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以中国东北部索伦鄂温克族为例,对萨满教中的祖先神与祖先观念进行分析,探讨巫统与血统两个体系如何在社会运作中发挥其功能。萨满教的祖先神既包括氏族或家族中第一位萨满所领的神灵,也包括后来的萨满所收的神灵。通常情况下,血缘祖先由于传承氏族或家族血脉而被子孙祭奠,但是却不会全部列入萨满祖神体系而受到供奉。萨满祖神与血缘祖先的观念构成萨满信仰体系中两个并列存在而又时有交集的结构,共同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萨满教作为人类早期的一种宗教形态,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在特定民族的早期发展阶段,对于实现社会和谐,对于特定群体精神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就学术价值而言,萨满教为现代人考察、探讨宗教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提供了鲜活的资源。萨满教所具有的综合体的特质,使其对于北方先民原始文化的起源具有重要的催生作用,成为原始文化诸种形式的母源。因此,萨满教也成为探索原始文化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西方萨满教研究大体经历了魔鬼化、骗子化、精神病理学化、普遍化、理想化、多样化等几个发展阶段,文章分析了这几个阶段的主要表现,并对西方萨满教历史研究特点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4.
察布查尔锡伯族历史上有信仰多种宗教的传统,19世纪末20世纪初首先关注此领域的是俄国学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一些学者亦投身此项研究。作者在参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察县现代萨满教实质上是祖先崇拜,锡伯族萨满教中的“相通”实为北方民间信仰——“四大门”的“香头”等观点,希望与相关学者探讨。  相似文献   

5.
苏尼是四川凉山彝族社会类似于萨满的仪式专家,从萨满教视角研究包含彝族苏尼在内的中国南方民族萨满宗教民俗正在成为学术界思考的新取向。苏尼在产生方式、宗教体验、与神沟通方式及宇宙观与神灵体系方面展现出萨满特征。苏尼萨满特征的个案探究,为从中国南方民族萨满教视角与国际萨满学理论对话、构思完整的中国萨满学研究体系提供了南方民族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苟东锋 《哲学动态》2023,(10):76-84
20世纪40年代,张东荪和梁漱溟曾在中西哲学比较的背景下提出“中国人极有事的观念,且或化物为事”,“西洋人极有物的观念,且或化事为物”。这说明中国传统哲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事”的哲学。无独有偶,当代学者赵汀阳和杨国荣等不约而同地重提“事”观念,并分别构思出“事的形而上学”和“以事观之”的哲学进路。可以发现,一种现代“事”哲学已然形成,这是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向。在现代“事”哲学的建构中,一个重要却未被重视的问题是“事”观念的古今之变。传统“事”哲学未能重视由“物”观念所主导的事实维度,从而偏向了价值维度。在“古今中西”的视域中,现代“事”哲学则要求一种扬弃了“物”的“事”观念,进而以之沟通价值和事实,使之不堕入任何一偏,最终成为一个独立观念。尽管如此,就中国哲学传统中亦存在一种正视且反省“物”的暗线而言,现代“事”哲学也处于中国哲学传统的延长线上。  相似文献   

7.
待建的哲学坐标——关于哲学基本问题演变的争论蔡英田(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130012)一变化观念进入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在哲学原理体系中类似于数学中的“坐标”或自然科学中的“范式”,具有硬性的规范作用。它影响哲学其他问题解决的方向,划分哲学基本派...  相似文献   

8.
早期教父时期所面临的文化处境和思想处境是其得以建构起来的历史起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基督宗教哲学是早期教父运用和借鉴希腊哲学思想与观念的一个必然的或基本的结果。其基本的或必然的理论形态是神学思想或体系。哲学只是这场运动的一个副产品或可能的产物。但是,某种体系只要运用或借鉴哲学思想及其观念,那么哲学的思考方式及其问题意识必然会以某种方式进入到这一体系中,从而会催生一种特有的哲学的或准哲学的东西。这种哲学的或准哲学的东西只要以某种方式进入到历史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必将会形成一种相对连贯的思想体系或运动。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了留存至今的新疆少数民族城乡中有关萨满教信仰内容以及仪式,分析了其长期存在的原因,指出萨满教保留了许多新疆少数民族原始文化的"活态因子".  相似文献   

