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索湖北地区气象变化与部分传染病发病的关系.以湖北地区气象变化为依据,中医运气理论为指导,选取15个传染病,探索湖北地区气象变化与传染病发病的关系.湖北地区气象变化基本符合运气理论推测,部分传染病的发病与运气盛衰有关.  相似文献   

2.
正湖北,史称鄂、楚或荆楚。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湖北是不可替代的重要之区,甚至一度成为全国性的佛教文化中心。历史上,湖北地区的行政辖属范围屡有变化,一度包括了河南、湖南和江西的部分地区。为了研究范围的明晰,本文遵从现在湖北的行政区划,尽量使用湖北省内的案例史料。  相似文献   

3.
作为运气均等主义理论--当代平等理论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最为著名的代表,罗纳德·德沃金将运气分为"原生运气"与"选项运气",并认为町以通过虚拟保险市场这种思想试验将原生运气转化为选项运气.实际上,德沃金对选项运气与原生运气的区分是不合理的,同时德沃金通过虚拟保险市场将原生运气转化为选项运气的努力亦是不成功的.虽然如此,原生运气和选项运气仍是运气均等主义理论的重要分析概念.  相似文献   

4.
盖梯尔问题是当代认识论的焦点之一,它指出了传统的知识定义存在严重缺陷。众多学者发现,盖梯尔问题的本质是知识与运气不相容,即知识不能是凭借运气而为真的信念。本文进一步分析运气所带来的认识论难题,指出盖梯尔问题及其后续探究实际上可总结为一个以悖论形式呈现的"运气怀疑论"。运气怀疑论为理解各种知识理论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并明确了目前的知识理论需要在"分析论题""无运气论题""运气的遍在"三个命题所构成的悖论中给出合理的解悖方案。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运气均等主义理论遭到了来自平等主义和非平等主义的双重批判,运气均等主义者发展了三种变体理论来为运气均等主义辩护。制度运气均等主义将关注的范围限定在制度领域,这难以解决与运气相关的不平等问题,它的解释更像是一种民主互惠的理想。虽然动态运气均等主义为思考责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但是其所依赖的基础理论问题重重,并且其所建议的措施会导致对有才能者的奴役和对个人选择自由的限制。相对基线运气均等主义没有成功解决基线悖论、偏好以及多元化的担忧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勇 《心理学探新》2018,(4):302-308
运气在各种文化中都非常普遍,但在心理学界对运气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在分析以往三种主要的运气观后,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将运气定义为“个体在一定时间或期限内由定数和变数组合而成的发展轨迹或发展趋势,其中变数主要是指机遇,定数主要是指运气特质”。运气特质能决定个体幸运与否,并通过产生控制幻觉或者改变个体的自我概念将运气转化为个体可利用的内部力量。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运气特质的结构及其与幸运感、感恩、幸福感、亲社会行为、赌博行为、腐败行为等变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运气均等主义正成为当代西方平等思想中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思潮.为实现对所有人的平等关照与尊重,该理论要求政府和社会要承担集体责任,尽力抵消由人们不能负责的原生运气产生的不平等,个人要承担个人责任,对自身选择的结果负责.随着运气均等主义的理论演进,越来越展示出独有的理论魅力,同时也逐渐显露出内在的困境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运气均等主义理论是当今平等理论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人们关于运气均等主义的争论可以分为"外部之争"和"内部之争"两个方面:运气均等主义的外部之争是争论运气均等主义本身"能否证成"的问题,而运气均等主义的内部之争是在认同运气均等主义基本信条的前提下,争论应该以"什么的平等"来体现它.实际上,就平等理论关注的对象而言,运气均等主义错置了关注的重心,与平等主义政治运动相脱节,已经走进了死胡同.运气均等主义要实现自我救赎,应扩大其关注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柯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是一种运气平等主义。以安德森为代表的关系平等主义者对运气平等主义展开了严肃批评,具体可以归纳为抛弃论证、羞辱论证和辩护模式论证。柯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要想得到辩护就需要对这些论证做出回应。依据运气平等主义的内部逻辑或依据共同体原则,柯恩均有资源来应对关系平等主义者的批评。  相似文献   

10.
解放战争时期,受到客观形势不断变化的影响,中共对建政程序的认识发生了两次较大转变,由最初设想直接建立正式权力机关人民代表会议,转变为两步走,即先建立临时权力机关,再逐步过渡到人民代表会议或人民代表大会;随后又转变为三步走,即先建立作为协议机关和统战机关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再逐步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向权力机关转变,最后以人民代表大会取代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完成建政工作。在此过程中,中共对土改与建政的关系的认识也发生变化,由先土改再建政转变为边土改边建政,再到部分地区先建政再土改,其背后是中共革命理论与建政实践之间的张力。中共在这种张力之间不断调试建政程序,寻求着理论与实践的平衡点,最终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政之路。  相似文献   

