景物都是那么地美好、和谐。江西省各地数百名神的儿女们,搭乘汽车、火车,穿着节日的盛装,人人兴高彩烈,个个喜气洋洋地来到英雄的城市——省会南昌,参加省基督教两会主办的“全省首届《赞美诗》演唱汇报会”。8月16日这天,阳光灿烂,风和日丽,立秋后的暑气,真有点蒸人。暑气热远没有弟兄姊妹们的心头热,暖气高也比不上神的儿女热情高他(她)们一队队整整齐齐地来到装饰一新、布满鲜花的“恩典堂”内,笑容满面、谈笑风生地坐在椅子上。  相似文献   

9.
服装与服饰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主要以衣服为主,后者则是在衣服上进行装饰及重点突出服饰含义,服饰对于服装而言更具有代表性。少数民族服装配饰与我们常见的服饰配件一样,也具有功能性和审美性,同时还具有民族性。正是这种特性,一些少数民族服装配饰的元素会被设计师们应用在现代服饰中。苗族的银饰、藏族的头饰等,其背后含有特殊的涵义。深入研究,发现其美学特点,分析民族服饰配件出现的动机与特征,能够使其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得到更好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7,(12)
<正>过好传统节日,追求文化内涵传统节日主要有两个来源:1.民族或群体对其历史上发生重要事件的群体性记忆的记号;2.—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结晶。前者多见于宗教节日,后者多见于民族节日,当然也有民族和宗教相融的,如犹太人的一些节日等。多数节日都是带给人们欢乐和喜庆的,人们借着节日纪念过去,憧憬未来。但是对于  相似文献   

11.
民族传统服装图案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具体的、审美的展现。现代服装设计师们通过汲取传统服饰的艺术符号,在古典中融合现代,展现了民族服饰图案广泛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感恩赞美     
孙美乐 《天风》2005,(1):12-12
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用诗章、颂词,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神(西3:16)。 金秋十月北国冰城哈尔滨仍是风和日丽,温暖如春。在这美好的时光,我们为一年一度的收成而感恩。2004年10月19日哈市南岗礼拜堂的弟兄姊妹们都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拥向庄严神圣的礼拜堂。神喜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中国天主教爱困会、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联合邀请在京的两会委员、主教团成员及北京神父、教友代表三十余人举行座谈,欢庆圣诞。国务院宗教事务局高山付局长、徐盈顾问应邀参加。会场上充满着节日气氛。“庆祝圣诞”四个耀眼的金色大字和“天主受享荣福于天,良人受享太平于地”的金色对联张贴在靠主席台的洁白粉墙上,临墙正中陈设着一棵美丽而精致的圣诞树,树叉间还不时闪耀着红色的光芒,五彩缤纷的拉花悬掛在会场上空。出席会议的主教、神父、教友们穿着节日盛装,互致节日问候。  相似文献   

14.
母亲     
母亲今年七十岁,她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勤劳、善良的一生将永远影响着我! 母亲对儿女特别关心照顾,尤其在神修生活上,为儿女们立着善表。母亲常年如一日进堂、无论天气如何。每逢教会节日,她更忙了,外地来的教友多,母亲为  相似文献   

15.
一、节日与庆典 节日与庆典是人类化现象中最具有喜庆意味的,每个民族都在它们的节日中尽享欢娱和畅快;人们常以自己认为最能够抒写情怀、表达喜悦的方式去欢度他们的节日,这些节日经过祖祖辈辈历史的传递和继承,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庆典活动,人们用那些形式各样的庆典活动以彰其喜和乐。在人们的心目中,节日和庆典是人生最喜悦的事,也是最值得记忆和留念的。  相似文献   

16.
在圣诞佳节的喜庆日子里,北京教区一万多名天主的儿女,身穿节日盛装,怀着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从十二月二十四日晚六时起,就络绎不绝地来到天主的两个圣殿——南堂和东堂,准备迎接午夜的弥撒大祭。节日的圣堂,装点得五光十色,挂在常青树上的彩带迎风起舞,仿佛在招手欢迎来自四面八方朝圣的人们。虔诚的教友们,跪在精美的马槽旁,仔细端详着可亲可爱的小圣婴;慈祥善良的圣母;朴实勤劳的大圣若瑟和为小耶稣驱寒哈气的羊群,心中油然而生敬意。主呵,是您为了拯救我们于死亡和痛苦中,不惜打发您的唯一圣子来到世上屈尊就卑,用满腔热血完成了救赎人  相似文献   

17.
刺绣又名“针绣”,古称“黹”、或“针黹”,是在织物上以针线反复穿绕形成纹样的一种装饰工艺。由于刺绣多为妇女所为,故又称之为“女红”。中国刺绣源远流长,是精巧、绚丽的艺术、更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而古代的上流社会包括皇室也一直以用刺绣的方法在衣服上绣上图案的服装为上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服装的印染技术取得巨大的进步,服装上刺绣图案陧慢的就被印染的图案所代替。  相似文献   

18.
往年圣诞节,梅梅(化名)都是和其他的孩子们一样,穿着节日的盛装、怀着喜悦的心情、唱着悦耳的歌曲、跳着欢快的舞蹈欢庆节日,但是,今年圣诞节,她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她无法唱歌、亦不能舞蹈,因为一月前她患了格林巴利综合症,四肢瘫痪、不能言语,从她入院的第一天起,医生就为她进行了气管切开术、插了鼻导管,一月多来,梅梅就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外来节日在大学校园里备受追捧。笔者担忧,大学校园浓郁的"洋节"风是否会冲淡大学生对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的继承和发扬。以调查问卷和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以郑州工商学院为例来研究大学生对民族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态度。分析了解到大学生对"洋节"的态度,进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教育,目的是既要弘扬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又要借鉴西方节日文化中的元素,以此来思考如何让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得到发展和传播,形成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20.
在阿坝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领导的亲切关怀下,1996年10月20日阿坝县全体穆斯林同胞汇聚在清真寺,举行了隆重的“圣纪”节庆祝活动。这天万里晴空,坐落在川西北藏区草原上的阿坝县清真寺被装饰,点缀得格外庄重美观,全县穆斯林身着节日盛装、头戴白帽和盖头,汇聚在清真寺隆重庆祝穆圣诞辰1469周年。在庄严的穆斯林传统纪念仪式之后,州、县的领导同志亲自来到清真寺向众穆斯林表示亲切地慰问和祝贺;各寺庙的僧侣代表以及兄弟民族的代表前来同穆斯林欢聚一堂热情祝贺。清真寺内呈现出各民族、各宗教之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动人场面,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