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侯娟  朱英格  方晓义 《心理学报》2021,53(4):362-373
为考察手机成瘾与抑郁的关系, 研究同时整合情绪和认知两方面因素, 探讨了社交焦虑和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在手机成瘾和抑郁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研究1共有545名大学生完成了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和社会交往焦虑量表。研究2选取51名大学生采用问卷法和2(配对面孔表情的情绪类型: 负性、中性) × 2(探测点位置: 与负性情绪面孔表情同侧、与负性情绪面孔表情异侧)的被试内实验设计。结果表明: (1)手机成瘾、社交焦虑和抑郁两两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且社交焦虑在手机成瘾和抑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2)社交焦虑和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在手机成瘾与抑郁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而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在手机成瘾与抑郁间的单独中介效应不显著。具体而言, 手机成瘾通过两条路径影响抑郁: 一是社交焦虑的单独中介作用; 二是社交焦虑→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的手机成瘾,本研究在失补偿假说的视角下探讨了安全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并检验现实社交回避在手机成瘾者和一般手机使用者中的中介作用。对4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安全感量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调查,结果发现此次调查中49.8%的大学生被界定为手机成瘾者,手机成瘾者的安全感显著低于一般手机使用者。手机成瘾者和一般手机使用者的安全感都显著负向预测手机依赖;但回避现实社交的中介效应只在手机成瘾者的安全感与手机依赖中显著,在一般手机使用者中不显著。本研究揭示了回避现实社交在手机成瘾者的安全感与手机依赖中的独特作用机制,为失补偿假说提供了实证支持,并为手机成瘾行为治疗开展安全感和社交干预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手机成瘾、自我控制、核心自我评价和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手机成瘾量表、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以及学习投入量表对62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手机成瘾可以负向预测大学生学习投入;(2)控制系统和冲动系统在手机成瘾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中起并行中介作用;(3)手机成瘾对学习投入的直接预测作用受到核心自我评价的调节。研究结果揭示了手机成瘾对学习投入的作用机制,拓展了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视角,对于学习投入的干预工作有一定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学生羞怯量表、被他人容纳量表、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和欺负问卷测量了369名大学生,探讨社交回避和被他人容纳在羞怯与受欺负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1)羞怯、社交回避和受欺负三个变量彼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这三个变量与被他人容纳均呈显著负相关;(2)羞怯不仅直接影响受欺负,也通过社交回避-被他人容纳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受欺负。  相似文献   

5.
叶宝娟  郑清 《心理科学》2016,39(3):621-627
为考察焦虑、消极应对方式和积极应对方式在压力与网络成瘾关系中的链式中介效应,使用压力量表、焦虑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网络成瘾量对随机抽取的341名大学生表进行调查。研究显示:(1)焦虑中介了压力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的的关系;(2)消极应对方式中介了焦虑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而积极应对方式并未中介焦虑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所以,焦虑和消极应对方式在压力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述情障碍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机制,以122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孤独感量表和正念注意觉知量表进行测量。结果显示:(1)大学生述情障碍、手机成瘾倾向及孤独感彼此具有显著的相关性;(2)孤独感在述情障碍和手机成瘾倾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正念可以显著调节孤独感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正念和孤独感在述情障碍与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之间形成了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最优独特性理论和网络成瘾的个人-情绪-认知-执行交互模型,考察独特性需要与大学生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以及焦虑和意志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独特性需要问卷、GHQ-20量表中的焦虑分量表、意志控制量表以及手机成瘾量表对826名大学生(女生=526人,Mage=19.93,SD=1.38)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独特性需要与手机成瘾、焦虑呈正相关,与意志控制呈负相关;焦虑与意志控制呈负相关,与手机成瘾呈正相关;意志控制与手机成瘾呈负相关;(2)焦虑和意志控制在独特性需要和手机成瘾之间的单独中介作用均显著;且焦虑、意志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也显著。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独特性需要既可以直接与大学生手机成瘾产生联系,也可以分别经由焦虑、意志控制的中介作用、以及两者的链式中介作用与大学生手机成瘾产生联系。本研究的结果支持并拓展了I-PACE模型,并为手机成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和有限自制力理论,探讨人际好奇与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倾向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错失恐惧的中介作用和特质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湖北省和河南省各一所综合性大学621名使用微信朋友圈或QQ空间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人际好奇与错失恐惧、社交网站成瘾倾向显著正相关,与特质自我控制显著负相关;错失恐惧与特质自我控制显著负相关,与社交网站成瘾倾向显著正相关;特质自我控制与社交网站成瘾倾向显著负相关;(2)错失恐惧在人际好奇与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特质自我控制调节该中介路径的后半段。具体而言,相对于高特质自我控制的大学生,间接效应对于低特质自我控制的大学生更加显著。本研究结果揭示了人际好奇对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倾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的干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情绪稳定性量表和陈淑惠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旨在探索情绪稳定性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及自我同一性的中介作用。结论如下:(1)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网络成瘾、情绪稳定性与网络成瘾、自我同一性与情绪稳定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2)自我同一性在情绪稳定性与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错失恐惧是社交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但其中的作用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错失恐惧问卷、社交网络整合性使用量表、社交网络支持量表和中文社交网络成瘾量表,调查了重庆市三所高校的493名大一至大三的学生,探讨错失恐惧影响社交网络成瘾的机制。