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羌族原始宗教祭司“释比”咒语拾零金绥之调查整理羌族原始宗教祭司“许”或“诗谷”的咒语,往往与唱经交替使用或同时并用,是其宗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有召神劾鬼、驱魔降妖,治病辟邪之功能。曩者学术界对唱经有一定的调查研究和披露,而对咒语则付诸缺如,由...  相似文献   

2.
神庙祭司是古代埃及祭司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埃及的世俗社会和宗教领域内产生过重大影响.但学界对神庙祭司的内部组织结构却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布列斯特德的<埃及古代文献>(5卷)、李希泰姆的<古代埃及文献>(3卷)和库明、戴维斯的<18王朝晚期埃及历史文献>(6册)等埃及古代铭文资料中有关神庙祭司资料的整合,从祭司衔号入手,对其构成和等级进行了全新的考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神庙祭司之于古埃及社会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隽 《世界宗教文化》2012,(3):52-56,120
古代中美洲各个不同文化在贵族的礼仪服饰上共享很多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服装的相互关系以及跨越时空的仪式活动连续性展示了它们之间内在的历史联系。这篇文章意在探究玛雅早期壁画和后奥尔梅克石碑雕刻中刻画的礼仪服装所表现的象征对应关系的内涵。这些服装的样式和象征内涵衍生于早期奥尔梅克的鸟神祭祀的装束。至后盛期,玛雅祭祀披风在样式和象征意义方面呈现多样化特征。但是,它们仍然出现在一些类似SanBartolo壁画里祭祀活动的场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云南直苴村为个案,通过田野调查,从彝族村落组织伙头制的组织形式、伙头主持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等为切入点,探讨彝族村寨组织(伙头制)与宗教信仰在彝族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直苴村彝族正是通过伙头制与伙头主持祭祀的神灵一起来对村落日常社会生活进行规范,从而达到禳灾祈福、护佑村落、和谐生活的目的.同时把祖先有关的神话故事传说粘连在宗教祭祀仪式中,在伙头担任者与伙头主持祭祀的神灵的禁忌中,凝聚对其祖先的历史记忆和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5.
羌族原始宗教祭司“释比”唱经研究金绥之羌族原始宗教祭司被尊称为“释比”,简称“比”。其自称各地不同。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威州以北至松潘、茂县地区,自称“许”;汶川县威州以南以西岷江和杂谷脑河沿岸,自称“诗谷”或“诗卓”;绵阳市北川县都坝、贯岭...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在诸多宗教的流传中,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舶来品”,其它影响较大者唯有道教系土生土长。道教脱胎于我国古代的原始宗教,在它形成的过程中曾吸收了殷周时代的巫祝祭祀、先秦时代的神仙方术;往后又揉和了儒家、阴阳家和佛教的某些说法。然考其渊源,它和流行于战国、两汉之际的黄老学派有直接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活人扮演先祖或死者神灵并代其接受祭祀的尸祭本属于宗教范畴,但是,古代宗教往往是与巫术混合在一起并利用巫术增强信仰。本文运用人类学巫术理论对中国古代的立尸祭祀仪式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古代的立尸祭祀包含着形象模拟巫术与接触巫术,具有巫术思维和巫术要素及手段,甚至还直接影响了其后在民间依然流传的巫术活动。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希腊人的观念中,公共祭神活动及宗教节日庆典与战争一样,都是城邦的头等大事,是公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希腊人为了表示对神的崇拜和尊敬,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宗教节日。古典时代,全希腊的宗教节日多得惊人,据统计,已知的就已超过300个。例如,雅典每年有144个宗教节日,雅典人每年至少有120天花在这些名目繁多的宗教节日上。宗教节日里祭神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一般包括游行、吟诗、献祭、祈祷、戏剧表演等等,而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则是祭祀。古代希腊人普遍认为,神庙是神的居所,不得随便人内,所以祭祀活…  相似文献   

9.
在古代墨西哥和危地马拉所有民族中都存在一种作为运动和宗教祭祀的橡胶球赛。这种球赛的祭祀功能在古典时期的玛雅人以及他们在墨西哥湾的近邻中十分重要。本论文对比论述古典时期的玛雅和韦拉克鲁斯地区的一些很可能与球赛相关的宗教活动。论述的重点是跟球赛相关的一种雕刻器物——"轭"——它在两个文化区域的共同点、它作为重要身份地位的标记和它的宗教形象的来源。论文还讨论两个不同文化区域在轭"的材料选用以及宗教形象方面的一些重要的区别,以明确各自文化是如何把球赛当作一项最基本的宗教祭祀来实施的。  相似文献   

