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丙戊酸是否增强COC1/DDP对顺铂的敏感性并初步探讨其机制。采用WST-1、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丙戊酸与顺铂联合对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明显强于顺铂组;NF-κB P65的表达量顺铂组高于对照组,联合组明显低于顺铂组。因此,丙戊酸增强COC1/DDP对顺铂的敏感性,且与NF-κB有关。  相似文献   

2.
探讨丙戊酸是否增强COC1/DDP对顺铂的敏感性并初步探讨其机制.采用WST-1、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丙戊酸与顺铂联合对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明显强于顺铂组;NF-κB P65的表达量顺铂组高于对照组,联合组明显低于顺铂组.因此,丙戊酸增强COC1/DDP对顺铂的敏感性,且与NF-κB有关.  相似文献   

3.
探讨NF-κB圈套寡脱氧核苷酸(NF-κB decoy ODN)联合紫杉醇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培养人肺癌细胞A549:(1)脂质体瞬时转染细胞;(2)MTT试验观察细胞生长曲线;(3)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NF-κB decoyODN使细胞生长受到抑制,NF-κBdecoy ODN联合紫杉醇使细胞凋亡增加。NF-κB decoy ODN联合紫杉醇可增强对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及凋亡的诱导。  相似文献   

4.
探讨NF-κB圈套寡脱氧核苷酸(NF-κB decoy ODN)联合紫杉醇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培养人肺癌细胞A549:(1)脂质体瞬时转染细胞;(2)MTT试验观察细胞生长曲线;(3)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NF-κB decoy ODN使细胞生长受到抑制,NF-κB decoy ODN联合紫杉醇使细胞凋亡增加.NF-κB decoy ODN联合紫杉醇可增强对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及凋亡的诱导.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盐酸戊乙奎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选取择期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盐酸戊乙奎醚组1(P1)、盐酸戊乙奎醚组2(P2),每组20例。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后,P1、P2组NF-κB的转录活性明显下降,可见盐酸戊乙奎醚可以抑制心肌NF-κB的激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盐酸戊乙奎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选取择期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盐酸戊乙奎醚组1(P1)、盐酸戊乙奎醚组2(P2),每组20例.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后,P1、P2组NF-κB的转录活性明显下降,可见盐酸戊乙奎醚可以抑制心肌NF-κB的激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观察不同浓度顺铂作用下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及表达比例的变化,探讨Bcl-2和Bax与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关系。研究采用CCK8检测顺铂作用下A54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确定顺铂用药范围。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顺铂作用下肺腺癌A549细胞中抗凋亡因子Bcl-2、促凋亡因子Bax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以及两者表达比例的变化。结果随着顺铂浓度的不断升高,Bcl-2及Bax的表达均增加,而抗凋亡因子Bcl-2升高的趋势更为明显,Bcl-2/Bax表达比例增加。提示随着顺铂浓度的提高,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比例逐渐增加,可能会部分降低铂类促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参与了铂类的耐药过程。  相似文献   

8.
探讨61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别行紫杉醇、顺铂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两组近期有效率,1年、2年、3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同步放化疗组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计数下降、神经毒性和心脏毒性;顺铂同步放化疗组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和肝肾功能受损;两组的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肝肾功能受损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组骨髓抑制、心脏毒性发生率均高于顺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顺铂组肝功能受损发生率稍高于紫杉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中使用紫杉醇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与顺铂相当,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观察洛铂与顺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将64例肺腺癌患者分为PL组(培美曲塞+洛铂)和PC组(培美曲塞+顺铂),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L组恶心、呕吐、腹泻较轻,口腔黏膜炎反应较重。结论两组疗效相当,但洛铂组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慢性肺心病并发多器官衰竭(MOF)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变化及其在慢性肺心病并发MOF的作用,将30例慢性肺心病并发MOF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30例无MOF的慢性肺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论显示慢性肺心病并发MOF患者PBMC中NF-κB的活性显著增高,NF-κB活化后上调TNF-α、IL-6等的表达在MO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慢性肺心病并发多器官衰竭(MOF)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变化及其在慢性肺心病并发MOF的作用,将30例慢性肺心病并发MOF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30例无MOF的慢性肺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论显示慢性肺心病并发MOF患者PBMC中NF-κB的活性显著增高,NF-κB活化后上调TNF-α、IL-6等的表达在MO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婴幼儿癫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对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选择确诊为癫痫综合征的87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左乙拉西坦、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6个月后评价癫痫控制情况。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分别采用婴幼儿智力发育量表检测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评估患儿智能发育情况。治疗组41例完成治疗,症状完全控制29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39例完成治疗,症状完全控制28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87%;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时段两组患儿MDI和PDI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患儿的MDI和PDI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左乙拉西坦治疗婴幼儿癫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丙戊酸钠相同;且左乙拉西坦治疗对婴幼儿癫痫患者的智力及运动发育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方案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2010年03月~2013年09月我院收治的84例TNBC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对比多西他赛联合卡铂(TP)方案与吡柔比星、氟尿嘧啶、环磷酰胺(CAF)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TP组患者的有效率(RR)优于CAF组,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方案用于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确切,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观察比较长春瑞宾(vinorelbine) + 顺铂 (cisplatin)( NP)与多西他赛(docetaxe)+顺铂(DP)在ⅢB期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面的差异。回顾性分析79例晚期NSCLC病例应用NP和DP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NP组CR3例、PR13例、RR(CR+PR)38.1%;DP组CR0例、PR13例、RR35.1%。NP组静脉炎较高,DP组骨髓抑制和腹泻发生率高(P〈0.05)。NP和DP方案在治疗晚期NSCLC中,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癌症疼痛规范化治疗对化疗疗效的影响,本文回顾分析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具有明显癌症疼痛并接受含铂两药联合方案化疗的肺癌患者312例,分为癌症疼痛非规范化治疗组和癌症疼痛规范化治疗组,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规范化组更为显著,两组mOS有显著差异,在亚组中,有骨转移的患者的效果更好。提示癌症疼痛规范化治疗可提高化疗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与是否有骨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6.
比较雷替曲塞与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生存分析。经病理明确诊断的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42例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雷替曲塞和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有效率接近,无统计学差异。A、B组疾病进展时间分别是7.5个月和5....  相似文献   

