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统计学习能力作为快速习得环境中信息规则的先决条件之一,有助于个体以较小的消耗代价适应环境。音乐训练作为一种由多个感官共同参与的强化活动,被广泛认为是有助于提升认知能力的有效手段。随着统计学习在音乐适应中核心地位的确认以及音乐训练效应的反复验证,近年来,陆续有研究在行为表现和脑机制上证实了音乐训练能够增强个体对输入信息中统计规则的敏感性、促进听觉统计学习能力的提升。然而,关于音乐训练能否促进视觉等其他模态的统计学习能力,目前还存在不一致的结果。未来研究还应对跨模态统计学习能力的音乐训练促进效应做进一步探索;也可选用新手被试进行音乐训练干预,以明确音乐训练与各模态统计学习能力增强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音乐和语言的关系研究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来自行为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证据进一步表明,音乐经验能够跨领域迁移至第二语言的习得,表现为音乐经验在理解、产生及学习三个方面促进第二语言加工,并且这种迁移效应的内在机制是通过促进音乐和语言的共同声学线索加工以及个体一般认知加工能力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在此基础之上,未来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深入细致的探索,澄清音乐经验和音乐天赋对二语加工的影响,比较音乐经验影响母语加工和二语加工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3.
追踪手势对视空间学习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筱倩  宋晓蕾 《心理学报》2022,54(9):1009-1020
本研究采用地图学习任务范式考察了追踪手势对视空间学习的影响和增强, 并试图从追踪手势的角度寻找能够有效促进操作者视空间学习的方法。实验1探究了产生追踪手势对视空间学习的增强作用; 实验2采用遮挡范式考察了产生追踪手势增强视空间学习的作用机制, 发现产生追踪手势所提供的视觉信息和感觉运动信息共同作用于视空间学习过程; 实验3从具身认知的视角探索了基于追踪手势的视空间学习增强方式, 发现以自我为参照产生追踪手势可以更好地增强个体的视空间学习。本研究结果很好地支持并补充了手势的具身认知理论。  相似文献   

4.
音乐与个体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霰  南云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8):1231-1235
人类对音乐的感知体验起始于生命早期。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表明, 音乐对个体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 音乐经验主要调节大脑加工信息的方式, 同时会影响语言、空间、以及运动能力的发展。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研究者们在音乐认知领域的新发现, 重点关注于音乐对脑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统计学习是指个体在连续刺激流中发现转移概率等统计规律的过程, 在Saffran等(1996)的经典婴儿语音切分研究中首次被提出。大量研究证实了统计学习的普遍存在, 近期学界开始关注统计学习的特异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 尤其是从学习过程及其特异性两个方面阐述统计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并揭示其和语言的交互作用。未来应从脑和行为的多模态数据视角, 丰富统计学习结果的行为和神经指标, 考察不同类型统计学习过程的动态神经活动模式, 建立统计学习行为和脑的关联, 深化对统计学习认知神经机制的认识, 在统计学习与语言交互作用的基础上, 从成人二语学习切入结合音乐统计学习训练探讨促进语言学习的统计学习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6.
语言障碍是自闭症的核心症状之一,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对其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诸多研究证实音乐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从干预材料的角度出发,音乐干预包括将音乐刺激与语言刺激严格匹配的音乐干预方法以及将音乐作为学习背景的音乐干预方法,二者均能有效促进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表达和交流。目前最有代表性的自闭症语言障碍的音乐干预方法包括听觉动作通路训练(AMMT)、基于旋律的语言沟通治疗(MBCT)以及背景音乐干预方法。音乐干预方法的发展今后需着眼于音乐类型的选择、音乐与其他活动的结合,同时兼顾不同自闭症儿童群体的适用性以及音乐干预在生活中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近年来对音乐与语言的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音乐与语言可能拥有一些共同的神经机制;而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则表明两者可能同时拥有分离的、各自独立的神经基础.文章对这两类研究做了总结和比较,探讨了相关的理论模型,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工作家庭促进关注的是工作-家庭关系中的积极方面,指的是个体由于在某一社会系统(工作或者家庭)中的投入,而对另一系统(如家庭或者工作)的发展产生贡献的程度。文章首先探讨了工作家庭促进的理论源流、概念界定以及三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接下来介绍了基于系统论思想的促进发生机制模型;最后指出了今后两个首要的研究方向,即工作家庭促进测量工具的开发及其与相关变量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9.
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社会中, 越来越多的儿童接受音乐训练, 试图通过音乐训练提高认知能力。针对认知活动中的语言能力、空间能力以及数学能力, 探究音乐训练与认知能力的关系, 试图为音乐教育提供实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尽管音乐训练与认知能力的关系较为复杂, 但是, 音乐训练与个体的语言知觉和产生能力以及空间视觉化能力都存在正相关, 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这些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艳霞 《美与时代》2003,(10):31-32
歌唱艺术它不仅仅是学习演唱技巧,要更好的完成声乐作品,歌者必须掌握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比如我国一些专业的音乐院校和一些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除学习专业外还要学习与音乐相关的课程以及文科类的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音乐修养。声乐作品来源于生活,以其精练的语言反映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也反映出作曲家的审美立场和世界观,歌者在表达作者意图的同时,也必然要加进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因此,对歌唱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时候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歌唱者音不准、节奏不稳,旋律演唱生硬,缺乏美感,这都与歌者本人音乐知识和音乐修养有着…  相似文献   

