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不少专家对反邪教法表示了关注.欧美学者多着眼于宗教自由,聚焦于反邪教立法与宗教自由的关系,对反邪教立法多持怀疑和否定态度;国内学者对反邪教法虽多持肯定态度,但其研究多集中在邪教的社会危害、反邪教刑事立法的理解与适用,对邪教是否属于宗教、反邪教与宗教自由能否以及如何实现两全等基本理论问题缺乏深入思考,至今也没有一部讨论反邪教法理论体系与制度建构的学术专著.理论研究的不足,人们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时常感到困惑.扬州大学刘正峰、周新国教授的《邪教的法律治理》的出版发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填补了这一空白.本文拟从反邪教法的理论体系与制度建构等方面,对《邪教的法律治理》作一评介.  相似文献   

2.
海外教会     
法国决心向邪教宣战 新浪网《检查日报》6月13日讯:法国国民议会邪教问题研究小组组长卡特琳·皮卡尔夫人11日在巴黎表示,法国决心向邪教宣战。 皮卡尔夫人说,法国国民议会将于本月22日审议由她草拟的一项加大对邪教活动打击力度的法律草案。 这项法案获得通过后,将不再由政府部门,而是由司法机构宣布解散危害社会的邪教组织。草案建议设立“精神操纵罪”,凡犯有该项罪者,轻者罚款20万法郎并判两年徒刑,重者可判罚款50万法郎及五年徒刑。草案特别强调不得在学校、医院或收容机构等地方从事任何邪教宣传。 皮卡尔夫人说,邪教活动已…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种邪教在全世界范围内有愈来愈猖獗之势,“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各国政府都不示弱,纷纷出以重拳,有力地打击了邪教之凶恶气焰,取得不少重大胜利成果,当然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笔者综合各方面资料,从几个方面对全球反邪教动态进行综述,并试图提出自己的初步看法。 (一)反邪教组织 1.国家政府组织 法国1981年就在国民议会法律委员会内部成立了邪教调查委员会,由法国著名反邪斗士维维安领导。1995年日本东京地铁毒气案发生后,法国更加重视打击邪教,成立了“邪教问题部际观察团”。1998年这个机构…  相似文献   

4.
邪教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目标背道而驰,成为稳定环境中的一枚暗雷。当前我国邪教发展呈现复杂、多样、隐秘的特征,与法律相背离和实施精神控制。对邪教的特征认定、存续原因进行探究,应利用党政领导、社会参与形成反邪教合力,以防为优、防控并抓,适时启动反邪教立法与完善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5.
20年反邪教斗争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新时代邪教隐秘性更强、类宗教邪教成为主流、信息化成为邪教传播和攻击的主要手段、弱危害邪教合法化、思想领域的反邪教成为新时代的主要任务、邪教国际化问题更加严重。由此反邪教理论研究,要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为反邪教斗争政治定位,站在马克思主义无神论高度遴选反邪教方法论,站在解决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的高度理解反邪教斗争任务,站在科学普及的角度为反邪教斗争脱敏,让无神论者在新时代反邪教斗争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6.
邪教通常打着宗教的旗号进行反党反社会的罪恶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邪教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为了全方位地对邪教及其本质进行揭露,公安院校应该根据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设置相应的反邪教课程。反邪教课程设置方式,可以通过区分专业,设置专业必修课、专业通识课和公共基础课等不同的课程类型。在反邪教课程的教师团队建设上,可以校内公安学、法学专家的教师团队为依托,充分利用校外反邪教专家和转化的邪教组织成员。同时,公安院校应该创新反邪教课程形式,将反邪教课程与公安学、哲学、法学课程相关联,通过知识竞赛、实践调研等方式,实现反邪教课程设置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相继采取法律措施,对“科学教”、“奥姆真理教”、“撒旦的孩子”等邪教进行严厉打击。邪教作为人类公敌,在世界上已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对“呼喊派”、“被立王”、“主神教”、“法轮功”等邪教开展查禁取缔斗争,进一步揭穿了邪教祸世害人的真正面目,有效遏制了邪教的发展蔓延,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识别和抵制邪教,正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但在某些地区,一些邪教残余势力仍在秘密活动,恢复、建立组织,散布谣言邪说,蒙骗群众,…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民社会的社区化,社区表现出治理邪教的巨大潜力。社区治理理论、差异交往理论、社会控制理论为反邪教社区治理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从现实来看,社区治理体现了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区微观治理弥补了公共权力的有限性并符合市民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社区的网格化更易于对邪教的防治。因此,反邪教工作也应依托社区治理展开。在社区治理模式下,要通过夯实社区文化基础、推进反邪教社区警务战略、重视反邪教数据治理等路径,进一步打击邪教的生存空间,实现反邪防邪工作的共建共治共享。  相似文献   

