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苏联科学院商定的1986—1987互访计划,哲学研究所副所长陈筠泉同志和我两人于1986年12月7日至29日,对苏联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学术访问。在此期间,我们先后访问了莫斯科、列宁格勒和基辅的哲学研究机构、大学的哲学系和一些哲学杂志编辑部。我们受到了苏联学者们的热情而隆重的接待。在访问中,我们与近一百名苏联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使我们了解到许多单靠看书和资料是很难了解清楚的情况。例如,关于辩证法范畴体系的研究,过去我们认为在苏联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据南斯拉夫报刊报道,1963年6月19日至22日在南斯拉夫杜布罗夫尼克市举行了名为“今日之人类”的国际学术座谈会。座谈会是南斯拉夫  相似文献   

3.
在很大程度上,南斯拉夫心理学的发展受它民族、文化、经济、历史甚至地理特点所影响。南斯拉夫仅在1918年后才独立,在这之前,一些地方还属于邻近国家,(另一些地方已独立)因此,国家的经济、文化的发展非常不均衡。1945年南斯拉夫成为一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它有六个联邦组成:社会主义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黑山和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社会主义共和国。在第二次大战以后,随着教育水平的显著提高,经济也飞速发展,尤其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部分塞尔维亚三个共和国比其他的共和国发展更快。  相似文献   

4.
应韩国天主教汉城教区辅理主教、天主教大学校长姜禹一主教邀请,以孟宁友神父为团长的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代表团一行10人,于1996年9月10日赴韩国进行友好访问, 代表团成员有马玉田、窦学森、贾文亮、刘长水、赵子良、赵庆振、刘敷道、王俊祥、李连贵等神父。 代表团分别拜访了汉城教区金寿焕枢机、大邱教区李文熙大主教、水源教区金南洙主教和三所神学院,所到之处受到热情欢迎和接待;代表团一行还拜访了有名的大教堂,游览了当地的名胜古迹。 在与三所神学院的神职人员交流中,代表团成员介绍了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的大好形势、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5.
也思 《现代哲学》2007,(6):135-136
2007年10月25日,广东哲学学会和广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联合召开“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座谈会”。来自两个学会20多名专家学者和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杜新山同志出席了会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广东哲学学会副会长田丰研究员主持会议。广东省哲学学会会长叶汝贤教授、广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会长张江明同志就十七大的重大意义、创新理论成果作了长篇发言,马中柱、孔庆榕、梁琼芳、吴群策、张先贤等同志从不同角度就十七大的报告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座谈会上争相发言,气氛热烈,一致认为十七大报告回答了人们所普通关心…  相似文献   

6.
P.弗兰尼茨基(Predras Vranickl) 院士,是世界上著名的南斯拉夫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是南斯拉夫实践派最杰出的代表人物。1922年1月21日,他出生于克罗地亚达尔马提地区的边科瓦茨。1939年,他考上萨格勒布大学医学系。那时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了处于地下状态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青年团。到1941年战争爆发以前他一直从事革命的地下工作。曾经两次被捕,并且被驱逐出萨格勒布达两年之久。在1941年战争开始和法西斯入侵南斯拉夫的时候,弗兰尼茨基离开萨格勒布跑到达尔马提地区。在兹拉林那共青团组织中和在拉斯托夫最初的  相似文献   

7.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南斯拉夫的建立及国民经济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心理学在南斯拉夫发展的速度也是较快的。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在科研队伍、学术水平及实践应用等方面,已逐渐接近于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如美、德、英、法)和苏联的水平.从科研队伍上看,目前南斯拉夫有近2500名心理科学工作者,相当于其人口数的万分之一,他们在与心理学有关的广阔实践领域从事专业工作.其中的近三分之一是在高等学校和研究所及部分中学、基础学校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多数的心理学工作者是在一些较大的工厂、医院、经济宣传机构以及青少年、家庭和社会问题咨询中心等单位从事应用心理学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一)去年十一月十八日,日本京都大学教养部教授、京都日中学术交流恳谈会代表团秘书长小野信尔和京都大学教养部教授、京都日中学术交流恳谈团团员滨田启介在成都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室、四川大学哲学系部分哲学工作者进行了学术交流。日本学者小野信尔主要谈了如下问题: 1、日本哲学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日本哲学界引起兴趣是在二次大战之后,到了六十年代研究的人比较多,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有所减  相似文献   

