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社会及心理因素对胰岛素应用的影响新疆石河子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832008)常向云目前,国际上推崇生物、心理、社会整体论和多因素综合观点解释糖尿病,并提出糖尿病是一种心身疾病。本文主要从社会心理因素对胰岛素应用的影响加以论述。第一,从糖尿病患者来...  相似文献   

2.
社会心理因素与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心理因素与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大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16023)边晓明,马玉梅,翟庆荣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呈上升趋势,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糖尿病研究的进展,社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展的势头迅速,成为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文章针对我国的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及其带来的经济负担,分析了实施糖尿病健康管理的现实意义,并借鉴美国健康管理的经验,构思了我国社区的促进糖尿病防制的健康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用现代系统思维方式探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发展、生活模式的改变及社会老龄化进程 ,糖尿病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 ,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 1980年为 0 .6% ,1998年全国部分省市人群糖尿病普查 ,发现糖尿病患病率上升为3 2 1% ,糖耐量减退为 4 67%。糖尿病患病人数的剧增 ,随之而来的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心血管并发症的猛增 ,在 1型和 2型糖尿病中糖尿病肾病分别占 30 %~4 0 %与 15%~ 2 0 %左右 ,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慢性肾衰的首要病因。深入系统及全面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是指导治疗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肾病发病…  相似文献   

5.
初探健康管理与我国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展的势头迅速,成为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文章针对我国的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及其带来的经济负担,分析了实施糖尿病健康管理的现实意义,并借鉴美国健康管理的经验,构思了我国社区的促进糖尿病防制的健康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球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并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后第三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本文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角度出发,通过查阅并汇总文献,论述了糖尿病对现代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探究了影响糖尿病的各种心理社会因素,最后提出了三种防治糖尿病的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全球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并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后第三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本文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角度出发,通过查阅并汇总文献,论述了糖尿病对现代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探究了影响糖尿病的各种心理社会因素,最后提出了三种防治糖尿病的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糖尿病的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带来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预防糖尿病发生、改善糖尿病患者现况等均提示推广普及糖尿病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糖尿病教育可以全面改善患者临床控制指标、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水平和自我效能水平,且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分析显示其投入相对较小的成本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和效用,因而在糖尿病防控体...  相似文献   

9.
人是科技活动的主体,人的心理因素也必然渗透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人作为社会的人,其心理因素在科技发展中有着重大影响。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这是一个带有综合性,边缘性特点的研究课题,需要由心理学、科学学和自然辩证法等理论工作者进行协同研研。本文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个体心理因素、团体心理因素和环境心理因素,试作一个粗浅的阐述。一、个体心理因素对科技发展的影响个体心理虽然属于个人的心理,但它具有深刻的社会性,在社会环境中形成,受社会因素的支  相似文献   

10.
<正>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身代谢性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为2.8%,预计2030年将增至4.4%。到2025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将达到3亿,其中发展中国家为2.3亿,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达4千万之多,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2位。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伴发其他疾病,如心脑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糖尿病饮食疗法的哲学思考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510010)王宏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衰退,呈现出老化现象,本身就需要搭配合理的营养饮食来调节。老年人物质代谢减慢,糖尿病病人更为突出。但是营养的需求并不减弱,所以食物的种...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与睡眠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一生中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睡眠时间过少或过多的人糖尿病患病率大大增加。糖尿病本身的病理、生理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又可以反过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最佳睡眠时间为8小时。同时糖尿病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病率高,0SA...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体格检查和生化及超声检查方法对大连地区城市四个单位的6 478名(21岁~60岁)职工进行血糖(空腹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肝脏B超、体重指数、腰围测定检查,以了解大连地区糖代谢异常及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显示大连地区城市四个单位职工糖尿病患病率为7.90%;空腹血糖减损患病率为11.26%;大连地区代谢综合征发病率14.33%,糖尿病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3.26%,空腹血糖减损率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5.92%,血糖正常中患病率仅为10.28%.糖代谢异常与血糖正常者相比,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而糖尿病与糖耐量异常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来源记忆不同于项目记忆,它更容易受年老化的影响,与这一现象有关的因素既有生理的又有心理的,前额皮层功能老化是影响老年人来源记忆的生理因素,而注意分配困难以及记忆加工困难是影响老年人来源记忆的两个重要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采用体格检查和生化及超声检查方法对大连地区城市四个单位的6478名(21岁~60岁)职工进行血糖(空腹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肝脏B超、体重指数、腰围测定检查,以了解大连地区糖代谢异常及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显示大连地区城市四个单位职工糖尿病患病率为7.90%;空腹血糖减损患病率为11.26%;大连地区代谢综合征发病率14.33%,糖尿病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3.26%,空腹血糖减损率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5.92%,血糖正常中患病率仅为10.28%。糖代谢异常与血糖正常者相比,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而糖尿病与糖耐量异常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糖尿病的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带来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预防糖尿病发生、改善糖尿病患者现况等均提示推广普及糖尿病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糖尿病教育可以全面改善患者临床控制指标、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水平和自我效能水平,且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分析显示其投入相对较小的成本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和效用,因而在糖尿病防控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时,我国的糖尿病教育实践中尚需解决好媒体宣传、教育配需体系、机制和投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内科临床中落实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社会心理因素与内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效果关系密切,临床工作中忽视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内科医生应积极拓展自身的知识技能,继而把对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视落在实处,体现在病历中。完整的病史采集又需要加强医患沟通,如此才能真正发现和解决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旨在探讨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状态和抑郁情况的关系。通过随机抽样,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测评问卷对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390名老年人中,老年抑郁患病率为25.4%,抑郁组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水平比无抑郁组明显偏低,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的情况与老年人抑郁的情况呈负相关。为提升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水平,可着手改善老年人的情绪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人一生中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睡眠时间过少或过多的人糖尿病患病率大大增加.糖尿病本身的病理、生理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又可以反过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最佳睡眠时间为8小时.同时糖尿病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病率高,OSAS患者又常合并糖尿病.本文将从睡眠时间长短和糖尿病的关系、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因为、睡眠障碍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及对于失眠的治疗等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我国老年高血压的绝对人数逐渐上升,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8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90%.高血压对于老年人的危害更为严重,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死亡的危险性显著增高,故合理地控制老年患者的血压,对于降低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老年高血压有其特殊的病理生理及临床特点,要求我们在治疗药物的选择上要兼顾多方面因素,合理用药,减少副作用,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