10.
师公是甘肃中部地区民间傩坛的组织者,他们游走于庙宇、家宅与田野,开展祭祀活动,对地方民俗文化的形塑产生重要影响。民间傩坛包含多宗教文化元素,祭祀对象以宗法性传统宗教和道教为主,仪式建构依托道教斋醮科仪与宗法性传统宗教祭祀礼仪,在中原傩文化的基础上又嵌入藏族传统宗教及其傩文化元素,傩坛中的黑神则是藏传佛教阎摩护法与六臂大黑天护法。甘肃中部地区民间傩坛的师公与傩仪,成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国宗教文化多元通和特质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11.
凉山彝族的“尼牡措毕” ,是彝族宗教中传承绵远的祭祀仪式。通过“尼牡措毕”的超度亡灵活动 ,充分表达出彝族的宗教理念与信仰习俗。本文以“尼牡措毕”仪式为中心 ,探讨了祭祀活动的主要仪格 ,并对各种尼牡的概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度戒”是滇越瑶族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件大事,是道教、佛教与瑶族自身原始宗教融为一体的综合宗教习礼活动,分“师戒”和“道戒”两种,后者程序复杂、仪式繁琐、规模浩大.他们通过“度戒”,祈求人活着要有人的尊严,受人尊重,死后灵魂也有资格升入天堂,接受子孙后代的香火祭祀.其具有维系宗族集团的纽带、传承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开启文化宝库的钥匙、组成婚姻家庭的重要条件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学者和政治家为解释“基地”组织的行为提出过很多理论模型。其中一个理论假设是.恐怖组织可能类似于一种膜拜或邪教。并用此观,量去解释和理解“基地”组织等恐怖组织的活动。该观点认为,本·拉登是一个实施控制的人物.通过他的控制和操纵使组织成员同广大伊斯兰社会相脱离。如果该理论成立,我们就有可能创建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恐怖组织膜拜理论模型.把他们的行为解释成一种破坏性的宗教运动.而并非暴力性的政治集团。“基地”组织以及大多数恐怖组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膜拜或邪教。基地组织具备某些邪教特征。本文提出了一些标志,可有助于辨识可能向恐怖暴力活动发展的宗教运动。  相似文献   

14.
丁莺 《美与时代》2013,(11):44-45
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征,人们通常会在不同的场合穿用不同的服装。婚纱是婚礼时新娘穿着的服饰,即可单指身上穿的服饰,又可包括头纱、捧花的部分。如今的婚礼服主要以婚纱为主,这是一种有别于以红色为主的中式传统裙褂的服装,在颜色、面料及款式等方面都借鉴西方元素,包括文化,宗教及潮流等。  相似文献   

15.
哈尼族节日既是宗教祭祀的节日,又是农耕祭祀的节日,融合了传统宗教祭祀礼仪、民间世俗节日、饮食文化等丰富内涵。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都必须举行祖先崇拜祭祀礼仪和自然崇拜的农耕祭祀礼仪,而宗教祭祀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粮、畜的健康、增殖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带来了传统宗教信仰观的改变。文章运用实地全程参与式和关键人物访谈法,探讨文化变迁背景下,哈尼族为了达到传统宗教祭祀目的而进行文化的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16.
哈尼族的尼玛和尼玛里哈尼族)勒黑在哈尼族原始宗教求神、驱鬼、招魂等活动中,有一类专为他人占卜问病,走阴间招领他人失落之魂而不进行具体祭祀活动的女巫,哈尼族称作“尼玛”,其招魂表演活动称为“尼玛里”,意即女巫走阴招魂。据说,“尼玛”能通阴间的神界。她们...  相似文献   

17.
彝族先民在生存斗争中构筑了人神共处的信仰世界 ,其宗教信仰反映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本文考察了《普兹楠兹》反映的云南撒尼支系彝人的原始信仰 ,分析了其宗教祭祀活动的特征 ,讨论了古代撒尼人对神灵依赖与超脱的矛盾情结。  相似文献   

18.
<正>宗教的观念与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往往是"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冯友兰语)。故《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华夏传统中,与祭祀相关的宗教活动、与战争相关的军事活动均视为国家大事,国家层面的宗教事务、宗教活动及相关的宗教制度是极受重视的。在如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如何从全球视角重新看待中国宗教的发展,中国的宗教信仰是如何参与到世界宗教信仰的发展中,并在此过程中展示出中国文化的珍贵品质与独特贡献的呢?  相似文献   

19.
阿昌族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由阿昌族神话传说发展而来,集创世神话、人类起源神话、英雄神话和洪水神话于一体。其宗教叙事表现为神鬼观念、巫术观念、宗教哲学观念以及创世始祖崇拜、葫芦崇拜、盐神崇拜、猎神崇拜、弩箭崇拜等多重内涵与价值,由祭司活袍在阿露窝罗节、婚嫁、建房、丧葬等民俗活动的仪式上念诵或唱诵加以演述。阿昌族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是阿昌族传统宗教信仰的重要载体,阿昌族传统宗教通过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的演述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20.
《观》卦的祭祀内涵与儒家哲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卦卦爻辞记述的是古代祭祀的情景。在后来的学术流变中,儒家学者不断把自己的哲学思想附加进去,对这一祭祀活动做出种种合乎人伦哲理的解释和分析,从而使之成为儒家思想培育的沃土。这一理论阐释的发展变化过程,不仅体现了儒家哲学学术思想发展流变的理趣,更显示了儒家思想和宗教祭祀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