9.
邪教渗透具有隐蔽性、持续性和反复性等特征,一旦形成气候,就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邪教渗透的主要群体、方式及特征的分析,提出反邪教社会联防机制建设的必要性,认为只有突破反邪教组织原有的"单兵"作战情形,形成跨组织、跨领域"多兵联合"作战的反邪教联盟,构建起"群防群治"的反邪教体系,才能彻底铲除邪教滋生的"土壤"。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化和信息化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邪教治理和涉邪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遇到了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我们的理论研究、理论能力与深入进行反邪教斗争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有效开展反邪教斗争,遏制邪教滋生蔓延,必须充分发挥学术研究及其机构在邪教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准确掌握邪教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从而达到防范未然、标本兼治的目的,最大限度减少邪教的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11.
20 0 1年 7月 1 0日 ,应中国反邪教协会和中国法学会的邀请 ,中国道教协会派二位道长参加了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的“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三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会上二位道长认真听取了中国反邪教协会理事长庄逢甘代表中国反邪教协会所作的工作报告 ,广泛听取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反邪教人士的学术发言。参加会议的中国道教协会代表发表了《中国道教始终不渝地反对邪教》的发言。再次表明中国道教界坚决支持人民政府依法取缔一切邪教组织 ;同时也希望中国反邪教协会在匡正去伪、批判邪教的时候 ,不但要认真学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而且要…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与无神论》2006,(2):64-64
由赵修成同志撰写的《反邪教理论与实践》一书,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多角度地揭示了邪教特别是“法轮功”邪教的本质特征,清楚地梳理了“法轮功”邪教“4·25”以来发展变化的线索,及时洞察和批判了其组织整体与个体在各时期各阶段的表现形式,并对各时段打击“法轮功”和教育转化痴迷者的方式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同时,根据工作实践,也指出了处“法”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最后作者还对处“法”工作进行了反思与前瞻。其书:结构合理,逻辑严密,思想敏锐,三言两语就能击中要害,说理透彻,特别是它来自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反邪教运动对立法的影响力。反邪教运动把最初的目光从上帝之子扩展到所有的新膜拜团体、邪教组织,并开始寻求立法工作的支持。早在1974年,忧心的家长说服加州参议院儿童和青年委员会主席、国会参议员召集“邪教对今天的青年人的影响”听证会。从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关于反邪教法规的争论,推动和说服立法工作者提出了许多处理邪教活动的法案。某些法案提议在解除程序进行期间,允许并认可家长和家庭作为邪教成员的保护者和监督者。在其他方面,反邪教人士还探寻对“非传统宗教团体”约束和加强管理的规定,这些规定强制非传统宗教团体在允许潜…  相似文献   

