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巴林寺(亦称昌都寺)位于西藏昌都昂曲和扎曲两河交汇处,创建于1437年,建成于1444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康区创建的第一座寺院,也是康区规模最大的寺院。历史上,强巴林寺是昌都政治、文化和宗教中心,它的发展和壮大一直与中央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在面对分裂分子时,强巴林寺始终与中央政府保持一致,为维护祖国统一、中华民族大团结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昌都穆斯林和清真寺杨纯灵西藏的东镇──昌都是外省区来藏穆斯林的重要聚居地,也是西藏穆斯林的摇篮之一。历史上穆斯林较多,现仅有200多人,对其历史和现状,众说纷纭,其详情历来鲜为人知。昌都在地理和行政上属于西藏,而其习俗却大异于藏风,因其居民有藏、回、...  相似文献   

3.
沉静     
经历了岁月的沉淀,风吹过,雨淋过,就这样静静的,是深山幽谷里一朵安心的幽兰;霜欺过,雪压过,就这样淡淡的,是月光里默然沉思的绿荷。沉静,吹尽了浮尘,洗去了铅华,唯留下一颗淡然静谧的心。  相似文献   

4.
任霞 《天风》2012,(11):23-24
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不可摘尽葡萄园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园所掉的果子,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经文:利19:9-1 0这是法国著名画家米勒在1857年完成的名作《拾麦穗》:画中展现的是十九世纪的法国农村,收割过后的麦田,  相似文献   

5.
西藏东部重镇昌都,位于澜沧江上游杂曲与昂曲汇流处,人口2万余,建县已有2百多年的历史,但是这里有穆斯林却鲜为人知,特别是1991年末还修复了一座小清真寺。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有大量的文人墨客会挥笔写下有关"廊"的千古名句。"长廊尽处绕梅行,过尽风声得雪声。"宋朝杨万里笔下的诗句充分显现出"廊"在我国古建筑中的重要性。文章以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代表——颐和园为例,深入研究其建筑形式及现存于长廊中的装饰绘画,根据研究,对颐和园中"廊"本身及其装饰绘画的价值进行分析,提出一定的保护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7.
江西云居山,“干霄几千仞,据地三百里”(宋朱熹《咏云居山温泉》)。按古地志载“(南岳)负终南而跨荆湘,蜿蜒逶迤,东至庾岭分三支:中支入瓯越,过灵隐而穷普陀;南支进五岭,由宝林而尽罗浮;北支则下西江,经分宁,走双龙、百丈、宝峰,至海昏界而结云居山。是知云居山者,乃南岳之尽龙也。”  相似文献   

8.
尽形寿     
一年将尽时,遇到一位老友。早听说他善预测,尽管我不很信,因为做人不易,办事又难,便产生了求教的念头。我说:’你帮我算算,明年做事能顺一点吗?”他笑着回答:“这个你不该问,我们都是为佛做事的,应该尽形寿,顺不顺都一样。”我被他的话噎住了,心头的滋味难以形容。我知道:“尽形寿”是一句佛教词。“形”是具有形体样构之色身。“尽形”意指过完此一期有寿限之有限生命。人生短暂!过了花甲之年的我,瞻望前景寿数限期已近。回顾逝去的岁月,坎坷多难,少有顺遂之时!学佛之后我对如烟往事很少耿耿于心,对眼前名利地位看得也…  相似文献   

9.
心灵的回归     
净因 《法音》2007,(7):12-14
童年的我,在乡村长大,与玩具无缘,放风筝成了我那时唯一的乐趣,也为我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新年刚过,田里的残雪尚未溶尽,杨柳却已发芽,桃树也开始吐蕾。在一望无际的田园上奔跑,看着风筝慢慢  相似文献   

10.
(一)法尊法师(1902~1980),俗姓温,字妙贵,河北深县人.早年于五台山显通寺玉皇顶出家,1922年在北京法源寺受具足戒,后入武昌佛学院,受教于太虚大师,学习法相、因明及显密各宗教义.1925年转入北京藏文学院,从大勇法师学藏密,后随大勇组织的赴藏学法团到甘孜,从昌都安东格西专攻藏文.1933年入藏,在拉萨哲蚌寺从东本格西研究藏文及藏传佛教经义及仪轨制度.1936年,取道印度、仰光等地回到重庆,代  相似文献   

