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月三十日至十一月六日,在江苏无锡举行了全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问题》学术讨论会。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研究》编辑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南京大学哲学系四个单位共同举办的。会议主要讨论了四个问题;(1)关于过渡时期的阶段划分问题;(2)关于阶级、阶级斗争的问题;(3)关于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问题;(4)关于民主和法制同四化的关系问题。现就其中若干问题的讨论情况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十月三十日至十一月六日,在江苏无锡举行了全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问题》学术讨论会。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研究》编辑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南京大学哲学系四个单位共同举办的。会议主要讨论了四个问题;(1)关于过渡时期的阶段划分问题;(2)关于阶级、阶级斗争的问题;(3)关于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问题;(4)关于民主和法制同四化的关系问题。现就其中若干问题的讨论情况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十月三十日至十一月六日,在江苏无锡举行了全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问题》学术讨论会。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研究》编辑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南京大学哲学系四个单位共同举办的。会议主要讨论了四个问题;(1)关于过渡时期的阶段划分问题;(2)关于阶级、阶级斗争的问题;(3)关于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问题;(4)关于民主和法制同四化的关系问题。现就其中若干问题的讨论情况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十月三十日至十一月六日,在江苏无锡举行了全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问题》学术讨论会。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研究》编辑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南京大学哲学系四个单位共同举办的。会议主要讨论了四个问题;(1)关于过渡时期的阶段划分问题;(2)关于阶级、阶级斗争的问题;(3)关于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问题;(4)关于民主和法制同四化的关系问题。现就其中若干问题的讨论情况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中国,大量外资纷纷涌入,非国有资本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资本力量必然对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影响。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两个阶级(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一个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已被消解。中国社会结构将走向何方成为当代世界焦点问题之一。有人认为中国大陆既然出现了资本,资本必然产生雇佣关系,因此阶级斗争将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一些研究者回避“阶级”一词,将“阶层结构”作为中国的主导性社会结构。各种貌似有理的“阶级阶层分析”纷纷登场。然而,遵循马克思的资本逻辑的分析范式,我们将会发…  相似文献   

6.
左明 《四川心理科学》2014,(6):214-215,188
近年来,我国“阶层固化”现象日渐凸显,成为引发公众普遍关注的一大社会问题。所谓“阶层”,一般是对阶级内部不同等级的群体或处于不同阶级之间的群体的指称。阶层固化意味着不同社会阶层成员构成趋于稳定,社会成员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垂直流动受阻,个人难以靠后天努力改变自身命运;换句话说,底层群体向上流动的通道被封堵,社会不平等结构被原样复制。社会阶层结构一旦固化,公平正义势必遭受损害,社会发展活力与秩序和谐势必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7.
阶级与阶层关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阶级与阶层的关系,通常被看作包含关系,认为阶层是指“同一阶级中,由于经济地位不同而分成的若干层次”。这种看法值得商讨。其实,阶级和阶层是对社会结构研究的两个不同观察系统中的概念,有着质的区别。首先,两者包含的内容和划分的标准不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讨论简介在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热潮中,我国理论界解放思想,冲破禁区,出现了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阶级斗争问题,是大家所注意的,并且是已经开始作了较广泛的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现将这个问题在讨论中的一些主要情况简介如下: (一)怎样划分阶级?划分阶级和消灭阶级有无区别? 关于怎样划分阶级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意见:  相似文献   

9.
由上海市哲学学会、复旦大学哲学系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于4有24日至27日在复旦大学召开。 会议讨论了如下三个问题:(1)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2)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的实践;(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形态。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亚细亚的生产方式问题)是这次会议讨论的重点。这个问题也是国内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较为关注的问题。这次讨论会在前几年讨论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又作了进一步的探讨。现将会议讨论情况作一简介。 一、如何理解“亚细亚生产方式” 黄克剑认为,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问题,我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政治?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理解不一。本文拟把研究情况介绍如下。(一)政治是否是永恒的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政治是否是永恒存在的?这是贯串在政治概念讨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政治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不仅阶级社会中存在政治,在原始社会和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同样存在着政治。其理由是:(1)政治与经济紧密相联,有经济就有政治,政治同经济一样都不只是阶级社会才有的范畴。(2)政治可以区分为两类:阶级政治和非阶级政治。阶级斗争是阶级政治的本质,而非阶级政治的本质则是社会民主。与阶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来,我国广泛开展了有关生活方式问题的讨论,讨论中提出了一些亟待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本文就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一粗浅述评,以期引起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一、生活方式的科学归属问题生活方式究竟是哪一门社会科学的对象和范围,这是讨论中首先涉及的一个基本问题。意见有三:(1)是社会学的对象;(2)是横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等之边缘的新的一门边缘科学的对象;(3)是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事实上,社会生活方式是一个广泛复杂的社会现象,可以从本学科的视角出发展开研  相似文献   

