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子之心分为人心与本心。人心是欲望。欲望具备些许理智,不可等同于思维之心。本心即仁、义、礼、智四端,为人性。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即本。人心与本心皆无意志内涵和功能。"志"指仁义之性,亦区别于意志。"尚志"即养性、任性自然。孟子反对依赖于意志的主观故意。在孟子那里,本心之性远甚于理智性的人心。  相似文献   

2.
汉传佛教女性伦理观与道教女性伦理观既存在歧异又存在契合.由于文化渊源及宗旨的不同,对于女性形象,汉传佛教持“女性卑污论”,道教持“女性崇高论”;对于制度修行中的男女地位,汉传佛教奉行男尊女卑,道教力求男女平等;对于人的情欲与生命,汉传佛教企图杜绝欲望及厌弃生命,道教正视欲望及看重生命.然而,由于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过程中佛道相互吸取对方思想,这又使得它们都赋予女性成就理想人格之权利,强调女性的心性修养、重视戒律对女性的约束功能、推行轮回果报与“功过格”.  相似文献   

3.
孙燕青 《现代哲学》2016,(6):118-122
遵循以生言性的路径,《荀子》以情欲为人性之本,将人性论与形而上相剥离。由于人的欲望具有共同性,在欲多物寡的情况下,人性之“恶端”必然勃发。“恶端”是客观的,但它不是“原罪”,也不是人性中的一个部分或因素,而是一种诱因,一种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的必然趋势。《荀子》由自然性的性伪分导出社会性的性伪合,再由性伪合而申礼治,其人性论的实质是性有恶端可化论。在《荀子》,化性起伪的“化”不是改变而是教化之意,性伪合依旧立足于性伪分。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特色 ,可以“通以显体”一语来概括 ,老庄的道论集中体现了这一特色。道是“一” ,或超越的本体 ;但它是在事物个体实存的“通”性中显现出来的超越性 ,而非形式实体性之“一”。“通以显体” ,强调事物自然差异的肯定性意义。因任事物自然性命差异性以实现其在价值上的平等性或齐一性 ,则万物“道通为一”。“道通为一”的境界 ,要在人文义的“有名”上开显 ,并通过“日损”去蔽的修为功夫或生命实现的历程来达成。道家对道的证显 ,采取的是一条存有实现论或人学的进路  相似文献   

5.
道教生命伦理观的形成,既是道教本身历史性变革的标志,同时也对后世乃至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其生命伦理观所具有的道德导向和自然主义倾向,为当代社会伦理价值的追求提供了有益的滋养。一、道教生命伦理观的建立生命,是中国道教价值追求的重要内容。道教组织的最初形式,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为主要代表。他们一方面企图通过斗争手段实现自身的社会理想,另一方面又继承了庄子贵生、养生和全生的生命内涵,把个体生命的追求与社会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但由于他们在现实的斗争中累累失利,致使其所追求的社会理想无法实现,于…  相似文献   

6.
借鉴人类学关于仪式的研究成果,探讨传统儒家之礼对个体身心进行调节和实现社会整合的内在机制。儒家对礼进行建构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具有审美意味的象征符号,展演了内在的伦理精神和道德理念,释放了个体的感性情感和欲望;通过赋予和强化个体的社会角色与身份,礼为个体生命的价值实现提供了一个构建意义的场域,同时也完成了对于个体的社会调控。  相似文献   

7.
在老庄的人生哲学中,生命有三种存在形式:生命的物质存在、生命的社会存在和生命的精神存在。因而老庄的“重生”思想包含了三重内涵:重身轻物——珍重人的自然生命;外圆内方——注重人的社会生命;精神自由——关怀人的精神生命。  相似文献   

8.
吴柳财 《学海》2022,(6):31-40
差序格局并非描述一种以个体为中心向外辐射而形成的个体本位的社会形态,而是以“己”为中心向外推展形成的一体本位的社会形态。差序格局作为对中国社会结构的描述,背后暗含着中国社会特定的道德体系。充分阐释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与社会规范内涵,需要追溯传统丧服制度等礼学根源。丧服制度中的厌、厌降等特殊服制过程,充分显示出“一体本位”的原则在差序格局中的作用机制。“一体之义”,特别是父子一体,是人们在扩展社会关系时最重要的原则。在差序格局的中国社会,人们“向外推”的过程也是不断“向内看”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上看,人道主义这个概念的含义,是极不确定和十分含糊的,某些“有教养的人”把它当作一种道德追求和信念。它的基本内容是以抽象的“人”和“人性”为出发点,来谈论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主观愿望和要求,即要求满足、实现和发展抽象的“人性”。在西方,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即出现了以“人道”对抗“神道”,以满足个人欲望、个性解放的要求同宗教的  相似文献   

10.
戴震认为,人欲与天理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自然与必然的问题,欲、理之极致便是自然、必然。自然情欲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前提,“凡事为皆有人欲,无欲则无为矣。有欲而后有为,有为而归于至当不可易之谓理,无欲无为又焉有理。” 所谓“必然”,实际就是指“理”。“必然”不是孤立的,它始终与“自然”融合为一体,是人的自然情欲的合理发挥和适当调制,即所谓  相似文献   

