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中医体质理论应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体质与辨证辨证论治是公认的中医学的最主要特点和理论核心 ,对现代医学而言 ,也是最值得借鉴的。而“证”是对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特点的高度概括。而病理特点的不同恰恰以体质差异为根据。中医理论认为 ,疾病的发生是以脏腑为核心 ,外感六淫 ,七情、饮食、劳逸等因素作用于人体 ,由于各脏腑禀赋强弱不同 ,从而决定着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及病变类型的倾向性。当致病因素侵犯人体 ,会随着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寒热虚实的差异而发生病理性质的变化。如 :阳热偏盛之体 ,感受湿邪 ,易从热化 ,而至湿热为患。脾阳不足之人则易从…  相似文献   

2.
自我认知干预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自我、个性为内容辅以专家讲座展开了自我认知训练干预,对象为29名随机抽取的中学教师,干预实施持续了两个学期,测查工具为SCL-90、SDS、SAS.结果表明:干预后所有各项的均数均有下降,且除偏执因子外均达P<0.01显著意义水平;干预在偏执因子上效果较为一般,在"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饮食睡眠"、"敌对"、诸因子上效果良好,在强迫、人际敏感、焦虑因子上效果更为良好;总之,自我认知干预对教师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此影响在不同心理因子上会有不同效果.  相似文献   

3.
学习不良自60年代成为教育界及心理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后,人们对学习不良学生的帮助主要是在学业技能的发展及矫治方面,而学习不良学生的社会性及情绪方面则被忽视了,只是在近期人们才提出应该对学习不良者的社会技能进行干预,并开始特别注意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成果已经揭示了学习不良学生心理健康的侧面;同时,在如何改善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面,也形成了一些见解。该文就是对这些研究成果的评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提高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方法 对91名精神科护士采取改善工作环境、改进护理用具、提高护理人员的配置、实施人性化管理、加强职业安全教育等措施进行综合干预,在干预的前后运用SCL-90症状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评价.结果 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突出表现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经综合干预后,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P<0.05).结论 管理者应长期关注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帮助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年轻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与预防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北京市50个18-30岁以及2201个农村流动人口开展定性和定量调查,深入考察了北京市年轻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以及心理行为问题,分析在该人群中开展心理健康预防干预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流动人口心理健康预防干预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三维干预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有效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昆明市两所普通小学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实验研究,对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身三个子系统进行了多侧面的三维干预。结果表明:(1)实验组学生比对照组学生的总体一般焦虑水平下降;(2)学习适应性提高;(3)问题行为症候群的学生人数和问题行为比干预前明显减少。验证了教师、家长、学生三维干预结合模式对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探讨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北京市50个18-30岁以及2201个农村流动人口开展定性和定量调查,深入考察了北京市年轻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以及心理行为问题,分析在该人群中开展心理健康预防干预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流动人口心理健康预防干预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归因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干预研究之概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就归因方式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特点、规律及其心理机制以及通过归因干预改善和提高个体与群体健康水平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并对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作者认为,归因干预可能是改善和提高个体与群体的健康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未来的研究应着眼于揭示个体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生活事件在特定归因和维度归因上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特点、规律及其心理机制,并就归因干预的理论和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团体宽恕干预在大学生恋爱受挫群体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以31名在恋爱中受到过伤害的女大学生为对象进行6次团体宽恕干预,并设立一般干预组和控制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前测中,三个组在恋爱宽恕问卷的四个维度、抑郁量表、焦虑量表和幸福感量表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2)后测中,在恋爱宽恕问卷的四个维度上,宽恕干预组均优于控制组,而一般干预组和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在抑郁、焦虑和幸福感三个量表上,宽恕干预组和一般干预组都要优于控制组,但两个干预组之间差异并不显著;(3)前后测比较显示,宽恕干预组在各个指标上均有了显著变化;一般干预组在抑郁、焦虑和幸福感量表的得分上有了显著变化,但在恋爱宽恕的各个维度上(除报复维度)变化不显著;控制组则在各个指标上都没有显著变化。研究表明,面对恋爱受挫群体,宽恕干预的针对性更强,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雷雳 《心理学动态》2000,8(1):58-62
学习不良自60年代成为教育蜀及心理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后,人们对学习不良学生的帮助主要是在学业技能的发展及矫治方面,而学习不良学生的社会性及情绪方面则被忽视了,只是在近期人们才提出应该对学习不良的社会技能进行干预,并开始特别注意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成果已经揭示了学习不良学生心理健康的侧面;同时,在如何改善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面,也形成了一些见解。该就是对这些研究成果的评介。  相似文献   

