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采用同伴提名、同伴侵害问卷、不良同伴问卷和饮酒行为问卷调查广东地区4所普通初级中学1386名7年级学生,考察了同伴排斥与青少年早期饮酒行为的关系,以及同伴侵害和结交不良同伴在其中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同伴排斥、同伴侵害和结交不良同伴均与青少年早期的饮酒行为呈显著正相关;(2)同伴侵害和结交不良同伴在同伴排斥影响青少年早期饮酒行为过程中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即同伴排斥通过增加同伴侵害,从而提高结交不良同伴的风险,进而增加青少年早期的饮酒行为;(3)在控制同伴侵害和结交不良同伴后,同伴排斥对青少年早期的饮酒行为仍存在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少年与其同伴在身体不满意和饮食失调上的同质性及其原因。方法:采用荷兰饮食行为问卷、进食障碍量表对24个班的青少年进行三波次追踪测量。结果:(1)青少年与其同伴在身体不满意、节食上存在着相似性,在贪食上不存在相似性。(2)青少年的身体不满意和节食受同伴影响,会与同伴逐渐变得相似。(3)青少年并不倾向选择与自己身体不满意和节食相似的个体构建同伴团体。结论:青少年与其同伴在身体不满意和节食上具有同质性,其原因基于同伴影响效应,而非同伴选择效应。  相似文献   

3.
欺凌是一种涉及多类行为和多主体互动的群体过程, 但是已有研究很少在同伴的群体互动和关系变化过程中研究欺凌相关行为的发展。尤其是受欺凌作为一种被动承受而非主动选择的行为结果, 对其在同伴情境中的变化过程研究更为有限。本研究从青少年的友谊网络与其受欺凌的共变关系入手, 采用纵向社会网络分析法, 对来自26个班1406名学生进行为期1年的3个时间点(七年级末、八年级上学期末、八年级下学期末)的追踪研究, 结果发现:(1)受欺凌影响群体内友谊关系的建立:受欺凌水平高的青少年更难以与同伴建立朋友关系(同伴回避效应), 且更倾向于选择同样受欺凌水平高的个体作为朋友(同伴选择效应); (2)友谊关系影响受欺凌水平的变化:在群体中拥有更多朋友关系的青少年, 其受欺凌水平会逐渐降低(同伴保护效应); 但另一方面, 拥有高受欺凌水平朋友的青少年, 自己的受欺凌水平会随着时间呈增高趋势(同伴影响效应); (3)随着时间的发展, 女生的受欺凌水平比男生更容易降低(性别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揭示了友谊网络和受欺凌的共变关系, 为校园欺凌群体干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探讨了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关系,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自控力的中介效应和不良同伴交往对该效应的调节效应。对1263名青少年采用问卷调查,研究工具包括关系网络问卷、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量表、同伴群体特征问卷、青少年冒险行为问卷。结果表明:(1)自控力在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冒险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即亲子关系通过自控力间接影响青少年的冒险行为。(2)亲子关系通过自控力的间接效应受到不良同伴交往的调节,交往较多的不良同伴使低自控力青少年的冒险行为增多。因此,自控力在亲子关系与冒险行为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且该效应受到不良同伴交往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父母网络监管对于减少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效果往往不尽相同,本研究对4105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了不良同伴交往在父母网络监管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以及父母网络监管对青少年不良同伴交往的影响路径是否受亲子关系的调节。结果发现:(1)直接效应显示父母网络监管能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不良同伴交往在父母网络监管对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中起“遮掩效应”;(2)亲子关系显著调节父母网络监管对不良同伴交往的影响;(3)整体模型检验发现,父母网络监管、亲子关系、不良同伴交往和网络游戏成瘾形成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相似文献   

