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探讨了汉字阅读材料的不同组合对字词认知速度及准确性的影响。实验材料是一篇320个字的短文阅读材料,分成三种不同组合形式让被试从左往右发声念读.一种是顺意排列材料形式(即文章句子符合句法及词意),一种是逆意排列材料形式(即将文章的字词逆反排列);一种是随机排列材料形式(即将全文字词打乱随机排列)。实验结果表明:对顺意排列材料的念读效果最好,念读速度及准确性明显高于另外两种材料组合形式;中青年组被试的结果明显优于老年组及儿童组的结果.结果提示,对字词念读的认知加工过程明显受相邻字词关系的影响及字词句子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任桂琴  韩玉昌  于泽 《心理学报》2012,44(4):427-434
采用眼动方法, 通过两个实验考查了句子语境中汉语词汇形、音的作用及其作用的时间进程。结果发现:(1)在高限制性句子语境中, 音同的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显著短于无关控制; (2)在低限制性句子语境中, 音同、形似的首视时间均显著短于无关控制; (3)词频效应出现在低限制性句子语境中。该结果表明, 句子语境影响词汇形、音的作用及作用的时间进程, 汉语词汇的意义可以由字形直接通达, 也可以由形和音两条路径得到通达。  相似文献   

3.
小学低年级儿童利用拼音学习生字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儿童早期对书写形式的字词(或印刷字词)的学习和掌握是儿童早期阅读的关键.儿童在学前已有丰富的口头词汇和口语理解能力,进入学校后首要的任务是需要尽快掌握一批生字词,作为阅读及各科学习的基础.也就是说,对许多口语词汇,儿童头脑中已有“音—义”的联结,而建立“形—音—义”联结是他们入学后所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大肚子”病句指的是句子冗长,读起来别扭拗口等毛病。有些冗长的句子因有一连串复杂的成分,多层关系交织在一起,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标点错误、多余或残缺等“并发症”。句子冗长这种“大肚子”语病可以说是写作中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其中尤以句子的宾语(包括介词的宾语)冗长和宾语前的定语冗长这两种病句更为常见和突出,不但一般的译文、报刊和书本上经常会出现这类病句,就是一些名人、大家,乃至著名的语言学家手上也会有这样的败笔,让人时有所见,这里特举数例以资商榷、研究和鉴戒。  相似文献   

5.
移动窗口条件下阅读过程中字词识别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移动窗口”技术对中文阅读过程中的字词识别进形了初步的探讨。被试是8名大学生,阅读材料为8篇科学文章。结果发现,在移动窗口条件下,词的注视时间受词频、词中字数等词本身特性,词在理解文章中的重要性以及句子界限效应、文章难度等来自阅读理解的高级过程的影响。移动窗口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较真实地探讨阅读中字词的连续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6.
汉字是一种极其有趣的“表意文字”,既可以“一音多字”,还可以“一字多意”“一字多解”,这就为人们的交际提供了更宽广且更有趣的“自由度”。只要你会巧妙利用“一音多字”或“一字多意”,就准能在交际中大显身手,大获成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加减趣谈     
农业社会,生活资料与工具缺乏,生活方式单纯,社会组织毛人际关系也不如今日复杂.人间生活的秩序.依照自然的法则.大致相安无事。而希望生活得好,就要追求一个。多。字.生产资料(如土地)要多;生产工真(如耕牛)要多;生产力(如人口)要多。所以在过去.“多”就是好。不论是“财丁兴旺?或“人畜兴旺”。“五福三多或“加冠晋”,喜欢的都是“加法。农业社会每个家庭都堆积着许多废物。,舍不得丢弃。老一辈告诚后生:“闲时物,急时用”。这种现象,在今日居住城市公寓的众多家庭中,仍然可见,“牺牲”许多空间堆放许多留之无…  相似文献   

8.
吴瑞屯   《心理科学进展》1992,10(1):71-71
本文除了将过去关于国语字、词、音属性之各种资料以节省记忆体的压缩型式建成资料库档案外,同时提出一个以Microsoft C 5.0语言设计完成的工具程式库,该程式库包括数个模组(modules),每一模组皆由多个函数或副程式组和而成,可分别独立地进行各种与前述压缩资料库档案有关的运作,包括:字、词、音属性的读取或修改,中文句子的剖句及分析等。利用这个程式库,可以轻易地设计出各种应用程式,有助于中文文句的分析、发展人工智慧或计算机之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设计复杂的中文教学程式或心理学实验测验程式。本文亦将提出一些范例程式与实例以说明这个工具程式库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文句子信息再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文句子信息再认的实验为基础,分析了中国成人及儿童阅读句子后句子信息保持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中国成人阅读后,句子的语义信息保持为最好,句法信息次之,字词的音形信息最差,这与英文阅读的有关研究结果一致。中国儿童的句子信息保持同样具有语义优势性,但受时间间隔的限制。儿童与成人句子信息保持模式之间的差异说明,儿童阅读时的形—音—义转译负担过重是妨碍儿童阅读技能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的古代,并没有“和谐”这个词,但我们时不时地看到“和”与“谐”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而且大都与音乐有关,例如我们在《左传》读到:“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在《尚书·尧典》又可读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相似文献   

