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量研究发现海洛因成瘾者在跨期决策中更加偏好即时奖赏,对延迟奖赏具有更高的延迟折扣率。本研究采用延迟折扣任务探讨了未来情景想象对海洛因戒断者跨期决策的影响。实验1结果发现,前测中海洛因戒断组在金钱延迟折扣任务中的曲线下面积(the areas under the curve, AUC)显著小于对照组,而未来情景想象后两组被试的AUC值没有显著差异。而且海洛因戒断组在两种条件的AUC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实验2结果发现,海洛因戒断组在前测的跨类别延迟折扣任务中的AUC值显著小于其未来情景想象后的AUC值。鉴于未来情景想象可以改善海洛因戒断者的跨期决策表现,今后可采用未来情景想象展开针对海洛因成瘾者跨期决策的靶向干预,降低海洛因成瘾者复吸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已有研究表明海洛因成瘾者风险决策能力受损, 但少有研究关注不同幅度金钱奖赏对戒断期海洛因成瘾者风险决策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会受到金钱奖赏类型的调节。因此, 本研究使用气球模拟风险任务(BART), 通过两个实验探究不同幅度虚拟和真实金钱奖赏对海洛因戒断者风险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 在虚拟奖赏情景下, 海洛因戒断者未爆破气球按键次数和爆破气球个数均显著大于正常组被试, 以及两组被试在25分奖赏条件下的未爆破气球按键次数和爆破气球个数均显著大于1分奖赏; 而在真实奖赏情景下, 海洛因戒断者未爆破气球按键次数和爆破气球个数均显著小于正常组被试, 以及两组被试在25分奖赏条件下的未爆破气球按键次数和爆破气球个数均显著小于1分奖赏。研究结果表明, 金钱奖赏类型和金钱奖赏幅度会影响被试的风险决策行为。在虚拟奖赏情景下, 两组被试的风险偏好水平随着奖赏幅度的增加显著升高, 但是戒断期海洛因成瘾者的风险偏好水平高于正常组被试; 而在真实奖赏情景下, 两组被试的风险偏好水平随着奖赏幅度的增加显著降低, 同时戒断期海洛因成瘾者的风险偏好水平低于正常组被试。  相似文献   

3.
冲动性是药物成瘾者的典型特征, 它既包含了抑制控制成瘾者药物使用的力量, 也包含驱动成瘾者使用药物的成分, 两者不平衡导致冲动性用药行为。海洛因成瘾者本身具有冲动性人格特质, 长时间的海洛因使用又会造成成瘾者冲动性相关的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异常。目前难以确定戒断后, 冲动性及相关的大脑结构与功能是否还呈异常状态。本研究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低频振幅、局部一致性和功能连接方法, 以35例海洛因成瘾戒断者和无任何成瘾史的健康个体26人为研究对象, 探索在长期戒断后, 海洛因成瘾者与其冲动性相关的驱动、控制系统脑网络的结构和功能情况。结果显示, 相比对照组, 戒断组灰质总体积及右内侧额上回的灰质体积显著减小, 右侧颞中回和左内侧旁扣带回的灰质体积随用药总量的增加而降低; 右侧眶部额下回与尾状核功能连接显著增强, 右侧颞中回和左侧中央前回功能连接显著降低; 右眶额中回的ReHo值、右眶额下回和左海马体的ALFF值比对照组显著更低, 而右中央后回的ReHo值显著更高。这些脑区的状况与冲动性的神经基础相吻合, 说明海洛因成瘾戒断者在戒断44个月, 奖赏、凸显、习惯性行为等网络系统仍然呈现异常状态, 且与成瘾药物使用总量有关。这些异常可能是成瘾冲动性的驱动力的神经基础, 可以作为解释成瘾者戒断后容易复吸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曾红  苏得权  姜醒  陈骐  叶浩生 《心理学报》2015,47(7):890-902
药物相关线索反应不仅表现在心理渴求, 也表现在强迫性用药行为上。相关线索下, 除包括奖赏环路在内的边缘系统被激活外, 感觉-运动脑区也被激活, 引发自动化动作图式的表达, 这对相关线索反应及复吸行为具有特殊的意义。是否所有相关线索都会激活感觉-运动脑区, 目前, 还不清楚, 而这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磁共振扫描, 生理测试等方法探索了不同类型相关线索下, 海洛因成瘾戒断者的大脑激活状况, 试图了解他们在不同线索刺激下的大脑反应。采用组内实验设计, 测量29名海洛因成瘾者相关线索反应下的血氧水平。结果发现, 相比对照线索, 所有药物相关线索, 包括药物、用药工具、用药动作线索都更多激活扣带回、海马、舌回、梭回等与奖赏机制相关的脑区; 而不同类型的药物相关线索之间的比较则显示, 用药工具和用药动作线索更多激活了双侧颞中回、双侧顶下小叶、左侧顶上小叶和右侧额下回等感觉-运动脑区。用药动作线索比单纯药物和用药工具线索, 激活了更为广泛的动作脑区。由此, 我们认为药物相关线索导致成瘾者大脑中奖赏和感觉-动作两套系统被激活, 包含用药工具、用药动作在内的相关线索会激活更多的感觉-运动脑区。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金钱奖赏延迟任务考察了海洛因戒断者对金钱奖赏和损失的预期和反馈加工及其电生理机制。结果发现,预期阶段两组被试由不同线索诱发的P3波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金钱奖赏加工的反馈阶段,海洛因戒断组由金钱收益条件诱发的RewP波幅显著小于对照组由金钱收益条件诱发的RewP波幅,而在无收益无损失条件下两组被试诱发的RewP波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外,海洛因戒断组由金钱收益条件诱发的P3波幅与无收益无损失条件诱发的P3波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由金钱收益条件诱发的P3波幅显著大于其由无收益无损失条件诱发的P3波幅。在金钱损失加工的反馈阶段,由金钱损失和无收益无损失条件诱发的RewP波幅在两组被试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两组被试由金钱损失条件诱发的P3波幅均显著大于其由无收益无损失条件诱发的P3波幅。以上结果说明海洛因戒断者的金钱奖赏反馈加工存在异常,具体表现为其对金钱奖赏的敏感性降低或对金钱奖赏的趋近动机减弱。  相似文献   