结果发现:(1)错失恐惧显著预测社交网络成瘾,错失恐惧水平越高,个体社交网络成瘾水平越高。(2)社交网络整合性使用在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之间起独立中介作用。(3)社交网络支持在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之间起独立中介作用。(4)社交网络整合性使用和社交网络支持在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满足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降低社交网络使用程度、提升现实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预防社交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自我控制、学习倦怠在压力知觉与手机成瘾之间的序列中介效应,运用压力知觉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学习倦怠量表和手机成瘾量表对94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 压力知觉与手机成瘾呈显著正相关;(2) 自我控制在压力知觉与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3)学习倦怠在压力知觉与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4) 压力知觉通过自我控制和学习倦怠的序列中介作用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正念与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以及无聊倾向的中介作用和未来时间洞察力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对790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结果表明:(1)正念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无聊倾向在正念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3)正念通过无聊倾向对手机成瘾倾向所起的间接效应受到未来时间洞察力的调节作用,即相较于未来时间洞察力水平高的大学生而言,该间接效应在未来时间洞察力水平低的大学生中更强。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正念如何与手机成瘾倾向相联系,以及正念与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在何种条件下更强或更弱。这对于移动互联网络时代预防和干预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依照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得分及手机使用时间记录从548名被试中筛选出60名手机依赖大学生,将其随机分配到抑制控制训练组和非训练组进行实验。预期通过抑制控制训练提升手机依赖大学生抑制控制能力,降低其手机依赖水平。结果发现:训练组被试在接受为期8周的抑制控制训练任务后,手机依赖总分、手机使用时间和非训练组相比显著降低,抑制控制能力显著提升。结果表明抑制控制训练对手机依赖大学生的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手机成瘾对其拖延行为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了注意控制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意志控制的调节作用。以121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其手机成瘾、注意控制、意志控制及拖延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在控制性别、年龄、年级后,手机成瘾对拖延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注意控制能够在手机成瘾与拖延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手机成瘾对拖延行为的直接预测作用及注意控制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均会受到意志控制的调节。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从注意控制理论及自我调节失败理论的视角理解手机成瘾与拖延行为的关系,而且对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为其心理社会适应服务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了社交焦虑在心理韧性与汉区少数民族预科生手机依赖间的中介作用,及该过程是否受感觉寻求的调节。采用心理韧性问卷、社交焦虑问卷、感觉寻求问卷和手机依赖问卷对622名汉区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心理韧性对汉区少数民族预科生手机依赖有负向影响;(2)社交焦虑对心理韧性与汉区少数民族预科生手机依赖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3)汉区少数民族预科生感觉寻求对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作用,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因此,心理韧性对汉区少数民族预科生手机依赖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压力感知在大学生人格与手机依赖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在压力感知和手机依赖之间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青少年有问题手机使用自评问卷、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和大学生压力量表对1478名大学生施测。结果发现,神经质、开放性正向预测大学生的压力感知和手机依赖;宜人性负向预测压力感知和手机依赖;压力感知在神经质、宜人性、开放性影响手机依赖间起中介效应;性别调节神经质−压力感知−手机依赖这一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结果表明,降低压力感知水平可减少神经质大学生的手机依赖,且这一影响对男生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同伴依恋与手机成瘾的关系及其机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了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以及独处能力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对729名初中生的同伴依恋、消极情绪、独处能力及手机成瘾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在控制性别、年龄、年级、是否独生、手机使用年限后,同伴依恋对手机成瘾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消极情绪在同伴依恋与手机成瘾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同伴依恋对手机成瘾的直接作用及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均会受到独处能力的调节。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从依恋理论及客体关系理论的视角理解同伴依恋与手机成瘾的内在机制,而且对引导初中生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为其心理社会功能服务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62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为研究工具,探讨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以及手机依赖在这一中介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情绪智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显著,社会支持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情绪智力既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2)手机依赖调节了情绪智力通过社会支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相对于低手机依赖的大学生,高手机依赖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显著。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不仅要重视个体因素、生态环境因素的单独影响,更要重视这些因素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