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究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现象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现象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现象中表现很突出。这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客观因素有:气质;性格;社会上的某些不良现象;初、中等教育以及大学与中学生活相比所发生的巨大差异。主观因素有:大学生对社会交往中的人际关系的不恰当的认知;有关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的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的误导以及各种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及其统计分析的不严谨。因此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问题既要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又要采取冷静、客观、科学的态度,同时加强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注重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设计自然实验,对16名有改善人际关系愿望的大学生进行为期2个月,共10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使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前后施测,结合团体成员的反馈自评和表现进行质的分析。结果:被试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前后测有差异(t=2.55,p<0.05),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有显著差异(t=3.12,p<0.01),其中抑郁、敌对因子有显著差异(抑郁因子t=2.95,敌对因子t=2.71),人际关系和偏执因子有差异(人际关系因子t=2.53,偏执因子t=2.57)。结论: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Rosellberg自尊量表、EMBU、大学生价值观问卷、自编"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问卷"及"人际关系质量量表"为工具,对1,137名本科生进行调查,以探讨大学生自尊、价值观、父母教养方式及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与大学生人际关系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价值观与自尊对人际关系质量的直接效应很低,它们对人际关系质量的影响要以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为中介.因此,要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应特别重视影响其人际关系质量的主观因素教育.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人际关系取向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 前言人际关系取向是个体在不同的交往场合中 ,表现出的一种相同的基本反应倾向。美国心理学家舒兹 (W·C·Schutz)认为 ,每个人都需要别人 ,因此都具有人际关系的需求。舒兹把人际关系的需要分为三类 ,形成了他的三维人际关系理论 (简称FIRO)。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人际关系是由包容、控制和情感这三大需求为前提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三种基本人际需要和相应的行为表现来描述、解释和预测人际关系现象 ,还可以通过群体成员的人际需要模式的组合来解释和预测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试图探明人际关系取向与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5.
师范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师范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方法采用问卷对师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师范院校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困扰,且男大学生的困扰程度显著高于女大学生;(2)各年级大学生人际困扰程度具有显著差异;(3)总体上城市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明显高于乡镇大学生;正在恋爱的大学生的总均分比没有正在恋爱的大学生总均分显著偏高。结论总体上师范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基本正常,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困扰。性别、年级、地域、正在恋爱与否等因素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都产生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网络依赖与人际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大学生网络依赖的状况及其与人际关系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网络依赖程度与人际关系综合量表对393名有互联网使用经历的大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在网络依赖程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网络依赖与人际交往现状,人际信任呈现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人际交往现状和人际信任对网络依赖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人际交往现状和人际信任是影响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自编的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问卷对800名1-4年级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涉及人际安全、人际疑虑、人际张力和人际报复;大学生的人际安全因子得分为3.86,人际张力、人际疑虑和人际报复因子得分和总均分在1.8-2.6之间;人际张力、人际疑虑、人际报复因子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1);男生在人际报复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女生;理科生的人际张力、人际报复和主观因素总均分显著高于文科生,人际安全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文科生。表明大学生的人际安全感较强,人际交往和相处中的负性体验较弱,但存在年级、性别、专业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学业成就、人际关系的归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大学生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的归因进行探究,本研究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对江西师大403名大学本科生进行施测。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对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的归因上都是倾向于内控,且不论是对学业成就还是对人际关系的归因,努力因素都占着重要地位;另外,对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的归因还存在性别、理科以及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大学生的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的归因进行探究。方法:采有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对江西师大403名大学本科生进行施测。结果:大学生在对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的归因上都是倾向于内控,且不论是对学业成就还是对人际关系的归因,努力因素都占着重要地位;另外,对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的归因还存在性别、理科以及年级差异。结论:这些研究结果对于研究大学生的学业成就、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他,大一新生,1米8几的个头,聪明、沉稳,英俊、潇洒,可说是“酷毙了”、“帅呆了”、“乖极了”。是老师、家长心目中的好学生、好孩子,是女孩理想的恋爱对象。但入学一个多月了,同学们谁都没见他笑过。他很少和大家接触,一说话就脸红,见到女孩更是“退避三舍”,这更对女孩有一种“神秘感”。听 相似文献
11.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新时代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他们的心理特点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大学新生与毕业生的心理需求不同,所产生的心理障碍也不同,但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们保持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67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旨在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人际交谈困扰存在地域和独生/非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城市的独生子女大学生人际交谈困扰最低;在与异性交往困扰方面,来自乡镇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有较大的困扰.(2)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存在着地域和独生/非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城市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最高,乡镇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最低.(3)人际关系困扰四个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不同成份有不同的预测作用,人际交友困扰、人际交谈困扰和与异性交往困扰对生活满意度有预测作用,而人际交友困扰、人际交谈困扰和待人接物困扰三个维度对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有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报道经常诉诸报端,而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有很大比例是人际关系失调引起。这就需要关注大学生的情商培养,而在当今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却缺少培养情商的教育理念。忽视情商培养,是我们的社会教育和自我发展的重要缺失。我们在培养大学生智商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情商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这个讲究人际交往的年代里,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成败归因的特点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Weiner的研究表明,人们对成功和失败有不同的归因倾向,成功时更多地归因于能力、努力等内部原因,失败时更多地归因于任务难度、运气等外部原因。继Weiner之后,西方学者在成就范围内对成败归因进行广泛探索,研究表明,学生不仅对成功和失败有不同的归因倾向,而且成败归因在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上也存在差异。我国大学生的成败归因特点与西方是否一致?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而且,归因理论的研究大量集中于成就归因范围,人际交往范围内的归因研究就更少。为此,本研究采用MMCS归因量表,对我国大学生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成败归因的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及其机制, 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探讨了二者之间的相关与因果关系, 以及共情的中介效应。研究1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这三者的关系, 结果发现, 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并且共情在二者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研究2采用实验法操纵了人际关系效用, 结果显示, 高效用组的社会责任感显著高于低效用组和控制组, 并且低效用组显著低于控制组。这表明人际关系效用对社会责任感具有明显的影响。研究3进一步操纵了人际关系的亲密度, 结果发现, 亲密度对效用与社会责任感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在低亲密度条件下, 高效用组的社会责任感明显高于低效用组, 但是在高亲密度条件下, 社会责任感均维持较高水平。因此, 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具有明显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人格障碍是21世纪的大学生们所面临的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由遗传、心理、社会等因素导致。而在重点大学大学生中又以强迫型人格障碍居多,有着重点大学中所特有的原因和特殊性,因此健康人格的形成是实在且必要的,每个人都应该是其中的实际的行动。 相似文献
18.
19.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及转换的印象知觉对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随着需要层次的不断提高和自我意识的日益强化,他们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中得到激励、自信和归属感。但是,由于每个人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个人性格、自信心、人际知觉、人际关系倾向、社交环境及社交技能的不同,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便有好坏之分。因此,了解并研究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及其特点,对于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的是一例大学生因为宿舍人际关系适应不良而导致焦虑不安的心理咨询案例。求助者吉某,女性,19岁,大一学生,因感觉宿舍同学对其不友好、有敌意,内心苦恼、焦虑而求询。咨询师主要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合理解释早期经历的影响、改变人际交往中的不合理信念,经过4次咨询,最终使求助者克服了内心苦恼和焦虑不安,咨询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