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道教协会第二期道学班于1992年9月21日在上海白云观举行开学典礼。上海道协负责人,白云观老道长、青年道友和道学班全体师生四十余人出席了开学典礼。上海市宗教局潘明权处长莅会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开学典礼大会由道学班教务处负责人张振国老师主持。上海市道教协会陈莲笙会长首先介绍了举办第二期道学班的重要性。他说:我会自1986年3月正式创办道学班以来,培养了24名青年道教徒。现在,他们虽然都已走上各  相似文献   

2.
《中国道教》1989,(4):51-53
上海市道教协会道学班,创办于一九八六年三月,于一九八七年七月十日结业,历时三年四个月。自开学以来,一直得到上海市宗教事务局的关怀和支持,因而使道学班园满成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过程中,上海道教恢复了一些庙观,庙观需要道士,正常的宗教活动需要道士,兴办道学班是发扬道教优良传统,继承道教遗产的需要。近四十年来,上海道教没有培养过青年道士,能够找到的道长,都已年逾古稀,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道教协会经过半年多的筹备,于一九八六年三月,创办了一所道学班,现有学员三十人,他们来自江苏、浙江和上海郊区,大多出生道士世家,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年龄在二十岁左右,体格健康,作风淳朴。这所道学班是在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开办起来的。未办之前,办、还是不办,立即办,还是等条件好转再办?经过了一番考虑。鉴于老一辈道长年事已高,培养接班人已  相似文献   

4.
上海道学班于一九八六年三月开学,学制三年。开学时有学员三十三人,其中五名中途退学,现有二十八名,平均年龄21岁。一九八八年七月,道学班课堂教学阶段结束,进入实习阶段。二年课堂教学,课程设有:道教史、道教教理教义、《道德经》释义、道教仪范、经韵、道教音乐和道教与中国文化等专业课;另有高中语文、历史、英语等基础文化课。学员们经过二年的学习,懂得了道教基本知识,提高了文化素养,并能在实践中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有的学员刚入学时常写错别字,现在已能写短篇文章,在《中国道教》上发表。学员  相似文献   

5.
各位领导、各位道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我受中国道协和北京白云观的委托,前来参加上海道学班学员的毕业典礼,感到由衷的高兴。首先,我代表中国道协和北京白云观,对上海道学班学员圆满结业表示热烈祝贺!对上海市党和政府的领导,特别是市宗教局大力支持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6.
6月 2 0日至 7月 2 0日 ,南阳市道协在独山玄妙观举办了第三届高功科仪班。高功科仪培训班为期一个月 ,全市有 37位道教人员学习了十方全真正韵 ,道学基本教理、教义、科仪知识以及演习内容 ,并能举办各种高功科仪道场南阳市道协第三届高功科仪班圆满结束@张亦冰  相似文献   

7.
有关“道学”定义问题,向来存在不同理解。本文所谓“道学”指的是道家与道教之学,而“道学研究”则是道家与道教的现代学术研究。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道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干之一,在四十年间走向全面复兴,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保持着强劲的势头。时值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有必要对我国道学研究的主要成就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更好地构建道学研究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8.
余英时先生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一书中对朱子的"道统—道学之辨"进行了重构,指出朱子那里存在着道统与道学的严格区分:道统是孔子之前的有德有位的圣王之间相传的谱系,而孔子有德无位,只能开创道学却未能继承道统。然而,他的这一重构与朱子的本意相距甚远。对朱子而言,道统是道学的传授谱系,道学是道统的传承内容。而道学的具体内容则是一套实现内圣的修养工夫,同时也是历代圣贤相传的治理天下的"密旨"、"心法"。在位的人君作为统治者,只有按照这一套工夫系统进行自我修养,才能够通过内圣的修养实现外王的政治理想。因此,朱子对道统与道学的论述包含着对在位的人君进行政治立法的诉求。  相似文献   

9.
正"道学"一词,见于《隋书·经籍志》,系指老庄道家及黄老道家之学。本文所言道学,系指以"道"为核心理念、终极信仰和方法论根据所形成的文化系统,主要包括老庄道家、黄老道家与道教。道学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全面深入,中医学在理论建构、生命观念、疾病诊疗、流派传承、本草方药、养生理法等多个方面都受到了道学文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道教协会举办的首届道学班学员于一九八九年七月十日,在上海白云观举行了毕业典礼。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黎遇航、秘书长李文成、江西龙虎山、江苏茅山、苏州玄妙观等道协组织的负责人。上海市政协、宗教局、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负责人及各界人士150多位朋友出席毕业典礼,莅会祝贺。中国道协副秘书长黄信阳代表中国道协及北京白云观讲了话;上海市委统战部杨增年副部长、市宗教局王宏逵局长、市佛教协会欧国藩秘书长。  相似文献   

