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氏春秋>是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晚周巨著.<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本文论述了秦道家思想的特点,由此证明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秦代新道家之说是能够成立的.  相似文献   

2.
《易纬·乾凿度》残篇文解析--西汉形上思想的成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易纬·乾凿度>残篇文保存下来论气化宇宙的一节文字,这节文字所含的形上思想体系乃是以<易经>哲学为架构并融合了道家思想而成,它反映了汉代形上思想的最高成就.就形上思想的严密结构而论,自先秦以来,唯有此一思想体系能与儒、道两家并立而三.  相似文献   

3.
本文反对王弼以老庄思想解释<周易>这一传统观点,因为他除了用老庄道家思想解释<周易>之外,王弼也运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周易>,而且运用儒家思想解释的内容大于运用道家思想解释的内容.本文分析了王弼为何同时运用儒家和道家思想解易的原因,并提出<周易注>的绝大多数内容是以<易传>的思想和汉代的注易方法来解释<周易>.  相似文献   

4.
<易传>通过吸取道家的天道观、承袭儒家的伦理观,利用阴阳家的阴阳学说,建构了兼具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色彩的天人合一哲学,完成了该哲学的世俗化历程.本文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角度探讨了该哲学的基本理论,指出,<易传>天人合一哲学的基本精神是道德伦理哲学.它对中国封建法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生命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先秦两汉道家哲学对中医学生命观的影响深刻而久远,这体现在中医学关于生命的本源以及养生等各个方面.研究先秦两汉中医哲学,必须重视对道家哲学生命观的研究,这是中医哲学核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约瑟博士说:"道家思想乃是中国科学和技术的根本."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中,他有一段经典名言:"道家哲学虽然含有政治集体主义、宗教神秘主义以及个人修炼成仙的各种因素,但它却发展了科学态度的许多最重要的特点,因而对中国科学史是有着头等重要性的.此外,道家又根据他们的原理而行动,由此之故,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①这里的道家是包括道教的,道家哲学即是道家道教哲学思想,尤其是道教思想对中国的科学态度、对中国科学史具有重大的意义.系统挖掘道教科学思想的资源、梳理道教思想的发展脉络,探讨道教科学思想对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的贡献以及它的现代价值,都是十分重大的.  相似文献   

7.
李辉 《中国宗教》2023,(2):66-67
<正>道教美学思想源自老子哲学,《道德经》在哲学层面对“美”进行了简要的阐释;庄子在继承老子哲学的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哲学体系,并且“在其中突出了自己的美学思想和美学趣味,客观上建立了道家美学思想框架,奠定了道家—道教一脉美学思想发展的基础”。(潘显一、殷明:《论道教美学思想的发展与嬗变》)庄子的道家美学思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早期道教各派的改造、创新,于隋唐时期形成相对成熟的道教美学思想,并且一直贯穿于整个中国美学思想史。  相似文献   

8.
现代日本的医学医疗明显地表现出偏重“技”即偏重机械和技术的倾向,这与老庄道家的“道”哲学明显不同。“道”哲学是以与“技”相对应的“道”为中心,探究人的生命根源(即人的生命本来是什么)的问题。我是一个专门研究中国思想的学者,据我所知,“道”哲学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在日本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今天我将站在老庄道家的“道”哲学的立场,围绕“技”和“道”的实践哲学问题,着重讨论以“道”为核心的道教生命哲学的内容及其在日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道家政治哲学的理论形态和理论语言都极具特色,殊不同于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围绕城邦、正义等主题展开的对话与讨论;这主要是由道家如何理解政治性、如何阐述哲学性决定的。"玄德"概念及其理论乃是道家政治哲学思考的重要基础,因为它既是哲学突破的标尺,亦是前诸子时期"德"的思想传统之创造性转化。而自然与无为、混沌与秩序等问题则涉及了道家伦理学(含政治哲学)的深刻内容及精神气质,既体现了古代思想世界立足于人性的思考特点,同时也展现了道家独特的超越社会政治秩序、伦理规范甚至国家形态的理论旨趣。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中西哲学比较视域下,对道家"真"思想的形而上考察。"真"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概念之一,具有多重思想维度。首先,道家哲学认为"真"是"道"的本然属性,"甚真"、"贵真"澄明了"道"是究竟真实;其次,道家反对"伪学"而主张"真知",道家提倡"真其实知"的致思之路;再次,道家看重"抱朴含真"而"天人合一"的生存取向,提倡由"抱朴"显"道",由"含真"达"道";同时,道家哲学之"真"也具有淳厚的人性关怀,道家认为人人具有"真"性,人的"存在"、"活着"应保持"全真"、"质真"的自然本性。在现代性宰制的当今时代,道家"归真"的价值取向蕴含深厚的人文情怀,其为现代人重新领会"道法自然"而切近"真"人提供了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