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兴国著《杨昌济的生平及思想》一书。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和客观地介绍和评价了杨昌济的生平事迹、主要的学术思想及其成就。尤其可贵的是,通过这种介绍和评价,论述了杨昌济先生和新民学会主要成员、特别是和毛泽东的关系,论述了杨昌济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也就是从一个侧面论述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思想源流问题。该书在资料的裁剪上,作者比较充分地利用了杨昌济、毛泽东当年在  相似文献   

2.
《西洋伦理主义述评》是我国近代著名进步伦理学家杨昌济(1871—1920)先生的译作之一,作者是深井安文。二十世纪初,我国一些青年学生迫切想了解和研究西方伦理学,而“各种书籍,尚未译成本国之文”,感叹无从入手。杨昌济为了给“笃志潜修者”一个帮助,遂翻译了这一著作。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早期的学习,是以伦理学为核心的。青年毛泽东在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致力于彻底认识中国的国情。而集中反映中国国情的学术,按照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的论断,即伦理学。他说:“儒家则一切精神科学悉以伦理学为范围”,“伦理学宜若我国唯一发达之学术”。他从启蒙老师和未来的岳父杨昌济先生处接受的也正是伦理学知识。后来,杨往北京大学教授伦理学,毛泽东通过他而与蔡元培、李大钊等师友有了联系。伦理学是他们之间的学术纽带。  相似文献   

4.
新发现的杨昌济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所编的《修身讲义》,是研究杨昌济和青年毛泽东、蔡和森等人思想的重要资料。此书第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照搬当时已出版的伦理学教材或修身讲义普遍存在的以西方伦理学为蓝本的模式,全书重点就是讲修己。此书第二个特点,就是强调青年士子修身的第一要义,即是要立志做圣贤豪杰。为此,杨昌济举了圣贤豪杰的五个特质,明确指出进入圣门的下手工夫,十分强调要理会“圣贤气象”。此书第三个特点,是强调全面发展自己的身体及精神之能力。为此,杨昌济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讲“卫生”。此书第四个特点,是注意将哲学理论与伦理学理论相结合。书中第五部分“张子正蒙”摘录了大量张载《正蒙》的论述和王船山的相关注释。  相似文献   

5.
翻开中国几千年来的思想发展史,人们就会发现,伦理道德思想占着特殊重要的位置。在具有这种特色的民族文化的熏陶下,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伦理学很感兴趣,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各家伦理思想都有接触,而且对西方伦理思想也非常关注。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他的老师杨昌济于1917年下半年到1918年上半年讲授修身课,以“伦理学  相似文献   

6.
杨昌济特别令人尊敬之处,在于他的言行一致。凡是他宣传的道德理论,总是自己首先躬行实践;凡是他批判的种种社会恶习,他又总是自己带头改正;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他自己早已做到或正在做。他待人宽,律己严。《达化斋日记》载:“余为生徒讲张子正蒙,爱人然后能保其身,能保其身,则不择地而安一节,因言余生平待人有五字:一曰恕,犯而不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二曰介,不尽人之忠,不竭人之欢;三曰敬,无众寡,无小大,无简慢;四曰浑(亦可曰下),沉默寡言,不议论人长短,不轻发表意见;五曰诚,言而有信,无宿诺,久要不忘生平  相似文献   

7.
杨昌济伦理思想的发展成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互重叠在一起,并形成了这样一种双重关系:一方面,其伦理思想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刻洗礼,实属于这一运动的精神产儿;另一方面,其伦理思想又给予五四新文化运动以积极影响,在这一运动中留下自己鲜明的印记。而这种鲜明的印记主要有三:以"观察实验"和"反对迷信"倡导"科学";以"国民教育"和"自由权利"倡导"民主";以"个人主义"和"人格"倡导"个性解放"。  相似文献   

8.
李强 《天风》2002,(4):46-46
爱好体育锻炼的费爷爷是位虔诚的基督徒,在他的身上有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拥有一颗喜乐的心,无论是在教堂里,还是在浙江神学院,他都是一位快乐的老人,当笔者问他有多高寿时,他也忘不了学“老外”的幽默:我是年轻的83岁。是的,在他的身上,除了他那银白的头发,他的身体素质,他的心灵都是年轻的。也难怪,神学院的学  相似文献   

9.
米非波设是扫罗的孙子,约拿单的儿子(撒下4:4,9:6),他的一生默默无闻,碌碌无(?),但在他身上有一种美好的品德值得我们称道与效法——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他是我们基督徒——经文:诗116:12-13 米非波没是扫罗的孙子,约拿单的儿子(撒下4: 4,9:6),他的一生默默无闻,碌碌无为。但在他身上有一种美好的品德值得我们称道与效法——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他是我们基督徒感恩的楷模。大卫作王以后,因为约拿单的缘故,施恩给扫罗的后人,把扫罗的产业给了米非波设(撒下9:7)。他感恩图报,但他是一个瘸腿的人,无法为大卫奔走效力,只能在家里献上感恩的心。  相似文献   

