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儒学的传播对我国少数民族哲学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儒学也因我国少数民族哲学和文化的融入而更加丰富多彩。回溯儒学与我国少数民族哲学和文化这种交相融汇、互动成长的过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程广云 《哲学研究》2013,(1):100-107
顾名思义,政治哲学涉及政治和哲学,而政治哲学的首要和中心问题就是检讨哲学与政治社会的关系。毫无疑问,这一关系经历了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涉及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其历史演变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前现代——非政治的哲学和非哲学的政治;现代——哲学的政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哲学思潮与马克思哲学在当代情境中的理论碰撞和互动关系,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领域。学术界对后现代哲学和马克思哲学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早期阶段,国外理论界一般认为后现代哲学的出现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超越和扬弃,国内学者则大多对后现代哲学持一种谨慎的拒斥态度,认为它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完全错误的解读;到了后期阶段,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后现代哲学思想并没有超越或扬弃马克思  相似文献   

4.
技术哲学是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的哲学。技术哲学经历了长期演化的历史。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已提出技术的哲学思想;近代培根称技术是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作为系统的技术哲学最先在德国发展起来;现代技术哲学已形成为西欧(德、法)英美、东欧、日本等几个学派;并经历了三个阶段:(1)着重研究技术的本质、技术设计、技术结构;(2)研究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技术的价值等问题;(3)深入研究技术与自然、技术与经济、技术与文化、技术与心理、技术评估等问题,探讨与相关技术的各个方面,真正达到了从整体上对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自然科学历来是哲学特别感兴趣的对象。对于这一复杂社会现象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哲学世界观的基本立场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将“科学—技术—生产”的循环问题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进行探讨。同时,也只有在总的社会联系中才能正确地理解这种循环的过程。在这篇文章里,我们着重探讨循环的社会决定性和它的各个不同阶段,探讨各个循环阶段的特征以及在社会需要影响下的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6.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有自然神论和无神论两种表现形式,它经历了一个从前者向后者转变的发展过程。十八世纪四十年代,当狄德罗刚刚在法国启蒙运动中崭露头角的时候,法国唯物主义哲学正处于这一转变的关键阶段。狄德罗适应时代的要求,在短短的几年内,  相似文献   

7.
转识成智──冯契对时代问题的哲学沉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要回答时代的问题,都要表现时代精神。科学与人文、知识与价值、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问题,是近代以来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围绕这一问题,中西方哲学家们各抒己见,展开了长期的论争。在这种论争中,冯契先生以他独树一帜的关于“智慧学说”的哲学体系,通过“转识成智”的哲学沉思,为我们回答和解决时代问题,提供了富于启发性的新思路。           一冯契的哲学沉思是以对时代问题的体认为出发点的。但是,这种体认又经历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从感性的层面来看,冯契所处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和卡普:工程学传统的技术哲学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克思和卡普(Ernst Kapp,1808-1896)是19世纪诞生于德国的同时代人物,先后对技术进行了整体研究与哲学思考。后者第一个使用技术哲学一词,而前者先于后者形成技术哲学的完整框架。两位都曾是左翼黑格尔派,经历相似,但各自走上不同道路。两人先后提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中表现的"分身",随着主体论哲学建构的发展经历了对镜像的迷恋、对客体化本我的恐惧和对真我的怀疑几个阶段,反映在哲学层面上是对主体的不同认知方面.对"分身"的思考,不能仅仅停留在超自然现象和幻想文学经验层面上,而是乔要从哲学层面上认识到它是展现了人对"自我"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听过不少吐槽,都说青春期的孩子最难搞,小天使变恶魔,这似乎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所谓疼痛青春,痛感之一就是亲情的疏离、隔阂甚至撕裂。修复得好,就像树皮上的一块疤,作为成长印记而存在,并不阻碍迎向阳光枝繁叶茂;修复不好,可能就是心底一块疤,暗伤隐隐,不定期发作,即使成年之后在阴雨天也会痛痒交加。当然,家园里的战争一直都有,只  相似文献   

