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中医文化"形而上"的思辨原则、以"治未病"为逻辑起点的生命观和"兼内外"的养生追求,剖析中医文化辩证思维的优势价值与魅力。而在对中医文化定式思维的反思中,又发现中国传统思辨哲学对中医文化的思想束缚、中医文化"单向度"的思维定式以及中医文化的自我矮化,将是阻碍中医学融入现代医学发展之痹症。提出通过扬弃中医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关注并注重中医文化意涵的多维性、实现中医文化积极性因素与现代医学文化价值的契合,完成中医学理性精神的重建,进而化解传统医学工具理性和现代医学价值理性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中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多年,但其中仍有较多理论问题存在争议,如对"遗产"的理解和认识、"文化"的本质、"文化"和"形式"的关系、中医知识体系的属性。这些问题不明确,必然导致对中医文化的认识偏差,甚至怀疑中医、反对中医、取消中医等消极思想的蔓延,这些认识偏差严重削弱了"非遗"必须具备的"持续认同感"。  相似文献   

3.
中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多年,但其中仍有较多理论问题存在争议,如对"遗产"的理解和认识、"文化"的本质、"文化"和"形式"的关系、中医知识体系的属性.这些问题不明确,必然导致对中医文化的认识偏差,甚至怀疑中医、反对中医、取消中医等消极思想的蔓延,这些认识偏差严重削弱了"非遗"必须具备的"持续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已经成立了十年。探究中医哲学,或者说中医的哲学环境、背景、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中医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整体的文化。《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讲到:"方技者,皆生生之具也。"其所收集的典籍和内容,都是关于医疗、养生方面的,包括医经、经方、神仙、房中这几个方面,都是关于如何来维持生命,保养生命,提升生命的著作,所以称其为"生生之具"。既有生生之具,就有生生之道,或者生生之理。"生生之具"同样也是源于王官之学,与中国文化是合为一体的。具体到中医,应是中国文化整个理念的一个具体的实践。中医走到今天这样一个状态,人们存在很多疑问,也看到很多弊病,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脱离了整个中国文化的根。  相似文献   