11.
气温与气温变化对心理健康的威胁和影响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气温及气温变化对情绪体验、抑郁症等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物质滥用与依赖、自杀意念与行为等心理健康指标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气象情绪效应、棕色脂肪组织理论和血清素理论从生理角度解释气温影响心理健康的机制, 健康保持行为理论则从行为角度解释气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工人是高温与高温压力的易感人群。气温变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还存在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差异。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区分不同的气温指标, 增加对低温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关注, 控制其它因素对气温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干扰, 并揭示群体间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常认为,获得知识不能靠碰运气,凭借好运气获得的真信念不足以被视为知识。知识与运气是近年来认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一般认为,一个好的知识理论应该能排除认知运气的影响。在当代认识论中,过程可靠主义、德性认识论和反运气认识论这三条主要进路都分别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认知运气,但各自都存在明显不足。由于缺乏对"运气"统一的、明晰的概念,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认知论进路能够完全满足排除认知运气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3.
焦虑与风险决策的脑机制之间存在着高度重叠的部分(如:前额叶、杏仁核、前扣带回、纹状体、脑岛等),而且重叠的这部分脑机制也被卷入到了焦虑影响风险决策的过程中。本文通过综述这些脑区在二者关系间的功能及其对应的网络结构,试图探索了焦虑影响风险决策的神经机制,并借用风险敏感理论与认知资源理论,从情绪与认知双加工角度对此进行了阐述。未来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可考虑从遗传基因、神经递质以及发展性等角度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是衡量文化的重要维度。两者的价值取向有所区别,前者关注自我的独特性,而后者关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近年来研究者发现了众多影响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新因素并构建了理论。这些理论中有4个理论非常具有代表性:现代化理论、气候-经济理论、传染病理论以及大米理论。其中后3个理论从远因的角度来对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为研究者探究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成因提供了新思路。未来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用多种测量方法综合的方式或者从基因的角度来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由四川、湖北两省伦理学会倡议召开的“企业伦理研讨会”,1999年10月10日至20日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湖北、四川地区高校和社科院所、北京大学、人民大学、道德与文明杂志社以及江苏、陕西省伦理学会的40多位专家学者和部分企业界代表就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道德建设的有关问题展开了较深入的研讨。关于企业伦理关系的性质。 一种意见认为,打破传统的人际关系,建立契约关系是企业伦理建设的前提,没有平等的具有独立意志的主体参与的契约关系,也就无从谈道德主体和道德责任。缺乏契约意识正是当今中国经济生活中不守…  相似文献   

16.
运气学说首见于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但在唐末至宋初这段时期的正史和医学史资料中未见记载。本文通过文献稽考和史料辨析,指出:《元和纪用经》、《玄珠密语》、《天元玉册》和《素问遗篇》与《黄帝内经素问注》中的"七篇大论"之间有密切关联,运气理论在唐宝应元年至北宋嘉佑二年这段历史时期里,是以秘密授受的方式在道教体系内进行传承和发展,至北宋在医学界大力推广提倡运气学说时,其基础理论体系在道教系统内已经趋于成熟;王冰得授"七篇大论"是在"斋堂"得到秘密授受,其后的运气理论传承和研习、发展也与道门中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自威廉姆斯和内格尔1976年同以《道德运气》为题发表两篇重要论文以来,运气问题逐渐成为伦理学讨论的热门话题.作为存在于生活之中但又超出行为者能动性之外的不确定因素,运气始终是人类所无法逃避的.然而,现代道德哲学出于对能动性(尤其是人类理性)的信任,不尽合理地将“道德”圈定在能动性范畴内,而把运气限定在一个相对边缘的地带.与之相比,美德伦理学从一开始就正视运气的存在,较为全面地容纳和考察运气的伦理意义.美德伦理学通过区分“道德”与“伦理”,并将“道德运气”拓展为“伦理运气”,为人们理解伦理生活和伦理知识的实质提供了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以一所综合类大学的305名大学生为被试, 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大学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职业生涯探索的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2)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显著正向预测其职业生涯探索;(3)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对职业生涯探索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其中, 自我评价、制定计划在主动性人格与环境探索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和选择目标在主动性人格与自我探索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评价和收集信息在主动性人格与目的探索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我评价和制定计划在主动性人格与信息探索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功利主义而言,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有两个重大转变,一是用基本善代替了福利,二是用两个正义原则代替了加总原则。这种正义理论的目的就是抵消偶然的、专横的因素的影响,也就是抵消运气的影响,不让任何人因为自然的或社会的偶然性因素的影响而得益或受损。(罗尔斯,第10页)尽管罗尔斯的差别原则与基本善理论遭受了不少批评,但是其正义理论的道德预设却得到了西方很多一流学者的认可,成为现当代西方平等理论中的主流,即运气均等主义。这种平等理论认为平等要求抵消运气对人们的不同影响,因此,一些人并没有因为他们自己选择的错误而比其他人处境更差,这是坏的(不公平的或不正义  相似文献   

20.
姚大志 《世界哲学》2016,(2):100-108
近30年来,"运气平等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平等主义者的思考和争论。当代平等主义的争论涉及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平等的通货,另外一个是个人责任。对于这两个层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运气平等主义的三个主要派别,即资源平等、福利平等和利益平等。虽然这些平等理论都属于运气平等主义,但无论是在通货还是在责任问题上,它们之间都存在激烈的争论。我们的分析表明,不仅这三种平等理论各自都包含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而且运气平等主义本身也存在内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