11.

中医经典历来为医家所看重,但中医经典文简义深,文字诠释和注疏中医经典的方法尚不能深刻阐释中医经典的核心内涵,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阐释方法的研究。历代医家在阐释中医经典义理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阐释方法。在对中医经典“以经解经”和“以论释经”两种传统阐释方法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认为基于中医临床的“以病诠经”方法是中医经典保持活力的源泉,对中医经典研究具有现实的价值,并可促进中医学术与临床的发展。“以病诠经”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经典阐释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心理卫生思想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万金 《心理科学》2001,24(5):633-633,632
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又称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预防和矫治各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以提高人类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及改造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医学文化和养生之道里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卫生思想。本文作些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3.
Nearly 200 people were administered the Langner-22 index of mental health. They were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depending on their employment status: full-time employed, part-time employed, unemployed, retired, and students. Although there were no age or sex differences in the total mental-health scor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ve employment groups' total score, with full-time employed people having the lowest score and unemployed people the highest score. There was,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cores of the part-time employed and unemployed, which were moderately high, and of students and retired people, which were intermediate.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nature of employment in relation to mental health, and in terms of the nature of part-time employment.  相似文献   

14.
理学太极论与后期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金元医家朱丹溪开始引入理学太极观念,导致后期中医学理论发生了嬗变.朱丹溪以太极来解释具体的医学问题,到了明代医家孙一奎则开始以命门来理解太极,突出了先天之本对人体生命的重要意义.循此思路,赵献可将命门太极拓展为一个无形统摄有形的先天命门太极系统,不仅凸显了命门太极对人体生命的统摄作用,而且更具有可操作性.张介宾将太极观念运用到自然观、人体观与认识论三个领域,提出太极三说,使理学太极观与医学的结合达到了逻辑的终点.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承受力词汇内隐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文  陈淑菊 《心理科学》2004,27(5):1209-1211
本研究以内隐人格假设和词汇学假设作为研究的方法学基础,在619名大学生预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形容词调查表,然后对1566名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进行正式调查,结果表明:(1)我国大学生心理承受力主要包含六个因素:意志能动性、人际适应性、理智性、自我适应性、包容性和超然性;(2)大学生对心理承受力成分的看法印证了专家关于压力抵抗人格特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培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玲娟 《心理科学》2007,30(4):977-978
学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与其教师的胜任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特征可以概括为:职业理念与专业意识、职业人格特质、专业知识与技能等。要提高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应从胜任力特征分析角度出发,设计相关课程与活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并将内隐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及其人格特质融合于其中。  相似文献   

17.

基于现象学方法,以《黄帝内经》中提出的有关人的存在与心神的几个追问为线索,阐述了中医关于人是一个独特存在的三个命题:其一,人是自主的和有态度与行为选择自由的一种存在,人的行为决定了自己的期望寿命;其二,得神和守神是人之存在的本质特点,对于人类的疾病而言,调神和守神永远处于中医序贯治疗的首位;其三,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是人病不可愈的根本原因,人可以通过自己意志的力量,去实现“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达到“终其天年”期望寿命的目标。认为中医关于人存在本质的这些追问和回答迄今仍具有很强的科学价值和生存论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