9.
南斯拉夫是一个有鲜明特点的社会主义国家。对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家的研究,应当是整体的、系统的,不仅要研究它的经济、政治、法律,也要研究它的哲学、历史、教育和文艺,这样既可以避免片面性,又可以加深对它的局部问题的认识。华主席在访南期间谈到:“南共联盟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从本国具体条件出发,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三十多年来,你们国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农业国家”。华主席的这段话,就是我们研究南斯拉夫的指导方针。南共联盟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运用于本国的具体实践,从而成功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则是我们研究南斯拉夫哲学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哲学要适应改革的形势而改革目前,世界上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兴起一股改革的热潮,从经挤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都在探索改革和完善之道。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自然要体现时代的精神,反映人民的需要,对改革的浪潮不能熟视无睹。最近,我们应苏联同行的邀请,访问了苏联哲学界,到处感受到他们哲学改革的气息。  相似文献   

11.
1976年以来,每年在南斯拉夫的察弗达特举行一次“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际论坛园桌讨论会。该论坛是由南斯拉夫共盟机关刊物《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迫切问题》和《世界上的马克思主义》杂志联合发起并组织的。据1979年4月3日《战斗报》报道,今年10月1日到5日将在察弗达特举行第四次园桌讨论会,  相似文献   

12.
经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统治的短暂"历史间隙",南斯拉夫文艺界在20世纪50年代转而确定了社会主义现代主义的统治地位。官方引导、理论家和批评家的理论思考、文艺创作者的创作实践共同交织建构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现代主义美学话语。社会主义现代主义以艺术自治和独立为理论基础,将抽象艺术看作思考和创作的基本形态,在文字的视觉化、几何化、多媒体融合等方面做出了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13.
3月14日至16日,辽宁省哲学学会的七个学术团体在本溪联合举行大会、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出席纪念大会的代表共135人。会议收到纪念文章和学术论文71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其中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的论文占有很大的比重;二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方面的研究论文;三是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法国“思想”杂志1957年第76期刊载了“西班牙的诗人和哲学家”一文,从这一篇文章中可以概略地看出西班牙哲学界一些情况,现介绍如下:直属于西班牙科学研究高级委员会的哲学研究所是由璜·柴拉该达·般哥歇亚(Fuan Zaragüeta Be-ngoechea)牧师主持的,他建立了自己的学派,这个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南斯拉夫哲学界广泛地开展了对本国和世界哲学史的研究工作。据塞尔维亚科学和艺术科学院《年鉴(1976年)》报导,1976年,该院社会科学部哲学史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6.
(天亚社·东京讯)世界宗教和平议会日本委员会于4月12日呼吁北约停止空袭南斯拉夫。委员会主席东京总教区白柳诚一枢机促请北约政府领袖“在未来停止军事行动,以对话及其他外交途径”结束这次巴尔干半岛危机。由白柳枢机签署的《祈求停止空袭南斯拉夫》声明指出,“...  相似文献   

17.
一、从“开放社会”谈起众所周知,南斯拉夫在对内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同时,还实行与世界各国广泛交往的政策。南斯拉夫朋友借用西方的概念,把他们的国家称为“开放社会”。我们认为,南斯拉夫能够做到这一步,表明南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南共联盟自觉地认识到,思想是没有国界的;又表明他们坚信自己的力量,坚信自己手中握有不可战胜的真理。把社会向外开放这个特点,不仅使他们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与世界各国直接交往,受益不浅;而且也使他们在同世界上各种思潮的交流和交锋中,造就一支具有比较坚强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队伍。在历史上,思想没有国界这条定律,早已为先  相似文献   

18.
“日本哲学的现状如何?”这是海外客人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如果看看日本设置哲学系的国立和私立大学的统计表,统计一下讲哲学课的教员人数和专攻哲学的学生人数,那会令人大吃一惊。就人数来看,日本大概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如果按占国民的比率来看,日本可能居于第一位。在大学、短期  相似文献   

19.
南斯拉夫实践派的思想家们一致认为,马克思思想的核心是人,马克思不反对在一般意义上讨论人和人性问题,并且认为人是实践的、历史的存在物。人的概念实现了异化、革命、辩证法等术语之间特殊意义的链接与重新整合,“人”在实践派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实践派在完整和系统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介入南斯拉夫的现实生活过程。强调人的自由和责任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苏联哲学界将苏联七十年的哲学发展史分为三个时期:(一)十月革命胜利至三十年代;(二)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三)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这种分期法,主要是考虑了苏联经济发展的状况:第一个时期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过渡时期;第二个时期为确立社会主义时期;第三个时期为发达社会主义时期。下面仅就苏联哲学发展的第三个时期对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