11.
<正>在本次编委会之前征求意见时和今天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要进一步办好《医学与哲学》杂志,一定要进一步突出杂志的特色,坚持杂志的宗旨。但我们对《医学与哲学》杂志究竟应当具备什么特色,它的性质和宗旨是什么的认识,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是在杂志成长过程中逐渐认识和明确的。1978年~1979年在筹备广州医学辩证法讲习会期间,商定要办一本从哲学高度的宏观视野认识和评价医学的刊物,同时推选彭瑞骢为主编,邱仁宗和我为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哲学范式在历史上经历了从古典范式、近代范式到现代范式的转型,“哲学范式转型”意味着哲学重心的转移和透视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根本的变迁。20世纪上半叶,可以称为传统哲学范式向现代转型的最初阶段。应当说,传统哲学范式的转型是与历史事件分不开的。传统哲学范式向现代的转型得益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有两个基本的转型路向:首先表现为由意识形态向学术资源或知识形态的转型。这种转型突出地表现为现代新儒学对传统儒学范式进行了新的思考和变革,确立了它的现代形态。其次是为传统哲学范式向现代的转型做了准备,表现在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清理,并以新的哲学思想(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哲学的整体框架给以全面审视。20世纪初的传统哲学范式的转型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自此以后,传统哲学从语言表述到问题视阈,从内容到方法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13.
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不断中国化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毛泽东做了开篇。本文拟主要结合毛泽东的几篇论著来简析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卢卡奇的研究,大量的论著是研究卢卡奇和黑格尔哲学关系的,而探讨卢卡奇与康德哲学的关系的文章甚少。实际上,卢卡奇不仅在其成长过程中与康德哲学有过关系,而且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也多次专门评述了康德的哲学思想。笔者认为,弄清卢卡奇对康德哲学的这些评述是掌握卢卡奇与黑格尔哲学关系的前提和基础,这对于了解他的思想发展过程,把握他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的主导思想,进而从广阔的思想史背景上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都是极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荣伟群 《学海》2002,(1):59-63
本文通过对哲学和自然科学关系的历史回顾 ,指出源远流长的哲学和自然科学关系大体经历了包罗与游离、禁锢与革命、指导与蕴含这三个历史阶段。文章梳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轨迹 ,并强调 ,认清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无疑对当前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 ,一些学者终于提出了哲学“范式转换”的主张〔1〕。“范式”的转换 ,是最根本、最深刻的转换 ,它意味着断裂和新生 ,意味着新的意境和天地。它的提出 ,表明哲学工作者在经历了以“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哲学观念变革”、“哲学问题意识的兴起”〔2〕等为主要标志的探索阶段之后 ,对中国哲学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达到了一种新的自觉 ,因而具有重大的意义。“范式转换”的提出 ,意味着旧有理论范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已处于危机之中 ,因而需要一种更富解释力的理论范式取而代之。那么 ,这种要确立的新的哲学范式究竟应以何者为基本…  相似文献   

17.
法哲学的难题,就象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难题一样,在当今文化状况中具有头等重要性。有关自然法、道德价值和伦理虚无主义的争论,显露出各种文化的最终前提,而哲学的主导倾向则揭示出我们的文明所处的危机的阶段。在着手讨论法哲学的某些问题时,我们不可忘记这样一种背景,即目前法律界在承认伦理价值问题上处于困难的危机。这种状况之种种加剧了的形式导致了伦理虚无主义,按照这种伦理虚无主义,一切伦理抉择都是同等的。如果我们认不清这一  相似文献   

18.
虚构主义是在过去20年间涌现出来的一种很有竞争力的反实在论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某些领域(如数学、伦理)中的理论言谈所涉及的对象在本体论上是不存在的,因此这些理论言谈实际上都不是真的;然而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像虚构作品中的言谈一样继续使用下去。本文介绍和讨论了虚构主义的历史和理念,特别强调了这种理论在语言哲学、模态理论、数学哲学、道德哲学、真理理论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年轻的叙事医学经历了20年的成长,积累了可观的成绩,也积淀了诸多的困顿,期待从哲学基础、技术境遇与新学科比较等角度予以深入研讨与重新诠释。试图从"共在-存在"论角度重新锚定叙事医学的哲学基础与演进逻辑,并将叙事医学的临床可能性置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现实境遇中来考察,预设各种可能的新格局。最后,从叙事医学与精准医学的交集中寻找个性化医疗与患者独特性境遇之间的哲学异同,以洞悉叙事医学发展的未来轨迹。  相似文献   

20.
从古希腊开始到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自然科学化的长期发展过程:哲学的天文学化、生物学化、物理学化、数学化等的不断发展和强化,留下了一条明显的自然科学化轨迹,也形成了一种哲学理解范式。这种理解范式的特征是:以关注自然为主,并用把握自然的准则来把握人自身。这种哲学范式追问世界的本源、始基、本质、理念、形式、法则、规律,寻求世界的统一性、同一性、同质性、一般性、整体性、永恒性和必然性。其理论形态主要表现为意识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