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季刊)于十一月创刊。它是一个专业性学术刊物,以学术性为主,兼顾知识性,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读者对象为中国哲学史专业工作者、业余爱好者和大专院校文科师生。该刊遵循“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反映中国哲学史领域的学术成果,并注意发现人材,培养新生力量。它将为读者提供中国哲学史的各种理论问题和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的论文;中国哲学各种思潮、流派的探讨、研究和哲学家思想的分析评介;哲学古籍的考证、校刊和  相似文献   

2.
中国哲学史与思想史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这与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以及哲学与伦理、哲学与政治密切联系等传统有关。哲学史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思想史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哲学史与思想史有些什么联系与区别?如何正确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哲学史与思想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为了开创中国哲学史与思想史研究的新局面,哲学史与思想史研究工作者迫切要求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这里发表的三篇文章,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们欢迎广大哲学史、思想史工作者参加这一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中国哲学史学的科学化,《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于8月15—16日,邀集在京中国哲学史研究工作者四十余人举行学术讨论会,讨论哲学基本问题与中国哲学史的关系问题。 会议分析了中国哲学史研究工作所面临的形势,认为要实现中国哲学史学的科学化,除必须继续克服简单化的倾向外,还必须认真克服否定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主办的“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人学问题”讨论会于10月中旬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的20多位专家应邀参加了会议。从人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哲学史,尚属草创时期,与会者就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人学问题的特点及其理论建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有关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人学问题的界定问题与会者认为,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人学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实事求是、突出中国哲学的特点,依据切实的理论史实进行研究和理论概括。有论者进一步指  相似文献   

5.
中国哲学研究的四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哲学的研究和发展可以多样化或多元化。下面所谈的 ,只是其中可能的一种。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 ,我主要想谈谈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问题 ;二、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问题 ;三、“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问题 ;四、方法论的问题。一、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哲学史上曾出现过各种学说、体系 ,这些学说和体系在哲学史的研究中往往主要被理解为历史的存在。然而 ,按其本来意义 ,它们首先是历史上的哲学创作 ,是出现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原创之论。以中国哲学而言 ,历史上一些重要哲学家所立之说 ,就是他那个时代的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6.
本年五月十日至十四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中国哲学史工作会议”,是本年元月间举行的“中国哲学史问题座谈会”的继续。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史研究室会同召开的。参加的人除北京的中国哲学史专家与中国哲学史教学及研究工作人员外,还有从上海、广州、东北等地来的专家。这次会议的性质和上次的座谈会一样,主要是在“百家争鸣”的方针下尽量提出有关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所存在的待解决的问题,以作将来再行召开大型讨论会的准备。上次座谈会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的问题,即:“中国哲学史”的对象和范围问题,“中国哲学史”中的唯物与唯心斗争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中国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曾引起热烈的争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于1981年6月9日至11日,在长沙召开全省大专院校专业以及业余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工作者会议,通过了会章,成立了湖南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大会选举王忠林、王兴国等7人为理事,推选冯正刚为理事长。会议收到有关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论文14篇。会议对研究哲学史的方法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研究中国哲学史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历史上的哲学家、思想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哲学史》杂志是中国哲学史学会的会刊,是全国唯一以刊登有关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论文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期刊。《中国哲学史》创刊于1980年。近四十年来,《中国哲学史》在学术界广大学人的关爱下,为推动、繁荣我国的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学术声望。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国内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入,中国哲学史的教学、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深入发展,更加广泛地加强中国哲学史学界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中国哲学史学会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中国哲学史学会将进行会员登记,同时也吸收一批学术界的青年学者加入学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第一,中国哲学史学会是由从事学习、研究和弘扬中国哲学的学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属于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中国哲学史学的科学化,《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于八月十五日至十六日,邀请在京的中国哲学史专家、学者,举行探讨哲学基本问题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意义的学术讨论会。这是该编辑部于去年夏季在密云举行的“为中国哲学史学科学化而努力”的学术讨论会的续继。持有各种学术观点的四十余名哲学史工作者参加了这次讨论会。会议结合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实际,来探讨恩格斯所提出思维和存在关系这一哲学基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动中国近代哲学史的研究,《哲学研究》编辑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于4月8日联合召开座谈会,邀请在京的中国哲学史专家、学者,讨论中国近代哲学的形态和特点问题。与会的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所、历史研究所等单位的专业工作者张岱年、石峻、任继愈等20多人,西北大学张岂之提交了书面发言。讨论会围绕中心议题,广泛涉及了中国近代哲学史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文英先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相关研究,这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进行系统的学科定位,深入思考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学科性质与地位、对象与任务、范围与类别等问题;二、突出关于中国哲学史史料的收集、鉴别、解释、整理等史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三、拓展史料学研究领域,包括介绍前人不甚关注的哲学史料、吸收和补充新出土的有关哲学文献、重视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料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哲学史学科在大陆和港台分别发展。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劳思光出版了《新编中国哲学史》一书,运用西方逻辑解析这个"思想上的显微镜"去探寻中国哲学的"基源问题",以"心性"等理论为设准阐释和评价中国哲学,尝试写出一部"有哲学"的中国哲学史。解析劳思光的哲学史观和方法论,对于把握港台学者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特点、推进中国哲学史学史的深入研究、继续探寻当下或未来的中国哲学史书写方式,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岱年与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探讨了一种有别于一般的中国哲学发展史研究的形式与方法,并以这样的形式与方法在现代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学术成果.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现实情况来看,张先生的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对传统的中国哲学的考察中"深悟其精义",启发我们对于中国哲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同时,也能够给予我们多方面的方法启示,有助于我们从中国哲学问题的角度去关注、总结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拓展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促进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与建设.  相似文献   

15.
1987年是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年,是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中专著问世最多的一年。李振霞主编、红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哲学史丛书”,包括《中国现代哲学史纲要》(上、下册)、《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选辑》(1—4)、《中国现代哲学史论文  相似文献   

16.
<正> 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和北京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了第七次夏季学术讨论会议,题为“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的价值观问题”。参加讨论的有北京、河北、湖北、浙江等省市的科研、高校、出版、新闻等十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哲学史讨论会,于今年10月10日至17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出席这次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一百九十多名中国哲学史工作者和新闻出版工作者,这是解放以来中国哲学史界一次空前的盛会。这次讨论会着重讨论了哲学史的方法论问题。会上还交流了研究成果,并成立了中国哲学史研究会。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哲学会中国哲学史组于12月1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展望”讨论会。 发言同志一致认为我国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的近十年来,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有很大的发展,可以说是欣欣向荣。但是,在当前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在研究领域上还存在许多空白。如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中国哲学史,其研究方法、任务是什么,这是在工作伊始就应明确的问题。然而当前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并非如此,随之而生种种学术弊病:虚设命题,妄下结论,以论带史,无谓论争。不会深刻反省、自我批判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很难成为一个规范的现代学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工作也面临一个如何开创新局面的问题。近几年来,中国哲学史界正在积极探索新的研究途径和方法,开始注意到把哲学史作为认识史来研究这样一个新的研究角度或研究途径。我们认为,这一点很值得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探讨,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切实地付诸研究工作的实践。 其实,把哲学史作为认识史来研究,即从认识发展史的角度去研究哲学史,在原则上并不是现在提出来的新思想,不过对于中国哲学史来说,它确实是一个有待开拓的新的研究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