11.
谈谈句群     
什么是句群?组词以造句,联句以成群,句群是句子的组合;但它并不是句子的随意堆砌,而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单句或复句),在意义上彼此紧密相连,构成一个有明晰中心意思的语言单位。句群也叫句组或语段。请看下面两例: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说起野花,也是海岛上的特色。春天有野迎春。夏天太阳一西斜,漫山漫坡是一片  相似文献   

12.
一个教师在朗读课文时故意将重点的字词读错,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待学生提出疑问时才启发学生为什么不能用老师读错的字词,从而顺利将学生引入解读文本的顺境之中,让学生能借此“举重若轻”地把握本文,揭开文本的重重帷幕而洞悉其中的奥秘。教师用这种方法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可以称为差异事件。“差异事件”是指呈现的现象或结果是人们意想不到的、与人的前概念或潜意识相违背的事件,它具有强烈的探究激励效应,能激发体验者产生一种要知道的动机。教师要善于利用差异事件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探寻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3.
对14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的阅读流畅性进行历时三年五次的追踪测试,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探索了儿童阅读流畅性的发展轨迹,并在控制相关变量后,考察了阅读流畅性的起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对阅读理解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小学低年级儿童字词阅读流畅性呈非线性发展,其中一年级快速发展,二、三年级时进一步发展,但发展速度变缓,起始水平低的儿童其后发展速度快,表现出补偿模式;句子阅读流畅性呈线性发展,儿童个体之间的差异随时间逐渐增大,表现出马太效应;(2)控制一般认知能力、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相关语言认知技能后,字词阅读流畅性的起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均可预测儿童三年级时阅读理解水平,而句子阅读流畅性的起始水平不能预测,但发展速度有显著预测作用。结果说明字词阅读流畅性和句子阅读流畅性有不同的发展轨迹和发展模式,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相比句子阅读流畅性,儿童字词阅读流畅性的起始水平对阅读理解有预测作用,且两者的发展速度均对阅读理解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美国心理学家吉洛特曾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读出教师肩上挑的担子何其沉重。那么,在如此“沉重担子”之下,  相似文献   

15.
用特征结合错误率为测量指标研究早期知觉过程的实验称为IC实验,它是研究早期知觉过程的有效工具。通过它可以研究:(1)视觉特征整合中的组装问题:注意的“聚光灯”怎样将特征整合起来?(2)知觉基本单元问题:视觉系统如何首先编码基本特征?(3)知识的表征问题:在人类认知的最初阶段是如何编码、表征信息的?(4)记忆现象:是否存在真正的感觉记忆?(5)大脑半球功能优势效应:在早期加工阶段的特征抽取是否存在优势化?(6)字词识别过程。  相似文献   

16.
采用追踪研究考察了124名小学一年级儿童的阅读流畅性对其二、三年级阅读理解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推理能力、汉字识别、口语词汇及多种阅读相关认知技能之后,儿童一年级时的字词流畅性可以预期其二、三年级时的阅读理解水平,句子流畅性对二年级时阅读理解的变异有独特解释作用,但对三年级时阅读理解的变异没有显著的解释作用。相对于句子流畅性,字词流畅性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对阅读理解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17.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音形文字”,它不仅在一维空间存在有一个用音描述文字符号的序,还在多维空间建立有一个用形描述文字符号的序,不同于以音为主的拼音文字系统。汉字信息加工的生理机制也有别于拼音文字,不存在明显的一侧优势,阅读、书写时字形的视觉表象起着关键作用;而汉字的认识,则更有其特殊性,比如汉字词的记忆容量依赖于字词的视觉特点,也即字形的复杂性;汉字信息的提取以形似最容易,音近次之,意同最难。  相似文献   

18.
后边的词陈述前边的词,前后有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这样的词组叫主谓词组。这种词组,不光只有主语和谓语,也可以有宾语种或补语、形成主、谓、宾、补等类型。这种词组,主、谓双全,表意完整,单独运用,就是句子;只是用在句子当中,它便失去了独立性,只能充当句子成分。如“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客观标准”,这是一个由主、谓、宾等组成的主谓词组,单独运用,且有一定的语气,句终有较大停顿,它就是句子;但在“我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客观标准。”这一句子中,它失去了作句子的独立性,只用来充当全句的宾语成分。现代汉语中,由主谓词组充当各种句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采用4(呈现方式:小-小、小-大、大-小、大-大)×2(文本内容:句子、“※”串)的被试内设计,考察了文本字符呈现大小对读者眼跳选择目标和注视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1)读者在浏览不同呈现方式的“※”串时的眼动模式基本上与阅读相应呈现方式的句子类似;(2)句子完全是由双字词构成,词内的首字和尾字大小不等(‘小-大”和“大-小”呈现条件)严重影响阅读效率;(3)读者在阅读句子时的注视时间高于浏览“※”串时的注视时间。结果说明,视觉呈现方式和词汇加工均影响读者的眼动模式。  相似文献   

20.
语义启动效应一直是阅读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当前争论性的问题主要有三个:(1)词与词之间的联结启动(associativePriming)的作用机制是什么?(2)在阅读中,课文或句子语境是否对字词有启动作用,即文本启动(textpriming或discousepriming)是否存在?(3)如果存在文本启动,它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