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成人日常问题解决的老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常问题解决能力是近十几年来老年心理学中研究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本文介绍了有关日常问题解决研究的四种理论,即心理测量的智力内隐理论、形式后思维的辨证思维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认知与智慧理论,及其初步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指出在理论上整合和在实践中开展干预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记忆老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娟  林仲贤 《心理科学》1999,(6):533-536
0引言许多老年人自述记忆力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大量实验研究也证实了老年人和年轻人的记忆存在着显著差异。这种年龄差异的性质复杂,并且似乎受诸多因素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复杂性,对记忆的探讨始终是老年心理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对记忆与老化这一领域中的主要的理论问题和研究策略作了扼要述评,并分析了未来的发展方向。1记忆老化的理论研究者如何理解记忆就决定了他将从哪个角度研究记忆中的年龄差异。一般而言,有三种记忆概念吸引了记忆老化研究者的关注。第一种概念强调记忆是利用认知资源对要记忆的事物进行一系列操作…  相似文献   

3.
文章回顾了工作满意度的个人取向研究。首先详细阐述了个人取向研究下的个人情绪情感、人格及性别与工作满意度的研究成果。接着探讨了这些研究结果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最后对工作满意度的个人取向研究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代际支持对中国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萍  李树茁  张文娟 《心理科学》2005,28(6):1500-1503
基于西安交通大学人口研究所2001年在安徽省巢湖市进行的“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的抽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结合农村实际状况,详细分析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的代际问双向交流对中国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的双向交流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有积极影响;老年人生活照料的获得对其认知功能也积极的影响;老年人对子女的生活照料的提供对其认知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老年人的自我忽视逐渐受到国外研究者的关注。这是因为老年人自我忽视与老年人死亡率具有高相关,对其死亡风险具有警报功能。自我忽视具有复杂的特征表现,常伴随着某些心理障碍和生理疾病。针对这一新兴研究课题,本文梳理和介绍了有关老年人自我忽视的特征、普遍性、危害性、诊断工具、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干预训练及相关的社工研究成果。国外的老年人自我忽视研究呈现出研究内容多样、研究范围从家庭向社区和养老机构扩展的优点,但也存在概念狭义化、理论维度建构不完善、研究内容广度与深度不足、研究方法单一、诊断工具不统一、预防与干预研究相对缺乏等局限。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进一步提出了老年人自我忽视心理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281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城市变迁中的老年人居住地情感认同、领悟社会支持和控制感的关系。研究使用居住地情感认同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问卷和控制感问卷为研究工具,采用每次间隔6个月,共3次的纵向追踪设计。结果发现:老年人的居住地情感认同可以正向预测领悟社会支持,老年人的领悟社会支持可以正向预测控制感,老年人的领悟社会支持在居住地情感认同和控制感之间起纵向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城市老年居民的居住地情感认同对控制感的影响机制,也对提升城市老年居民的控制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的视听觉整合能力强于还是弱于年轻人, 目前尚存在很大争议。对老年人视听觉整合脑机制的研究, 将为老年人脑保健提供一种科学的跨通道整合方案。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从两方面进行论述:1)影响老年人视听觉整合的因素, 包括刺激的物理属性、刺激呈现的时空关系以及刺激得到的注意资源。2)老年人视听觉整合效应。研究表明, 一方面, 老年人表现出更高的功能连接性、网络效率和较强的视听觉整合效应, 如:老年人在后顶叶、内侧前额叶和左前额叶等脑区有较强的激活, 额中央区的P2振幅表现出超加性; 老年人比年轻人的视听觉整合发生较早并有较长的延伸。另一方面, 老年人有较长的反应时和较弱的整合促进, 以及对视听觉刺激进行反应时颞上回脑区的振幅弱于年轻人。简单刺激诱发的老年人视听觉整合为进一步揭示整合机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但是对于复杂情景下的视听觉信息整合加工机制仍待探究。  相似文献   