6.
攻击行为在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情感和心理适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同伴侵害是儿童和青少年攻击行为一个重要的预测因素。先前的一些研究已经考察了儿童和青少年同伴侵害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 但是尚不完全清楚调节效应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因此当前研究采用三水平元分析方法检验效应量的可靠性和一系列调节效应。在系统地搜索了2020年10月之前发表的文献后, 当前元分析确定了40项研究, 包括25605名被试, 共计333个效应量。主效应检验发现儿童和青少年的同伴侵害与攻击行为呈显著正相关。此外, 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同伴侵害变量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与身体侵害相比, 关系侵害与儿童和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的相关更强。儿童和青少年的同伴侵害与攻击行为也受到了地区的调节, 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亚洲地区比在南美洲地区更强。研究设计也是一个显著的调节变量, 儿童和青少年同伴侵害与攻击行为的相关在纵向研究中比在横向研究中更低。最后, 当前元分析的结果显示同伴侵害的报告者也是一个显著的调节变量。与同伴报告的同伴侵害相比, 教师报告的同伴侵害与儿童和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的相关较高。当前研究的结果指出, 在预防、控制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时应该注意同伴侵害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基于问题行为理论,采用问卷法对普通高中、中职院校689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积极同伴压力、自尊对青少年不同冒险行为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和学校差异。结果表明:(1)中职院校生的积极同伴压力和冒险行为都显著高于普通高中生;(2)积极同伴压力不能预测青少年的适应不良冒险行为,但可显著预测普通高中生的社会可接受冒险行为;(3)自尊可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适应不良冒险行为,显著正向预测普通高中生的社会可接受冒险行为;(4)自尊仅可以调节普通高中生的积极同伴压力与社会可接受冒险行为的关系:高自尊增强了高积极同伴压力对青少年社会可接受冒险行为的影响;但它不能调节无论哪所学校青少年的积极同伴压力与适应不良冒险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大二到大四47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R)及同伴提名法测量其网络成瘾情况及人际关系网络特征指标,考察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同伴影响。结果显示:(1)男生比女生更多居于同伴团体的中心位置,且与他人的“距离”更近;(2)标准化入接近中心度对个体网络成瘾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表明个体越处在人际网络中心,越不容易网络成瘾;(3)同伴团体网络成瘾对个体网络成瘾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个体人际关系网络特征对网络成瘾的同伴传染调节效应不显著,即不论个体社交地位如何,网络成瘾的同伴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由此推论,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个体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网络成瘾存在同伴传染效应。  相似文献   

9.
采用追踪设计,对贵州省487名留守青少年进行间隔6个月的两次追踪调查,考察同伴侵害对男女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自尊、教师支持和朋友支持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同伴侵害不仅能显著负向预测半年后留守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还能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2)朋友支持可以显著缓解同伴侵害对男女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消极影响:当朋友支持较低时,同伴侵害对男女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消极作用显著,当朋友支持较高时则不存在显著影响;(3)教师支持可以显著缓解同伴侵害对留守女生主观幸福感的直接作用:相对于高教师支持的女生,同伴侵害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低教师支持的女生中更强;教师支持还可以调节留守女生同伴侵害与自尊之间的关系:相对于低教师支持的女生,同伴侵害对自尊的影响在高教师支持的女生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追踪设计,对贵州省487名留守青少年进行间隔6个月的两次追踪调查,考察同伴侵害对男女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自尊、教师支持和朋友支持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同伴侵害不仅能显著负向预测半年后留守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还能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2)朋友支持可以显著缓解同伴侵害对男女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消极影响:当朋友支持较低时,同伴侵害对男女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消极作用显著,当朋友支持较高时则不存在显著影响;(3)教师支持可以显著缓解同伴侵害对留守女生主观幸福感的直接作用:相对于高教师支持的女生,同伴侵害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低教师支持的女生中更强;教师支持还可以调节留守女生同伴侵害与自尊之间的关系:相对于低教师支持的女生,同伴侵害对自尊的影响在高教师支持的女生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童年中期同伴关系、同伴关系知觉与心理行为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春凤  周宗奎 《心理科学》2006,29(5):1086-1090
本研究以422名小学二、三、四年级的儿童进行为期3年的纵向研究,考察了时间2的同伴关系知觉在时间1的同伴关系和时间3的心理行为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自我知觉的社会能力在同伴接纳与社交/领导行为和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自我知觉的友谊质量在双向互选朋友与社交/领导行为和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2.
周颖  刘俊升 《心理科学》2014,37(4):894-901
摘要:对787名小学4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学生进行一学年的追踪研究,考察社交淡漠对其后同伴接纳、同伴欺侮的预测,以及学习成绩对上述预测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前测社交淡漠可以负向预测后测的同伴接纳,正向预测后测的同伴欺侮;(2)前测学习成绩可以正向预测后测的同伴接纳,负向预测后测的同伴欺侮;(3)社交淡漠对同伴接纳、同伴欺侮的预测受学习成绩的调节,较高的学习成绩会弱化社交淡漠对同伴关系不良的预测效应。这一结果表明,学习成绩可能是一种重要的缓冲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社交淡漠的青少年免受同伴的消极对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从社会网络视角考察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互作用正成为发展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研究者多借助整体网和纵向数据, 通过两种作用机制, 即选择过程(selection process) (强调心理和行为变量对社会网络和同伴关系的影响, 如关系的形成、维持和解除)和影响过程(influence process) (强调社会网络和同伴关系对心理和行为变量的影响), 来分析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协同演进的动态过程。实证研究关注的领域集中在青少年健康风险行为(如吸烟、喝酒、药物滥用)和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孤独感)。未来研究应该注重拓展社会网络的类型和样本、加强理论建构、增加对积极心理和消极关系的研究, 并有望在互联网领域及社会网络的生物学基础等方面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班级戏剧和同伴提名对初中一年级766名学生进行了3年的追踪研究,采用交叉滞后设计,考察同伴排斥、同伴侵害和不爱社交之间的相互预测关系。结果表明:(1)不爱社交、同伴排斥和同伴侵害都表现出较高程度的稳定性;(2)早期同伴排斥可以预测随后的同伴侵害,早期同伴侵害也可以预测随后的同伴排斥,但这两种作用模式都受到性别的调节;(3)从总体上来说,早期同伴侵害影响个体随后的不爱社交倾向,但这种关系模式受到性别的调节。对女生来说,初一的同伴侵害影响初二的不爱社交;对男生来说,早期同伴侵害对随后的不爱社交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同伴侵害不仅对同伴排斥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可能导致女生对社会交往变得越来越冷漠,对人际关系产生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同伴关系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同伴关系因其在个体心理社会适应中的重要作用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本文介绍了作者及其团队在同伴关系领域基于13年的"中美儿童同伴关系数据库"开展的长期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后效、同伴关系的追踪研究、同伴关系的中美比较和网络同伴关系等主题,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儿童同伴关系领域的现有研究基础,概括了儿童同伴关系的童年期特点、发展趋势及其文化差异,总结了对儿童同伴关系及其发展的主要指标研究得到的结论,并从网络交往、同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和个体中心的分析等视角指出了同伴关系领域后续研究的可行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儿童的亲子关系、社会行为及同伴接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追踪考察亲子关系、儿童社会行为及同伴接受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儿童社会行为和同伴接受性相互影响。亲子关系与儿童攻击性之间也具有相互作用。此外,儿童的社会行为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亲子关系呈现中等程度的稳定性,而同伴接受性的稳定性取决于社会行为的维持效用。  相似文献   