12.
自明清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包括经济结构、阶级阶层结构、政治结构等)缓慢地发生着变化,但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这种变化不过是根本社会结构不变基础上的量的变化,传统政治伦理仍然是在原有框架下所做的改良,无所谓转型的问题.而近代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由此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一直是学界讨论的重要话题。然而在很多讨论中,对文化的概念缺少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导致一些认识模糊不清,例如所谓"科学与人文的对立"。本文拟澄清四个方面的问题:(1)何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观;(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观的核心是什么;(3)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的;(4)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的认识,对于当今时代面临的问题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导言在本文中,我将试图分析现代社会的几个可以比较的方面,这些方面涉及现代社会,尤其是工业社会的趋同问题,以及与之密切有关的文化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将考察日本社会的几个方面,首先考察日本现代化的初始阶段,然后考察日本社会解决冲突的特殊方式。我的出发点将是分析明治维新,并与欧洲大革命作比较。这种分析将说明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性,即政治进程和政权结构中许多变化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国家和各种社会势力、特别是阶级势力的力量对比,而且决取于统治精英们——无论是独裁主义的、极权主义的、阶级合作  相似文献   

15.
石秀印  许叶萍 《学海》2005,16(4):15-31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市场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社会结构的演变,其主要特征是资本家与工人阶级在权力、收入方面的分化与两个阶级之间的对立,这一对立由于其不可调和性而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本文通过对市场经济在当代中国所导致的社会结构变化,特别是所引致的劳资关系状况的研究,认为在变化了的情况下,中国尽管同样出现了劳方与资方在权力、收入维度上的分化,但是因中间阶层的出现而更多地呈现出"层级谱系"特征,这一多阶层的共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马克思时代的"二元阶级对立".但是,由此出现的阶层间的结盟和风险转嫁会使社会低层处于不利的境地.  相似文献   

16.
保尔·斯威兹(Paul Sweezy)在他最近一篇文章中阐发的观点可以归纳如下:(一)剥削在苏联是一种主要现象;(二)苏联的领导阶层是一个剥削阶级;(三)把这个阶级称作资本主义的阶级同把苏联标志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差不了多少。保尔·斯威兹指出,他宁愿“根据我们当前的认识水平”来说明苏联的剥削的社会和正在发展中的阶级的确切性质。我们认为,认识苏联的剥削和苏联领导阶层剥削阶级的特点,具有头等重要的理论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曾守锤  李其维 《心理科学》2007,30(6):1426-1428
参照国外关于移民儿童社会适应研究的现状,对国内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指出了国内该研究领域存在的几个不足:(1)评估指标不全面;(2)评估存在缺陷取向;(3)忽视个体差异的问题;(4)研究设计与社会适应的过程理论相背离;(5)教育安置方式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最后提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序列学习研究范式,考察小三到大三学生内隐序列学习的发展规律及制约因素。结果表明:(1)各年龄组被试均能在序列学习中获得序列规则;(2)不同年龄组被试序列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内隐序列学习从小三到大三之间一直存在发展变化;(3)被试在高统计结构下的反应时要低于低统计结构下的,且这种差异不存在发展变化,说明高统计结构下的内隐学习成绩要好于低统计结构下的;(4)外显被试的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说明对序列学习的有意识加工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中韩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锡政  叶克林 《学海》2008,(3):115-119
本文粗略比较了中韩两国各自工业化阶段的社会阶层、阶级结构,并基于韩国案例阐发可供中国社会发展借鉴的一些经验及其意义.韩中两国在历史上的20年中均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韩国:1960-1980;中国:1980-2000).在中国,虽然农民阶级规模发生了巨大萎缩和工人阶级数量已经缓慢减少,但就其社会人口比重而言,农民和工人两大阶级仍是基本的社会阶级.目前中国仍然保有社会主义社会和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在韩国,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已经大量减少,与此同时,工人阶级数量却在上升,但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的预言相背离的是,中产阶级已在不断壮大.由于不动产拥有者阶级的兴起、不同地区不动产价格差距的悬殊、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及其工人阶级内部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临时工的涌现等原因,自1990年代以来韩国的社会不平等日趋加深.中国经济总量的继续增长也许最终导致社会不平等问题.为此,中国学者需要关注韩国经验,也即韩国处于后工业化阶段所遭遇的社会不平等的日趋增长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该讲习班由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主办。讲习班将聘请国内专家主讲。现已确定的讲题有:“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我国当前的阶级和阶层问题”,“关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