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考察短式知觉压力量表(PSS-10)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效度和信度。用PSS-10、一般健康问卷(GHQ-12)、生活取向测验修订版(LOT-R)、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以及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对17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PSS-10的条目质量良好; 经探索与验证后,量表的潜在结构为稳定的两个因子,与实测数据拟良好; PSS-10的效标关联效度较好。总量表、无助感和自我效能信念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了测量学要求; 两周后其重测信度大于0.6; 它们的问卷辨识系数均大于0.9。短式知觉压力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作为有效测量大学生领悟或感受到压力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量表对湖南省祁阳县两所农村初级中学280名学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初中生出现更多的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2)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状态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3)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在心理健康素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除应对分量表外,各分量表得分都低于全国常模水平。  相似文献   

3.
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APS-R)的中文修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APS-R)进行中文修订,并考察其信度和效度。1174名大学生参加正式测试,321名学生7周后参加了复测。结果显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比较理想;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均支持APS-R的高标准、差异和秩序的理论建构;高标准分量表与自尊、自我效能感、正性情绪呈正相关,差异分量表与抑郁、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负性情绪呈正相关。APS-R中文修订版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国内完美主义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的一个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修订驾驶行为量表并检验其在我国驾驶员群体中的信效度。方法采用中文版驾驶员行为量表进行测试,获得390份有效问卷,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最终量表。结果量表包括21个题目,分为3个维度,累计方差解释率47.87%。量表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77-0.87之间,且p0.01.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量表的模型拟合度较好。量表各维度与驾驶安全态度量表各维度之间相关显著,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相容效度。结论修订版驾驶行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测量驾驶行为的一个可靠而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为探讨网络亲子沟通对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本研究使用网络亲子沟通问卷、亲子关系问卷、获益性解释问卷、问题行为量表、自尊量表、抑郁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92名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网络亲子沟通、亲子关系、获益性解释和社会适应中,两两呈显著正相关;(2)网络亲子沟通不仅能直接正向预测留守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还能通过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对其产生影响;(3)网络亲子沟通对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影响的直接效应以及亲子关系的中介效应均受到获益性解释的调节,且这两种效应在高获益性解释群体中都更为显著。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网络亲子沟通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改善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留守中学生拒绝敏感性、生命意义感、自我污名与病理性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拒绝敏感性自陈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留守儿童自我污名自陈问卷,以及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对803名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拒绝敏感性既可直接正向预测,也可经拥有意义感、自我污名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正向预测留守中学生的病理性网络使用行为。研究结果可为解释留守中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问题的成因及教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文献分析和半结构化访谈的基础上编制大学生过度消费初始量表。以250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401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信效度检验,最终形成的正式量表包含透支、计划和享乐三个维度,共11个条目。结果发现,用于测量大学生过度消费的多维量表、各维单项目量表和单项目量表均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以及良好的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可以作为后续相关研究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生群体中选取三个样本进行集体施测。选取500名大学生作为样本一,使用家庭近乎完美量表中文版、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Beck抑郁问卷对其施测,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和效标效度分析;六周后在样本一中随机抽取71名大学生作为样本二,使用家庭近乎完美量表对其施测,对数据进行重测信度分析;另选取500名大学生作为样本三,使用家庭近乎完美量表中文版、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的中文修订版和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对其施测,对数据进行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分析。结果表明,家庭近乎完美量表中文版  相似文献   

