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考《废都》与“废都现象”陈辽《废都》(贾平凹著)与“废都现象”的出现,无疑是中国文学界1993年的重大事件之一。如何评价《废都》?如何看待“废都现象”?《废都》与“废都现象”又为什么得以在1993年出现?现将我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所得,向读者们谈谈我...  相似文献   

2.
当今,道德失衡或道德滑坡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成为社会刻不容缓的一个问题。那么,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何处?即道德失衡或道德滑坡的实质、成因是什么呢?如果我们将道德失衡或道德滑坡视为“精神现象”,那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决定意识”这一最基本的命题,笔者认为,当今社会的利益失衡是道德失衡或道德滑坡的主要成因。为什么?因为“义”和“利”是始终捆绑在一起的。谁都不会否定,作为道德范畴的“义”是一种“精神现象”;而“利”,则是一种“物质现象”,一种经济现象。所以我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有“义利之辨”。“辨”之实…  相似文献   

3.
“心理饱和”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在社会生活中,心理饱和现象几乎随处可见。有个美国商人去印第安人居住地旅游,他见那里的人用手编织的草帽很漂亮,于是问:“买一顶多少钱?”“10元。”“如果我买100顶你们的草帽呢?”“每顶20元。”“为什么我买批发还更贵?”“编一顶我们很新鲜,编10顶我们要耐着性子,而要编100顶相同的草帽,我们要怎样强忍着性子啊!”心理饱和导致这笔生产失败。[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冲突中封闭,我们在冲突中开放,我们在冲突中矜持,我们在冲突中对话,我们在……“我们是谁?”罗蒂这样问,以终结一个“我们是什么?”的“传统”。“德性之传统”如何?麦金泰尔如是探究——即便此“传统”在“我们是谁?”的笼罩下。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情...  相似文献   

5.
儿童是谁?如何认识儿童?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儿童是与成人不同的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天真可爱,好动,好奇,具有丰富的现象力、模仿力和创造力。在人类繁衍的进程中,儿童仍保存了动物的某种野性,因此需要教育。然而,成人意欲促成“理想儿童”,“理想儿童”促成教育中当下现实儿童的“缺场”。  相似文献   

6.
梁林天慧 《天风》2010,(9):46-47
何谓公义?在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里,这问题不易厘清。行公义可说是主动留意众人都关注的事情。在香港,近期引起关注的问题,包括贫富悬殊的现象、法治是否完整,以及社会架构或机制能否更完善地保障人人平等,获得公平对待。要鼓励市民(包括信徒)关心整体社会的需要,其实并不容易。试想,华人向来注重“修身”、“齐家”,有多少人能真的思考“治国”?更遑论“平天下”了!在一般人看来,能照顾家庭、尽上本分,所谓“安分守己”,已算是一个“好人”。  相似文献   

7.
“三表法”是墨子认识论中的一条重要原则,而“尊天”、“事鬼”则是墨子的社会思想或宗教思想。就思想进路言,前者是后者的认识论基础;但是,如果对墨子的前后两种思想进行比较,人们又会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现象──前者显然带有浓厚的朴素唯物主义色彩,而后者则无疑具有明显的唯心主义性质。如何看待墨子思想中的这种矛盾现象?本文试对此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讨。(一)所谓“三表法”,亦即墨子在《非命上》说:“言必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接送”是继“中国式过马路”之后又一个热词,现在不少学校不到点都不让学生进校门,再加上校车难以普及,孩子上下学路上的安全问题确实让人焦虑。然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对中国本身缺乏社会安全感外,国内幼儿建筑的空间的不完善是否也是其原因之一呢?本文结合了“中国式接送”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幼儿的视野来营造幼儿建筑环境空间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句名言。然而以“人和”为立国之本的蜀国最先灭亡,以“地利”为保国之根的吴国随后灭亡.而以“天时”为国策的魏国却胜利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人和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天时”?这也可以...  相似文献   

10.
医疗纠纷私了场是医患双方在医疗纠纷协商处理过程中所处不同位置关系而构成的一个社会空间,它由医疗场和情理场构成,具有争夺性和妥协性.一起医疗纠纷的协商解决往往是医方和患方在私了场中进行策略性互动的交往过程.在此过程中,患方秉承小事闹大的行动逻辑;医方则践行大事化小的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11.
后世存在有证据吗?我们能否与亡者进行沟通?他们的存在是否具有一定的形式呢?是“脱离肉体的灵魂”或是“无实体的精神”?这是个古老的问题,它事关信仰永生和强烈的对不朽的渴望。科学能否调查和揭示那些基于有神论信仰者利益的声明吗?回答是肯定的。科学在尽其所能来回应这些声称时要面对不仅仅是宗教学家们所倡导的灵魂不朽和天堂许诺等内容对人们的深刻影响,还要迎接来自媒体和公众的艰巨的挑战,媒体不断追求轰动效应,庞大的公众群体迷恋于此类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不知你是否注意过生活中的“从众现象”?一个人总是不知不觉地力求和多数人的看法和行动保持一致,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美国人詹姆斯·瑟伯曾对此现象作了一段生动有趣的描述。突然,大街上有一个人跑了起来,大概这个年轻人猛然...  相似文献   

