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16,(1)
正本刊讯2015年12月26日上午,缅甸国家僧侣委员会主席鸠摩罗碧万萨长老一行10余人拜会中国佛教协会,受到学诚会长、演觉副会长、刘威秘书长等的热情接待。鸠摩罗碧万萨长老一行在演觉副会长的陪同下,参观了北京广济寺寺院建筑、寺存文物,并在大雄殿内诵经礼佛。随后来到广济寺怀远堂,  相似文献   

2.
静坐如僧侣     
正看了一幅《僧侣的姿态》的摄影作品,心生震撼。画面取材于一列奔驰的火车车厢内,6个饱受旅途劳顿的旅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幼,摄入镜头的旅人或坐或卧,疲惫状态凸显无遗。与其他5个旅人不同的是,画面左侧居中,是一个禅坐的僧侣,也是画面中唯一的老者。可他拥有特别的从容与淡定,有威可畏,有仪可敬。在长途旅行的疲累中,他始终保持端坐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4.
茶叶栽种历史悠久,相传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国就利用茶叶治病,两千多年前已开始人工栽培茶树。秦汉之后饮茶之风逐渐传开,唐朝时栽培茶树已扩展到全国大部分地区。被尊为茶祖的陆羽(733~804),出身于寺院,三岁为竞陵西挡寺智积禅师收养,专为他煮茶,练就一手采制、煮饮茶叶的手艺。他编著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  相似文献   

5.
介子平 《法音》2007,(2):50-51
书画史上,书僧画僧可谓多矣,著名者更是耳熟能详。如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的智永,高古超迈、显赫一代的怀素,高情峭拔、磅礴挥毫的贯休,烟岚气象、高旷之景的巨然,画学正脉、师法自然的渐江,自出机抒、造妙入神的髡残,点染数笔、脱尽窠臼的八大,搜尽奇峰、笔意纵恣的石涛,落笔冷隽、蹊径别开的虚谷,劲气内敛、和悦蕴藉的弘一,无一不是划时代、里程碑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法音》1985,(4)
最近,潮州市决定把开元寺归还僧侣并由他们自行管理、使用。潮州开元寺始建于唐代,距令已有一千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是闻名全国的佛教古刹,但在“文革”期间被一些单位和住户占用。一九七九年,开元寺得到香港同胞李嘉诚、庄静庵、释定因等捐资修葺。目前已完成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阁、地藏阁、东西两廊等主体工程的修建任务。四月初,潮州市决定把开元寺归还佛教协会,让僧侣自行管理、使用。潮州市博物馆四月底前全部撤出藏经楼,潮州市印刷厂和塑料二厂的  相似文献   

7.
唐代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极为辉煌的时期,当时国家强盛,幅员广大,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外国使者、学生、商旅纷至沓来,都以能到中国为荣,长安、洛阳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全国上下充满自信心和自豪感,高官显宦、豪商巨贾和一部分读书人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或极尽讴歌粉饰之能事,像文宗朝宰相牛僧孺那样,直欲说出“太平成象盈西门”这样吹牛拍马的话来。但实际上到了唐中期,在“太平”的表象之下,各种社会矛盾已潜滋暗长,有的甚至达到很严重的地步。就拿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来说,那时有一种山民,尚处在刀…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6,(7)
正因为神圣的使命,无上正觉的佛陀在2616年前以苦行悉达多太子的身份示现于人间,太子在菩提树下取得了证悟。从此,无上正觉的佛陀首要任务便是向全人类打开涅?之门。这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进化。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在佛教诞生前,印度的普通民众被阻挡在解脱之门外,因为被赋予的种族身份,他们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人。佛陀获得无上正觉后,立即作出一个伟大的创举,佛陀派遣他的弟子们传法,向人类宣讲一个道理:佛出世是为了人类的福祉。最初的佛教使团有60名僧侣。佛陀指示,任何  相似文献   

9.
《法音》1992,(12)
稻城县是四川西部民族地区著名的贫困县,隶属甘孜藏族自治州,全县近九千农牧民过着困苦的生活。为了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该县一千余名僧侣发扬佛教“救苦救难,济世济民,广施善行,普度众生”的精神,积极参与扶贫开发,解决贫苦农牧民的温饱问题。四川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县人大常务委会副主任、县佛教协会副会长、贡岭寺住持扎戈扎波活佛带头承包了贡岭区赤土乡的扶贫开发重任。在他的带领下,全寺一百多名僧侣踊跃参加该乡的农田基本建设和改善贫困户生活条件的工作。自1990年至1992年10月。他们义务投工三千余个劳动日,并和当地人民一起,完成了二口蓄水池、六户贫困牧  相似文献   

10.
毛晋与僧侣之交游及刻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晋是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和刻书家,与僧侣交游密契,既藉以纾解亡国之恨,寄寓家国之思,又平添生活之情趣与品位。缘此,汲古阁兼刻佛典梵册,而尤以襄助梓行《嘉兴藏》为力,从而扩展刻书之品类,充实图书之内涵,提升版刻之价值。明于此,则毛晋于出版史上之地位尚需重新考量。  相似文献   

