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研究采用新的研究范式在加工深度与随意编码条件下将母亲与自我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新的加工深度与随意编码研究范式下自我参照条件与母亲参照条件下的人格特质形容词的自由回忆率均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说明,新的研究范式可以用来探究母亲参照效应;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中包括母亲.这一发现既是对前人研究结果的一种验证也是对母亲参照效应研究范式的一种扩展.  相似文献   

2.
采用新的加工深度(Depth of processing)研究范式与随意编码(Incidental encoding)研究范式将中国青年大学生的好朋友与自我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新的加工深度研究范式下,朋友参照条件与自我参照条件下人格特质形容词的自由回忆率没有显著差异;在新的随意编码研究范式下,自我参照条件下人格特质形容词的自由回忆率显著高于朋友参照条件。结果表明,中国青年大学生的自我结构具有动态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采用随意编码的研究范式验证随意编码条件下自我参照效应产生的原因是否是自我积极偏差以及由自我积极偏差引起的注意。设计了2(参照条件:自我与他人)×2(形容词效价:积极与消极)的三个实验,分别是实验一效价与参照条件都是组内变量;实验二效价是组内变量,参照条件是组间变量;实验三效价是组间变量,参照条件是组内变量,三个实验结果均发现:自我参照条件下人格特质形容词的再认率显著高于他人参照条件;消极效价词的再认回忆率显著高于积极效价词;参照条件与形容词效价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结果说明,自我参照效应的发生不依赖于与他人参照条件的比较而产生;消极效应也不依赖于积极效价词的存在而发生;注意可能是随意编码条件下自我参照效应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自我与有意遗忘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自我参照效应的实验范式与字表方式的有意遗忘范式相结合,探讨有意遗忘在自我参照与他人参照条件下的异同。结果表明,在有意遗忘的研究范式下,自我参照加工和他人参照加工的回忆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自我参照条件下出现了有意遗忘现象,而他人参照加工条件下没有表现出有意遗忘现象。这表明,自我参照加工的材料,区辨性很高,因而有意遗忘的指导语激发的抑制作用对它有效,从而出现了遗忘现象。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偶发和外显编码中的自我参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我参照范式中加入偶发编码加工方式,并采用R/K判断范式考察中国大学生在偶发编码和外显编码方式中的记忆成绩.结果发现:在R指标上,偶发编码方式和外显编码方式中均出现了自我参照效应和母亲参照效应;参照自我加工的记忆成绩显著高于参照母亲加工的记忆成绩;外显编码方式中的记忆成绩显著高于偶发编码方式的记忆成绩.结果提示,当需提高对信息的记忆成绩时,只要呈现自我线索就足够了,并不需要对其进行外显编码加工.  相似文献   