10.
石块与宝藏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寻宝人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宝藏,当他在口袋里装满金银珠宝时,却遭到另外一伙寻宝人的追杀。情急之中,他躲进了一间房子。那伙人拿着刀枪在外边猛砸房门,他的生命危在旦夕。幸运的是,那间房子有一扇窗子,不幸的是,窗子开得很高,他根本够不到。好在屋里有一个石块,他急忙搬来垫在  相似文献   

11.
李保乐 《天风》2005,(12):20-21
圣经上说:耶稣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以先。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藉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他也是教会全体之首,他是元始,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因为父喜欢叫一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我的一位在公司做职员的朋友来找我,说他在工作中遇到了很烦心的事情。原来,他有一次上班迟到,被经理批评,因此他觉得经理是一个非常苛刻的人。当天下班的时候,他看到经理在与另外一位职员谈话,他走过时,经理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于是,我的朋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礼物     
有一个年轻人,很快就要大学毕业了。他在几个月前就在一家车行里看中了一辆漂亮的跑车,他知道他的父亲完全有能力为他买下这辆跑车。于是,他就告诉父亲,那辆跑车是他唯一想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人是具有生命的灵性动物,但他比所有动物高贵得多,因为他有理智和意志;这是他独具的特性,是造物主在起初就这样为他安排的。然而,人对自己的生命和由来,总觉得稀奇,也想自我认识,自我研究;这种研究在学术界称之为人类学。人类学比较有权威的学说有两种:一是圣经创世纪前三章对人类的本质和起源的叙述;一是近代人类学。  相似文献   

15.
点金石     
在欧洲的中世纪,淘金热几乎使每一个家庭都踏上了去远东或者澳洲的路。在这些淘金者中间,有一个叫罗德的人正为自己即将到来的成功激动不已。原因是他得到了一本书,一本告诉他如何寻找点金石的书。这本来是一本普通的书,他只是花了一个先令从旧书摊上买来的。他买它的原因,是他发现这是一本介绍一个探险家如何成功的书。但是,当他到了家里,当他如饥似渴地将要读完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书的最后一页有一句话说:谢谢耐心地读完了我的故事的人,请你把书的封底撕开,里面有一个秘密要告诉你。他立即就撕开了封底,在最靠近书脊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假冒的天堂     
正一个男人带着他的狗走在一条风景秀丽的路上。他边走边欣赏路边的景色。忽然,他想起自己早已死了,他的狗也死了多年了。他不知道这条路要将他们带往何处。不一会儿,他看到前方有一座城,城门是金子做的,城墙是珠宝砌的,富丽堂皇,庄严巍峨。城门前有一张桌子,桌前端坐一位漂亮的小姐。他走上前,询问道:"请问,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人在一家大工厂里上班,我认识他已经许多年了,但我从来没有过多地注意他。我认为他有一点儿古怪,还有一点儿矮, 有一点儿脏。他总是戴着一顶红帽子,背着一个垃圾袋。在休息时间和午餐时间,他通常都是在工厂里到处转悠,收集那些散放在各处的未用过的罐子。  相似文献   

18.
上帝看到生命将息的人那副大伤大悲的样子,动了慈爱,想试试再贷给他们一些在世岁月。第一个得到这笔生命借贷的是一位影视明星。他有帕瓦罗蒂的天才歌喉,有格里高里·派克的英俊和优雅,且戏路极广,几乎演什么就轰动什么。因为这些,他成了情场阔爷,婚变一茬接着一茬,犹如四季更替,频繁而当然。他根本没有想过人还会死,但死亡突然来到他的面前。惊恐中,他意外地收到了上帝给他借贷一小时生命的厚礼。在这一小时,他有了对生命的敬畏,有了对花花公子的作派和放荡不羁的生活的反省,一幕幕悲惨离异,一家家妻离子散,挥之不去,他在想第一个给他恋情…  相似文献   

19.
有这么一个年轻人,以前他走路的姿态总是昂首挺胸的,是年轻人那种朝气蓬勃的走路姿态。只是有一次,他上街的时候,在地上捡到了10元钱。10元钱虽然是一个小数目,但这不劳而获的意外之财,却令他很有收  相似文献   

20.
克尔的坚持     
克尔曾经是一位不错的新闻记者,他在一家知名的报社当记者,但他觉得做记者体现不了他的人生价值,他需要一个更有挑战性的职业,于是,他选择了广告业务这么一个职业。而后,他辞去现有的工作,在同事和朋友诧异的目光中,来到另外一家报社,当了一个广告业务员。他对自己很有信心,向经理提出不要薪水,只按自己的业绩抽取佣金,经理当然乐意答应他的要求。他从经理手里要了一份客户名单,但这份名单比较奇怪,上面每一个企业都是有实力的企业,但是在这以前,报社去的每一个广告业务员都无功而返。所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