10.
萨满教是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近30年来传统文化出现了恢复和重建的态势,达斡尔族中也出现了萨满文化复苏的势头,产生于远古时代的天神、祖先神、娘娘神、山神、蛇神,依然为当代的达斡尔人普遍供奉。今天,萨满教依然是达斡尔族的主体性信仰,不过,其传统观念和崇拜活动更多地以民间习俗、民族文化的形式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11.
萨满教是达斡尔族固有的宗教信仰,时至今日萨满在达斡尔族社会生活中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从它的发展演变历程来看,大致经历了古代全盛时期、近代衰落时期和现代文化重构时期。萨满作为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短时间内还不能彻底消除其影响,这是萨满教能够继续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古希腊,哲学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不是静态的知识;是对智慧的爱,而不是智慧本身;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个在学院被教授的学问;是提升精神的一个方法,它意味着个体存在方式的根本改变和转换。因此,在古希腊,哲学家不仅是指那些创造了哲学理论体系的人,而且包括那些实践某种哲学观念的人。此种哲学观从中世纪开始发生了根本的转换,哲学成为了一种纯粹抽象的、理论的活动,这种状况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完全改变。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而且也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它意味着一系列文化观念的革命性变革。以下几个基本哲学观念的确立,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得以确立的理论支点和必要前提。一、极限意识:增长并非是没有限度的。在旧的发展观看来,经济的...  相似文献   

14.
“人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中“哲学人类学”是同一层次的具有相同或相似意义的概念。作为一种对人的本体论结构进行思考和建构的观念体系 ,人哲学以其对人的形而上纯思而区别于对人做科学研究的丰富多彩的具体人学或人类学 ,如考古人类学、民族人类学、生物人类学等等。作为 2 0世纪中国重要哲学家的梁漱溟一生热衷于人哲学的研究 ,不论是他 2 0、 30年代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朝话》 ,还是 80年代出版的《人心与人生》 ,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人哲学思路。梁漱溟的人哲学继承了中国传统人哲学特别是儒家人哲学的主要精神 ,并融会法…  相似文献   

15.
当我们说起“某某哲学”(如艺术哲学、宗教哲学、历史哲学)时,我们意指的是一类源自我们思考这某某事物时的想法。这些想法必定是哲学的,也就是说,它们一定是普遍的和必然的。诸观念意外地联系起来,例如,框定的讨论与艺术思想联系在一  相似文献   

16.
几十年前我开始哲学玄想的时候,就想当然地认为:任何人只要竭尽全力研攻哲学,他就能够创立一种哲学体系,以后他就要坚持这种哲学并为捍卫自己的哲学而与论敌进行有说服力的论战,这种哲学时时会有小的变化,但并不需要大的修改。我周围的哲学家们好象也是这么设想的。但是事实逐渐推翻了这样的设想。我现在的哲学之所以形成,主要是由于这种设想破灭的结果。如果我未曾改变那种把哲学研究看成是建立一种似乎坚定不移的体系的话,那就会导致而且肯定会使  相似文献   

17.
乔茂林 《哲学动态》2023,(7):32-40+126-127
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是拓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谱系的关键之维,近年来受到学界密切关注,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解读关键理论家的相关思想成果,从而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研究主题以具体规定性,是将此项研究向纵深推进的必要环节。胡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具有创造性、自主性和继承性三大理论特征。其创造性体现为对“两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性区分,对“两个决定论”的创新性解读,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系统性阐释。胡绳区分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出场的“两种身份”,前者为在中国传播的“一种理论”,属于一个“历史事实”;后者为解决中国问题的“一种方案”,属于一个“历史事件”。其中所蕴含的独立解决中国问题的自主意识、对教条主义束缚的破除、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阐释,均体现了胡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建构的自主性特征。其继承性体现为这一新知识体系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五形态论、生产力发展论、社会进步途径、人类解放和民族解放的深刻理解,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一脉相承,共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认知架构。  相似文献   

18.
论传统哲学的中庸求和思维模式高晨阳中庸作为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反映的是儒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它不仅是属于儒家的,而且也是属于我们民族的。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流播,中庸观念对中国国民的心灵和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构成了我们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思维...  相似文献   

19.
尽管荷兰是西欧世俗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同形式的信仰,如:灵恩运动和与区别于传统宗教的灵性信仰。在现代社会中,一些荷兰人试图通过不寻常的、非理性的、具有创造性的新灵性实践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寻求安全感和宗教满足感。新萨满教占卜仪式为一些人解决心灵问题和制定决策提供了一把钥匙。本文研究了人们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如何在出神旅行中与新萨满教向导相遇。新萨满教的世界观和象征符号治疗实践为修习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宗教表达方式,消解了他们对未知的将来持有的存在性的危机感。  相似文献   

20.
当代著名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家蒙培元的情感哲学,学界称之为"情感儒学"。他提出了"人是情感的存在"、"情感是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儒家哲学是情感哲学"等一系列重要命题。他的哲学思想有"主体""心灵""超越""境界"与"自然"这几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并由"情感"观念贯通起来。他有一个重要命题即"情感可以上下其说":往下说,情感与生理心理相联系,就是主体心灵的感性层面,即是一种形而下的自然经验;往上说,情感与实践理性相联系,乃是主体心灵的超越层面,即是一种形而上的超越体验。情感儒学实可谓两千年来儒家主流哲学之大翻转,即颠覆了以宋明儒学为代表的"性本情末""性体情用"的观念架构,回归孔孟的情感本源观念,由此引发了当代儒家哲学研究的"情感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