9.
学校气氛问卷(初中生版)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明贵  余益兵 《心理科学》2006,29(2):460-464
以Moos关于人类环境的三分法为理论指导,结合当前初中生心理发展实际和学校环境的特点,编制了学校气氛问卷(PSCI-M),分为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业压力、秩序与纪律和发展多样性5个维度共38个条目。信效度检测表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折半信度,其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外部关联效度均较为理想,可以作为初中生知觉的学校气氛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验儿童青少年正念量表(CAMM)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应用的信效度,为青少年正念研究提供科学工具。方法:选取310名中学生(样本1)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再选取309名中学生(样本2)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效标效度、增量效度和信度分析。结果:中文版CAMM抽取2个因素最为合适,并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增量效度及较高的信度。结论:中文版CAMM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可以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编制初中生情感能力问卷,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初中生情感能力的理论维度,编写问卷题目。对316名初中生进行预测,形成初步问卷,再对864名初中生进行测量。使用SPSS17.0和Lisrel8.7软件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初中生情感能力结构分为情感识别能力、情感体验能力、情感评价能力、情感管理能力四个维度,由15道题目组成。验证性因素分析的GFI,NNFI,AGFI,CFI,IFI均在0.9以上,模型拟合较好。结论:初中生情感能力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成为评定初中生的情感能力素质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12.
旨在编制中学生内疚和羞耻情境模拟量表并初步考察不同民族中学生内疚和羞耻的特点。对2000名混合学校中学生进行施测。项目分析显示,高、低分组被试在大部分项目上差异显著,量表中的20个项目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信度分析显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6和0.87,分半信度分别为0.81和0.83;因素分析表明其结构效度良好。总体而言,中学生的内疚感显著高于羞耻感,且均随年级增高而逐渐增加;女生的内疚感和羞耻感显著高于男生。量表的信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可用于不同民族中学生的测试。  相似文献   

13.
张进辅  赵永萍 《心理科学》2006,29(5):1222-1225
从与其父母间具有差异的价值观的角度出发,本研究自编了重庆市中学生价值观量表,并对重庆市的中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自编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重庆市中学生的价值观具有显著的性别主效应和年级主效应,学校区域和学校类型均不存在主效应;父亲职业、母亲职业在某些维度上存在主效应。(3)中学生与其父母的价值观在多个维度上都存在差异。在六个主因素中,学生最看重自我方面,而家长最看重家庭。次因素中,学生最看重的是家庭气氛、平等、独立和隐私,家长最看重的是家庭气氛、家庭责任、平等、知识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初始问卷编制、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程序,编制普通高校大学生综合国防素质量表,并进行了相关实证测量。结果显示,量表有8个维度共35个题项。量表的α系数和重测信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指标要求,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聚敛区分效度与校标关联效度,可用于大学生综合国防素质的测量。测量结果发现,大学生综合国防素质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与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role of the parent and grandparent in the adjustment of children who had, and who had not, been left behind when their parents moved to urban areas for work, and tested whether self-esteem medi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se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child adjustment. The sample included 428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central China, 204 of whom were left-behind children who were cared for by grandparents and 224 of whom were not left behind. The students responded to five questionnaires measuring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grand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self-esteem, life satisfaction and school engagement.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self-esteem medi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rent–child and grand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children’s adjustment, but there were different patterns of association for the non-left-behind children and left-behind children groups. Furthermore, the unique effect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rand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for the non-left-behind children, but for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grand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played a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grand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in predicting their school engagement,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played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predicting their life satisfaction. Parents who are far away and grandparents who are close at hand can shap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development outcome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相似文献   

16.
You J  Leung F  Lai CM  Fu K 《Assessment》2011,18(4):464-475
This study used item response theory (IRT) to examine the Impulsive Behaviors Checklist for Adolescents (IBCL-A) among 6,276 (67.7% girls)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he IBCL-A included 15 maladaptive impulsive behaviors adapted from the Revised Diagnostic Interview for Borderlines. The authors obtained the severity and discrimination parameters for each item in the IBCL-A, examined differential item functioning across gender and age groups, and tested reliability and concurrent validity of the IBCL-A IRT-scaled score. Most items in the IBCL-A were the most accurate in assessing moderate to high levels of impulsivity and discriminated well among adolescents with varied levels of impulsivity. Differential item functioning emerged in several items across gender. The IRT-scaled score showed good construct validity and incremental predictive validity. Findings demonstrate the sou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IBCL-A and support the clinical utility of this scale.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上海市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修订了中文版体育情境兴趣量表的信效度资料,构建了体育情境兴趣的模型结构,通过对被试学习过程中情境兴趣的测试与分析,揭示了影响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的主因素及其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中文版体育情境兴趣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较好地解释总体变量;相关与回归分析表明:即时愉悦感是激发体育学习情境兴趣的主要因素,而体育学习内容本身过高的新颖性和挑战性不利于情境兴趣的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