17.
探讨右旋柠烯(D-L)对癫痫幼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利用尼氏染色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匹罗卡品致癫痫的幼鼠经药物(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D-L)治疗后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变化和GFAP的表达。尼氏染色显示药物治疗后幼鼠海马胶质神经元脱失较未治疗的幼鼠明显减轻;海马GFAP免疫阳性细胞数在药物治疗后的幼鼠较未治疗幼鼠明显减少(P〈O.05)。幼鼠癫痫发作可能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有关,D-L对发育期大鼠颞叶癫痫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及GFAP的表达似有抑制作用,推测D-L可能具有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观察冲击波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在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治疗中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42例脑卒中恢复期伴有腓肠肌痉挛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电刺激组、冲击波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4例。三组均以接受脑卒中常规康复训练为基础,联合治疗组对患侧腓肠肌应用放散式体外冲击波(rESWT)并对患侧胫前肌应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TENS);电刺激组给予患侧胫前肌TENS治疗;冲击波治疗组给予患侧腓肠肌rESWT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4周后患者的踝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腓肠肌综合痉挛量表评分(CSS)和胫神经H反射H波峰值与M波峰值比值Hmax/Mmax。与治疗前相比,三组PROM、CSS均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PROM、CSS均优于电刺激组及冲击波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ax/Mmax比值仅联合治疗组和电刺激组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两组治疗后Hmax/Mmax差异不显著(P0.05),冲击波治疗组治疗前后Hmax/Mmax则无明显变化(P0.05)。冲击波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较单一治疗对于痉挛的缓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强化敏感性包括惩罚敏感性和奖励敏感性, 它影响个体的情绪、动机和行为过程, 与个体的情绪反应性密切相关。极端的强化敏感性与情绪管理障碍及多种自伤相关行为存在密切联系。为探索强化敏感性与自伤行为的关系, 研究1采用BIS/BAS量表和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 对717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2在研究1的基础上, 采用Q−任务和CARROT范式, 由127名大学生参加实验, 进一步考察不同功能的自伤行为的强化敏感性基础。结果表明:①惩罚敏感性、奖励敏感性及其愉悦寻求维度均对自伤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 ②情绪管理组自伤被试以高惩罚敏感性和接近正常的奖励敏感性为特征, 刺激寻求组自伤被试以高奖励敏感性和接近正常的惩罚敏感性为特征。结论:强化敏感性可有效预测自伤行为; 情绪管理和刺激寻求两种功能的自伤行为具有不同的强化敏感性基础; 对自伤行为进行分类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将150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3组,均给予福辛普利10mg/d,对照组不给予叶酸片,叶酸治疗A组给予叶酸0.8mg/d,叶酸治疗B组给予叶酸5mg/d,用药1年后三组血压均显著降低,未见明显差异。叶酸片与福辛普利联合降压,未见到叶酸有协同降压的作用。叶酸片能显著降低血Hcy水平,但与剂量无明显相关性。服用叶酸1年未见脑梗死的发病率有下降趋势。目前外源性补充叶酸成为治疗H型高血压的一种辅助方法,但叶酸补充剂量的大小及疗程还未达成共识。本研究旨在观察福辛普利联合不同剂量叶酸对老年H型高血压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