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据传说,在革命的年代,一个墨西哥海关官吏正查验一些由美国来的高功率机器,突然在一个飞轮上看到这样的字:“每分钟一千次革命。”他叫道:“我们不能让这个东西进入墨西哥,我们已经有太多的革命了!”这个可能由某个北美人所杜撰的真伪可疑的傅说适当地说明了在格兰得河以北如此长久流行的看法。当我们想到不断的革命和斗牛时,我们把拉丁美洲当作明天(manana)的土地而置之不理。也盛行着一个来自巴西的访问者称之为“一个歪曲的浪漫的景色”:一个美丽的姑娘(senorita),头发上插一把大  相似文献   

2.
杨廷筠(1557-1627)字仲坚、号淇园,浙江杭州仁和县人、是明末著名的天主教儒者。他出生于普通的官宦人家。祖父杨洲,曾中进士,任职工部主事,父亲杨兆坊为儒学生员。明万历七年(1579),杨廷筠考获举人,二十年(1592)中进士,出任江西吉安安福县知县,在任时,“缓催科,均徭役,尤加意学校,月课岁试,奖进不倦”。地方人士称之为“仁侯”。万历二十六年(1598),擢升监察御史,曾谏阻矿税,并上疏朝廷弹劾矿监税使陈奉、马堂、陈曾  相似文献   

3.
奋斗     
奋斗是一个充满质感、厚度、韧性而又让人感到肃然起敬的词语,它的内涵丰富、内蕴深刻,因为每一个人都能从“奋斗”二字中掂量出它沉甸甸的份量.因为每一人都知道,一旦他叉无反顾地选择了奋斗之路,那么,他就会像一个朝圣者一样向着自己心中的麦加之地无所畏惧地向前、向前。凡是自喻或被他人称之为奋斗者的人,决不会是一个游戏人生、甘于命运和自安平庸的人,  相似文献   

4.
卫辉因元世祖中统元年,将原卫州、辉州合并设路,取二州之首字而得名。明改卫辉路为卫辉府,清承明制仍为卫辉府。卫辉是新乡地区唯一的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曾是“牧野之战”的主战场和“汲冢书”的出土地。自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设置汲县,先后为州治、路治、府治和道治,距今己有2200多年的历史,素有“南通十省,北拱神京”之称。  相似文献   

5.
陈鼎亮 《天风》2006,(18):18-19
基督徒蒙恩后的人生道路,有称之为“走天路”,也有叫“走旷野路”。称“走天路”的认为我们从今以后是天国的子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寻求神的喜悦是我们的人生方向,豪迈地走向永恒的目的。“走旷野”则表明基督徒的人生是重建以色列人进迦南的失败历史,同时说基督徒的人生犹如进旷野备尝艰辛。  相似文献   

6.
老家的鸽群     
中国人在习惯上往往把祖居地称之为“老家”。我的老家,听老人们讲,早在上个世纪,在家庙前的石碑上即镌刻有十六代的名字。看来这确实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老家”了。 在老家还有久已栖息于此的鸽群。它们来我家“落户”究竟已过了多少代,却未见文字记载,所以,谁也说不清楚。但,它们来此“落户”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上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7.
不过如此     
我去福州出差,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请吃“佛跳墙”,这是一道有几百年历史的名菜,我也是早有耳闻,但一直没有口福。菜上了餐桌,果然是香气扑鼻,令人食欲大增。可吃了几口后,我就觉得“不过如此”,无非是一个香字。  相似文献   

8.
林存光  蔡鱼游 《孔子研究》2024,(1):48-57+158
孔子儒家之“学”不外是一种修己安民的君子之学,亦可说是一种以君子为治体的修己治人或经世济民的道德政治学。“儒者,人之需也”,孔子儒家之学实为适应人的需要而生,对于人类心理的认识乃是其一切理论主张的重要根据。从适应人的需要特别是参照或借鉴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人们可以更好地来理解和阐释孔子儒家之学的本质义涵,尤其是君子之学与修己安民之道的深层意蕴。要而言之,孔子儒家的君子之学及修己安民之道的核心要义、最具深意的地方就在于它们是对人类不同层次的需要或人民生活的各种需求与愿望所做出的某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回应。正唯如此,孔子儒家修己安民之道的理念才能在历史上逐渐与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产生共鸣,并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信徒。  相似文献   

9.
常见有人说甲骨文中已有了“仁”字①,依据是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2卷19页的第1片卜辞中收有一个很像“仁”的字。然而,许多研究古文字的学者对此持否定态度,他们指出,这片卜辞上下文字皆有残缺,其中这个很像“仁”的字也有残缺,而且构成这个字的左右两半边隔得比较开。有专家指出,这个字右边的“二”,实际上是一个“兆序”数字,并不是该字构形的一部分,因而这个字不可能是“仁”字。而且,“这条卜辞虽有一些字残缺,但大意还是明确的……此卜辞应是某方国向商王朝进贡二十匹马的记录”,若将此残存的“”形与兆序“二”当…  相似文献   

10.
上海像镶嵌于东海边缘的一颗明珠,又像吾主耶稣显“五饼二鱼”圣迹后遗留下来的鱼首,天主的宠光也格外普照这块被西方人士称之为“东方的乐园”的土地。 人类随着时代的演进,正不停地发掘真理的泉源,发展迅猛的上海也是同样。1993年12月12日是上海人大喜的日子,  相似文献   

