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ERP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发展性阅读障碍,ERP,语音缺陷假说,Oddball范式。行为实验已经发现,语音能力的缺损是拼音文字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核心。然而近年来行为研究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也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与基本知觉障碍有关。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简称ERP)作为一种独特的电生理学研究手段,从一个更为直观的角度验证了行为实验的结果,推动了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进展。语言认知水平ERP研究表明,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在存在语音加工和信息整合的缺陷。感知觉加工层次的ERP研究结果则不尽一致,有的研究发现,阅读障碍存在着基本的听觉加工缺陷;有的研究则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存在言语声音加工的缺陷,而对非言语声音的加工与正常读者没有显著差别;有的研究支持大细胞通路受损假说,发现阅读障碍在低对比度和低空间频率上存在视觉加工的缺陷,有的研究结果则没有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者与正常读者在不同对比度和空间频率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阅读障碍语音缺陷是阅读障碍的关键原因之一。脑科学研究发现,拼音文字系统中阅读障碍者在语音加工的神经机制上存在缺陷,相关脑区包括颞—顶—枕联合区和额下回;而汉语阅读障碍者语音加工时,激活的脑区和拼音文字系统阅读障碍者激活的脑区不同,涉及左额中回和右脑一些皮层。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阅读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冯小霞  李乐  丁国盛 《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2):1864-1872
过去几十年中, 研究者基于脑区功能定位的思想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神经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揭示出阅读障碍者在特定脑区的异常。近些年, 考虑到阅读加工过程的复杂性以及需要多脑区协同参与的特点,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脑区连接的角度探讨阅读障碍的神经机制。结果发现阅读障碍者在阅读相关脑区间的白质结构连接和功能连接上均表现出异常, 这说明阅读技能受损和脑区连接异常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未来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讨脑区连接异常和特定脑区异常之间的关系, 以及结合基因、脑、行为和环境等多个因素探寻阅读障碍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4.
认知神经心理学为阅读机制的探讨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认为不同阅读障碍是不同加工通道选择性受损的结果。近年来,基于联结主义的三角模型理论,研究者提出了主要系统假说(primary system hypothesis),认为阅读障碍是主要的认知系统(如视觉、语义和语音系统)受损导致的:表层障碍是因为语义系统受损导致的阅读困难,语音和深层障碍是语音和语义系统同时受损时综合症状的连续体。该理论认为各主要系统可能同时是多个认知活动的加工成分,一个系统的受损会影响所有与之相关的认知过程,从而把阅读障碍与其它认知功能障碍联系起来。统一的主要系统受损下对各种获得性阅读障碍形成机制在文中得到详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发展性阅读障碍与知觉加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许多行为实验和神经生理学实验都发现 ,发展性阅读障碍与基本知觉障碍有关。在视觉领域研究者提出了巨细胞障碍假设 ,这种假设认为阅读障碍者视觉神经系统中的巨细胞障碍导致他们对某种类型的视觉刺激加工存在困难 ,进而影响阅读。在听觉领域研究发现阅读障碍者加工快速、系列、短暂呈现的声音刺激存在障碍。研究者认为阅读障碍者加工快速刺激输入障碍反映了普遍的时间知觉障碍。这方面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 ,理论观点非常明确 ,并且直接与内在的神经机制相联系 ,形成了与传统的“语言障碍”理论迥然不同的“知觉障碍”理论。“知觉障碍”理论综合了行为、认知和神经等多个层次的研究 ,反映了神经科学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和认知加工模块化理论的渐渐衰退。  相似文献   

6.
眼跳的研究范式及其主要认知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跳运动系统为研究者探索行为的认知控制机制提供了有力工具。已有研究发现,很多认知过程会影响不同类型眼跳任务中的眼跳参数。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以下4个方面系统阐述和评价了眼跳运动的研究范式和主要认知功能:(1)视觉导向眼跳的研究范式和变式及其认知功能,包括空白/重叠效应、分心物效应、提示效应、学习效应等;(2)预测性眼跳的研究范式和认知控制,涉及神经生物钟理论、视空间工作记忆、指导语等;(3)记忆导向眼跳的研究范式和变式及其认知控制,包括分心物效应、年龄效应、视空间工作记忆的抑制效应、注意等;(4)反向眼跳的研究范式和变式及其认知控制,包括反向眼跳抑制、眼跳决策信号竞争整合模型、工作记忆容量、注意、错误监控、学习、奖励和年龄效应等。最后,结合已有研究范式对未来眼跳研究的趋势和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研究者基于生物、认知和社会三方面对阅读障碍进行分析与解释,形成了阅读障碍成因的"三角"图谱。以此作为阅读障碍眼动研究分析的理论框架,通过对眼动研究结果及指标的分析,探讨读障碍的内在机制与特质。分析特殊教育对象和正常受教育者存在的差异性与共同性,进一步提出适合特殊教育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戴莉  刘翔平 《心理科学》2017,40(1):124-128
