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忍者无敌     
忍是水,忍是火.忍是光,忍是电.稀释了痛苦的“盐”。焚毁了误解的伤:消融了仇恨的“冰”。连通了隔绝的缘。  相似文献   

2.
人生三境界     
正第一境界:忍界人生有很多事,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话,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气,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苦,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欲,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情,需要忍。忍是一种眼光,是一种胸怀,是一种领悟,是一种人生的技巧,是一种规则的智慧。忍有时是怯懦的表现,有时则完全是刚强的外衣;有时是环境和机遇对人性的社会要求,有  相似文献   

3.
隐忍     
正隐忍,该是一种怎样的胸襟?比天辽阔,比海深沉。人生有很多事需要忍,人生有很多痛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苦需要忍。忍是一种修行,忍是一种胸怀,忍更是一种智慧。生命中有许多苦难,让我们学会了承受,学会了担当;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让我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在忍中笑看人生。命运从来都是峰回路转的,生活从来都是波澜起伏的,爱情从来都是千回百转的———正是有了曲折和坎坷,才练就了我们的忍者风范———沉默,并不是懦弱;冷笑,并不是清高;哭泣,并不是屈  相似文献   

4.
严肃成 《法音》2001,(11):48-48
本刊讯10月17日,湖北黄梅五祖寺隆重举行见忍法师升座仪式,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昌明法师为见忍法师送座。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有关部门领导、各界嘉宾与省内外诸山长老、信教群众约3000人参加了升座庆典。见忍法师俗名汪长元,1966年12月出生于湖北天门市,1990年于武汉归元寺披剃,1992年受具,并入武昌佛学院学习。1994年任黄梅五祖寺监院,为五祖寺修复和寺院管理做出了很大贡献。近几年来,见忍法师先后为湖北省二十多个县市抗洪救灾、扶贫救困、修桥补路、兴建希望小学捐款捐物达1000多万元,在社会…  相似文献   

5.
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华达哥拉斯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康德 按汉字构造方法,“忍”属上声下形的形声字。把刀儿放在心上能坚持得住谓之“忍”,造字者着实是匠心独运到巧妙绝伦的程度。 别小看一个“忍”字,无论是和谐的生活、人际的交往;还是健康的身心、事业的成功;无论是大名鼎鼎的伟人,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凡人;无论是年逾花甲的老人,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人──似乎都离不开“忍”。为此,本文拟提出提高“忍”性方法种种,供读者参考。一心平气和“冷静法” 忍耐、忍让甚至忍辱负重──都离不开心平气和…  相似文献   

6.
方向     
谭玉兰 《天风》2011,(10):65-65
<正>当我昏蒙的时候,我是一只迷途的羊,生活在茫茫旷野,任由同类来伤,人说:"忍为高,和为上。"好!我忍,我忍!可是,忍的结果是——身心受伤,那时,我的心中充满绝望!那时,那时只因我心中没有方向……当我的身心受伤之后,我成了一只长角的羊,只因"忍"字的构成是心字头上一把刀,为此我最恨忍字。我绝不再引颈待毙,任由别人往我的心中插刀,我奋起反抗,谁伤害我,我绝不  相似文献   

7.
佛言祖语     
《法音》2008,(8):1-1
见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断。常见者,见五众常心忍乐;断见者,见五众灭心忍乐。一切众生多堕此二见中。菩萨自断此二,亦能除一切众生二见,令处中道。复有二种见:有见、无见。复有三种见:一切法忍、一切法不忍、一切法亦忍亦不忍。复有四种见:世间常、世间无常、  相似文献   

8.
世上万物都是相对的,一个忍字,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善者忍之则为慈悲,恶者忍之则为残暴。世俗的忍辱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之意,就是心中怀有怨恨。 那么佛教的忍辱意义又是怎样呢?  相似文献   

9.
“忍”     
“忍”字在今天的社会上已成了一个很受推崇的格言,同时也是一种时髦的装饰。很多人都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或者在自己房间里的墙上写上或挂上一个“忍”字,这样的装饰会  相似文献   

10.
在马加爵家乡的屋内,挂着一幅水墨画,并写有一个极大的“忍”字。他如此看重这个“忍”字,恰恰说明他内心存在着许多不能“忍”之事。他出生农村,总感到别人看不起自己。正是他的自卑使得他对于别人的任何一句的话都感到敏感,并把自己对他人的敌意、戒备投射到他人身上,以极端张狂、残忍的手段报复他人。  相似文献   