11.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政治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面对的对象是处于“社会政治生态”中的人,即“政治人”的价值身份.在工业社会危机日益凸显的困境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应走向以自然、社会和个体生命互为生态性存在的“生态人”.“生态人”的提出与实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中人学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从庄周梦蝶的“物化”思想开始分析,阐述庄子与老子“自化”思想的关系,说明物化不仅强调万物以气为根据的变化,更在人与万物之间建立关联与感通,实现物我交融的忘我状态,体现了道家式的“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庄子不仅强调了“物化”中个体生命的自主性和超越性,还说明它与道的必然关联,使人能够突破形体、时空与知识的障碍,直面大道,同于大通,上契天道,实现生命的变化与提升,在与物交接时,不为个人欲望、执念、外物及社会政治所异化。最后论文通过对庄子超越个体生命的现实境遇的方法进行梳理,从而说明物化与坐忘思想的关联,并反驳荀子对庄子的批评。  相似文献   

13.
“自发生成论”和“理性创设论”是传统道德哲学关于社会伦理秩序生成的两种理论模式。“自发生成论”认为,伦理道德不是纯粹人类理性设计的产物,而是人类行为实践的自然结果;“理性创设论”认为,伦理道德是人类自觉建构的结果,是人类理性创设的产物。这两种理论模式都以抽象的人性为其理论基础,无法合理解释个体与类之间的伦理关系。基于现实伦理实体的“创生拓展”应成为现代社会伦理秩序的发生路径。  相似文献   

14.
当代“生存论”是指人对自身生命、存活的自觉 ,包括人对身体、感觉、情绪、欲望、潜能、意志、理想与精神意境的觉解觉识。其实 ,中国传统哲学中并不缺乏此种资源 ,可以作创造性的诠释。从个人的身体出发 ,先秦哲学有关形气、身心、养气、践形、心知、性情诸说 ,具有如下两种向度 :第一 ,自然气化观的向度。道家庄子“气化”的生命观和人生论 ,以生死为气之聚散 ,强调个体小宇宙与自然大宇宙的联系 ,即“通天下一气”。庄学涉及人的魂魄神气与血气形骸、情感、欲念、志气、心性、生死等等。其要旨 ,一是“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的…  相似文献   

15.
孟子“义内”说发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义内”说是孟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涉及到人性、人禽之辨、道德礼法的本原、道德理性的普遍合理性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分析了孟子与告子围绕人性和“义内”问题所展开的辩论,并根据《孟子》和其他早期儒家思想材料对“义内”说作进一步正面阐发。文章指出,从作为道德本原的“仁”和“义”的关系来看,“仁”源于自然本能,而“义”才是使人区别于动物的自觉意识和道德理性;从“义”和“礼”的关系来看,“义”是一切“礼”的创制和改造的依据,是人们道德理性的终极依凭。因此“义”必然是内在于作为一个类的人的规定性之中的。“义”的普遍合理性可以在历史中得到证明,也可以经由忠恕的方法加以体认。“义内”说在道德实践层面上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严复以来,论者皆以为卢梭与庄子“回归自然”的思想类似或接近,本文认为相同的命题之中蕴含着截然相反的内涵。卢梭要回归的是主动、感性的自然人性,指归在重建文明;庄子要回归的是被动、无情的自然人性,指归在“绝圣弃知。最后本文分析认为,卢梭与庄子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一个新道德主义者的生命本体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哲学角度讲 ,人的本质即人与自然的本体差异 ,它是那种能够把人与自然的本质区别标示出来的逻辑尺度。无论传统的理性句法与审美句法 ,还是作为其现代变种的实践本体论与符号本体论 ,实际上都未能从逻辑上完成这种本体论证明。这种尺度只能是以人自然欲望为生产对象的道德尺度。从语言哲学上讲 ,只有可以从“质的分析”高度区划出人与自然之本体差异的伦理句法 ,才能捍卫“人是目的”这个基本的人性原则。然而另一方面 ,这种道德本质又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那种因与自然血缘相混淆而显得不够纯粹的旧伦理学。新道德主义是一种性命之学 ,是一种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展开的生命本体论 ,是一种在探索人性根本属性的基础上来解读和阐释生命存在的高明学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彰显马克思的“类存在物”及其“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自由自觉的活动”等概念的意蕴可以使其被遮蔽了的道德哲学批判得到澄明。人作为“类存在物” ,不但指认了人是社会的存在物 ,而且指证了永恒不变之人性观的虚幻性 ,从而超越了亚里士多德的“人是政治动物”的内涵 ;使人成为“类存在物”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则内置了马克思对道德准则的理解 ,使他对任何的非人格化的超历史的道德形式主义的合法性产生质疑 ;而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体现了手段性活动与目的性活动统一 ,因而成为人的终极价值和道德本体 ,这构成了对各种形式的道德目的论的批判。  相似文献   

19.
一般而言,人际交往以群居习性、守望相助、人性相通等为自然基础,以信息传递、相互理解、协调共生为社会基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性下有着独特的中介因素、表现内容和实现形式。中国是“个人情感+社会评价”式...  相似文献   

20.
卢梭创造了自然的人性,席勒将这时代的灵魂带往世界,赋予自然以生命。自然的人性在其作用中成为人性的自然,其法度是美和崇高。在审美尺度下的世界呈现为理想,美的人格是理想世界的公民。艺术作为知的形态与哲学交相辉映,共同谱写时代的真善美的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