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通过论述当前城市形象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城市形象设计原则,指出在以城市视觉设计为主导的城市形象设计中,设计者首先要根据城市建设发展需要构建城市视觉形象设计总体框架,增强城市视觉形象空间体验,对城市标志物和导视系统进行视觉设计,结合新媒体的特征,以LED技术为依托,将城市特征充分展现在人们眼前。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广场形象的作用日益明显,城市广场代表着城市的文明与现代化程度,是一个城市的微观缩影。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城市广场形象中的视觉导视系统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城市广场导视系统的设计需要人性化和简洁化的同时需要与市民或游客产生情感交流,这是视觉导视系统发展的趋势。文章通过分析和调查,提出了城市广场导视系统增强体验与互动的设计理念,让人们在广场之中通过导视系统不仅能够辨识方向,还能够从心理、视觉、触觉等方面与城市产生深层次的交流和互动。  相似文献   

3.
完整的城市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本身,就是城市最好的导游。好的视觉形象设计可以将城市视觉形象的理念充分表达出来,在公众中造成一种持久、深刻的视觉印象,提升旅游地的整体档次和质量。南阳一直是国内知名旅游城市,根据时代需要提炼城市视觉形象,不仅能够提升南阳的整体形象,增进人们对南阳的了解与好感,而且能够为南阳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4.
宋歌 《美与时代》2007,(1):74-76
设计者与艺术家都是以设计或艺术手段为媒介来进行表达的,在创作思考过程中会弥散着无数的意象的碎片,这些是图形设计的源头.图形是在平面构成要素中形成广告性格及提高视觉注意力的重要素材.图形能够下意识地左右广告的传播效果.图形本身是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形象,是视觉传达过程中较直接、较准确的传达媒体,它在沟通人们与文化、信息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空间形象识别构成了城市形象识别的重要内容。打造一个良好的具有独特识别性的城市空间形象,需要对城市空间中的自然及人工环境要素进行仔细分析、甄别,通过合理规划,将其组织成一个系统以形成总体意象。这就需要城市空间呈现出清晰明确的结构,各要素在情感、性格上指向同一个方向以形成场所感。城市空间形象识别在塑造城市个性,增强市民城市认同感、荣誉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策略理论与实施细节还应在实践中不断进行验证、思考、总结,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城市旅游品牌视觉形象系统将城市地域文化、民俗特色、城市内涵等优势资源杂糅在一起,按照现代设计手法进行视觉化的呈现。良好的视觉形象设计在传播推广中给予游客深刻的视觉感官和美好的视觉记忆,是一座城市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的集中体现。结合多个城市旅游视觉形象系统设计案例,从视觉传达理论视角出发,探究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系统建立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7.
产品设计除了考虑视觉形象之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其它感官要素的参与,包括光、声音和时间等因素.光是制造梦幻的大师,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利用光和影子进行设计.声音能够增强对产品的体验,声音指示性研究进一步促进了人机交互中的信息反馈.产品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使用中的历时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结合襄阳地域文化的涵义以及背景等因素,探讨了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襄阳的文化资源、自然历史及社会环境三个层面,阐述了从城市品牌形象传播、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探究城市视觉形象如何得到继承、应用与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我们对城市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大,城市不断扩建的发展使得空间越来越大,我们经常会在行走之中迷失了方向,这时候就需要指示标志来进行引导。城市视觉导向系统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其系统主要是根据多种图形得到整合对城市的空间和路线进行有序的排列,使得我们在迷茫的途中找到方向。城市视觉导向系统对于公共信息进行了视觉上的规划,使我们能够在其系统的指引下对图形进行识别从而找到方向,对于城市各区域的不同特点进行划分,将城市的文化、历史等信息通过标准性的图表折射出来。以交互式理念为研究中心,对城市视觉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将其内在的逻辑进行充分的挖掘,直观地对城市视觉导视系统进行分析,将交互式理念与视觉导视系统进行了整合,对交互式理念下的城市视觉导视系统的设计发展做出了判断。  相似文献   