11.
二千多年来,佛教以其慈悲、和平的形象,充满智慧的教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的传播,发展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这是令广大佛教徒感到自豪和欣慰的。不过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佛教在各国的传播极不平衡,即便在某一个国家的各个历史阶段,其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比较典型的事例就是在各个佛教国家或地区,历史上都曾不同程度地发生过统治阶级大规模排佛毁寺.事件,佛教界称之为“教难”或“法难”。例如【印度就曾发生过多次法难,并最终由于印度教的兴起和伊斯兰教国家的入侵和统治,使佛教过早地在其发源地消亡(约在公元十二世纪…  相似文献   

12.
吴地妇女风貌小议刘振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以太湖为中心的长江下游金三角地区,自古以来称为吴地。“吴”字在甲骨文中已有出现,两周及六国文字以至小篆都有“吴”字。作为地理称谓的“吴”,随着历史的变迁,有三种涵义:一是国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澳门前几年发行过一套传说与神话的邮票,其第三套是土地、财神和灶君邮票。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正月初五是迎财神,二月初二是土地生日。现将这套有趣的邮票供给大家欣赏,也算一个辞旧迎新的贺年吧。土地———土地,古称“社神”,“社者,土地之神。”祭土地的日期是农历二月初二,称为“社日”。至今,我国不少地方农村里,或一些寺庙旁,都有小小的土地庙、土地祠。其实,这“土地墙上有一个平方大小的一块地爱的老头像,有的甚至连小塑像德正神”,或用纸写着“福德正神之位”几个字而已。这套邮票中的“土地神”就是一位穿着朴素衣袍、满脸…  相似文献   

14.
按照国家新闻出版部门的要求,科技期刊的重要论文,都要有中英文的摘要,简明扼要地向读者介绍本文的主要观点,向读者提供该文的主要信息,以便于读者开始阅读本文前就能对该文有一大概的了解,同时也便于有关检索机构决定是否将其收入检索系统之中。因此,我们希望作者在完成文稿写作时,还要认真将“摘要”写好。写出一个好的“摘要”,首先要求作者“吃透”自己文章主要论点和内容,然后用精炼的文字表述出来。“摘要”要明确地介绍文章的主要论点,任何人读了这个“摘要”后,都会对该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摘要字数要求在150字~200字。  相似文献   

15.
在明代中叶,从事土地租赁也可以获得非常稳定的高额地租回报。土地不仅是一种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且还是一种能生息的资本。我国古代的大部分时期都处在地少人多的状态下,因此,地租率一直很高。秦汉时期,就有“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记载。明清时期,地租率进一步上升。从当时通行的分租制和额租制考察,租率一般占产量的50%,有的甚至高达70%-80%。此外,以上的地租率仅是指正式租约规定的正额地租,而佃户在承担土地时必须交纳的“揽田”费及“预租”、“押租”还不包括在内。明代的农业生产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单位面积产量有了明显…  相似文献   

16.
古登堡圣经     
距今550年前,在德国的美因兹市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不是写出来的圣经”,这部首次由活字印刷的“42行本圣经”,就是以欧洲印刷术的发明者命名的“古登堡圣经”。 1454年10月,一位名叫西尔维的意大利学者到德国的法兰克福市开会,其间,认识了一个让他无比敬佩的人.这个人手里拿着几叠《圣经》散页,向他解释这是如何“压制”出来的。西尔维看到,每一页的文字都分左右两栏,有42行,字母与字母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非常规整、清晰,“不用戴眼镜也能看得清清楚楚”。会后,西尔维拿了几页到维也纳给皇帝看,…  相似文献   

17.
故缘地之利承从天之指辱举其死开国闭辱“承”字当在“举”字上。“辱”字涉下文而衍。“故缘地之利,承从天之指”,句相俪。“承举其死”者,“承”犹“奉”也。言尊奉承其已死者之先人也。《周礼·大宗伯》“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此亦天地人三者并举。“开国闭辱”当作“开其国门,奈其辱”。开字下脱去“其”字。“门”又讹为“闭”,“辱“字上复脱“奈  相似文献   

18.
面子     
从前,有个尿粪把头名叫汪泽济,此人略通文字,喜欢附庸风雅。他有四个女婿。一年他做寿,四个女婿齐来祝贺。席间,汪泽济想考考女婿们,便开言道:“今日饮酒,要破一破过去饮闷酒的旧例,大家来行一个酒令如何?”四个女婿异口同声地说:“岳父大人这主意不错。但不知这酒令怎么个行法?”江泽济道:“第一句第二句要用三个同旁字或三个同头字组成,第三句把一二句合并,意义要切合自己的身份,末句三字以‘好’字开头作赞语结束。虽非诗词,也算歌谣。作不出来的,要罚酒并不准吃菜。”四个女婿齐声说“好”。  相似文献   

19.
男生落伍了     
直到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句五十年代的时髦话尚未落伍:“男人做的事,女人也能做。”一个“也”字,说明有些勉强。  相似文献   

20.
<正> 《孔子研究》1992年第四期房德邻先生在《儒家色彩的乌托邦和孔教的启示录》一文中,引用《论语》“不患寡而患不均”时解释说:“‘均无贫’。就是说不担心物质生产乏匮而担心不能平均分配,只要平均分配,就无所谓乏匮了。”这个解释是值得商榷的。《论语·季氏》“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注:“国、诸侯,家、卿大夫;不患土地人民之寡少,患政理之不均乎。优不能安民耳,民安则国富。”此注虽系伪托孔安国之名所作,但其内容则是完全正确的。“寡”是指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