形音捆绑缺陷研究是国内外阅读障碍研究领域的一个新方向。本文阐述了形音捆绑加工的理论与定义,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者经常采用的三种形音捆绑的研究范式:配对联想学习、变化检测范式和线索回忆任务,介绍并分析了各研究范式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主要研究发现。同时,综述与评价了国内外有关阅读障碍形音捆绑缺陷的脑机制研究的主要结论及不足。最后,本文讨论了现有研究在实验设计和理论上的贡献与不足,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核心缺陷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视觉加工缺陷可能是导致阅读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视觉拥挤效应与阅读障碍密切相关。本文将回顾视觉拥挤效应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拼音文字和汉语阅读障碍者视觉拥挤效应的相关研究,提出汉语阅读障碍视觉拥挤效应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了解汉语阅读障碍与视觉拥挤效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核心缺陷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视觉加工缺陷可能是导致阅读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视觉拥挤效应与阅读障碍密切相关。本文将回顾视觉拥挤效应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拼音文字和汉语阅读障碍者视觉拥挤效应的相关研究,提出汉语阅读障碍视觉拥挤效应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了解汉语阅读障碍与视觉拥挤效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于健听者而言,语音编码在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听障者在阅读中是否存在语音编码?对于拼音文字而言,这个问题目前国际上存在很大的争议。中国听障者在阅读中是否使用了语音编码也逐渐开始受到重视。为了给国内研究听障者语音编码的学者提供参考,本文介绍了考察听障者语音编码研究中常用的研究范式,包括实验程序、逻辑及相应的研究成果。最后,对今后我国听障者语音编码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前, 阅读的眼动研究中常用的实验研究范式包括移动窗口范式、移动掩蔽范式、边界范式、快速启动范式、消失文本范式和视觉—情境范式等。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些实验范式的具体实验操作程序、内在的实验逻辑关系及相应的研究成果, 同时总结了在应用各种眼动范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另外, 本文对阅读的眼动研究范式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1)眼动研究范式在验证当前阅读的眼动理论模型中的作用; (2)不同眼动研究范式的有效结合及其在场景知觉等研究领域的迁移; (3)眼动研究范式和电生理/脑成像技术的结合; (4)眼动研究范式在中文阅读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周婷  李娟 《心理科学进展》2009,17(6):1185-1190
“语义一致性加重复”范式(congruity-plus-repetition paradigm)在早前重复范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早期语义情境用以控制重复效应的前期成份N400和后期成份P600之间的相互干扰。作者回顾了这种范式在轻度认知损伤(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领域的应用,并分析了该范式在MCI的识别及预测其向痴呆转归方面的优越性。提示效应的组合更能标记正常认知老化向痴呆的动态过渡;能产生两个或多个效应组合的实验范式将是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4.
视觉返回抑制的实验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  刘宁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385-393
综述了视觉返回抑制的实验范式及相关研究。Posner和Cohen在研究视觉空间注意内部转移过程的实验中发现了返回抑制现象,这一实验被视为经典的返回抑制实验。后来通过大量的研究,形成了线索-靶子和靶子-靶子两大实验范式。线索-靶子范式中根据线索呈现方式、任务类型、刺激呈现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又可以细分为一系列小的范式和方法;而靶子-靶子范式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与辨别任务的结合,以及跨通道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5.
前人研究指出,阅读障碍群体具有听觉通道内的时间加工缺陷,但截止目前为止,该缺陷的非模态性、跨语言一般性、干预前景及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综述三项在中文阅读障碍儿童中开展的听觉、视觉时间加工知觉训练,以及它们对阅读成绩的迁移效应,对时间加工技能与阅读障碍的关系,及其影响阅读发展的认知机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构想,以充实该领域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6.
陈宏  王苏妍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2):1926-1939
视觉注意瞬脱是指在很短时间内(约500 ms)序列呈现两个目标刺激时,被试对第二个目标正确报告率显著下降的现象。近年来国外注意瞬脱实验研究渐成选择性注意研究领域的热点, 其实验范式疏理为两大类-- 单刺激序列RSVP范式和多刺激序列RSVP范式。综述对两类范式的诸多变式进行了分析与评估, 提出了影响注意瞬脱实验范式发展的四项实验因素和今后视觉注意瞬脱实验范式发展的五种趋势。  相似文献   

17.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在获得阅读技能方面的特殊困难,其致病原因一直是该领域的核心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功能与阅读技能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缺陷可能是导致阅读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研究发现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同样存在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缺陷。本文将回顾近些年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功能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方平  陈满琪  姜媛 《心理科学》2006,29(6):1396-1399
情绪启动是探讨情绪和态度自动激活的有效方法,近期其研究范式有了较大的发展,相继产生了经典情绪启动实验、阈下情绪启动实验、向后情绪启动实验以及情绪启动与其他范式相结合的实验等较有影响的研究范式。文章分别梳理了这些范式及其研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研究所采用的范式并展望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重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行为现象。在心理语言学领域, 句法启动是重复的一种非常独特的表现形式, 有助于推进研究者更好地理解语言是如何表征和加工的。在系统梳理文献的基础上, 归纳了句法启动研究使用的句子类型, 详细阐述了句法启动研究的实验范式, 即句子复述-图片描述范式、句子补全范式、句子回忆范式和视觉情境眼动范式, 指出了不同范式的优缺点; 系统探讨了语言理解中句法启动研究的核心争论, 即句子理解中的启动是策略的, 语义的, 还是句法的; 如果存在句法启动效应, 那么该效应是词汇驱动的, 还是词汇独立的。最后, 对语言理解中句法启动效应在未来研究中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