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楊繼本 《心理学报》1959,4(5):53-55
心理学是一門什么性貭的学科,这是心理学界久經爭論的一个問題。要正确解决这个問題,我认为必須从心理学的对象的性貭进行考虑,因为一門科学的学科性貭是为它所研究的对象的性貭所决定的。 有人主张从心理学的任务出发确定它的学科性貭,显然这是不妥当的。如有人說“教育系設置心理学的目的不是解决生理問題,而是解决社会問題,解决培养什么人的問題,要达到这个目的把心理学說成是社会科学此說成自然科学更好”。有人根据心理学可“运  相似文献   

2.
人們对“回汉通婚”問題的看法一向就各有不同。有的人同意;有的人反对;也有的人是既同意也反对的“一喜一忧”的态度,认为汉族姑娘嫁进来是“一喜”;回族姑娘嫁出去是“一忧”。这說明这个問題不仅是个老問題,而且也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問题。我们虽然对民族問題是个門外汉;不过,既然是討論,我们也不防把自己粗淺的見識談出。回汉通婚問题是个老問題了,不仅現在有,解放  相似文献   

3.
理論脫离实际是公共課心理学教学中的一个严重問題。不少人說,“心理学学了沒有用,不解决实际問題”,“心理学里讲的那一套,跟实际有距离,用不上”等等。这个問題,长时期以来沒有得到解决。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从貫彻理論联系实际方針的角度来說,我們认为,可能存在着几方面的問題:这里既有对心理学教学中貫彻理論联系实际方針的认識和态度问题,也有对我們傳統的心理学理論与教学实际不相符合的情况不够了解的問  相似文献   

4.
曹傳詠 《心理学报》1962,7(2):65-81
儿童智慧或心理的年龄阶段的划分表面看来是个具体問題,但实质上,却牵涉重大的实际問題和理论問題。 在实践方面,学制改革中的心理学問題,特別是与所謂“量力性原則”有关的一系列問題,是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的划分有密切联系的。“不能理解儿童的心理,就談不上从儿童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只有符合儿童的发展規律,才能为儿童所接受”。(人民  相似文献   

5.
Ⅰ車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艺术对現实的美学关系”是以碩士学位論文的形式出现的,这篇論文的答辯是在一八五五年五月举行的。車尔尼雪夫斯基所以注意这个問題,按照他的話来說,首先是因为“文学和詩对我們,即对俄国人来說具有这样重大的意义,可以肯定地說,这在任何地方都沒有的,因此,我們認为,作者所涉及的問題值得讀者注意”。  相似文献   

6.
毛澤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这本著作中全面地总結了我国几年来的革命实践,又把“矛盾論”的哲学思想大大地發展了一步,对于今后的革命斗爭和建設事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我們研究这本著作,不但要研究著作本身,更需要根据著作發表后的各种革命实践,从各个方面来体会著作的精神实質。因它涉及的問題很多,现在只想从馬克思主义国家学說方面谈一談自己对这一著作关于两类矛盾学说的一点体会。馬克思主义国家学說問題是过渡时期的重要問題,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中心問題。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說,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闡明国家是阶級社会的历史产物,是阶級  相似文献   

7.
我国学术界关于“基础和上层建筑”問題的討論主要是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以后展开的。在此以前,絕大多数研究者那是以斯大林在其所著“馬克思主义与語言学”一书中所提出的关于这个問題的公式为依据的。那时虽然也有个別同志在联系到我国过渡时期的基础和上层建筑問題时曾对这些公式表示怀疑,感到不能充分說明問題,企圖另外寻求解释,但未得到广泛的討論。1956年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以后,就有較多的同志对于这个問題比較系統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于是展开了爭論。  相似文献   

8.
我之所以写这篇短文,是因为有些哲学著作中几乎不采用这个哲学用語,甚至有些哲学家怀疑“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是哲学基本問題第二个方面的基本命題。我以为“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是对哲学基本問題第二方面的最概括的表述,应該运用这个哲学用語并对它的內容和意义进行研究。我們知道,恩格斯在“費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終結”一書中对于哲学基本問題作了完整而精确的表述。他說全部哲学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对存在的关系問題。这个問題又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说思維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哲学家就是依其如何回答这个問題而分成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营垒的。关于哲学基本問题的第二个方面,恩格斯加以完整表述如下:“但是思維对存在的关  相似文献   

9.
唐钺 《心理学报》1959,4(4):46-48
当然,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但这样的同語反复不能解决什么問題,因为问題就在于心理是什么东西。要討論心理是什么,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去討論心理的性貭、实貭或本貭是什么(用邏輯的詞語来說,这大致可以說是心理这个名詞的內涵問題),一个是举出具体的心理的例子(这大致是“心理”的外指問題)。前一途径是很重要的,可是几乎一开始就  相似文献   

10.
吳書柬 《心理学报》1959,4(1):34-37
我的心理学知識还掌握得很少,現在本着学习的精神来参加心理学問題的討論,我在这里就“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規律問題”說一点我最近学习的体会。 过去在心理学教学中忽視人的心理的阶級性的現象是普遍地存在着的。在我們內心理学課中,从来沒有突出談过人的心理的阶級性問題。通过去年不断地下厂下乡下实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