11.
婴儿听觉感知能力的发展对于他们未来的语言学习和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大量的研究主要关注语音感知方面,只有较少的研究将非语音感知纳入考虑之中,但了解非语音感知的特征和机制将有助于增加研究者对听觉加工以及儿童发育的认识。该文分别介绍了婴儿语音感知中的三种偏好——对语音、“婴儿语”和母语的偏好,并尝试着将非语音分为音乐、人类的非言语发声、环境声音三类进行阐述。通过对比这两大类声音的感知得到婴儿可能存在语音感知的左脑偏侧化和音乐感知的右脑偏侧化现象,但这也尚存争议,目前有特定领域模型、特定线索模型和脑网络模型三种理论对偏侧化现象的认知机制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2.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nonword repeti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language and literacy development, but few studies have considered the extent to which learning to read influences phonological skills as indexed by nonword repetition performance. We explored this question using a latent variable longitudinal design. Reading, oral language and nonword repetition were assessed in 215 children at age 6 years and one year later at age 7. Reading at 6 years predicted growth in nonword repetition between 6 and 7 years, independent of the effects of oral language skills and the autoregressive effect of nonword repetition at 6 years, but nonword repetition was not a longitudinal predictor of the growth of reading.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learning to read has a powerful effect on children's language processing systems. We consider how learning to read might influence speech processing, and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our findings for theoretical accounts of reading disorder.  相似文献   

13.
音高是音乐和言语领域中一个重要维度。失歌症是一种对音乐音高加工的障碍。探讨失歌症者对音乐和言语音高的加工有助于揭示音乐和言语音高加工是否共享特定的认知和神经机制。已有研究结果表明, 失歌症者对音乐音高加工存在障碍, 这种音高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言语音高加工。同时, 声调语言背景无法弥补失歌症者的音高障碍。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资源-共享框架(resource-sharing framework), 即音乐和语言共享特定的认知和神经机制(Patel, 2003, 2008, in press), 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失语症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万璇  董世华  蒋存梅 《心理科学》2014,37(1):217-224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展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互动障碍,语言交流困难以及刻板行为等症状。已有研究表明,在音乐方面,自闭症者不仅表现出较强的音乐音高知觉能力,而且在音乐表演方面也体现出某些优势。然而,在言语方面,自闭症者除了在言语音高轮廓分辨任务中得分较高外,对言语语调的知觉能力明显比正常人更差,同时,他们对言语语调的产生也存在障碍。本研究不仅可以推进音乐和言语对比研究,而且也为自闭症者言语康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张晶晶  杨玉芳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2):2043-2051
语言和音乐在呈现过程中, 小单元相互结合组成更大的单元, 最终形成层级结构。已有研究表明, 听者能够将连续的语流和音乐切分成层级结构, 并在大脑中形成层级表征。在感知基础之上, 听者还能将新出现的语言和音乐事件整合到层级结构之中, 形成连贯理解, 最终顺利地完成交流过程。未来研究应剖析边界线索在层级结构感知中的作用, 考察不同层级整合过程的影响因素, 进一步探索语言和音乐层级结构加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语言和音乐中短语边界的认知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语言和音乐中有关短语边界加工的一些研究成果。首先,语言中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进行的众多研究表明,口语中的语调短语边界和阅读中的逗号都能诱发中止正漂移(CPS)这种反映语调短语中止的ERP成分。然后介绍了近期关于音乐短语结构的一系列ERP和事件相关磁场(ERF)研究,结果发现在各种实验条件下音乐CPS都能够稳定产生。最后,对今后汉语韵律层级结构边界的认知加工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日常生活中, 语言的使用往往出现在某个视觉情境里。大量认知科学研究表明, 视觉信息与语言信息加工模块并不是独立工作, 而是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本文以视觉信息对语言加工的影响为主线, 首先对视觉信息影响言语理解, 言语产生以及言语交流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次, 重点对视觉信息影响语言加工的机制进行了探讨。最后介绍了关于视觉信息影响语言加工的计算模型, 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Evidence of distributional learning, a statistical learning mechanism centered on relative frequency of exposure to different tokens, has mainly come from short-term learning and therefore does not ostensibly address the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learning processes. The present longitudinal study examines both short- and long-term effects of distributional learning of phonetic categories on non-native sound discrimination over a 12-month period. Two groups of listeners were exposed to a two-minute distribution of auditory stimuli in which the most frequently presented tokens either approximated or exaggerated the natural production of the speech sounds, whereas a control group listened to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for the same length of time. Discrimination by listeners in the two distribution groups improved immediately after the short exposure, replicating previous results. Crucially, this improvement was maintained after six and 12 months, demonstrating that distributional learning has long-lasting effects.  相似文献   

19.
It is well established that variation in caregivers’ speech is associated with language outcomes, ye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learning principles that mediate these effects. This longitudinal study (n = 27) explores whether Spanish‐learning children's early experiences with language predict efficiency in real‐time comprehension and vocabulary learning. Measures of mothers’ speech at 18 months were examined in relation to children's speech processing efficiency and reported vocabulary at 18 and 24 months. Children of mothers who provided more input at 18 months knew more words and were faster in word recognition at 24 months. Moreover,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the influences of caregiver speech on speed of word recognition and vocabulary were largely overlapping.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first evidence that input shapes children's lexical processing efficiency and that vocabulary growth and increasing facility in spoken word comprehension work together to support the uptake of the information that rich input affords the young language learn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