11.
三、程颢待人接物的态度 道学家认为,道学并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享受品。它不能使人增加知识,而只能予人一种“受用“(享受的意思)。这就是说,这种一般的理解不能增加人对特殊事物的知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作为"经方"之典范,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伤寒论》渊源于道学,道家道教思想是《伤寒论》的哲学根柢。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伤寒论》的"底本"《汤液经法》渊源于道学;《伤寒论》"辨证"的"根本"体系"三阴三阳"渊源于道学;《伤寒论》"论治"的基本精神"阴阳自和"也渊源于道学。这个道学,主要是指黄老道。《伤寒论》是中医的重要经典,考论清楚它的哲学源流、道学根柢,对中医哲学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二程是宋代道学的创立者 ,但程氏之学在北宋元以后受到学禁的持续压制 ,官方所支持的是新学。宋室南渡以后 ,程氏之学受到的压力曾短期松弛 ,甚至在绍兴初年一度受到主政者的推重 ,但朝廷之上禁伊川之学的呼声屡屡不断 ,以致秦桧后来严厉打击道学 ,道学之禁严峻一时。直到秦桧死、高宗退 ,道学才迎来孝宗前期的发展机遇。从绍圣以来 ,程氏之学虽然多处在被禁的状态 ,不能公开宣扬 ,但在民间流传习讲 ,仍不乏其人 ,在这个过程中程颐的弟子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 ,历史表明 ,一种被禁的学术思想却反而会吸引那些追求学术自由思考的人 ,南…  相似文献   

14.
张载答范育书三通与关学学风之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今本《张载集》及集外文献所收张载答范育的三通书札,可以从三个方面透视关学学风之特质:(一)“道学”与“政术“不应歧为“二事”的政治主张;(二)“正心求益”的为学之方;(三)“深沉方有造”的道学志趣。  相似文献   

15.
许多学者在内圣之学的规模下叙述朱子道统论;余英时先生则提出道学与道统之辨,从时间、人物上来为道学与道统划界,指出道统之为内圣外王合一。此两方观点互有得失。在朱子,道学与道统在时间、人物上界限重合,实无分别;而尤其根据对《中庸章句》之序与经、注的内在关联等之考论,可知道统之"统"当训为"绪—业"(而非"谱系"),道统即道之"统绪—事业"(而非道或道学之传授谱系);道统之大本是内圣,道统之实质是内圣外王之合一;道学之传本身也是道统之传的一种方式。由此而可澄清相关误解、深化相关探究。  相似文献   

16.
宋代道学话语的形成,是众多社会文化思潮互动的结果。在道学话语创立的过程中,二程(程颢、程颐)的思想魅力和人格感召起了关键的作用,朱熹则以其博学多识和精密论证把道学思潮和话语推向了一个高峰。在不同学派、不同思潮的相互交锋中,道学话语也在不断走向丰富和完善,并随着时  相似文献   

17.
黄老道大家都知道它是道教的前身,而黄老道学似前人没有这样的提法。黄老道学是我的博士生韩国留学生金晟焕先生,在其所撰写的博士论文《黄老道学的形成及其思想探源》①中首次提出的。他的论文曾经与我和我的同事们共同讨论过多次而最后定下来的。今年夏天论文完成后,李?..  相似文献   

18.
已有几千年历史的道学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之一,也是中国人赖以安身立命之歇处。道学上承黄老,中继玄学与内丹道,下接明清融三教而善自身之潮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品格内涵。道学心系天道立足人学,认为人的纯粹天性与大道相融相契互为一体,因倡“返朴归真”与道合一。道无取无舍而和光同尘,不限于尘俗而包容世有,超越时空而又能融摄各时代各地域,它是道学千百年来延绵不绝的源头活水和灵魂。  相似文献   

19.
鬼神问题不是道学①的主要兴趣所在,从《近思录》这一权威的宋代道学读本来看,它只占很小的篇幅,且散见于“道体”、“异端”等卷。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之后,儒家的宗教观开始受到关注,连带之下,道学的鬼神观也时被论及。就此而言,中国学术界的道学鬼神论研究,也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产物。道学对鬼神的态度及其理据究竟为何,人言言殊,迄无定说。本文拟以朱熹为中心对道学鬼神观的特质作一探索。之所以从朱熹切入,是因为笔者认为朱熹的鬼神观反映了道学处理鬼神问题的基本立场和主流认识。一方面朱熹广泛继承了宋代道学鬼神论的遗产,另一方面朱…  相似文献   

20.
论王阳明道学革新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阳明是宋明道学史上最有真性情和自由精神,兼问学与事功于一身的哲学家。由他倡导的复兴心学、重建心学的学术运动,其实质是一场以反对朱子学为旗帜的道学革新运动。这场学术革新,不仅于晚明思想解放及儒学内部的自我批判极有影响,而且对古典儒学向近现代新儒学转型同样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已往论者,如稳文甫、钱基博、容肇祖、侯外庐诸公均有珠玉之论,但惜乎限于书例,多语焉不详,言有本畅。拙文接着学界前辈的话题,拟对阳明子道学革新的社会文化背景,思想内涵及历史地位作进一步的检讨,以求正于学界师友。一、阳明道学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