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宗教认知科学从认知和进化的角度,对宗教信仰的机制提出新的解释.目前主要有认知副产物理论和社会适应理论.认知副产物理论认为,宗教信仰并不具有任何进化的适应性,而是人类自身认知倾向的副产物,是一种无害的噪音.社会适应理论认为,宗教信仰能促进群体的团结合作,是一个精巧的社会适应机制,有助于群体的自然选择.宗教认知科学发展了核心概念,建立了新的宗教理论,为宗教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宗教认知科学是新近出现的从认知和进化的角度研究宗教的分支学科。主要有认知副产物和社会适应两种理论。认知副产物理论认为宗教信仰是人类认知倾向的副产物;社会适应理论认为宗教信仰促进群体的团结合作,是一个精巧的社会适应机制,有助于群体的自然选择。两种理论引发了系列的实验研究,由于宗教认知科学仍处于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的过渡阶段,未来需统一概念,加强实验范式的建立,更多地借助认知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开展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皮尔逊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哲人科学家卡尔·皮尔逊 (KarlPearson ,185 7~ 193 6)是一位社会达尔文主义者 ,他运用进化论思想探究了无机世界、人的历史进化、自然选择、道德、民族问题、人类和社会。在这个过程中 ,他既提出了某些富有启发性的见解 ,也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谬论。在整个 19世纪 ,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发现使社会研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维多利亚女王 (1819~ 190 1)时代的社会理论家都坚持认为 ,实证科学不得不改造知识的逻辑 ,从而改造伦理、政治和宗教。尤其是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185 9)出版之前 ,英国理论家就开始用进化…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代宗教学者热衷于研究宗教的起源和进化的历史,同时.他们试图将各种各样的宗教抽象化、一般化,使之适用于所有的宗教体系,著名代表人物爱德华.泰勒的宗教观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在泰勒看来,宗教发端于万物有灵的观念,并据此对宗教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即“对精灵实体的信仰”。本文着重从万物有灵论的不断流传演化、在此过程中发生的深刻变化及其所保持的完整的连续性,并结合其他学者对此问题的论证或反驳.来探讨宗教的起源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5.
唐名辉 《宗教学研究》2006,1(4):216-220
本文对于网络宗教兴起的社会机制进行探索。认为在网络技术范式的结构性动力和宗教本身的保守性力量的相互作用下,传统宗教经过一个改造和传播的过程,适应了网络化逻辑的要求,为人们所认知和接受后,人们会积极地参与到网络宗教事务的建构过程中来,最终会在网络空间中生成一种新的宗教范式,即网络宗教。  相似文献   

6.
在上一期,我们提到一些学者认为语言只是大脑进化的副产品而已。进化为人类赋予了巨大的脑容量,一旦几十亿个脑细胞联合起来发挥作用,创造出语言这种疯狂的事物也不足为奇。不过,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我们的语言能力和其它适应能力一样,是为了专门的功能和目标而得以进化的。这一期,我们继续介绍支持后一种观点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按照宗教发生学的规律,人类宗教的起源,大约经历了前万物有灵论与万物有灵论两个阶段,最后,随着至上神的起源而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各民族的宗教和世界宗教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宗教作为唯一原生形态的大文化的一部分——即原生宗教,更是这种发展规律的最典型形态。故揭示中国至上神——天帝的起源发展过程,不但对于理解中国宗教,而且对于理解整个中国文化,都将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侧重从《山海经》的角度做一点探源性研究,以就正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8.
张义南 《天风》1996,(10):35-37
宗教与科学是不是对立的?在不信宗教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所以不信宗教就是因为他们宣称自己相信科学,而宗教是反科学的。他们不能既相信科学又相信宗教,他们认为宗教与科学是对立的。那么,在信教的人中是不是也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的呢?虽然我们没有听到哪一位信徒公开宣称自己反对科学,但却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信徒,他们认为,信仰越虔诚,就应该离开科学越远。譬如生了病,就应该只祷告,求神医治,至于看医生服药是没有信心的表现。鄙弃医生与药物,说得严重些,就是反对科学。信主的人生了病,当然应当祷告,但同时也应该相信医药的力量。《近代科学奠基者的信仰》一文告诉我们.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也是虔诚的信徒。他们不仅不认为宗教与科学是对立的,更认为科学是上帝给予人类奇妙的、莫大的恩赐。因此,宗教与科学不是对立的。  相似文献   

9.
进化心理学和差异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个分支。进化心理学认为智力是一种进化的适应。差异心理学中智力是个体差异变量。本文试图整合二者的观点。认为智力既是进化的适应,也是个体差异变量。这将启示进化心理学家去研究更广范围的心理特质,允许智力研究和差异心理学运用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本文还介绍了与智力进化相关的热带草原法则和Kanazawa的Savanna—IQ互动假说。  相似文献   

10.
正每一种宗教与社会相适应,都有着时间和空间上的效应。从时间效应上,宗教需要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而嬗变;从空间效应上,宗教会对所处时代的社会宗教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促进自身与整个宗教生态共同进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宗教多信仰的国家,宗教生态更是一个融汇百川、博大精深的大系统。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步融入中国社会,并形成了中国佛教,正是通过在时间坐标上一次又一次的发生信仰形态嬗变,以适应不同时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