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阿合作论坛的发展、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对阿民间外交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同时,在更好地回应阿拉伯国家"向东看"倾向和服务中阿各领域友好合作方面,民间外交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当前,对阿民间外交在外部环境和内部能力建设上还面临诸多困难,需要从内容、机制、渠道等方面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2.
正一、引言清末之时,国家内外交困,朝廷昏庸腐朽积重难返,佛教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衰败困顿之中。鸦片战争以后,国门洞开。一些佛教界精英人士,由于因缘际会得以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以杨仁山居士为代表,积极开展佛教民间外交活动,致力于构筑世界佛教事业,革新佛教;给国内佛教的发展带来了一线生机,同时也将近代中国佛教推向了世界舞台,期冀中国佛教能够与社会改革的现实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1]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有着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究其原因,中国的外交政策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自20世纪50年代中阿开启外交关系以来,中国始终将自身利益与阿拉伯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政治上大力支持其正义事业,经济上给予其无私援助,文化上主张文明对话、反对文明对抗。中国的外交政策已经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软实力优势,不仅得到了阿拉伯国家的广泛认可,更成为推动中阿关系不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人类基因测序工作 ,是继“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的人类第三大自然科学计划。这一计划实施的过程中 ,杀出了一支由私营企业支持的民间科学队伍 ,向政府研究机构叫板 ,其意义不在计划本身之下 ,尤其是后者居然占据上风。仔细研究这一过程对指导我们今后的科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1 物种起源与遗传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所有的生物来自于同一起源 ,生物由低等生物向高等生物进化 ,人类只是这株进化树上最为先进、智力也最高的生物而已。185 9年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时 ,还避免提及人类。因为 ,这毕竟有违宗教的上…  相似文献   

5.
9月26日,在庆祝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成立十周年座谈会上,我国五大宗教的有关负责人分别做了精彩的发言,不仅从教规教义上阐明了我国宗教关于世界和平的根本主张,也客观介绍了各宗教团体在践行信仰、维护和平方面的努力与实践。这些发言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充实,见解独到,发人深思。本刊现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黄夏年 《法音》2012,(7):30-32
佛教具有对外交流的功能,这种功能主要以民间外交的形式表现出来。佛教的外交,除了个别朝代外,基本上就处于民间外交的状况下,其所发挥的功能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作用最大,有时甚至涵盖了官方外交。秦周之前,教化未开,交流仅限于神州之内。汉魏以后,眼界渐宽,人们为了追求汗血宝马、稀世珍宝之类而四处搜寻,逐渐开始向外武力扩张。但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佛教的交流才是仁义教化之旅的开始。信奉者为了信仰,不惜身命,寻找经典,派遣使节,例如传说中的后汉显宗孝明皇帝夜梦金人,遣郎中蔡愔、博士秦景等到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古兰经》和"圣训"中的有关内容为依据,从经济、伦理、宗教三者的关系为出发点,探讨伊斯兰经济伦理思想的内容及其特点;以现代化理论为依据,分析伊斯兰经济伦理思想与经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其目的在于从经济伦理的视角,探寻阿拉伯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受挫的原因;寻求伊斯兰经济伦理思想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契合点。本文认为,在现代化的经济背景下,伊斯兰经济伦理必须经过现代性的改革,才能再次为阿拉伯民族的振兴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余国良 《天风》2017,(11):25-27
4.2004年——在香港圣经展与丁光训谈美国办圣经展 21世纪前十年,中国教会在海外做的一件大手笔的事情,就是举办圣经展。第一次是2004年8月在香港举行的,以"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为主题。  相似文献   