11.
<正>崇俭戒奢,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佛教的优良传统。在佛教的经典中,有很多关于崇俭戒奢的论述。《应作慈爱经》中就提到了尚俭之法:“知足,易抚养,少事务,生活简朴。”《吉祥经》中也提到:“知足并感恩……是为最吉祥。”佛陀教诫众比库,应以“四依法”来要求弟子们,在穿衣、用斋、住所、医药方面,尽可能做到简朴,培养不骄奢、不攀比、常知足的僧格。这样不给信众增添负担,勿使信众和民众对出家人产生厌恶感、心生憎恨。《长阿含经》中云:“郁陀夷,汝当观世尊,少欲知足。  相似文献   

12.
寒月 《法音》1994,(10)
这次到云南宾川县朝礼鸡足山后,我来到中缅边境的腾冲县。因为经常有缅甸华侨僧到这里挂单和旅游,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不少有关缅甸上座部佛教的生活情形。据说缅甸现有僧侣二十五万多,到处佛塔林立,僧众还保持佛陀时代的赤脚托钵生活习惯。以前只从有关文章中知道一些上座部佛教的情形,现在来到靠近缅甸边境的地方,不禁有欲往一睹为快的心情。也许是为了了这个愿吧,于五月初我便动身前往缅甸进境的木姐、南坡和八莫县洋人街旅游一趟。缅甸人民对出家人是特别尊敬的,正如有的文章介绍的一样。我从木姐乘车往南坎,他们知道我是中…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85,(3)
缅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国。佛教徒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缅族地区占百分之九十五。全国城乡寺庙林立,佛教融汇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每逢佛教节日,寺庙就成为群众的活动中心。平时,寺庙又是学校,僧侣为教师,佛经作课本。寺庙是缅甸文化的摇篮,很多著名作家和政界要人,均从佛门教育脱颖而出。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建庙必建塔。因此,在缅甸城乡,到处可见千姿百态、金碧辉煌的佛塔,有的城市被称为“千塔之城”、  相似文献   

14.
王北 《佛教文化》2011,(5):76-83
今年中秋过后,喜得大悲寺住持妙祥法师成全,本刊实习记者以一名信士的身份,随妙祥僧团行脚,体验大悲寺僧众万里行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藏区僧侣修行所依托的社会现实环境发生改变.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学经僧在加行道、基本修持等方面的修行水平,显著高于城镇化水平较低地区的僧侣,而在成就修持阶段差异并不明显.城镇化所带来的更大的开放性与更多的社会支持为藏传佛教及其僧侣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五代时期,佛教在藩镇割据政权中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僧侣来源广泛,队伍庞大。僧侣之中,有不为名利所诱,潜心修道,老死于寺院中者;然而亦有不少僧侣不甘心局限于寺院之中,他们身在寺院、’心系世俗,积极参与了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活动。不少僧侣受到各地统治者的崇高礼遇,被尊为国师、谋主;不少僧侣对社会、对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该隐遁山林,消极避世的僧侣,却在政治舞台上表演了重要的角色,这或许是唐末五代战乱时期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也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五月十六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北京北海公园仿膳餐厅设宴,欢迎以普拉·达靡塔·伽牟尼为团长的泰国曼谷僧侣赴华献佛观光团。该团此次来华是代表曼谷佛教界向广东省佛教协会赠送两尊分别高为二米二○和二米四五的铜质佛像。这两尊佛像是由二十余名泰国佛教徒及两名香港佛教徒捐款铸造的,日前已运抵汕头市。该团中有六名泰国高级僧侣,他们分别来自泰国著名的越贴李辇寺等三座寺庙。中国佛协副会长夺荣熙在宴会上讲话,他代表广东及全国佛教信徒对曼谷佛教界的盛意隆情表示诚  相似文献   

18.
一、伊斯兰教的传入公元680年,阿拉伯穆斯林首次抵达缅甸西南的若开(Rakhine)海岸并向北进入孟都(Maungdaw)腹地。当时,一位阿拉伯穆斯林领袖穆罕默德.哈尼法(Muhammad Hanifa)与其同伴离开库法,由孟加拉湾经海路抵达若开。穆罕默德.哈尼法与其妻海雅.帕里(Khaya Pari)的坟墓至今仍然在孟都的一座小山顶上。早在公元1055年蒲甘阿罗隆多(Anawrahta)国王建立  相似文献   

19.
张勇 《中国宗教》1998,(2):52-53
缅甸的佛教文化特色□张勇●缅甸是我国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有着几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公元七世纪起,缅甸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就先后传入我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区,并成为傣、布朗、德昂、阿昌等少数民族的主要宗教信仰,对这些民族的精神伦理道德、历史文化乃至...  相似文献   

20.
永磊 《法音》1989,(12)
8月20日下午,河南少林寺两序大众和广大信徒100余人列队在离寺3华里的少林口,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