6.
由于物质成瘾者的跨期决策缺陷在成瘾行为发生、发展及戒断预后中的重要作用,其已成为成瘾研究中的一个靶向干预目标。研究旨在检验提示潜在机会成本能否有效改善男性海洛因戒断者的跨期决策。两个实验分别选取男性海洛因戒断者30名与27名,让其在提示潜在机会成本和未提示潜在机会成本两种决策条件下,分别完成金钱跨期决策任务与海洛因-金钱跨类别延迟折扣任务。结果发现,提示潜在机会成本可以显著减少男性海洛因戒断者在金钱跨期决策任务中选择即时金钱奖赏的数量,但未能显著降低其在海洛因-金钱跨类别延迟折扣任务中的延迟折扣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提示潜在机会成本可以改善男性海洛因戒断者在金钱跨期决策中的短视倾向,但无法改善其在海洛因-金钱跨类别跨期决策中的短视倾向。  相似文献   

7.
采用有无金钱奖赏条件下的n-back任务,探讨金钱奖赏对海洛因戒断者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所有被试在金钱奖赏条件下的反应时都显著短于无奖赏条件下的反应时;海洛因戒断组在有无金钱奖赏条件下的反应时的差值显著小于正常组在有无金钱奖赏条件下的反应时的差值;在1-back和2-back任务中,正常组的正确率显著高于海洛因戒断组的正确率。结果表明:金钱奖赏对海洛因戒断者工作记忆刷新功能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其促进作用幅度要弱于正常人;海洛因戒断者的工作记忆刷新功能可能存在损伤。  相似文献   