10.
城市市徽应建立在差异化、明确化、排他性的唯一性和可识别上,应用地域文化视觉符号创造。研究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城市市徽,深入探索地域文化与城市视觉形象的互动关系。以乌鲁木齐市徽研究为个案,例证地域文化对城市视觉形象以及城市品牌化的再塑力量,倡导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力求为城市营造视觉传播及内外认同中的差异化、特色化、唯一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物质和精神结合的意识形象,对内对外都需要全方位地传扬。城市视觉符号承载着文化和城市精神传播的重任,准确鲜明的视觉符号包含城市的发展历史、精神文明、思想意识,这些都影响着城市的格调、层次以及文化气息。城市文化的视觉导视系统概括提炼了该城市的精神文化,引领人们了解城市的文化特色,并激励人们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它是认识城市内涵的手段,能有效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信息图形是用视觉化的方式代替以往以文字为主的阅读方式,以向大众更好地传达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等庞大而复杂的城市旅游信息。设计师通过挖掘信息图形丰富的视觉元素来整合城市旅游信息,丰富城市整体形象、构建城市旅游品牌设计中的视觉形象部分,这对提升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的影响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宗诚  白新蕾 《美与时代》2022,(9):109-1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品牌形象的构建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现阶段辽宁城市品牌形象的分析和调研,针对辽宁城市品牌形象的构建现状,提出使用整合的方法对其视觉元素进行统一的策略,目的是使辽宁城市相关视觉形象具有专属性和统一性。在设计层面,用全新方法构建城市品牌形象,对设计的具体内容进行梳理,以期构建一个系统化的城市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独特的城市形象却越发模糊。文章通过分析徐州市城市地域文化资源特点,提出了通过整合城市地域文化、民俗特色、城市内涵等优势资源,打造独特的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系统的建议,从视觉传达理论视角出发,探究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系统建立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城市形象识别系统(City Identity System)的设计,是将城市的发展理念、精神文化及各种信息,通过行为活动、视觉设计等,传达给广大公众,使人们对该城市产生一致的认同.  相似文献   

16.
景观设计的产物也就是景观视觉形象,故而在道路景观设计时,要以视觉分析为基础,合理组织设计景观,从而满足人们在视觉上对道路景观的审美要求。文章结合视觉分析理论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实行分析与阐述,为构建和谐的城市环境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7.
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大众对城市活力、实力、魅力等文化要素的感知与评价,它包含了城市文化形象的理念、行为、感知三个层级。公共设施作为城市文化形象感知层级的重要载体,相比较体量庞大的标志建筑、公园、广场景观等,更符合城市人性化、情感化、体验化的社会大众需求。文章从公共设施与城市文化形象相关性出发,提出城市公共设施系统化设计策略,并以龙口市徐福街道公共设施系统设计为案例,阐明公共设施系统化设计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的空间形态不单是文化元素的解构整合,更应该是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城市文脉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累,城市文脉是内核,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文化形象的外在表征。文章通过分析城市文脉在内容组织、形象定位、视觉语言等方面的内在逻辑关系,解读外在视觉表征与内在文化表征的联系,探寻城市文化内在意蕴的构建需求与空间形态的关系。城市文脉与空间形态共同打造沈阳市文化品牌形象,城市的空间形态展示,不只是解决美的问题,而是真正用设计解决问题,从而带动文化创新,具有更高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形象设计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存在普遍的"千城一面"的问题。城市形象一大显著特色便在于其整体视觉的差异之美,而城市视觉形象影响着视觉主体的传达力、持久力,一座城市其视觉形象好与坏给人的感觉差别很大,或令人过目不忘,或如过眼云烟。作为城市可视性、可读性、可赏性的魅力之处,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主要由文字、图像、色彩等元素组成。探析如何赢得城市居民对该座城市的情感共鸣,以及如何创造外来游客对城市的记忆点,是文章研究的一大目的。基于此,文章通过阐述城市形象、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特征,分析视觉传达在城市形象设计中的作用,对视觉传达在城市形象设计中的实践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为促进城市形象的有效建立,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鲁北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对滨州市旅游景区视觉形象进行整合与塑造探析,通过分析国内成功案例,挖掘滨州市特色地域文化内涵,对滨州市旅游景区进行类划,将地域文化内涵及地民俗特色等借助旅游景区空间配置、视觉设计进行传达,同时以求通过地域文化的挖掘为滨州市旅游视觉形象设计提供重要有效设计素材,丰富景区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景区识别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