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等量性研究方法 ,结合技术性文献分析、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等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 ,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进行了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 ,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 ,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 ,包含认知特性、个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 ,具体化为 1 8个因素成分。编制的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中学生心理素质表现出性别、年级的特点 ,从年级发展趋势来看 ,呈现高二 >初二 >初一 >高一 >高三 >初三的年级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2.
黄水  陈文锋  傅小兰 《心理科学》2007,30(1):148-150,154
本研究的目的是修订中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量表,探讨它的结构和效度。研究参考台湾修订版对Guglielmino量表进行翻译,构成量表;结合内外控量表、学业成就归因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有效测试了1000名中学生,采用信度分析、因素分析和外部效标分析等方法考察量表的结构和效度。结果发现6个因子结构最优,α分别为0.861,0.791,0.809,0.630,0.888,0.781,各个条目的因子负荷介于0.30-0.69。6因子结构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都在0.90以上,6因子与各个效标的相关为大多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研究的结论是修订的中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倾向量表具有良好的6因子结构和信效度。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王极盛  丁新华 《心理科学》2002,25(5):538-540
采用自编的创新心理素质量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55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编创新素质量表包括三个子量表,分别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量表,经检验三个子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2)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心较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预测作用较大,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对创新能力的预测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SCL-90、EPQ等量表,对苏中地区小学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苏中地区小学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显著相关。(2)苏中地区小学教师人格特征的N分、P分和E分因子进入心理健康因子的回归方程,是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性影响因素。(3)N分、P分和E分因子对心理健康的解释率为28.6%。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师教学自主权量表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选取1222名中小学教师,针对Pearson和Hall(1993)编制的教学自主权量表进行修订。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修订后的量表与原量表结构一致,包括课程自主和一般教学自主两个因素。修订后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是一个有价值的测量教学自主权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6.
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辛自强  张梅 《心理学报》2009,41(1):69-78
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真的在逐渐下降呢?为回答这个问题,研究采用“横断历史研究”这种特殊的元分析方法,选取1992年至2005年间107篇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研究报告,分析了111925名中学生在该量表9个因子上得分随年代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SCL–90的7个因子均值与年代正相关显著(0.22~0.35),7个因子均值的增加量为0.09~0.22(效果量d为0.06~0.35),这说明1992至2005年间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在缓慢增加,即中学生健康水平缓慢下降。(2)SCL–90的7个因子的标准差与年代间正相关显著(0.19~0.38),这说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再像以前那样趋同,而是逐年变得更为分化。(3)中学生SCL–90得分与社会威胁、教育状况、经济状况三方面的10项社会指标相关显著,这说明社会变迁是预测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ISC-CR)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主成分分析和α因素分析两种方法对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ISC-CR)以及原量表WISC-R常模进行因素分析,并采用斜交旋转对初始因子矩阵进行转轴处理。结果表明:三因子模型比较符合WISC-CR的结构。常识、类同、词汇和理解四个分测验主要负荷言语理解因子;填图、图片排列、积木、拼图和迷津五个分测验主负荷知觉组织因子;而算术、背数和译码三个分测验主要负荷记忆/不分心因子。WISC-CR与WISC-R各分测验所负荷的各种因子一致性。83-.971,说明WISC-CR保持了原量表的功能,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相似文献   

8.
家庭暴力与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家庭暴力量表和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对广州市403名中学生进行测试,探索家庭暴力(包括肢体暴力、言语暴力、冷暴力)与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家庭暴力是普遍存在的,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较大;家庭暴力的严重程度为冷暴力>言语暴力>肢体暴力;三种暴力与心理素质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冷暴力对心理素质有更强的预测力,它具有较大的隐藏性和更多的伤害性,更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编制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问卷。结果发现,(1)问卷由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学习管理、就业准备、人际交往、角色适应六个分量表构成。(2)各分量表及问卷的a系数分别为0.859、0.847、0.826、0.742、0.751、0.757、0.902。(3)验证性因素分析所提取的6个因子构建的模型拟合较好。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测量。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经过修订的《中学生性心理调查问卷》和《中学生人际交往调查问卷》,对浙江省中学生的性心理发展与人际交往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性心理发展中性认知水平、表露欲两个维度存在着显著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2)在人际交往方面,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性别倾向上有显著的差异;(3)从总体上看,中学生性心理发展与人际交往之间的相关并不显著,但在性心理发展水平与人际交往中的外向性、性别倾向等方面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