17.
在金华市和杭州市两所市区普通小学, 选取366名3~6年级儿童为被试, 采用同伴互评、同伴提名法和班级戏剧问卷, 考察了社会行为在小学儿童同伴信任和同伴接纳间的中介效应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 亲社会行为、退缩行为在儿童同伴信任和同伴接纳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 而攻击行为的中介效应不显著;(2)社会行为的中介效应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同伴信任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亲社会行为对同伴接纳的预测作用都显著高于男生, 使得女生亲社会行为的中介效应大于男生。男女生的同伴信任对退缩行为的预测作用没有性别差异, 但是男生的退缩行为对同伴接纳的预测作用显著高于女生, 使得男生退缩行为的中介效应大于女生。  相似文献   

18.
The role of physical and relational aggression in adolescents' friendship selection was examined in a longitudinal sample of 274 Chilean students from 5th and 6th grade followed over 1 year. Longitudinal social network modeling (SIENA) was used to study selection processes for aggression while influence processes were controlled for.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i.e., reciprocity and transitivity), gender, and social status on friendship selection were examined. The starting assumption of this study was that selection effects based on aggression might have been overestimated in previous research as a result of failing to consider influence processes and alternative characteristics that steer friendship form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lection effects of both physical and relational aggression disappeared when network effects, gender, and social status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Particularly gender and perceived popularity appeared to be far mor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friendship selection over time than aggression. Moreover, a peer influence effect was only found for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not for physical aggress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similarity in aggression among befriended adolescents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mainly a by-product rather than a leading dimension in friendship selection.  相似文献   

19.
Gender segregated peer networks during middle childhood have been highlighted as important for explaining later sex differences in behaviour, yet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structural composition of these network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This short‐term longitudinal study of 119 children (7–8 years) examined the size and internal structure of boys' and girls' social networks, their overlap with friendship relations, and their stability over time. Data collection at the start and end of the year involved systematic playground observations of pupils' play networks during team and non‐team activities and measures of friendship from peer nomination interviews. Social networks were identified by aggregating play network data at each time point.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 size of boy's play networks on the playground, but not their social networks, varied according to activity type. Social network cores consisted mainly of friends. Girl's social network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composed of friends and boys' networks contained friends and non‐friends. Girls had more friends outside of the social network than boys. Stability of social network membership and internal network relations were higher for boys than girls. These patterns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nature of social experiences within these network contex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