8.
朱亮  卢畅  王爽  曾红 《心理科学进展》2017,(7):1139-1144
成瘾记忆消退致力于消除成瘾者相关线索与药物奖赏效应的联结,以达到消除心理渴求、戒断成瘾行为的目的,但其效果还十分有限。最近,大量的动物和人类实验研究发现:在相关线索下,成瘾者的激活脑区不仅包括中脑边缘皮层-背内侧纹状体,还延伸到感觉运动脑区-背外侧纹状体。这意味着成瘾记忆中存在相关线索与自动化(习惯性)用药行为的联结。所以,与成瘾相关的记忆可能包含两种不同的成分:一是与药物奖赏效应相关的情绪记忆,另一种是与用药动作、技能有关的动作记忆(程序记忆)。由于在成瘾阶段,药物奖赏效应对药物使用和复发的作用已经相对减少,因此,针对成瘾记忆的消退训练,以相关线索与自动化用药行为的联结为标靶,可能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值得做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9.
长期的成瘾物质使用造成奖赏系统的变化是成瘾过程发展和维持的关键, 这种病理性变化反过来会对奖赏系统的调节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引起认知表现和日常功能方面的障碍。近年来大量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物质成瘾人群的金钱奖赏加工相关的腹侧纹状体及其它奖赏脑区激活存在异常。而奖赏加工相关的纹状体激活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预测器和临床恢复的指标; 这种奖赏加工异常可以通过戒断有所恢复。今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补充奖赏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研究物质成瘾人群奖赏加工的特异性, 并增加对家庭物质依赖史个体的奖赏加工研究, 以及奖赏与执行功能的交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反馈相关负波(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 FRN)是反馈加工诱发的脑电成分, 体现了个体对奖赏的敏感性。成瘾分为物质成瘾和行为成瘾, 两类个体的反馈加工都呈现病理性模式。相对于普通反馈物(如金钱), 物质成瘾个体在加工成瘾物质时诱发的FRN波幅显著增大; 在与非成瘾被试的对照研究中, 物质成瘾者加工金钱反馈时的FRN也表现出与成瘾相关的异常模式; 在行为成瘾个体中亦观察到与物质成瘾个体类似的FRN失调现象。但以往多数研究中对成瘾类型的区分还不够详细,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考虑成瘾不同亚型的特点; 且成瘾个体往往伴随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焦虑), 将来的研究要区分共病因素的影响, 揭示成瘾独特的奖赏加工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海洛因戒除者对相关线索和负性生理线索的注意偏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模卫  朱海燕  张锋  李鹏 《心理科学》2006,29(6):1287-1290
以84名海洛因戒除者和20名正常成人为被试,采用情绪stroop范式探讨了不同康复时相海洛因戒除者对海洛因相关线索和负性生理线索的注意偏向。结果发现,海洛因戒除者对表征与海洛因滥用相关的负性生理线索和表征海洛因使用行为的相关线索存在同等效力的注意偏向,且在不同康复时相内具有稳定性。该研究为解释基于戒除症状的负性情绪对于诱发依赖者药物渴求感和复吸行为的作用及整合基于对相关线索注意偏向的认知加工理论和基于对负性情绪的回避的负强化情绪加工理论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采用修改版的多伦多赌博任务考察决策情境对海洛因戒断者风险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主要发现,海洛因戒断者在损失情境下的风险寻求决策比率与吸毒年限显著正相关,这种相关提示了风险决策背景下海洛因成瘾者持续使用毒品与其较低的损失敏感性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其次,海洛因戒断者在做出风险决策后收到消极反馈时的风险规避倾向可以负向预测其风险寻求决策比率,这可能进一步反映了海洛因戒断者风险感知的钝化或其对消极反馈信息的整合加工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13.
不同康复时相戒除者对海洛因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84名生理脱瘾后处于不同康复时相的海洛因戒除者为被试,采用情绪Stroop范式,以海洛因相关线索为自变量,考察了海洛因戒除者的注意偏向特性及其动态变化。结果发现:(1)海洛因戒除者对相关线索存在着显著的注意偏向;(2)海洛因戒除者对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随康复期的延长无显著改善。该研究支持了Franken关于药物成瘾的注意偏向模型。  相似文献   

14.
海洛因戒断者吸毒及情绪注意偏向的ERP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岩  徐平  姜迎萍 《心理科学》2007,30(1):202-204,208
海洛因戒断组对吸毒、正、负性线索注意偏向是理解戒断者复吸脑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采用dot-probe实验范式,海洛因戒断组及正常被试各10名,分别记录64个电极点脑电数据。结果表明,戒断者吸毒线索注意偏向P200振幅显著高于正负性情绪线索,也显著高于正常组,提示戒断者存在吸毒线索注意偏向;N300振幅显著低于正常组,说明戒断者具有较低的情绪评价;吸毒线索诱发P300振幅显著高于正常组,表明戒断组对吸毒线索可能附加情绪加工。  相似文献   

15.
人脑眶额皮质表征奖赏信息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锋  沈模卫  朱海燕  周星 《心理科学》2005,28(5):1047-1053
文章围绕人脑眶额皮质在表征奖赏信息上的核心作用展开,分别从人脑眶额皮质表征奖赏信息的共同神经表征和特异性神经表征特点,奖赏加工和该脑区局部形态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眶额皮质表征奖赏信息的时间动态性等角度对最近的重要研究进展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概括。最后,文章讨论了未来研究需要解决的由奖赏类型多样性和脑区间奖赏信息整合复杂性带来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Numerous studies have documented cognitive impairments and hypoactivity in the prefrontal and anterior cingulate cortices in drug users.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piate dependence and brain structure changes in heroin users are largely unknown.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measured the density of gray matter (DGM) with voxel-based morphometry in 30 lifetime heroin-dependent individuals who had abstained from drug use for 5 months, and 34 healthy participants. The DGM of the prefrontal, temporal and cingulate cortice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heroin addicts relative to the healthy group. Critically,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which controlled for age, education and gender factors as well as nicotine use and heroin abstinence duration, showed that the duration of heroin us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GM in heroin-dependent individuals. These results provide compelling evidence for structural abnormality in heroin-dependent individuals and further suggest that duration of heroin use is a critical factor leading to brain damage.  相似文献   

17.
《Brain and cognition》2010,72(3):223-228
Numerous studies have documented cognitive impairments and hypoactivity in the prefrontal and anterior cingulate cortices in drug users.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piate dependence and brain structure changes in heroin users are largely unknown.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measured the density of gray matter (DGM) with voxel-based morphometry in 30 lifetime heroin-dependent individuals who had abstained from drug use for 5 months, and 34 healthy participants. The DGM of the prefrontal, temporal and cingulate cortice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heroin addicts relative to the healthy group. Critically,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which controlled for age, education and gender factors as well as nicotine use and heroin abstinence duration, showed that the duration of heroin us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GM in heroin-dependent individuals. These results provide compelling evidence for structural abnormality in heroin-dependent individuals and further suggest that duration of heroin use is a critical factor leading to brain dam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