5.
中医人类学不同于惯常的人类学将目光投向"异域"医疗体系与疾病文化的理解,而是借用人类学的基本理念与研究方法,同时接纳中医文化中看待、感受、体悟事物的习惯及方式,以此为基点再去看待其他医学体系的理论与方法,甚至包括所谓"主流"的西医。同时,中医人类学为现代生物医学的话语霸权、中医现代化的取向提供反思性引导;以中医视角批判生物医学的研究,为"中西之争"提供建设性话题,为中医药走出去开辟蹊径;并尝试以中医视角对其他医学体系进行研究,为传统医疗体系的发展开拓多元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0月30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和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承办的"2016金陵医学哲学论坛"在南京隆重召开。论坛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宗明教授主持。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顾问孙慕义教授、副理事长何裕民教授、刘虹副教授、边林教授、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刘魁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医博大精深,属于'超科学'"和"中医是系统医学"三种较为流行的中医"优势"的说法的辨析,不难发现,这些优势说法具有自我标榜的性质,并没有确实的依据.固守这些没有科学依据的"优势",容易导致医学守旧,不利于我国医学科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书画中的艺术精神与中医理念同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两者之间在原理和功能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医诊疗当中所运用的"和谐""气韵""辩证统一"等中医思维与中国书画的艺术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在中医药院校中开展中国传统书画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提高中医药专业学生的文化内涵,同时,这也是构建中医药文化与艺术教育相渗透的创新型高校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医"和"西医"既指称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也指称相应的知识承载者。作为"知识人","西医"往往囿于知识规范而难以理解"中医",但在"知识"之外又能够实践"中医"原则。以基于原创性的生活经验和艺术创造矫治"知识"带来的"缺陷",使之回归整体性的生命观,可能是"中医社会"对"西医社会"的文化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一、中华文化是中医学的源头与根本 提及文化中医与中医文化可谓千头万绪.<礼记·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必须要有本源,一切生命只有依靠本源才能繁育.即使到了今天,人类哪怕就是掌握了克隆生命的技术,也不能离开源初物种.当然,这不是笔者要说的主要问题,我要说的是中医文化的本源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医"和"西医"既指称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也指称相应的知识承栽者.作为"知识人","西医"往往囿于知识规范而难以理解"中医",但在"知识"之外又能够实践"中医"原则.以基于原创性的生活经验和艺术创造矫治"知识"带来的"缺陷",使之回归整体性的生命观,可能是"中医社会"对"西医社会"的文化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医知识具有意会性特征,属于隐性知识范畴。中医隐性知识源于传统文化的分布式存在。基于分布式认知的视角,能够更好地解释我国传统的地域性文化、家族文化、学术文化流派等因素深刻影响了中医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能够更加深入分析中医隐性知识传承转移的文化依赖性因素。旨在分析中医隐性知识的文化根源,运用文化对分布式知识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医隐性知识传承的传统模式和现代路径,促进中医隐性知识的有效传承,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充分挖掘传统医学的资源价值,为广大居民的现代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3.
是针对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一文的序言部分所作的辩驳性文章.是以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为背景,对照观察中医学的发展历程,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而分析"废除中医"的思想对中医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医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英译过程存在大量文化对应空缺现象,因而中医典籍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成为中医典籍外译的关键步骤和难点。提出了中医文化负载词的识别步骤和选词标准,进而提出中医典籍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在中医文化负载词的识别步骤基础上,对中医典籍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总结: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的文化负载词采用直译法;中国物质文化独有词语的负载词采用音译或音译加注;古汉语独有的文化负载词采用省译或意译。目的是通过中医典籍文化负载词的界定和提出的翻译策略推动中医典籍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5.
一般而言,说中医是文化是从中医生存的文化背景而言,包括中医的思维特质、中医理论表述的方式、中医实践的方法以及中医与其他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等等。其实,任何一门医学刚开始都是地方性的,如中医、西医、印度吠陀医学、阿拉伯医学等,在这门医学产生之初,它与它生存的土壤密切相关,并受它所在环境的影响。作为整个大文化的一部分,这门医学文化是大文化中的次文化,就像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样。  相似文献   

16.
"心安寺石亭"和桂满陇的"断桥残雪"是两款具有园林美感的美食和果子。中国园林审美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中国古典园林蕴含着中国的文化思想和美学追求,包括中医的养生理念、佛教思想、道教思想、儒家思想等。园林美学思想运用到菜品设计上,不仅可以在快节奏的时代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也是古典园林艺术在生活方方面面的延续。  相似文献   

17.
中医医术观主要包括:道术关系、医术地位、医术性质和医术评价等内容,这些医术观念,使得医术自始至终都受到生命的指引,处于道德的规约下,在医术面前,生命一直被视为"至重",促使医学实现了以生命为本的宗旨.面对当代"技术主体化"及其带来的诸多问题,中医文化的医术观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为了纪念1989年广州医学辩证法讲习班(700人)30周年,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2009年5月9日~10日由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联合在广州主办了"中医影响世界论坛第二次论坛",到会的有来自北京、湖南、安徽、河南等地的临床中医师,医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哲学家、政府管理人员,高校教师和研究生代表50余人,论坛共收到有关中医哲学、文化研究、政策研究等多学科的理论研究和社会调研论文20多篇,近13万字.  相似文献   

19.
以古代文献为依据,研究中医养生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态间的密切关联。认为道家文化是中医养生理论的思想渊源,儒家的养德、致中和、卫生思想促进和丰富了中医养生,佛家的思想对中医养生文化起到补充作用。相互间不断发生碰撞,彼此交融渗透,最终发展成独具特色的中医养生体系。  相似文献   

2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作为严重冠心病防治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术后再狭窄影响了介入治疗的效果。本文基于古代哲学系统中的"有无"思想,以传统文化阐释中医理论,分别从心的生理特性、解剖结构与PCI术后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理解术后病理状态,以期发挥中医药综合调治、既病防变的优势,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同时将传统文化与中医辨治理论相融合,更好地传承中医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