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古两大主导文化系统及其思想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古时有山川守文化和社稷守文化的不同;前者具有浪漫奇幻色彩,多关注天人关系;后者具有尚实重用特点,多注重人际关系。这种不同导源于各自原始崇拜的文化精神差异,两种文化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山海经》、《老子》、《庄子》等作品中可见山川守文化影响,《春秋》、《论语》、《孟子》等作品中可见社稷守文化的影响。战国后期起两种文化渐趋融合。两种文化的影响更多地积淀在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中,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着久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耿超  刘姗 《管子学刊》2012,(3):97-101
春秋时期,贵族妇女依然在诸多方面对政治产生影响,干预继承制是贵族妇女对政治参与的一种特殊形式,存在根源为男性贵族的“以妾为妻”使宠妾策划“废嫡立庶”成为可能。此时期,贵族妇女对政治的参与,亦有了新的特点,即女性贵族在政治领域内的独立人格丧失,一般不直接干预政治,而是通过其与男性当权者的关系对政治产生影响。贵族妇女的参政使她们在家国中的地位得到提升,而对男性的权力与地位造成压制,甚至带来权力的分化与政令的分散。  相似文献   

3.
郭店简与上博简问世之后,关于思孟学派的研究得到深化与拓展,涌现出大量富有启发性的论著。不过,诸多问题依然纠葛不清。子思之师承问题便是其一。通过讨论,子思与曾子、子游的师承关系基本得到认可,但子思之学是否还有其他来源?笔者在研读出土简文与传世文  相似文献   

4.
春秋邦交的特点,学者多有论及,但均不完善。本文从春秋邦交的主体一一各诸侯国的国家形态人手,对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在邦交中的地位和独立主权意识进行了探索,认为春秋列国在国家形态方面正处于一个由残缺向完整转变的过渡时期。因此,春秋邦交势必受其影响而具有自己独有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