6.
关于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大多从信息编码角度考察自我参照的加工优势, 但作为记忆过程的另一重要方面, 自我参照对遗忘影响的研究较少。遗忘自身经历的情绪性记忆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研究采用项目法定向遗忘范式(item-method directed forgetting)考察了自我参照对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的影响。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都表明参照方式会影响定向遗忘:自我参照条件下的材料会发生定向遗忘; 而他人参照条件下的材料不会发生定向遗忘, 两种参照方式下材料间区辨性的不同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此外, 实验二采用回忆测试发现:自我参照对不同效价的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产生了不同影响, 而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动机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侯春娜  伍麟  刘志军 《心理科学》2014,37(2):499-505
从Johnson等人发现群体参照效应至今,该领域的研究正经历着对实验范式的不断质疑和改进。范式的不断变革与自我理论研究的推动有着密切关系。建立完善、统一的实验范式一直是此领域中面临的困境。初期研究者主要采用将群体参照与自我参照比肩并皆与语义加工控制组的记忆效果相对比的模式;后继学者对语义加工的控制条件提出了质疑,进而主张该研究领域应遵循自我归类理论的指引,确立以同一层面的内群—外群的比较为实验范式。但以外群作为控制条件,依然面临着其形象性弱于内群的质疑。本研究认为,将一般他人任务条件纳入控制组不但可以弥补外群群体形象性差的不足,而且为连接个体自我和集体自我架起了桥梁。未来群体参照效应的研究以内群—外群的比较为基础,并结合一般他人的对比为范式将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的群体参照记忆效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杨红升  黄希庭 《心理学报》2007,39(2):235-241
在自我参照效应范式中加入参照认同群体加工任务,比较了中国被试在参照中国人和参照美国人进行记忆加工时的再认率及“记得”与“知道”判断的成绩。两项实验结果一致表明,参照中国人加工的再认成绩显著高于参照美国人,表明记忆加工的认同群体参照效应,而在“记得”与“知道”指标上并无差异;参照中国人加工的再认成绩和“记得”判断成绩显著低于自我参照加工。根据个体自我、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分类方法,自我参照效应反映了个体自我对于记忆加工的影响,群体参照效应则主要反映了集体自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实验范式,常被用来探讨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问题。不同于以往研究,本研究将作为记忆材料的人格词汇区分为两种性别特征,以此来探讨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的性别化问题。实验设计为2(被试:男性与女性)×2(编码方式:自我参照编码与语义编码)×2(记忆项目类别:男性特征人格词汇与女性特征人格词汇)的混合因素设计。首先,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自我参照效应的存在。其次,研究发现男性被试对于男性特征人格词汇的自我参照效应,显著高于女性特征人格词汇;女性被试的情况正好相反。实验结果表明,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系统对那些与自我性别相一致的人格特征词汇有比较好的组织编码形式,反映出自我对性别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结合心境一致性效应和自我参照效应的经典研究范式,以情绪形容词作为学习材料,考察了情绪诱导对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词的正负性对无意记忆的效果存在影响;(2)情绪形容词作为学习材料,可以引起自我参照效应;(3)情绪诱导状态影响后续的记忆加工,存在心境一致性效应;(4)情绪诱导对相异情绪特性的情绪形容词的自我参照加工均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Law  Andrew 《Philosophical Studies》2021,178(4):1301-1314

There is an old but powerful argument for the claim that exhaustive divine foreknowledge is incompatible with the freedom to do otherwise. A crucial ingredient in this argument is the principle of the “Fixity of the Past” (FP). A seemingly new response to this argument has emerged, the so-called “dependence response,” which involves, among other things, abandoning FP for an alternative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of the “Fixity of the Independent” (FI). This paper presents three arguments for the claim that FI ought to be preferred to FP.

  相似文献   

12.
13.
Two types of matching designs, static and dynamic, are differentiated. While all matching designs are logically the same in terms of the probability model which determines chance level of performance, an attempt is made to demonstrate that there i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actics, strategies, and actual knowledge ofS and the type of design used which will, in turn, lead to different results even whenS's knowledge is held constant. It is suggested that analogous situations may exist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traditional psychometric model.The work reported in this paper was supported by a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 Participation Grant (NSF-G15797) to the senior author. The authors are indebted to Joel E. Greene for his advice and criticism.  相似文献   

14.
If practical reasoning deserves its name, its form must b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rdinary (theoretical) reasoning. A few have thought that the conclusion of practical reasoning is an action, rather than a mental state. I argue here that if the conclusion is an action, then so too is one of the premises. You might reason your way from doing one thing to doing another: from browsing journal abstracts to reading a particular journal article. I motivate this by sympathetically re-examining Hume's claim that a conclusion about what ought to be done follows only from an argument one of whose premises is likewise about what ought to be done.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城市化与道德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 9世纪开始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是和工业化、商品化、市场化密不可分的。它带来了社会人际关系的变化和道德嬗变。它使业缘道德取代血缘道德成为社会道德的中心 ,并通过交换行为和交换价值促进道德发展和更新 ,还进一步确立了竭诚服务的社会理念。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是现代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