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注重研究哲学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最直接地表现为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即表现为科学、社会科学,而不是哲学。但阿尔杜塞却全面论证马克思主义包含一种独特的哲学,这种哲学不是认识的一个独立分支,而是同马克思的科学和政治实践存在着有机的联系。马克思主义是彻底革命的:它反对资产阶级的  相似文献   

2.
马恩列斯毛邓等哲学思想科学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之维/张晓东//南京社会科学,2005.8浅谈卡尔·马克思哲学的超越本性/丛大川//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马克思的方法论与环境伦理学的构建/宋周尧//重庆社会科学,2005.9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段忠桥//中国社会科学,2005.5《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问题/黄楠森//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4文本与真理:马克思早期著作解读的方法研究/戈士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4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理论/孙承叔//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编委会、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和《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联合发起,于斯大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在长春召开了斯大林哲学思想讨论会,会上着重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问题;二是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问题;三是斯大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问题。现先将其中第二个问题的讨论情况发表于后。  相似文献   

4.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的长足进步,给社会科学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开始研究科学方法论问题,探索科学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本文所介绍的,仅是整个研究中的一个部分。一、数学方法与哲学形式许多研究者一般都同意这么一个观点: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但是,是否全部哲学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表述,则有不同看法。《自然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会上发表的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宏伟目标和任务,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学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既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趋势。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同马克思主义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本质上是以马克思主义传入  相似文献   

6.
田丰 《现代哲学》2000,(1):105-106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探微》一书,是高齐云教授的新著,也是近年来哲学界发表的最有份量的力作之一。这本著作深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础,宏观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原生形态到次生形态再到再次生形态发展的逻辑进程。全书史论交融,高屋建瓴,同时又抉隐探微、小心求证,较好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一致,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一致,它获得我省第六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评选专著一等奖,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可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问题得出的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下篇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社会主义中的问题得出的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在上篇中,自然科学只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材料和根据来与马克思主义发生联系,在下篇中,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就会同社会问题结合在一起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对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而成的两大科学部门交叉的学科,  相似文献   

8.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它具有以下鲜明特点:第一,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中国,探索和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时代的中心问题;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第三,立足中国实际,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话语;第四,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扩展到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着力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研究。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前提。这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本质规定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以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的重要意义;其次,必须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恢复和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再次,必须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盟,并由此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马克思主义(根据资本主义社会改造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历史必然性)的创立和创造性的发展,在整个社会科学中,在社会科学的一切领域,而且首先和主要地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的领域完成了伟大的革命变革。因而便有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任继愈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任先生百年诞辰有深刻的意义。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图书馆学家和教育家,是我国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纪念任先生百年诞辰,最根本的是学习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对中国哲学史、宗教学、图书馆学等学科的发展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去年,石国强在《南京师院学报》第1期上撰文,对“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这一传统看法提出质疑。之后,《山东师大学报》、《云南社会科学》等杂志相继发表文章,对此进行探讨。讨论中分歧较大的是两个问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年代界限;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时有无自然科学基础?如有,是否包括三大发现在内。这一讨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问题的争论是紧密联系的,开展这一讨论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离开这个世界已经一百多年了,但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仍然蓬勃发展,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中,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哲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本文给出了在西方半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清晰脉络,对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有一定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3.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集体编写、康斯坦丁诺夫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一书,已于1958年8月出版。本书是苏联最新出版的比较系统、完整的哲学教科书,全书共分三个部分、十九章,约计六十万字。本书用导言、辩论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三个部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个整体加  相似文献   

14.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部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传统观点,马克思主义有三个来源和组成部分:三个来源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近年来,理论界不时有人对这一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应该说,不同看法的提出有利于人们深入地思考相关问题,而对此展开讨论,无疑将更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一有论者认为,“三个组成部分”说是对马恩经典的一个误解,那些主张以《反杜林论》的三编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的观点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恩格斯写作《反杜林论》的目的不是为了正面地…  相似文献   

15.
田明 《现代哲学》2005,(1):58-58
2004年12月26日,“中山大学马克思论坛”第15期于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所长靳辉明教授,他主要围绕三个部分向在场的诸位学者和同学做了报告。这三个部分是:1.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前研究的若干问题;2.当前形势下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3.新形势下几种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马恩列斯毛邓等哲学思想西方“马克思学”的兴起、演化与终结(专题)/张亮、周嘉昕、孙登峰等//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马克思早年政治哲学三题辨正/罗伯中,刘放桐//探索,2006.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部分问题/奚兆永//哲学研究,2006.4试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现实背离”的问题/邓献晖//哲学研究,2006.4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专题)/吴晓明,姜佑福,陈蓓洁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2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条基本路线/范贤超,范湘涛//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3合理形态的辩证法———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启示/李德顺//…  相似文献   

17.
三、反对“代替论”和“哲学无用论”,正确处理哲学和其他科学部门的关系,巩固和加强哲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联盟如上所述,以现实问题的研究带动基础理论研究,促进了哲学和其他科学部门的合作。当代实践所提出的大量现实问题,只有通过哲学和其他各科学部门的紧密配合、协同努力才能解决。反过来说,这种广泛的合作也是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共同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自觉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前提。必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的重要意义;必须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恢复和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必须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盟,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19.
哲学总论关于哲学的问题研究 朱葆伟 现代哲学 ,2 0 0 3.1哲学本义追问及其启示 张苗夫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 0 0 3. 1当代哲学中的语言转向与经济学的语言反思 韦森 河北学刊 ,2 0 0 3. 1哲学对象世界和问题的特点 袁实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 0 0 3. 1从“科学之科学”到人的生活形式———哲学观之演变 李文阁 江汉论坛 ,2 0 0 3.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论马克思哲学观的当代意蕴 陆杰荣 长白学刊 ,2 0 0 3. 1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研究 刘冠军 学术论坛 ,2 0 0 3.1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邹广…  相似文献   

20.
科学是范畴的体系。哲学范畴像其他一切科学范畴一样,应该清晰明白,确定而不含混,这是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一再强调的,也是哲学认识世界、说明世界所必备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锐利武器,是集历史上一切优秀哲学成果之大成,按其本性和要求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应该是最严密、最精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