8.
白蓉  范会勇  张进辅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777-1787
如何促进老年人的认知功能, 延缓认知老化, 是老年心理学的关键课题之一。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的身体活动类型、活动强度、活动量以及生命早期的身体活动可能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各个方面有积极的影响, 包括执行功能、注意力、认知速度、记忆力等。此外, 选择性提高假说、心血管功能假说以及认知-锻炼模型用来解释这一影响机制。这些发现对维护老年人认知功能, 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有效延缓衰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Alpha Go战胜李世石的热议话题出发,简要介绍了AlphaGo的算法,通过比较和分析当前先进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智能的特点,就当前人工智能迅猛发展背景下心理学的研究取向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心理学研究应重视计算科学这一理论基础与工具,从计算理论取向探讨核心认知问题,重点关注人类所擅长的,而人工智能尚无法解决的计算难题。这一研究取向对进一步推动心理学从定性到定量,从现象到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研究取向下所获的研究成果也能在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及神经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中,体现出独特的价值。我们将这一类聚焦于"人类智能优越特质"的心理学研究,命名为"强认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探讨儒家“孝道”原则在现代老龄化社会中的积极意义。儒家“孝道”原则强调对父母、老年人的尊敬、赡养是为人的一项道德标准。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 ,联合国提出了“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社会”的主张。这种主张认为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基于根本性的法权 ,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这种以法律、制度、政策等要素构成的规则化社会能够保障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条件 ,但也存在着缺少伦理亲情关怀的不足。以强调伦理情感和亲情关怀为基础的儒家“孝道”原则就能够成为它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1.
中国管理心理学发展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 1 980年中国心理学会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为标志 ,总结了 1 5年来我国工业心理学的主要成就 ,并从激励、人员测评、领导行为、管理决策和跨文化研究等方面概述了中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提出了今后值得研究的若干课题。本文最后指出 ,从我国企业的实际问题着手 ,不断积累资料 ,提出自己的理论 ,同时以我为主 ,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 ,在企业实际中不断检验和修正理论 ,是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服部宇之吉的《心理学讲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阎书昌 《心理学报》2009,41(5):464-470
日本学者服部宇之吉的《心理学讲义》(中文版)形成于他自1902年在中国京师大学堂开始的心理学教学活动,出版于1905年11月。该书在日本发行而在中国发售,它是面向中国学生的心理学教材。服部宇之吉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了科学心理学教材,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学意义。《心理学讲义》具有明显的进化论取向以及为教育服务的倾向。服部宇之吉的心理学教学是现代科学心理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传播的开端。《心理学讲义》是以知、情、意三分法为基础的心理学体系。中国早期心理学术语与日本心理学中的同形汉字有着紧密联系,服部宇之吉直接采用日本心理学界通用的术语以解决汉语心理学术语的创制困难。  相似文献   

