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末清初天主教的传教士远渡重洋来到东土华夏,在传天主福音的同时也把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又把中国的文化带回到西方,促进了中西文化交融。耶稣会士利玛窦是在中国传天主福音的奠基者,也是最早把西学介绍给中国人的.他交给中国的士大夫,“为一切人成为一切人”,“入乡随俗”与当时当地社会相适应的传教方式和中西文化交融的楷模。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通过对利玛窦的最后一部道德伦理著作《畸人十篇》的介绍与分析,揭示其中蕴含的西方人文主义精神渊源,并探讨400年前利氏等西方传教士如何以人文主义者的视角审视和理解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并以西学比附儒学,通过他们的中文作品将西方古典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客观上开创了中西两大异质文化深层交流之先河。  相似文献   

3.
《交友论》与《逑友篇》分别是利玛窦与卫匡国编的论友谊的西方格言集,取材相仿,内容相近,旨趣相同,但由于年代的差别、处境的不同,又显示出局部与细节等方面的诸多差别。《交友论》没有直接引用基督教圣人话语与圣经,反而多用中国资源来解释西方格言,因利玛窦主要目标是合儒与补儒;卫匡国则直接引用了二者并且多加阐释,在序言中还公开了传教的写作目的,他的目标是超儒。二书都成为了中西合璧的典范之作,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在西方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存在着一种重要的文化与思想动力,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1582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掀开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学西渐"的序幕。他把儒家学说与基督教义相联系,认为"儒家这一教派的最终目的和总的意图是国内的太平和秩序。他们也期待家庭的经济安全和个人的道德修养……完全符合良心的光明和基督教的真理"[1]。利玛窦的介绍使西方人看到  相似文献   

5.
<正>利玛窦(1552-1610),耶稣会在华传教士。在西画东渐过程中,利玛窦推动西方画作在中国的传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身体力行地把西方宗教美术作品带到中国。1582年8月利玛窦抵达澳门,据日人泽村专太郎称,"他随身带有铜版画,大都是意大利著名的油画彩色刻印图片"。万历年间顾起元在《客座赘语》卷六"利玛窦"条中说利氏携来的天主教绘画"以铜版为帧,而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旨在对利玛窦的两部重要中文著作《畸人十篇》与《天主实义》作比较,从文本内部探讨两者的本质差异。探讨和比较的目的是想发现其背后所蕴藏的文化"转移"意义,也就是自1601年到1608年,在对中国文化渐趋深入了解的背景下,利玛窦这位西方文化的承载者的文化输入策略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从强势的刺入变为柔和的导入;从言辞  相似文献   

7.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在中国传教时所推行的适应政策,大致经历了曲折发展和逐步深化的三个阶段,即从起初利玛窦时期以孔子和先秦儒学的"四书"为主的文化适应,到利玛窦去世后耶稣会士对中国语言、地理、历史、儒学的广泛层面的文化适应,再到最后白晋聚焦于中国文化源头活水的《易经》以论证中国文化与天主教同源性的文化适应。每个阶段的推动都与当时政治、社会、文化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每个阶段也都催生出了一批重要的思想成果。文化适应政策虽然最终受挫,但其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积极影响却不应低估。  相似文献   

8.
梅谦立 《孔子研究》2013,(1):117-123
从16世纪起,西方传教士就试图理解佛教。最早,他们认识了日本佛教,而他们对日本佛教的理解塑造了他们对亚洲其他地区佛教的理解,更旁及对其他宗教及学派的理解。因此,利玛窦关于中国佛教的理解不仅仅在他跟中国僧侣的来往中被塑造起来,并且也受到了在日本传教的其他耶稣会士的深刻影响。利玛窦按照范礼安的思想框架来理解中国佛教,并且采用同一个框架来理解宋明理学。不过,对中国古代儒家,利玛窦摆脱了这种框架,形成另一种理解。  相似文献   

9.
作为西方现代宗教(religion)概念的来源,religio一词在古罗马时期便已产生,最初指古罗马人对未知事物的敬畏和顾虑之情,以及对罗马城邦诸神的崇拜。基督教兴起之后,阿奎那将其定义为附属于四枢德之一的正义的一种道德德性,并确立了"religio本身-内在和外在行为-过度和缺失的相反恶习"三段式的标准论述。耶稣会士高一志依据利玛窦的文化适应策略将religio译为"钦崇",在《修身西学》中首次系统呈现了阿奎那关于religio的三段式标准论述,同时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有其创新之处。多明我会士赖蒙笃在《形神实义》中亦译介了这一概念,其论述在参考《修身西学》的同时,也呈现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荀子·王制篇》关于物种分类的一段话,被明代来华传教士利玛窦引来支持其批判宋明理学万物一体说。仔细比照,可以发现,利玛窦对荀子原文做了一种改造,诸如:将"气"写作"形",将"水火"写成"金石",将"义"写成"灵才",等等。这种改造典型地反映了中西思维的差异,为我们了解荀子在西学尤其是天主教神学视野中的镜像提供了一个典型范本。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明末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借助伦理哲学和自然科学传教的方式深受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代精神的影响,利玛窦首先在非基督教文明中找到中西方共同的人文价值,以此为传播天主教打下基础。利玛窦及其后继者通过交友和理性论辩等途径,使一部分中国士大夫皈依了天主教。在利玛窦的传教方式中,手段与目的之间达到统一与和谐。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国学术在很大程度上是西学冲击的产物 ,对西学的回应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学术的主要特征。结果是今天我们早已习惯了用西方现代学术的范畴和标准来衡量一切学术 ,特别是中国古代学术。但是对于这一时期中国学术在西学冲击下的回应方式 ,迄今为止还很少有人对之做过真正清醒、严肃的反思。它的上述特征 ,以及时下流行的所谓中学与西学的比较 ,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假定 ,即假定了中学与西学属于同类性质的学问 ,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认为存在着“中国形态的哲学”这样一个事实 ,并以此为准进行“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所谓比较。方朝晖…  相似文献   