13.
后世存在有证据吗?我们能否与亡者进行沟通?他们的存在是否具有一定的形式呢?是“脱离肉体的灵魂”或是“无实体的精神”?这是个古老的问题。它事关信仰永生和强烈的对不朽的渴望。科学能否调查和揭示那些基于有神论信仰者利益的声明吗?回答是肯定的。科学在尽其所能来回应这些声称时要面对不仅仅是宗教学家们所倡导的灵魂不朽和天堂许诺等内容对人们的深刻影响,还要迎接来自媒体和公众的艰巨的挑战,媒体不断追求轰动效应.庞大的公众群体迷恋于此类现象。  相似文献   

14.
人类对死亡的思考,从古到今绵延不绝。在海德格尔之前关于死亡的种种思考中,不乏许多精辟的见解和深刻的论述。但这些不是以实用就是以教化为指归的思考,无法透入产生并支配这些思考的“形而上”的根处。无论死亡被理解为一种自然现象或一种生理现象,还是被阐释为一种社会现象或一种超验的彼岸现象,其理解和阐释的本质依据都在于:死亡不在场;更确切点说,一切理解和阐释都奠基于“将来会──可现在尚未”这种关于死亡不在场的基本领悟上。然则理解和阐释不在场者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作为不在场者的死亡注定不可能向各种理解和阐释敞显…  相似文献   

15.
“人类中心主义”之我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前,“人类中心主义”被普遍认为是环境问题的“罪恶之源”,环境伦理学界对它的批判声更是不绝于耳。然而,究竟何谓“人类中心主义”?对此,人们理解上存有模糊性,使用上呈现混乱性,由此导致环境伦理学研究中理论上的矛盾性和不彻底性。为此,本文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就“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及其理解,以及环境伦理学的动机和归宿问题,作些尝试性的探讨,以就教于理论界。一、“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人类中心主义”这一外来词,自西方传入我国理论界后,人们对它的涵义众说纷法。其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用其词而不究其义,甚至以…  相似文献   

16.
赵朴初先生近年来在很多场合强调佛教是文化现象。据赵先生介绍,毛泽东在延安时,有一天和他的警卫员李银桥出去散步,毛泽东说:“我们去看看寺庙好吗?”李银桥说:“有什么看头,都是一些迷信。”毛主席说:“片面片面,那是文化。情吗?那是名胜古迹,是历史文化遗产。”①遗憾的是,毛泽东关于佛教是文化的论述在我国很长时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把佛教视为迷信、落后的思想仍大有人在。在学术研究领域,人们的视野也比较狭窄,虽有人认为佛教是文化现象,但多是一两句现成结论,详细论证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试图揭示佛教做为文化…  相似文献   

17.
利益集团如何用“中和之道”守护既得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中国道教》2009,(5):33-39
以道家、道教的“智慧之眼”审视,利益集团应该如何用“中和之道”守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若以人之常情分析,谁不想守护住自己的既得利益?谁又不想把自己的既得利益代代相传?有谁愿意君子之泽、当世而斩?然而,既得利益集团从历史走到现在,往往却是事与愿违,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财富从手上丢失,为什么会如此?有没有什么路径进人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初,人们曾讨论过一个在中国似乎从来不是问题的问题:一位年轻的女出纳员为了2300元公款和歹徒搏斗牺牲了生命。有些人问:“难道几千元钱比命还贵?”“我们为什么非要以死来捍卫正义?”“漠视自己的健康、轻视自己的生命难道就是情操高尚?”不能说这些问...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超常现象?《百度百科》的解释是:超常现象是英文“anomalous phenomenon”的翻译,是指与科学和常识相互矛盾的现象;超常现象无法用已存在的逻辑架构、或普遍被接受的现实知识来解释。超常(Paranormal)这个词汇是相对于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所衍生的超自然(Supernatural)的代换词汇。  相似文献   

20.
大圆镜智     
阿静帮阿玮抬一面镜子,边抬边说:“这镜子可真是贱货,几十元买了这么一大面!”阿玮笑着说:“你可别小看了这镜子啊!它可以当你的老师呢。”“哦?”阿静也逗趣说,“不知这镜子老师将何以教我啊?”“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放到镜子前面,它都映得出吗?”阿玮问。“当然。”阿静说。“那么东西移开后,镜子里还留有余影吗?”阿玮问。“那怎么会呢?”阿静说“这就是智慧啊!”阿玮说,“这叫‘物来则应,过去不留。’请问老兄,你在生活中能做到‘事来则应,事过即忘’吗?”“不能”。阿静说,“想不到这镜子还真有点门道,还有吗?”“多的是”,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