9.
余国良 《天风》2017,(10):44-46
自建国以来,在国际上丁光训主教被公认为是中国基督教的杰出代表。在各种国际场合,丁老有着特殊的魅力和气质。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古代的神道设教传统,使宗教信仰可以沟通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官方宗教民间化与民间宗教官方化,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教嬗变的两条路径.云南民间宗教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要素综合而成的情境中演化发展,宗教文化生态集合并体现了国家、社会与民间的诸多关系.“国家—社会—民间”三元分析框架,有助于阐释民间宗教生成演化的规律,提升民间宗教的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佛教民间外交是中国佛教的传统之一,也是官方外交的拾遗补缺。本文系统地考察了佛教民间外交的发展,指出唐代以后,中国的民间外交开始发生变化,佛教向外传播成为后来的主流。在盛世大国佛教的背景下,宗教信仰市场决定了佛教民间外交必须走出去,文化输出作为佛教民间外交的一个最重要的表达方式。现在我们重新进入了盛世,大国中国的佛教民间外交再次有了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这次机遇,充分利用佛教民间外交的传统,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生存哲学:中国语境及其使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来 《哲学动态》2001,(1):11-15
一、“生存哲学”的具体性和现实性西方哲学自克尔凯郭尔和尼采等人以来 ,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理论转向 ,即从传统知识论哲学形态向现代生存论哲学形态的转向 ,受此促动 ,近年来在我国哲学界不少学者笔下 ,“生存”、“生存论”、“生存哲学”等字眼出现的频率日益增多 ,稍加分析 ,人们不难发现这些概念后面所蕴含的深层动机和良苦用心 ,那就是通过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 ,摆脱长期以来对于哲学的传统理解范式 ,并立足于现代哲学去重新阐释哲学本性和解答哲学问题。但是 ,谈论“生存哲学” ,最要紧的不是引介西方理论和建构哲学形态 ,相反 ,…  相似文献   

14.
人间佛教是关于人本的佛教,是以提升人的道德品质、尊重人性和生命价值、净化心灵及实现人间净土为目的的人文宗教。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在处理传统与现代,调和主体精神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当下,面临着其转型与发展过程中受世俗化影响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从人间佛教的思想渊源和特征、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保持自身超越性和主体精神的重要性等三个方面作了系统论述,明确指出在末法时期提倡人间佛教,绝不能片面地将这一契合现代性而发端的人间佛教,理解为适应世俗化生活的一项革新举措,从而忽略佛教固有的化世导俗、净化人心、净化社会的根本功能和超越世间的出世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化:我国心理学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现代主流心理学的源头主要是西方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近代科学 ,其学科危机亦主要是由于盲目借鉴西方近代科学的人性观以及方法论所致。我国心理学要想摆脱这样的困境 ,就必须加强文化分析的方法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有价值的思想 ,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即心理学的中国化之路。这样 ,我国的心理学便能在东西方两大文化的浇灌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穆斯林的文化艺术是丰富多彩的。以回、 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东乡、撒拉、保安等10个少数民族组成的穆斯林群体,在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创造中,与全国人民一道,为祖国文化的昌盛,为民族艺术的繁荣,谱写了一篇篇、一曲曲美丽的乐章。中国穆斯林的阿拉伯书法艺术就是这万紫千红、百花盛开的艺苑中一朵艳丽的奇葩。 早在一千多年前,伴随着阿拉伯语言文字的逐步统一,阿拉伯书法也随之开始形成。伊斯兰教的兴起与传播,促使阿拉伯书法迅速发展。据记载,在一次战役之后,穆罕默德曾命令每…  相似文献   

17.
正阿拉伯文书法传入中国以来,深受中国穆斯林的喜爱,历史上涌现出很多阿拉伯文书法家、艺术家,他们对阿拉伯文书法与中国传统书法的融合做出了重大贡献。当代的中国穆斯林书法家继往开来,传承着这一精美的书法艺术形式。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兴起和向外传播,促进了阿拉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以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2013年9月15日,2013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博览会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相似文献   

19.
依据对社会生活的双重生产理解,通过对轴心时代以来的主要国家学说的分析与批判,尤其是对中国农业时代国家性质的考察,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国家虽然是社会经济生活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但国家的本质与使命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文明的早期时代,国家的使命主要是教术进步与财富增长,因而可以称之为技术-财富型国家。当技术进步趋于停滞,国家就不再追求财富增长,而是试图维系某种特定的基于人口生产的伦理价值准则——善,因而可以称之为政治-伦理型国家。因此,暴力不是国家的本性,国家主要应该理解为一个最终以善为目标的伦理共同体。对国家本质的这种理解对于把握人类文明的未来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很早以来,阿拉伯人民就十分向往和敬仰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远在公元7世纪上半叶,伊斯兰教的创始人阿拉伯人的圣先知穆罕默德,即对中国的悠久文化惊叹不已,并以这样的格言训诫自己的弟子和伊斯兰教信徒:“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圣训》)伊斯兰教创立之后,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接触更为广泛,阿拉伯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渐趋丰富。最早详细记载中国思想文化信息的阿拉伯古籍,是公元988年由著名历史学家伊本·奈迭木(IbnalNadim,死于995年)所著的不朽著作《书目》(AIFihrist)。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