13.
杨文登  叶浩生 《心理学报》2009,41(9):902-910
荆其诚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心理学界在国际上的代言人。他视野开阔, 是颇具造诣的实验心理学家, 也是功底深厚的理论心理学家。文章没有涉及他在认知与发展心理学方面所做的贡献, 只从理论方面分析他的国际心理学思想及实践, 找寻他对心理学研究所持的基本态度与价值追求。文章认为荆其诚在宏观把握心理学的发展逻辑后, 以“两个阵营的心理学”来界定心理学的现状, 坚信心理学的未来是一种国际的心理学。为了达成这一学术理想, 荆其诚不仅撰文将国外心理学介绍到中国、将中国心理学推介到国外, 还积极投身于国际心理学组织与实践, 长期担任国际心联的领导职务, 组织并主持召开了2004年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荆其诚的一生为彰显心理学的国际维度、促进国际心理学交流、将中国心理学推上世界舞台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In preparing for an aging global population, older adults’ well-being has become an urgent priority across the world. Counseling psychologists have also called upon the field for more empirical attention on older adults. Yet,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vealed that older adults were represented in less than 2% of all the articles in 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JCP) and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TCP) from 1991 to 2000. The current study presents a follow-up review of older adult research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 literature between 2001 and 2015 in the following mainstream journals: Counselling Psychology Quarterly (CPQ), JCP, and TCQ. Results suggest a decline in the past 15 years, with less than 1% of the total articles in JCP, TCP, and CPQ devoted to older adults. Most of the studies employed cross-sectional survey research design to examine predictors of mental health. A number of studies focused on culture-specific experiences of diverse older adults.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older adult issue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principles and interests rooted in the field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能够从对实证资料积累的追求中解放出来,转而注重学科自身的理论反思与理论建构,是心理科学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随着西方理论心理学的崛起,中国心理学理论研究也逐渐得到重视,出现很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但在心理学元理论和实体理论的建设上,仍旧过度依赖欧美心理学,原创性的元理论和实体理论几乎没有。在研究的规模、研究领域、研究水准、研究方法乃至研究从业者数量上的差距也使中国理论心理学发展显得步履维艰。然而,西方理论心理学的崛起却可以给中国理论心理学发展带来重要启示,在对中国理论心理学建构过程中,要积极对国外理论心理学的理论思维和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筛淘,加强原创性的理论建设,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引进与创新、反思和建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Despite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concerning legal and ethical issues faced by psychologists, and despite the increased interest in addressing specific concerns related to aging,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actual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psychologists when they work with older adults. Given the changing demograph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many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will have contact with older adult clients, and the focus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psychologists are prepared to work competently with older adult clients. Survey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156 APA Division 12 (Clinical Psychology) and 17 (Counseling Psychology) members regarding the degree to which they engaged in each of 50 behaviors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they considered each behavior ethical. Findings are presented in terms of percentages of responses to items on the questionnaire, and ANOVAs were performed on important demographic items to identif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variables. Coursework in geropsychology or aging, specialization with older adults, and working with a high percentage of older adults were related to higher scores on the Overall Ethical Behavior scale. Females scored higher than males on the Overall Ethical Belief scale.  相似文献   

17.
对品德心理结构的研究一直是德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纵观我国学者关于品德心理结构的研究成果,提示了研究进展的三个阶段:起步研究阶段、拓展研究阶段、核心研究阶段。初步评定了各研究的得失,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品德心理结构的展望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徐冉  张宝山  林瑶 《心理学报》2021,53(11):1215-1227
本研究使用问卷法对257名老年人进行了历时1年的3次追踪测试, 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与交叉滞后回归分析考察了家人情感卷入与老年自我刻板印象的变化趋势, 家人情感卷入发展与老年自我刻板印象发展的关系, 以及家人情感卷入对老年自我刻板印象的时序效应。结果发现:(1)老年人感知到的家人情感卷入在1年内呈线性递减, 而老年自我刻板印象呈线性增长; (2)家人情感卷入的初始水平负向预测老年自我刻板印象的初始水平与增长速率; (3)家人情感卷入的下降速率也显著预测了老年自我刻板印象的增长速率; (4)交叉滞后回归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老年人家人情感卷入对老年自我刻板印象的总体负向预测作用。本研究为老年刻板印象内化的家庭过程提供了理论支持, 并对减少老年刻板印象内化、改善消极老年自我刻板印象的干预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 into the effects of aging on response time has focused on Brinley plots. Brinley plots are constructed by plotting mean response times for older subjects against those for young subjects for a set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typical result is a straight line with a slope greater than 1 and a negative intercept. This linear function has been interpreted as showing that aging leads to a general slowing of cognitive processes. In this article, we show that the slope of the Brinley plot is actually a measure of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older versus young subjects’ response times; it is not a measure of general slowing. We examine current models of the effects of aging on mean response time and show how they might be reinterpreted. We also show how a more comprehensive model, Ratcliff’s diffusion model (1978), can account for Brinley plot regularities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 an account of accuracy rates, the shapes of response time distributions, and the relative speeds of error and correct response times, aspects of the data about which models designed to account for Brinley plots are mute. We conclude by endorsing a research approach that applies explicit models to response time data in aging in order to use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to interpret the effects of aging.  相似文献   

20.
国外人口老化理论的心理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国安  王恩界 《心理科学》2004,27(6):1418-1421
进入20世纪以后,老龄化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加快了步伐。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给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同时也引发了大量关于老龄化趋势以及人口老化现象的科学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都对人类老化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心理学也提出了特定内涵的老化定义以及一些老化理论,并且形成了几种用以解释老化现象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