14.
北京顺义区杨镇中学2006年9月18日至10月13日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为期近一月的“崇尚科学、反对邪教”警示教育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上反邪教法制教育课、组织收看上级发放的反邪教影视、举办反邪教图片展、各班出一期以“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为主题的黑板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征文比赛等等。通过这次“崇尚科学,反对邪教”警示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了解到,邪教本质就是编造歪理邪说,违背人类尊严,危害社会安定,欺骗和蒙骗善良民众,以实现不可告人的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恶目的。事实证明,邪教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文化素质低、心态摆不正、信仰邪教、传播邪教的人。只要用科学的思维去分析,用健全的心理去面对,即使再精明的邪教也会被一眼识破。因为他们是反科学的、违反科学的,是迷信的产物,是荒谬的骗局。所以要拿起科学这个武器,彻底铲除邪教,让它没有生存的土壤。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编发,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由科技文化内涵要素所凝聚成的科学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在当前反邪教斗争中具有并发挥着其他文化所不能取代的特殊的社会功能。科技文化的弘扬能够从根本上揭露掩藏在现代科学外衣下的邪教的本来面目.帮助人们认清宗教的实质,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规避邪教:能够逐渐瓦解、摧毁邪教“亚文化”系统的存在与发展的制度与组织基础;能帮助人们树立科学与理性的观念.从思想深处建构反邪教的心理网关。因此,大力弘扬科技文化是当前反邪教斗争中所必不可少的、无可替代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6.
由于文化背景和现实国情的差异,中美两国学者对邪教的理解不尽相同。中国学者在论及邪教的识别与防治时,往往更强调邪教冒用传统宗教名义的欺骗性及其对社会和国家的危害;美国学者则较少关注邪教同传统宗教的关系,往往更强调邪教形式的多样性及其在心理生理上对信徒个人和家庭的侵害。然而,两国学者对于邪教的破坏性、封闭性、教主崇拜、强制性劝诱和精神控制等特征的相似论述,不仅为双方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对话中介,而且为扩大两国在邪教问题上的共识和实现打击邪教犯罪的跨国合作提供了可能条件。  相似文献   

17.
<正>如今反邪教形势依旧十分严峻,这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参与,也需要包括基督教在内的各个宗教共同努力。一、正教与邪教泾渭分明,匡正祛邪邪教与宗教无关,邪教不是宗教。在当今世界,邪教已经超出了宗教领域的教派问题,演变为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的从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教》2002,(3):35-35
5月 1 2日 ,天师府组织全府道职员工收看了当晚的《焦点访谈》节目 ,对小女孩戴楠之死极为震惊 ,对“法轮功”邪教祸国殃民、残害生灵的恶行极为愤慨 ,对于其无耻剽窃宗教中的一些教义和说法进行招摇撞骗的丑行极为鄙屑。戴楠之死是“法轮功”邪教无视人权、践踏生命的又一凿凿罪证 ,充分证明了“法轮功”邪教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恶本质。“法轮功”邪教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不仅在于其违背了人类基本的道德伦理观念和法律制度 ,它也对宗教信仰造成重大危害。“法轮功”危害社会的过程中也严重损害了正常宗教的合法权益 ,伤害宗教情感、…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师生越来越成为邪教组织"青睐"的对象,邪教勾结境外反华势力,愈加猖獗,高校防范邪教渗透工作变得刻不容缓。防范邪教向高校渗透是营造良好、健康的校园环境的需要,是保证教学、科研工作有序进行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邪教主要从三个方面向高校渗透:家庭、学校和社会。面对反邪教形势的日益严峻,必须守好高校防范邪教渗透的第一道防线:新时代宣传工作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指导,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宣传工作的使命任务,为新时代高校反邪教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0.
学诚 《福建宗教》2001,(2):13-14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美洲、欧洲到亚洲,邪教组织制造了一系列集体自杀和恶毒攻击社会的事件,震惊世界。如美国“人民圣殿教”和“大卫教”、加拿大等国的。太阳圣殿教”,教徒相继集体自杀身亡,日本。奥姆真理教“制造地铁杀人事件,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在西方,一般把膜拜团体那些邪恶、怪诞的组织称之为邪教。从行为上看,邪教完全不同宗教领域内的教派问题,成为从事违法犯罪对社会构成严重威胁的邪恶势力。当我们剖析。人民圣殿教”、。大卫教”、“奥姆真理教”这几个被世人公认的邪教时都会发现,无论是在思想指导上还是行为活动上,它们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绝对的教主至上,在信仰教义上则都鼓吹具体的末世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