13.
晚明汉语西学文本《修身西学》的第十卷第四章《论义德功务》脱胎于17世纪耶稣会神学家莱修斯的《论正义》一书。中西融合之后的义德,一方面体现在契约双方应遵守自愿、公平的原则,另一方面肯定并保障契约双方的合宜之利。而"义德"在儒学体系中,除道义之外,常被用于警惕和对抗"利"的存在。在晚明民间契约已形成常例的状况下,未见儒学之"义"对契约进行系统规范的阐释。儒学在以道德指导经济活动这一现实层面的缺席,为西方契约论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空间。同时,西方伦理学中的"正义"东渐也更新了儒学之"义"。  相似文献   

14.
前言在利玛窦逝世400周年的纪念日,当我们再一次回首1600年,利玛窦和徐光启在南京洪武岗西面的明户部旧址教堂里相见时的情景,不由得感慨万千。当时的利玛窦身着儒服,只身居住在南京,以日渐熟稔的中国语言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来往相交于中国的儒家士大夫中间,并与他们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利玛窦不但以自己丰富、饱满的学识吸引着中国人,更是以谦虚好学的态度,常常向中国士大夫讨教儒家学说。试图用温和的文化力量来打动遥远的中  相似文献   

15.
关于“西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都说现在有股“国学热”;相比之下,西学不如国学那样热,人们对“西学”的概念还很生疏,误解更多。比如,望文生义地认为西学就是西方人的学问,想当然地把西学的传播等同于“西化”,简单化地把西学的主流概括为“西方话语霸权”,如此等等。这些糊涂认识已经并且正在阻碍中国学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为此,有必要对“西学”概念作理性的分析,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西学研究面临的几个理论问题。一、西学是现代中国学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西学”的概念是历史的产物。它最先是指在西方产生并传播到中国的学说。最早的西学应该是印度的佛学,但佛…  相似文献   

16.
16世纪-19世纪初期,超过3亿件中国瓷器漂洋过海来到西方,由此可见,瓷器贸易在当时的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论述景德镇繁荣的制瓷业,体现了青花外销瓷深受欧洲人的喜爱,并且展示了瓷器对于东西方文化交融与经济往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中国外销瓷是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中国瓷器征服了世界,瓷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相似文献   

17.
17—18世纪,在华的天主教传教士围绕中国礼仪问题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在华耶稣会传教士内部分裂产生了两个派别。一派追随利玛窦的观点。利玛窦,意大利人,耶稣会传教士。明朝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利玛窦来华传教,为了能够在中国打开传教局面,利玛窦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媒介,以天主教教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的中国画坛,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交织在一起,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诸多的可能性。艺术该走向何方这一问题成为了当时人们不得不关注的焦点问题,持各种观点的艺术家和史学家们为此进行了无数次的辩论。本文以滕固的《体验与艺术》这篇写于1923年的文章为出发点,剖析当时中国美术在良好的基础条件下,未能向西方现代艺术过渡的原因,并论及《体验与艺术》这篇文章对当时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传教士中文报刊的历史演变及其近代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上半叶,外国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将西方近代报刊的概念与形式介绍到中国,揭开了中国近代报刊的序幕.19世纪下半叶,近代报刊逐渐走向成熟.伴随着报刊的近代化进程,这些传教士报刊还经历了从传播宗教到传播西学的转变,它们又是促使中国人自办近代化报刊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
西方天主教初传中国,利玛窦奉行“补儒易佛”的策略。所谓“补儒”,就是要把儒学基督教化(本文所谓“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以及后来分化出的“新教”);所谓“易佛”,就是要排斥中国本土的佛、道等宗教。这一过程因天主教内部的“礼仪之争”而中断,遂给中西文化交流铸成历史的遗憾。“礼仪之争”不仅发生在天主教的不同传教会(耶稣会与多明我会、方济各会)之间,而且发生在利玛窦所在的耶稣会内部(利玛窦与龙华民之间);更可注意者,它在利玛窦本人的传教著作中也潜存着。“礼仪之争”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儒家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之间的分歧,这种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