11.
我忍了很久才给你写这封信,希望你别嫌弃我肚量太小。为了这事,我已经对她一忍再忍,几乎是忍无可忍!  相似文献   

12.
爱与忍是孪生姐妹,互相映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尚止 《法音》2001,(12)
本刊讯中国佛教协会《法音》编辑部副主任宽忍法师,因病于2001年11月26日11时35分圆寂,终年65岁。宽忍法师俗名何中庭,1936年5月1日生,湖北省新洲县人。自幼学佛,早年曾参学于江西云居山等名山大刹,1981年从武汉归元寺昌明法师披剃,同年调中国佛教协会任《法音》编辑。20年来,法师工作刻苦,任劳任怨,除编辑《法音》外,还担任“法音文库”的责任编辑,编纂出版有《佛教手册》和《佛学辞典》,深受教内外读者的欢迎。宽忍法师圆寂@尚止  相似文献   

14.
忍耐与软弱     
我国人民常说的一句解字谜就是:“忍字忍,弱字弱,忍字心上一把刀,弱字揉近两弓交”有难忍之事“忍”之,就犹如有把有刃的快刀,扎在心上,实在是难受极了。你看“弱”字之形就知道,两个弓字交在一起,曲曲湾湾,揉断心肠,还是不能站直,而且暗地里两眼泪水压在心底。要知道,这就是从古老传统的磨难经历中而得来之总结而成字。  相似文献   

15.
厚德载物--传统"忍"德泛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发贵 《道德与文明》2002,(1):31-33,39
"忍"是传统道德中的重要内容,在古代社会,忍德也甚为流行;其间虽然含有逆来顺受等负面性,但其正面意义也是很突出的:如吃苦耐劳、宽容谦让、屈而后伸、明智豁达等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忍德的出现,其实也标志了华夏文化"化成天下"的人文成就.今天,人们仍可以从传统忍德中,汲取滋润心灵、激扬意志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我以为,非“忍“不足以成为大丈夫。“忍“似乎是中国传统文化极力提倡和宣讲的一个品格。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倡导“忍“。孔子讲“小不忍则乱大谋“,道家把“忍“看成是全身远祸的法  相似文献   

17.
石塘岭苏菲派是中国伊斯兰教苏菲主义嘎德忍耶学派支系之一,作为一个有着特殊历史渊源的苏菲门宦,在苏菲宗教功修和礼仪等方面,与嘎德忍耶主流支系有着较大的差异,学界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石塘岭苏菲派的关注,以至于对嘎德忍耶石塘岭的理解不乏有舛误。因此,从历史的角度追溯和辨析嘎德忍耶石塘岭的历史源流,既可以还原嘎德忍耶石塘岭的演进历史,又可以认识该苏菲学派的特殊性所在。  相似文献   

18.
释戒忍生于1959年,浙江金华双龙人。家庭仁厚慈悲,深受佛教正信气氛的熏陶。戒忍的家庭敬重祖先、亲近出家四众,从幼年得到了良好的敬重三宝的教育。少年时代,戒忍曾倾心于神通,很快转为对生死的叩问。1980年,满21岁时毅然舍家出家,剃除须发,正信学道。师披剃于浙江义乌铜山古寺。为得入道妙慧,师于1984年  相似文献   

19.
好德歌     
《五台山研究》2000,(1):30-30
福生于清俭,德生于卑逊,道生于安静,命生于和畅,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过生于轻慢,罪生于不仁。戒眼莫视他非,戒日莫论他短,戒念莫入贪淫,戒身莫随恶伴。默,默,默,无限神仙从此得;饶,饶,饶,千灾万祸一齐消;忍,忍,忍,债主冤家从此隐;休,休,休,盖世功名不自由。尊君王,孝父母,礼贤能,奉有德,别贤愚,辨奸邪,恕无识。物顺来勿拒,物既去而不追;身未遇而勿望,事已过而不思。聪明多暗昧,算计失便宜;损人终有失,倚势祸相随。戒之在心,守之在志。为不节而亡家,因不廉而失位。劝君自警于生平,可叹可警而可畏…  相似文献   

20.
《佛教文化》2011,(3):66-69
相传,天台出原是一朵龙鳞拼成的莲花。东海龙王的九个儿子、目睹自己行云布雨给渔民带来各种灾难,心有忍,各自忍痛拔下八片龙鳞,化作一朵大莲花,放在海上庇护渔民。后来,海水干涸了、莲花化成一座莲花状的大山。后人把中间的山峰称为“华顶”、由于它正好对着日、月、星“三辰”的位置,又把整个山系称作“天台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