11.
洁银 《天风》1995,(5):28-29
“人的尽头是神的开始”,患难中,神向我们显慈容,施拯救,他在我们身上的作为真是奇妙。若要数算主恩,真是口舌无法说尽。在我们身边有多少弟兄姊妹经历过这种奇妙的改变,这里只撷取几个小故事,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2.
正历史上,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人人尽知。但是有一位女性,她也出使过西域,却被人们所忽略了,她就是冯嫽,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外交家。汉武帝为了抵抗北方强大的匈奴,使用和亲的策略与西域中最强大的乌孙国联姻结盟。公  相似文献   

13.
记不得哪位先人说过“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觉得这话说得很有道理。每一个人都要把天下大事放在心上,作为基督徒更不例外。基督徒应睁眼看世界,积极参与社会,以关心的态度对待现实社会,尽社会义务,来体现爱的奉献,荣主救灵。  相似文献   

14.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他的《史通·叙事》篇中说过:“章句之言,有晦有显。显也者,繁词缛说,理尽于篇中.晦也者,省字约文,事溢于言外.”在他看来,文章有的隐曲蕴藏,有的直显外露.文章有“晦”“显”之分,就要求写文章的人既要学会用“露”笔,又要学会用“藏”笔.“露”笔鲜明磊落,直言无余,给人明快之感.“藏”笔含蓄内蕴,言近旨远“言有尽而意无穷”,读来颇多余味。写作中,是用“露笔”还是用“藏笔”,这要取决于文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正五世格达活佛(1903-1950),法名洛桑登真·扎巴塔耶,20世纪30年代支持经过康区的中国工农红军;川康解放后,积极为西藏和平解放事业奔走。1950年7月10日,格达活佛前往西藏昌都劝和,8月22日被害身亡,年仅47岁。格达活佛一生爱国爱党爱教,是一位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藏传佛教界杰出人士。  相似文献   

16.
寒冬既过,冰雪已融,春回地暖,万物复苏,救主基督被钉死十字架的阴霾散尽,从墓中光荣复活的喜日已经来临。啊!耶稣基督真地复活了,而且就在我们中间,没有离开我们。看我们是何等幸福!阿肋路亚!让我们满怀喜悦和依靠的心情,恳求仁慈天主看耶稣苦难圣死及光荣复活  相似文献   

17.
一诺那呼图克图活佛,原籍西康。清末,十三世达赖联英,谋图分裂。诺那活佛以国家统一大义规劝反叛者,反遭抵斥,乃毅然助戍边将士剿灭叛军,因而被朝廷授为西康佛教大总管,继承红教祖位。在任期间,西藏分裂分子再次受英国唆使进行分裂叛乱。诺那活佛又亲率弟子,浴血奋战。1918年昌都战役被俘,囚  相似文献   

18.
戒毓 《佛教文化》2011,(1):116-118
在中国提起苏轼,几乎妇孺皆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首<念奴矫·赤壁怀古>写尽了豪放派词人的风骨,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咏叹更是成了人们寄托相思,祈祷平安的传唱佳作.这位受过正统儒家教育,以履行仁义之道,对现实功名有抱负有期待的大儒,自他入仕,佛教文化于他,由最初的点缀...  相似文献   

19.
过春节时家里人要我写副对联,红红火火,图个吉利。信手翻开《楹联丛话》,一副对联忽地牵住了我的目光,上联是“应视国事如家事”,下联是“能尽人心即佛心”。我心下顿生欢喜,奋笔疾书,张于门侧。时至吉祥的月圆日(农历四月十五日),对联仍未除去,红纸依旧醒目,黑墨依旧深沉。我每天过来过去总要看到它,心中也就反来复去地有所思索。佛在人的心目中是神圣的,于是也便显得遥远。佛心是什么自然更难把握。但人心并不遥远,却是可以把握的。倘若真的是“能尽人心即佛心”,成佛成圣便不再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20.
吾入坛 《天风》2003,(11):38-39
2003年11月24日,是蔡文浩牧师蒙召归天十周年,许多弟兄姐妹,都和我一样,深深怀念着他,因为他实实在在地学做了好牧人,为羊群尽了爱心,为教会尽了忠心,为社会尽了善心,给我们留下了佳美脚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